第27章

1862年仲夏,義賣會的前一天,瑪格和兩個妹妹、小姑子帶着孩子和各自的黑奴來到了亞特蘭大。而她的黑人總管約翰早就帶着手下的黑奴駕着馬車在火車站等候了。

這個時代的火車站最典型的特點就是髒和亂。好在瑪格來之前,亞特蘭大沒有下雨,地上也沒有泥濘,不然,以亞特蘭大如今的人流量和車流量,足夠讓車站前的這些空地變成一片泥沼。

亞特蘭大是個年輕的城市,據傑拉爾德說,他來到這片土地上的時候,根本就沒有亞特蘭大,連個村莊的影子都沒有。直到1836年,州政府授權修建鐵路,經過一年的讨論,由一位工程師在紅土地上打下一根樁子,這才有了特米諾斯這個地名,也就是後來的亞特蘭大。

那個時候,北佐治亞還沒有鐵路,其他地方的鐵路線也很少。但是時間就是擁有如此巨大的魔力,亞特蘭大因鐵路而生,随着鐵路的發展而成長。四條鐵路興建完成之後,亞特蘭大能夠連接西方、南方、沿海地區,并通過奧古斯塔,通向北方和東方,成了東南西北的要沖。這個小小的村落,終于發展興盛了起來。

這座城市很年輕,哪怕再有活力再喧嚣,眼下也不過一萬人口,是個真正意義上的小城,然混雜着新與舊兩種不同的風格,兩種不同的風格的沖擊,為這座城市帶來了勃勃生機。這種生機,跟薩凡納、奧古斯塔這樣的城市是看不上的,但是斯卡利特卻很喜歡。

蘇埃倫對這個城市感覺平平,如果不是母親埃倫在這裏,如果不是父親傑拉爾德一再要求,她根本就不願意來這個有斯卡利特的城市。

反而是瑪格,因為知道亞特蘭大的遠大前程,也知道伴随着這個城市的興起,會為她帶來巨大的財富,所以瑪格對這個城市也十分喜愛,喜愛它帶來的利益。

現在是戰争時期,亞特蘭大城裏面的體面人家,大多數都為了南方偉大的事業貢獻出了自己的馬車,所以,現在亞特蘭大城裏面有馬車的人家真是屈指可數。跟漢密爾頓家這樣,能夠保有自己的馬車,還要感激他們家的老小姐皮特,或者說,是簡·漢密爾頓小姐,和大家對這位老小姐的寬容。

但是這并不能影響克拉克家的黑人管家約翰的決定。這位老黑人用自己的手段,為瑪格保留了一輛漂亮的敞篷馬車。當然,還有幾輛人力車。馬匹是戰略物資,這不妨礙約翰找幾個壯碩又可靠的黑人為自家女主人服務。

就跟今天一樣,因為瑪格這一行人人數不少,黑人女仆更是不少,所以,約翰不但把新房子裏唯一的馬車拉出來了,連那些人力車都拉了出來。

瑪格跟蘇埃倫兩個,抱着自己的孩子,身後跟着小姑子伊莉莎和妹妹卡琳,先後登上了馬車,後面來自巴頓莊園和薔薇莊園的黒媽媽哈蒂和諾瑪坐上了第一輛人力車,羅莎和卡索諾坐上了第二輛人力車。伊莉莎和卡琳的貼身女仆坐上了第三輛人力車,其餘的女仆們則分成兩列跟着車子走路。

亞特蘭大的人早就得了消息,知道瑪格和蘇埃倫會在今天到來,所以,只要抽得出身的,都留在了家裏,等着見一下這位新鄰居。

是的,這是歐洲傳來的習俗。但凡一個城市乃至是一個村莊,如果有新鄰居搬來了,地方上體面人家的男主人就會登門拜訪,客人回訪,本地人家會設宴招待客人,然後家裏的女眷們也會出來跟新鄰居認識。

不過,到了美國,這一套禮儀被簡化了。尤其現在是戰争期間。

幾乎整個亞特蘭大的體面人家都住在桃樹街上,所以,大家只要等在家裏,站在門廊上,或者是站在庭院裏面,就能夠跟新鄰居打招呼。而作為上等人家的太太,瑪格和蘇埃倫只要在馬車上跟這些人欠身示意就可以了。甚至因為她們抱着孩子,所以,她們只需要一個笑容,再輕輕點個頭就可以應付過去。

沒有人會苛責一個愛惜自己的孩子的年輕母親。尤其是瑪格和蘇埃倫,一個才十七歲,一個才十六歲。城裏有好多沒有結婚的姑娘們都比她們大呢。

Advertisement

瑪格的新房子在桃樹街北端的盡頭,跟漢密爾頓家的房子很近。當然,也是這條街上最氣派的房子。有三層高,帶着明顯的歐式風格,有着漂亮的白柱子。按照瑪格的喜好,她不喜歡光禿禿的籬笆,所以約翰弄來了爬藤玫瑰,更準确的說,應該是月季或者是薔薇科的植物,用來裝飾那些籬笆。因為天氣好,長得快,這些玫瑰已經很有些樣子了。雖然花還是不多,但是可以期待來年的美麗模樣。

至于房子後面的小花園裏面,則種了一株葡萄,因為是新栽的,葉子倒是不少,也沿着搭好的木頭架子爬了半架子,不過今年就不指望他挂果了。葡萄藤後面,一排女貞樹的後面,又是一棟小房子,這裏是漿洗房及粗使女仆和車夫等黑人男仆的住所。跟約翰、黒媽媽等高級黑奴自然是跟着主人住在主屋裏面的。

對房子的外觀,瑪格表示了滿意,對房子的布局、裝飾和陳設,老實說,這些東西原來應該是由喬治·克拉克或者是瑪格來決定的,可是在過去的一年裏面,瑪格又是生孩子,又是忙莊園上的事情,還要安頓那些越來越多的黑人,讓瑪格根本就無法分出精力來。

約翰是巴頓莊園的老人了,雖然跟女主人相處的時間只有短短一年,可是他對克拉克家的審美已經十分熟悉了。這棟新房子裏面也許沒有古董,但是從家具到裝飾,都符合克拉克家的習慣。

畢竟,這位老管家可是老克拉克先生的貼身男仆,巴頓莊園的建設也有他的功勞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