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得了一袋金福珠
轉眼就到年關,這是寶琪最喜歡的時候,京中姐姐們捎來許多東西,忙的寶琪整日陪在正屋中。
因着前次寶玲、寶璐她們縫制小衣之故,寶珊又一舉得男,特地給每人包了一小袋金福珠。
鄭氏很是開心,在早上問安之時,大大地誇獎了四人,讓如秋将四個精致的大紅錦囊分給每個人。
寶璐接到手中,手感微沉,看來這次真的是高興了。
寶琪一接到手便一連串的話出口:“聽說大外甥有八斤八兩,是個白白胖胖的小子。舅舅、舅母向來喜愛小孩,這回自己家的孫子不知該怎麽疼了。”
鄭氏心情極好:“這話說的不錯,小時候你們去玩,你們舅舅不多留兩日都不放你們回來。你們舅舅別看平日裏不茍言笑的,心裏頭最喜愛你們這些孩子,尤其是你們這些小女娃,他說小女娃就是貼心的小棉襖,男孩子頑皮的緊只覺得頭疼。”
“所以你們小時回來,明浩老是嚷嚷舅舅只會對着姐妹們笑,對他就板着個臉問學業,大呼舅舅偏心再也不去了,你們可還記得。”
寶琪笑道:“怎不記得,舅舅最喜拿糖丸逗我們,大表哥、五哥哥他們想吃還不讓,說是姑娘家吃的。”
鄭氏笑的眼淚都快出來了,笑道:“你這大舅,自小就這樣,你二舅看到他也極怕,而我們兩個姐妹卻是與他親厚。”
寶琪笑道:“那大姐姐還要再接再厲生個外甥女添個好字才好呢!”
鄭氏撥着茶蓋無不驕傲道:“別的府裏續香火續香火,這嫡長媳壓力大得很,你們大姐姐命好卻沒這個壓力的。你們舅母還說,你們大舅舅一聽是個大胖孫子,還嘀咕了句,怎先來個小子,教大家笑了半日。”
“不是我說,日後你們姐姐生了姑娘,你們大舅只怕比這個小子還要疼呢!今日你們大姐姐還送了幾匹冬衣的料子,以後若生了姑娘就連你們只怕得的比這還要多哩!”
“阿彌陀佛,我只盼大姐姐瓜瓞綿綿,連帶着我們也沾光。”寶琪意指福珠,說着俏皮話,惹得鄭氏笑逐顏開,連連捶着寶珍道:“快捶你妹妹個貪財鬼,想着發這個財。”
一屋人說說笑笑也惬意,鄭氏又留了她們吃了些京中帶來的喜面、喜蛋方回。
回到香藕園,趙姨娘早已得了消息,見她們回來便道:“聽說你們大姐姐生了個大胖小子,這下太太總算寬心了。”
寶玲笑道:“姨娘消息倒靈通,我們也是今天到太太處才知。”
Advertisement
趙姨娘略帶幾分諷笑道:“這一早的你們前腳出門,後腳就有人送喜蛋、喜面來了。你們大姐姐生個小子不容易,可不要全府齊慶。”
寶玲笑道:“聽說大姐姐給姨娘們也送了幾匹料子做新衣。”
趙姨娘聽了笑道:“大小姐是個念舊情的,出閣了還想着我們。”
三人走着回房說話。
午後,寶璐在房中無事,正準備去找寶玲說話,趙姨娘倒進來了。
寶璐笑道:“姨娘,沒歇息。”
“冬日不比苦夏,這衣服一脫一換小心還凍着,再說也不覺得乏累。”說着趙姨娘便在圓墩上坐下。
寶璐見她坐下,心道,趙姨娘許是嫌悶來找她說話,遂也陪着坐下。
趙姨娘笑着問:“你們大姐姐這次一舉得男很是神氣,聽說捎來許多東西,連你們姐妹都一人一個大紅包。”
寶璐心眼實,見趙姨娘好奇,便起身到妝奁內拿出那個大紅錦囊遞給趙姨娘看,說:“裏頭有好些褔珠。”
趙姨娘打開一看,只見裏頭福珠黃澄澄圓滾滾很是喜人,掂量着分量也不輕,笑道:“你大姐姐這次是下本了。”
寶璐見着趙姨娘對福珠看了又看頗有些愛不釋手的味道,便道:“姨娘喜歡便拿去吧,我素日裏吃的穿的都有,也用不到這些。”
趙姨娘連連擺手道:“這是你大姐姐送你的,是你大姐姐的心意,我怎好拿,日後你出嫁了這些盡可打些金飾哩!”
寶璐失笑:“想得忒久遠,我出嫁還有多久,這些放着也是放着,倒不如用起來還是有價值些,姨娘若喜歡便拿去打些金飾新年帶。”寶璐說這話是真心實意的,趙姨娘待她上心,她也是一門心思對趙姨娘好的,既趙姨娘喜歡她便願意給她,她心中是将她當自己的親娘,孝敬壓歲錢覺得天經地義。
趙姨娘将錦囊攏上遞回寶璐道:“姨娘有,若缺了盡可問老爺、太太要,倒是你這些個金子就仍在妝奁盒裏,小心哪個眼皮子淺的丫環給拿去了。”
寶璐笑道:“我房中就綠蘿和翠芸,都是實心眼的,沒有這等偷雞摸狗的心思。”
趙姨娘道是小孩子心思單純,仍舊叫了綠蘿來鎖進屋子才算放心。
年關将近,府中上上下下俱忙。
寶璐早上學了琴,下午亦都在房中不去廚房添亂,只是經常大半日不見趙姨娘,問梨兒說是出門去了。
寶璐心道,許是出門辦年貨去了。
近臘月二十,五少爺明學回來了,府中上上下下俱歡喜,連寶璐她們都被準許暫停一日課,先去問候五哥哥。
寶璐四人去正房見明學,他早已脫了鞋襪倚在鄭氏身邊,鄭氏撫着他,眼裏有說不盡的疼愛,只見明學大半年不見人拔高了許多,也瘦了些,鄭氏心疼的直呼:“我兒在學校裏定不好好吃飯。”要喚兩個貼身小厮來問話。
明學忙攔她:“兩人沒有更盡心的,只是讀書起早晚睡的,難免累了些。”
鄭氏撫着他,道:“我的兒,為功名也就累這幾年,你只好忍一忍,但飯要按時吃,切不可胡亂将就了。”又見四人過來,讓她們一一見過明學。
明學見她四人進來,笑道:“幾位妹妹許久沒見也長大許多。”
寶璐道,他倒不似船上初見那般倨傲,這次倒和顏悅色許多,想來在學堂有先生管束知禮許多。
寶琪是頭一個積極的,笑道:“五哥哥在府學可辛苦,又有何趣事說給妹妹們見識見識。”
明學道:“未有什麽趣事,整日裏不過是學習、溫書。”
鄭氏撫着他道:“這般勞心用功,怎會不瘦。”
明學倒無所謂:“十年寒窗苦讀,天下多的是勤勉的學子,何止我一人。”
鄭氏嘆道:“須得勞逸結合,莫要勞累了身子。”
明學皺着眉怪道:“母親說什麽呢!此時不努力日後如何考功名,以往在家母親最是要我學習的,這次回來反倒糊塗了,以後休得再說這些喪志氣的話。”
鄭氏聽到不怒反笑:“哎喲喲!好好好,是母親說錯了,我兒有這般志氣,我真是高興都還不及。還是老太爺有眼光,我原還道我兒去常州府學身邊沒個人照料怕是頑皮,如此看來反倒是小瞧了我兒,到底是有底蘊的府學,先生多淵博,教的我兒這般知禮上進。”
明學聽到母親誇贊府學亦是驕傲:“所以說是百年府學呢!我常州府學出去的光是本朝已有進士三十八人,這些都是先生們放在嘴邊的人物,我日後定也要向他們看齊。”
鄭氏聽了很是欣慰:“我兒能有此番仕途志向,為娘的也就放心了。”
正說着,忽聽外頭一聲通傳,“六少爺回來了”。
鄭氏歡喜忙叫:“叫明浩進來,他五哥哥回來了。”
一掀簾,一陣冷風灌進,随即聽到明浩的歡呼,“五哥哥,我一回家就聽說你回來了。”只見明浩上身着一件月白撒花襖,外罩着一條猩紅的鬥篷,還未來的及脫便撲向明學。
明浩一骨碌翻上塌去,抱着明學便鬧開了。
王大家的随後跟進來,忙道:“小祖宗,好歹将鬥篷脫下來先,小心叫哥哥着了寒氣。”
鄭氏看着兩個孩子歡喜,親去将明浩身上的鬥篷脫下來,遞與王大家道:“今日各院都不必送例,竟都一塊吃好了。”
王大家将鬥篷撫平疊好收着道:“今日新進了一只羊羔,我已讓廚房燒起來,冬日裏吃羊最是暖胃養身,另讓再她們加個鴨肉粥、蟹黃小餃俱是五少爺愛吃的。”
鄭氏聽了滿意:“你慣知道明學的口味,自去排起來便罷。”
塌上,明浩還纏着他哥哥:“五哥哥從常州府回來可有好東西帶給我。”
鄭氏嗔了一句:“你哥哥是去上學的,不是專門給你帶禮的。”
明浩撅着嘴問:“五哥哥哪回出去不給我帶禮了,母親休要哄我。”
明學好不容易扒拉下明浩起了身,如秋忙上來幫他整了整發冠,他笑道:“豈敢忘了你,聽說你也上學了特地給你帶了文房四寶及四書五經一部,望六弟日夜勤勉為家族争光。”
明浩一聽臉就拉下來了,撅着嘴道:“五哥哥真是無趣。”
明學見他當真不開心,這才笑道:“我給你帶了有趣的玩意,已放在你房中了。”
明浩一聽,眼睛睜得晶亮:“當真。”
“當真!”明學拖長了音,“騙了你,怕是日夜都要被你煩。”
明浩一聽,一骨碌又從塌下滾下來,嚷嚷着要先去房中看看是何物。
鄭氏忙命如秋帶着鬥篷跟上前去,讓她叫明浩房中人伺候他更衣了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