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關成彥和圓月和好了,最開心的卻是關小姐,因為她終于可以放心地去跟圓月打聽她來的那個“世外桃源”了。初時還比較矜持收斂,只問一些吃穿用度的問題:“你們靠什麽為生啊?”“你們住的地方什麽樣兒啊。”“你們有自己的語言吧。”

待聊的次數多了,見圓月每每答得坦誠,便也沒了拘束。

“你們那兒真的是女人說了算嗎?”

“算是吧,我們的族長都是女人。”

“你們靠狩獵為生,男人都應該很勇猛吧,為什麽會以女子為尊?”

“女人能生孩子啊,我們的族長都是族裏生孩子最多的女人。”

“只要生孩子夠多就能當族長?”

“當然啦。”

“你們的民風也真是淳樸啊。”

“你們那兒的男人真的只許娶一個娘子嗎?”

“嗯……如果訂立盟誓的話,那就只能一生只有彼此。”

“如果不訂立盟誓呢?”

“那就沒關系了啊,男人和女人可以随意結合,只要盡可能多的生孩子就行了。”

“你們的民風……也真是彪悍啊……”

關成彥想要暗示一下圓月哪些能說,哪些不該說,可又怕他說得多了,又讓她不安拘束,況且他發現弟弟妹妹對圓月的“秘密”知道得越多,似乎對他們越有好處。一來,圓月對他妹妹的坦誠迅速拉近了二人之間的距離,使得二人越來越熱絡親密,另一則,自從弟弟妹妹知道了圓月的秘密,便自覺的有了保守秘密的覺悟,有幾次圓月在他母親面前險些露出馬腳,未等他開口,弟弟妹妹就三言兩語地含混過去了。如此一來,關成彥倒有些後悔沒有早些把弟弟妹妹拉進他們的同盟。

關小姐和圓月的感情越來越好,又對圓月來的那個“女尊男卑無所拘束的世外桃源”充滿了好奇甚至向往,本想勸母親多待些日子,怎奈關二少爺也是有差事的人,告假了這些日子,也是該回程的時候了。關成彥直應了母親和妹妹過年的時候定會回京探親,方令二人得以安心啓程回京。

另一邊,韓侯爺一家因之前一路車馬勞頓,女眷又多,本打算在程川府多住些日子權做休整,但因關成彥婉拒了納妾之意,又有圓月在韓家女眷面前說了那番話,使得韓家上下均覺落了臉面,便也少了久留之意,及後來又鬧了些笑話,是以沒住幾日,便急匆匆地收拾行囊啓程了。

原來卻是那韓小姐自覺受了圓月的羞辱,心下憤懑委屈。她自己并未見過關成彥,本也不喜歡行伍之人,只覺粗莽得很,只嫡母和嫂嫂們對關成彥誇贊有加,說他軍中新貴,前程似錦,嫁與他做妾,定是一世富貴無憂,她方有些心動。卻沒想竟受了人家正妻的“當面羞辱”,她自覺少不得要受那幾個嫂嫂的暗中嘲笑,心中抑郁,竟一時生了尋短見之心,卻巧得被人救下,救她之人正是借宅子給韓家人落腳的邵姓官員。

韓小姐一時想不開尋了短見,待回過神自己也覺後怕,再看救自己的這位官員俊朗不凡,一表人才,羞愧感激的同時竟萌生出些愛慕之心。雖說這邵姓官員也是有妻兒之人,然經此一事,韓小姐想着以侯府如今的氣運,她嫁進關家做妾不成,往後回了祖籍少不得也是給人做妾的命,到時必是差了百倍的人家,若那樣,倒不如現在把握時機,嫁在這裏做妾,好歹這邵姓官員也是前科探花出身,将來的仕途未必比關成彥差上多少,嫁他做妾如何也比跟着回祖籍好些。

韓小姐有了這心思,只怕自家與關府鬧了不愉快,在此處待不了多少時日,便抓緊一切機會與那邵姓官員暗示心意。韓小姐見過那官員的發妻,不過是小戶人家的女子,姿色未見如何出衆,想着那官員乍見了自己這侯府千金對他傾心,必然心動。然那官員與發妻恩愛有加,對韓小姐的幾番暗示都佯做不知,韓小姐卻不疑有他,只覺對方未明自己的心意,只怕錯過時機,表白愈發殷勤起來。只她如此,未換得對方郎情妾意,卻是連夜收拾東西與韓容煜告辭,說是岳母生了重病,要帶了妻兒回鄉照看,又說這宅子您想住多久就住多久,自己已與上峰告了長假,三五日不會回來了,次日,便帶着妻兒匆匆走了。

韓家衆人均知韓小姐對人家起了心,本也想着若順水推舟能嫁在這兒倒也是好事,沒想竟是連人家吓得家都不要的避走了。原就在關府那兒受了羞辱,如今竟又在這兒落了臉,閑話傳得快,只說韓侯爺急着把妹妹嫁出去,只先後送了兩家做妾人家都不要。被人當了笑談,韓家人哪兒還在程川待得住,緊忙收拾離去了。

閑話少敘,只說圓月自來了這個時代便一直被關成彥“藏”在家中,除了有個黑丫兒能跟她做伴解悶兒,也沒什麽能說得上話的朋友。她原并不覺得有什麽,只後來與關小姐聊得投緣,人家這會兒走了,倒讓她生出些孤寂來。好在有了個園子供她侍弄,也分散了她大部分精力。

只關成彥到底也是怕圓月的寂寞,才一進冬月便開始打點回京過年之事,未進臘月便啓程了。一路輕車簡從,很快便回了京城。

京城比程川府自然繁榮得多,況圓月原在程川府就是極少出門,哪兒就見過京城這番熱鬧,坐在馬車裏把簾子掀了個小縫兒瞪着眼睛往外望,看哪兒都是新奇的,這嘴就沒合上過。

關成彥見圓月這模樣,想她這一兩年在家裏也是憋得久了,想着她如今已大約适應了這時代的生活,待回家中休整些日子,便帶了她四處轉轉,到時候再帶着妹妹陪着與她作伴。

只關成彥計劃的周全,待回到了家,卻發現家中氣氛凝重,全沒一點兒過年的氣氛。他爹數年未見他,這會兒他回來了,卻竟也對他拉着個臉,一副要吃人的模樣。

待安頓好了一問方知緣由。原來因關成彥成家生子,關家二老便把張羅親事的心思轉到了二兒子身上,左挑右選的訂了一門親事,甚是滿意。原這關二少爺對父母之命也是無有不從,甚是孝順的。只前些日子突然跟父母提要退親,說自己已有心愛女子,定要娶那人為妻。關氏夫婦驚訝生氣之餘,問他看上的女子是哪戶人家,關二少爺卻含含糊糊,顧左右而言他。再要追問,就說自己是娶那女子,家世如何全不重要。

關家二老見兒子自說不出對方的家世底細,更覺荒唐,哪裏同意。這關二少爺見說不動父母,竟自己跑去定親的人家退了婚事,及後人也沒回家,一直消失了一個多月。頭幾日忽地令人送了封信回來,說是自己已與那女子天地為證成了親,不日便要帶妻子回家叩拜父母。

關老爺被二兒子氣得差點兒背過氣去,這輩子沒與妻子紅過臉的他,也氣得指着關夫人發火,說你生養的好兒子,一個兩個的都不把我這老子放在眼裏,老大就在外私定終身,到生了兒才跟家裏說。當日我就說不能輕饒了他,偏你一味護着。這回好了吧,他這當哥哥的立的好榜樣,這老二是有樣學樣,倒比他哥哥還混賬,居然敢私奔了。

關夫人也是又氣又愁,被相公這麽一吼,竟是激出病來,躺在床上十幾天才緩過來。關老爺見妻子被自己吓病了,也不敢再責她了,直把所有的氣恨都記在了二兒子身上,連帶着對本已消氣的大兒子也惱了起來。

關成彥帶了圓月便偏偏這個時候回了家,關老爺自然不會給他好臉色看。

關成彥從母親和妹妹口中知道了事情的經過,也是驚異得很。他們兄妹三人素來都是極順父母之意,不敢違抗的。他與圓月之事因有不為外人道的緣由,可他弟弟居然能做出私奔之事,着實讓他吃驚。被父母明裏暗裏的說了幾句,他自己也有些含糊,只想弟弟自幼對他言聽計從,頗有幾分崇拜與敬重,這回莫不是當真是學了他的“壞榜樣”?可眼下他也顧不得自責,只一面軟語慰母親心憂,一面誠懇跟父親請罪,還要顧着跟圓月解釋,只怕她初次回婆家便見了這情景而局促不安。

臘月二十三,關二少爺把新媳婦兒帶回了家,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關成彥和圓月正帶着兒子去飯廳吃飯的路上。下人火急火燎地來報說二少爺帶着新媳婦回來了,關老爺發話讓把他們給亂棍打出去。

關成彥一邊急匆匆地往外院趕,一邊皺眉道:“你們真的把人打走了?!”

仆人道:“哪兒敢啊,只老爺在氣頭上,見我們不動手,自己拿了棍子動了手,二少爺狠挨了兩下,二少爺的脾氣您也是知道,就一直在院子裏跪着呢,這不是趕緊着報您來了嗎。”

見關成彥三步并作兩步地往外跑,圓月也顧不得讓人把孩子帶回去,只一把抱起兒子匆匆跟了上去。

待衆人趕到院中時,院裏吵嚷得正熱鬧,只見關老爺拿了一手腕粗的大棍子往關二少爺身上招呼,下人跪的跪攔的攔,關夫人和關小姐則死命地拉了關老爺的胳膊,哭得傷心。只關老爺是練武出身,關夫人和關小姐到底是女子,下人們又不敢真的用力拉扯主子,縱是百般攔着,這大棍子還是掄了幾下在關二少爺身上。

關二少爺也不閃不避,雜亂中卻有一女子幾次要擋在他身前,都被他拉開。關成彥料得那女子便是弟弟外娶的女子了,只這會兒也顧不得細看,眼瞅着父親的大棍子就要砸到弟弟的腦袋上,關成彥忙飛身上前用手臂幫他擋下。只他未料得父親火氣攻心,當真下了重手,他覺得自己這骨頭沒被打斷就算是走運了。

關成彥突然出現狠挨了關老爺這一棍,讓在場衆人都有些吃驚,關老爺也是一愣,随即黑着臉喝道:“怎的!你也來讨打,是要跟他一起是不是?!滾!你們都滾!我就當沒生過兒子!”

關成彥才要跪下說幾句緩和讨饒的話,忽地圓月一聲不合時宜的大喊,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女神!”圓月瞪大了眼睛,又驚又喜,“女神!你也來啦!”

成彥一怔,随即腦袋裏嗡地一聲似有所悟,再順着圓月的目光轉頭望去,見了與二弟手拉着手的那個女子之後,臉上的神情瞬間變了幾變。

那女子望着他二人扯了扯嘴角:“呵……呵呵,好巧啊……”

一時間,包括關二少爺在內的衆人都被眼前這突發狀況弄得一臉莫名,只見面前三人神色各異,卻都是耐人尋味:

圓月一臉的興奮與驚喜,若非懷裏還抱着兒子,似是要立時沖過去抱住這新過門兒的二少奶奶。

這二少奶奶則是沖着關成彥和圓月聳了聳肩,臉上的笑容盡是尴尬。

而關成彥似是被施了定身法一般,半晌,撫額長嘆:“老天爺,你是耍我呢吧……”

作者有話要說: 老實說,這文的後半部分我自己并不太滿意,畢竟之間隔了太久。雖然之前确實也是有大綱,但是總覺得寫這種中短篇的故事,一氣呵成是最重要的,因為很多時候寫一片中短篇的小故事其實不過是當時的一種心境或情緒,那段時間過了,再寫出來的就不一樣了。

我當時完結了《那村那人那傻瓜》,緊接着其實是想寫《那傻瓜》的姐妹篇,那故事萬餘字的細綱都寫完了。但是就在開文之前,我看了清歌一片的《遠古伊甸》,很喜歡。現在過去多年,其實也不記得那故事的具體內容了,但是當時看完的心情大底就是覺得土著女總給穿越女當炮灰,我想還土著女一個春天。然後沖動之下就暫時擱置了已經寫了幾萬字的文,轉開了此文。本想和快就能完結,沒想到又遇到個人生活上的種種變故,一直拖了這麽多年。這期間最大的變故倒不是我自己的事,而是促使我開這個文的作者清歌一片離世了。如今我完結了這個文,也算是我對這位作者的致敬了。

最後,還是那句老話,致我的讀者:我并不奢望你喜歡看我所有的小說,也不奢望你成為我的粉絲,我最大的憧憬就是,有一日你随便逛蕩的時候忽然發現一篇文很合眼緣,歡喜的看下去發現又是我……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