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徐長生和長柏哥兒兩人跟在大祖父身後向西市走去。

長柏哥兒還在小聲嘀咕,“那只老鷹是誰家養的啊,下次見到了一定用杆子戳它。”

徐長生一愣,他今天還真看到過一只老鷹,國舅府那少爺不就提了只?

……

西市,徐家的人在高高興興地賣豆芽,還不知道,這可能是他們在長安賣豆芽的最後一天了。

今日的西市,今天的長安,有些不一樣,因為一群腰間挂着算盤的小孩子跟在賣豆芽的大叔旁邊,刷刷地在算賬,又快又準。

形成了一道靓麗的風景。

連不買豆芽的人都圍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連連稱奇。

其中就有穿了一身穿國子監學生服飾的祖佑銘,跟着一個挑着擔子的大叔看了一路,目光一眼也沒從那算賬孩子手上的算盤離開過。

他觀察得特別仔細,無論來人買多少豆芽,那算賬的孩子只要用一個長方形的工具,噼裏啪啦地扒幾下,就知道該收多少錢,速度非常快。

他一一核實過,無一出錯。

他敢肯定,就算是國子監的貢生,都未必有這孩子算得準确。

擔子裏的豆芽已經賣完,開始向西市集合。

祖佑銘開始還以為只有這樣一個孩子這麽特別,但到了西市,看着一群腰間挂着算盤的孩子,不由得愣住了,這些……難道都會算賬?

看着那算盤,若有所思的陷入思考中。

這時,大祖父帶着徐長生兩人回來,叫上人準備回村。

祖佑銘趕緊上前,拱手道,“在下國子監貢生祖佑銘,剛才見你們家小郎君手上的物件似乎和算學有關,甚是有趣,不知道可否告知,這是何物?”

一群賣菜的族叔哪知道啊,面面相觑地看了看,不過國子監貢生居然禮禮貌貌地來和他們搭話?頓時一臉驕傲,心道,小仙人的東西就是不一樣。

旁邊一個小孩子挺着胸,傲嬌得不得了,道,“這是算盤啊。”

那動作活脫脫一個徐長生翻版。

這可是小仙人教給他們的,別人都不會。

祖佑銘愣了一下,算盤?聽名字應該和算學有關,可是他居然看不懂,滿臉興趣地問道,“不知道這算盤是何原理?”

一個小孩子怎麽可能知道算盤的原理,抓了抓腦袋,半響才道,“不知道呀,小仙人怎麽教,我們就怎麽用,反正算賬可好用了,哼。”

小仙人?又是誰?算盤就是這個小仙人教的?祖佑銘怎麽覺得疑惑越來越多,正準備詢問。

這時,大祖父上前道,“這位後生,我們徐家出了點事情,現在得離開長安,若有什麽事情,下次再問可好?”

說完招呼着人離開。

祖佑銘看着匆忙離開的人,心有不甘,但別人家裏有事,他也不可能擰巴着不放,而且他也打聽了,徐家的人每三天就會來西市賣豆芽,也只能等下一次再問了。

想到那算盤,越想越神奇,一個半大孩子,借助算盤,計算的速度居然這麽快,如此準确。

滿臉興奮地去東宮等他祖父,告知今天的見聞,他祖父是國子監算學博士,現在正在東宮和太子探讨那道奇怪的算題。

……

徐家的隊伍,回去的路上就得知,他們以後都不能去長安賣豆芽了,免不了一陣悲嘆。

但得知是用生豆芽的法子,救了長生三人,心中又有些慶幸,要是真吃了那二十大板,長生他們以後恐怕都下不來床了。

“人沒事就好……”族叔們感嘆道。

眼看他們徐家村就要富裕起來了,沒想到居然遇到這事。

回到徐家村,村裏人得知消息後,也是一陣感嘆,多好的生意啊,就這麽沒了。

飯桌上,長柏哥兒耷拉着腦袋,好像犯了什麽不可饒恕的大錯一樣。

大伯娘也有些生氣,她都去看好雞仔了,準備一開春就去買,結果……

不由得說道,“長柏,你這麽大人了,怎麽就不帶着點長生,只會惹事,生豆芽的法子可是我們全村人的希望。”

大伯徐正也愁眉苦臉,看了一眼大伯娘,“在孩子面前說這些幹什麽,吃你的飯,至少我們村度過冬天的糧食不愁問題了。。”

徐長生看着這氣氛,愣了愣。

怎麽了啊?跟好日子到頭活不下去了一樣,一臉鄙視地道,“賣不了豆芽我們可以賣其他的,反正那縣令只是不許我們去長安賣豆芽,又沒有說不許賣其他的。”

大伯和大伯娘一愣,看了過來,“我們還能賣什麽?”

徐家村除了豆芽也沒什麽了啊?

魚倒是能通過挖冰洞的方式抓一些,但是數量太少了。

徐長生雄赳赳氣昂昂地拍着小胸口站了起來,“ 能賣什麽?讓我想想。”

大伯:“……”

大伯娘:“……”

長柏哥兒:“……”

這氣勢還以為胸有成竹,結果……

現在想就能想出來?這……

徐長生看着桌子上清淡的炒豆芽,眼睛一動,“對了,我們可以賣油!”

正好現在不能賣豆芽了,剩下的黃豆可以用來榨油。

黃豆油可是頂好頂好的。

大唐用的都是動物油,現在連人都快餓死了,哪還養得起家禽,所以肉價才會那麽高,油價自然也就昂貴了。

但黃豆不同,大唐的主食豆子飯就是以黃豆為主,所以種黃豆的農家是很普遍的。

豆子油一旦弄出來,價格肯定比動物油便宜很多,據他所知黃豆的出油率可以達到20%左右,也就是十斤豆子能出兩斤油左右。

榨油剩下的豆粕也可以做成豆餅之類,本來徐長生想說,豆粕可以用來喂家禽,但他估計說出來會被打,人都還沒餅吃,喂什麽家禽。

“賣……賣油?”大伯和大伯娘都驚住了,“我們村子也沒養豬羊之類的家禽,哪來的肉熬油賣?”

徐長生一臉鄙視,小臉一揚,“誰說只有肉才能熬出油了,豆子也可以。”

于是,小仙人要用豆子變出油的消息轟動了全村。

小仙人說了,賣不了豆芽有什麽關系?賣豆芽不賺錢,他們以後改賣油。

徐長生:“……”

大伯家外面都圍滿了人,有人在掰着手指數,“這是小仙人的第三個仙術了。”

“第一個生豆芽,第二個抓魚,第三個豆子出油,太神奇了。”

太神奇?徐長生覺得是太生氣,難怪村子的小孩子動不動一口一個仙術,都是跟他們老子娘學的。

迷信,封建!徐長生氣得跺腳,但沒有辦法,某些東西太根深蒂固了,糾正他們錯誤觀念的任務還任重道遠。

徐長生嘆了一口氣,現在重要的是榨油,他已經厭倦了大伯娘家那塊據說用了快半年的豬皮了,想想都可怕。

大伯娘借來了好多口鍋,在徐長生指揮下開始炒豆子。

徐長生還太小,都沒竈臺高,他肯定炒不了。

将豆子炒幹水份,表皮變得有點油的時候就停了下來。

搬來舂米的石臼,還好人手多,很快就将豆子舂成了細小顆粒。

這法子太費人力了,徐長生想了想,得讓十六叔将石磨給整出來,那樣就方便多了。

不過現在就先将就着吧。

将弄成顆粒的豆子用布兜了起來,現在就差榨油了。

古代就是不方便,什麽智能一點的工具都沒有。

還好他們後面就是大山,可以用最笨的辦法,用大石頭來壓油,先這樣吧,過兩天再改進。

讓族叔們去山裏找來又大又重的巨石。

然後将用布包好的碎豆子放在一平整的石塊上,石塊上打好了漏油的槽口,這才将山裏找來的大石頭壓在豆子上。

徐長生找來一個碗放在槽口下,然後擡頭看着比他還高的“山頭”。

族叔們還真是實在,讓找大石頭,這石頭還真夠大的。

“這樣就可以了?”大祖父也被驚動,趕過來看道。

徐長生點點頭,別看一顆小小的豆子,油可多着勒。

其實有很多豆子和植物也能榨出油,但為什麽用黃豆的最多?還不是因為它出油多。

“嘀嗒!”

“出……出油了!”

當第一滴油從槽口滴下的時候,徐家村的人興奮得差點瘋狂了。

這可是油啊!他們以前從來都是用豬皮!

今天,他們得知他們以後不能賣豆芽的時候,那種沉重的打擊差點讓他們喘不過氣來,沒想到,事情的轉折居然來得這麽快。

徐家村的人守着榨油的地方,連晚上都沒有睡覺,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連大祖父都是如此,激動得無法自已。

看着一碗碗的油被榨出來,聞着那豆油獨有的味道,表情難以自控,眼睛看向旁邊的一座茅草屋,那裏住的真有小仙人啊。

而此時,徐長生正在畫石磨,準備讓十六叔給打造出來,以後磨豆子也不用一人一個石臼,拿個大棒搗那麽麻煩。

畫完這些,徐長生居然睡不着,可能今天發生的事情太多了吧。

不由得拿起了筆,這麽多事兒他得找人說說。

“高明兄,今天我差點被打屁屁了,二十大板,可怕不?因為我今天燒了長安的衙門……”

徐長生一筆一畫地寫道。

“還好,大祖父将我們生豆芽的法子上交給了朝廷,才讓我們三人沒有挨板子。”

“大唐的法律真不公平,我們生豆芽的法子可是不耗費一點耕地,三天內能讓一斤豆子變五斤豆芽,居然幾十板子就給換去了……那縣令還不許我們以後賣豆芽。”

鬧鬧叨叨寫了一大推。

最後還寫了一句,“高明兄,那破題你還沒有解出來啊,我的一大推妙題都等得饑渴難賴了。”

此時此刻,崔家的人也裝模作樣,頻繁地出入長安城,他們在制造他們正研究生豆芽之法的假象,等事情成熟後,就是他們上交生豆芽之法給朝廷的時候。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