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阿使那驚訝地看向侃侃而談的李承乾。

這“油鍋”的題,他們能想出來,是因為突厥特殊的生活環境,他們居無定所,帳篷中多蚊蟲,所以要經常煮陳醋驅趕蚊蟲,無意間發現看似滾燙的陳醋,其實溫度并不高。

大唐沒有這個習慣,他們是怎麽知道這個問題的?

李承乾繼續道,“恐怕不用什麽大唐勇士,我大唐任何人都能将手伸進去而絲毫無損吧?”

才說完,一小将似乎怕有人跟他搶一樣,嘩地沖了上去,手毫不猶豫的伸進了油鍋,然後提了起來。

武将們早就憋屈得不行了,要不是陛下一直不允許,他們早就去試那油鍋了。

嘩!

“竟然真的沒事?”

“這怎麽可能?明明都燒滾了。”

說實話,李承乾也不怎麽明白,信上說了一堆什麽陳醋沸點極低,有江湖藝人用這個特點來故弄玄虛騙人賺錢,他也沒怎麽看明白。

李承乾又看向阿使那,“至于第二個問題就更簡單了,只要取一只螞蟻,将細繩套在它腳上,用蜂蜜在一端引誘螞蟻,它自然能帶着絲線穿過中空的蘆葦杆……”

阿使那張了張嘴,硬是不知道該說什麽,剛才他以為天時地利人和,占盡優勢,沒想到一頓飯的功夫,就變成這樣子了。

看着大殿上佩佩而談的太子,不少大臣滿意地點點頭,這才是他們大唐儲君該有的風範。

在稱贊李承乾的時候,不由得又有些好奇,太子的好友,那徐家子弟到底是何等的高才?想必一定是風姿卓然吧。

一個滿腹經綸,才高八鬥的讀書人形象不由得出現在衆人腦海中。

一定是這樣的,下朝後他們就用這個例子,好好規勸族中弟子用心讀書。

太子禮賢下士,結交了一個學富五車,有經世之才的好友的消息,很快傳遍整個長安。

天家無小事,哪怕是太子結交了一個朋友,都能被當成茶餘飯後的談資。

更何況這是好事,有助于太子禮賢下士的聲望,于是,那些不明就裏的太子屬官,簡直不費餘力的四處散播消息,讓太子的這位“風姿卓然”的好友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速度名滿長安。

至于事情的真相被披露之後,那些朝中大臣打死也不承認,他們曾經拿那熊孩子當成族中子弟的榜樣。

阿使那臉色不怎麽好看,任誰上一刻還占盡優勢,下一刻就功敗垂成,都得這樣。

有些惱羞成怒地道,“大唐官員,還真是出類拔萃,解決難題還得讓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幫忙。”

這就有點打臉了,就差說這些官員根本解不開他的題,靠的是別人。

“哈哈。”這時李世民笑道,“突厥使臣何出此言?我大唐群臣當然是才高八鬥之輩,當然,朝廷之外也是有能人的,這正好說明我大唐人才輩出。”

這就看得出李世民的人格魅力了。

殿下百官趕緊道,“陛下說得是,我大唐的人才豈止只在朝堂,突厥使臣,可看到我大唐人才否?”

阿使那張了張嘴。

李世民生怕又出什麽妖蛾子,趕緊道,“突厥使臣來我大唐交流,如今兩題已畢,就請回驿館休息吧。”

阿使那也沒辦法,就算現在提出借糧,也會被毫無疑問的拒絕,只得先行離開。

阿使那離開後,孔穎達就站出來了,“陛下,臣有本奏!”

“徐家子能為朝堂解決此難題,可見是心思玲珑,頗具才華之人,可惜竟沒有入我國子監。”孔穎達說道,說完又對李世民道,“陛下,我國子監廣納天下賢才,還望陛下恩準,讓徐家子弟入我國子監。”

入了國子監,那可就是貢生了,雖無官職,可一般官員也得另眼相看,誰知道這些貢生會不會就是未來的丞相什麽的。

李承乾一聽,這……

他這“好友”才四歲,要是真入了國子監,還不得鬧出天大笑話。

國子監中,哪一個不是層層選拔而來,其中讀了幾十年書才進入國子監學習的大有人在。

要是讓一個四歲孩子與那些讀了幾十年書才進入國子監的人一起學習,不知道會不會羞愧得撞死幾個。

李承乾正要說話,上面李世民大手一揮,“準!”

李承乾就這麽看着上位的李世民,父皇這個決定還真是……

只是君無戲言,他也只能将要出口的話收了回來。

至于到時是什麽情況?反正是國子監祭酒親自請奏,父皇親自恩準的。

當然他已經可以想象到時候多麽“熱鬧”!

這時,房玄齡也站了出來,“陛下,徐家子為朝廷立下大功,當賞。”

意思,一個貢生的名額也太小氣了,憑那徐家子的才華,他自己也能進國子監,這賞賜和沒賞賜一個樣。

“說得也對。”李世民說道,“上次對徐家村的賞賜還沒有傳達下去吧,正好一起。”

徐家村貢獻生豆芽之法的賞賜拖延了一段時間,因為他們要讓農部确認過後才行。

如今生豆芽之法已經通過文書下放大唐十道各縣,也是賞賜落實的時候了。

“衆位覺得,這次又當如何賞賜?”李世民說道。

下面的朝臣眼觀鼻鼻觀心,心道,又來這一套。

這次的賞賜和上次還有些不一樣,上次是整個徐家村的名義進獻的生豆芽之策,所以賞賜的是免除整個徐家村的農稅商稅。

這一次,是徐家子一個人。

房玄齡一嘆,這鍋還是他繼續背吧,誰叫他們大唐窮。

房玄齡站了出來,“陛下,徐家子才華橫溢,又出自大儒徐文遠一脈,想必是不會将錢財之物放在心上……”

也不是說大唐連賞賜金銀的財力都沒有,那也太不切實際了,而是不能開這個口子,因為以後要是有人立功了,是不是也得先賞賜點財物?這樣累計起來數目就多了。

在房玄齡口中,徐家子簡直就變成了一個視金錢如糞土的讀書人,只是後來,房玄齡的臉被打得啪啪的,因為他今天的話,不知道被多少人戳脊梁骨,加上上一次也是他提出免徐家村的農稅商稅,簡直晚節不保。

“所以……以徐家子這次為朝廷排憂解難的功勞,也為了彰顯陛下重視賢才,求才若渴的決心,臣提意,陛下可以給予徐家子一項殊榮。”房玄齡繼續道。

“什麽殊榮?”李世民問道。

房玄齡擡頭,一字一句的說道,“許他以平民之身,可随時殿前見君的殊榮。”

随時殿前見君?還是以平民身份?

嘩,幾乎所有人都愣住了。

反應最大的莫過于李承乾,連平時穩重冷淡的表情都有點保持不住了。

房相怕不是老糊塗了,想想,一個四歲孩子,穿着個開裆褲,小腿一蹬一蹬地在大唐金殿上,當着文武百官面,一本正經的面見父皇。

倒是李世民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房玄齡,還是他的左膀右臂了解他,房玄齡竟然想借此機會為他的政令做準備。

如今朝廷的官職大都被世家把持,越來越壯大,屍位素餐的不在少數。

關鍵是,他李家就是這樣慢慢發展推翻前朝的。

所以,他有增加寒門仕子入朝為官的打算,以平衡世家。

只是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甚至連開頭都難,世家官員不會輕易松口。

……房玄齡的提意就是在為他的打算做準備,開一個好頭。

讓一個平民,有殿前見君的殊榮,這是在向天下寒門表示,他重視寒門。

李世民心道,這的确是一個打開局面的機會,而且事出突然,還沒有人反應過來他打的什麽主意。

李世民直接道,“房相的提意不錯,說不得以後還會傳為佳話,徐家子能解決衆位這麽多天都解決不了的問題,當得起此殊榮。”

一句話,別人是靠真本事獲得此殊榮的,你們還能說什麽?

衆人還真沒反應過來,李世民的打算就是這樣,在這些人沒反應過來之前,就将事情落實了,到時候再想反對就難了。

不過,李承乾趕緊站了出來,不然恐怕要成為一個笑話。

可是他的腳步才動,就被李世民一個嚴厲的眼神制止了。

李承乾一愣,父皇這是……

也是這一愣神的時間,李世民就說道,“今天就這樣吧,退朝。”

李承乾張了張嘴……

只能自我安慰道,他一個四歲孩童,也不可能做出殿前見君這種事情來。

但明顯他低估了某熊孩子的好奇心和肥到極點的膽子。

随着下朝,消息開始傳向市井之中。

“聽說了嗎?太子殿下禮賢下士,結交了一位了不得的寒門弟子,聽說是大儒徐文遠一脈的子弟。”

“這位徐家子可是了不得,知道前不久突厥人來我們大唐借糧的事情吧?我們自己都沒糧食,陛下怎麽可能把糧食借給他們,可這些突厥人狡猾啊,竟然一字不提借糧,而是出了兩道難題難到了滿朝文武。”

“是啊,這些突厥人居然突然變狡猾了。”

“陛下都為難了啊,還好徐家子竟然聰明過人,就在今天,為陛下解開了這兩道難題,讓那些突厥人灰溜溜的走了。”

“我還聽說,前不久難倒所有國子監貢生的難題,就是徐家子借太子之手出的題。”

“徐家子肯定才華斐然,連房相都贊譽有加,還說徐家子視錢財如糞土,當為讀書人的楷模。”

“我大唐讀書人就該如此。”

“還是太子殿下慧眼識珠……”

“陛下也不逞多讓啊,聽說了嗎?陛下已經下诏,不僅讓徐家子進入國子監成為貢生學習,還許徐家子殊榮,可以平民之身随時殿前見君,殿前見君,那可是狀元之才啊。”

“陛下居然如此重視寒門子弟,其實我們陛下還是不錯的,又開明又勵精圖治……”

今天,長安城讨論得最多的,一共就兩件事,一件就是太子的好友,為朝廷解決了兩道難題,才華橫溢出類拔萃的徐家子。

一件就是不知道從哪裏傳出來的一個叫“西游記”的故事,那精彩的程度,簡直打開了長安人民的新世界,遺憾的是這個故事沒有講完,也不知道後續如何,那個叫孫悟空的美猴王到底學到本事沒有。

在長安城居民讨論太子好友的淩然傲骨卓然風姿的時候,穿着開裆褲的徐長生正在幹一件大事,帶着一群孩子攻打“水簾洞”,和幾只猴子争奪地盤,野得不得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