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2)
省心呢!
不過朱明芳對唐紅可沒什麽感情,在她心裏,唐紅這種水性楊花的女人才不配做她嫂子呢!所以,轉頭,她就回來告訴她娘和新嫂子了。
唐糖有些無語,這村長也是夠可憐的,攤上這樣一雙兒女,這女兒的改嫁風波才剛剛平息下來,兒子又來惹事兒了,看來這村長的位置确實是不好做穩了。
不過上午朱父也在巡視隊裏,中午吃飯的時候卻什麽都沒說,看來是顧忌着她這新媳婦兒呢!畢竟在兒媳婦面前,說前兒媳婦家的事情,确實有些怪怪的哈?
不過看着朱明芳和朱母明顯興致高昂的在貶低唐紅一家,這算是豬隊友嗎?為自己以後不用生活在勾心鬥角中點贊。
作者有話要說: 捉蟲
☆、換村長
待他們終于停止了讨論,朱父已經到家了,于是開始吃飯。
飯桌上,朱明芳還一直追問朱父,中午怎麽不跟她們說這事兒?問還有什麽後續發展。
朱父看了眼沒什麽反應的唐糖,只能無奈的嘆口氣。
“今天去看,見玉米已經熟了,隊裏通知明天就開始掰棒子。”
“爹,你不要轉移話題嘛!這個我已經知道了,唐豔她跟我說了,我是問你村長家耗子那事兒怎麽辦?”
對于朱父總是不跟她說八卦,朱明芳怨念頗深。又不是什麽非得保密的事情,早晚都得知道,幹嘛還要瞞着她?
朱母見朱父不應聲,也連聲催促他,快些跟她們說說,後來怎麽樣了。
朱父見此,只能再次嘆氣,又見唐糖似乎并沒有什麽不滿,這才不得不将事情的經過講清楚。
原來上午的時候他們一群人沒事幹就圍在一起閑唠嗑,快晌午的時候,支書說讓一塊兒去看看西地的玉米熟了沒有,他們當然都沒什麽意見,畢竟收了玉米就能分糧食了,于是就都跟着去了。
Advertisement
誰知道,剛走到地頭,就看見村長家的小子正抱着一堆的玉米棒子往路邊送呢!
于是後來的事情就簡單了,這種挖社會主義牆角,偷大家夥糧食的行為,竟然出現在村長家裏,這怎麽能忍?于是就在大家一致讨伐唐浩的時候,支書唐大為出聲了。
“唐浩還小,這種事情,肯定是有人唆使的。”
大家一想,對啊!現在這玉米棒子已經熟了,又老又硬,也沒法燒棒子吃,唐浩一個半大小子,偷它幹嘛?這肯定是家裏人唆使他偷回家去,當糧食吃的啊!
于是大家一致認為,是村長這當爹的沒負起責任,就算不是他教唆的,也肯定和他婆娘有關,況且他家閨女前段時間不是剛改嫁嗎?自己閨女守不住,還把錯推到別人家閨女身上,真是沒見過這樣的。
這現在兒子又出這事兒,說明他們家家教不好,連自家老婆孩子都看不住,怎麽能指望他管好村子?
理所當然的,開始有人質疑他這村長當的不合格,村人雖然不知道什麽叫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但卻都知道,這老婆不好,還能說是之前定性了,這孩子不好,還一個兩個的都不好,那就肯定是自己沒教好了,這村長看來是不能再讓他幹下去了。
唐家村地處偏僻,自然比較落後,這村長的職務一般都是世襲的,唐二民他爹就是上一任的村長,他過世後本來應該是大兒子唐大民繼任的,但唐大民後來不小心摔斷了腿,這才改換了唐二民。
說起來,這村長的權威可比支書強多了,畢竟這麽多年,村裏的大小事情除了族老,也就村長說了算的,支書這職務,是這幾年剛加的,就沒有村長有威信,這次呼籲村長換人的,也正是支書唐大為。
唐糖聽到這,就感覺有陰謀,這支書可能是提前得了消息,或者幹脆就是他挖的坑給唐浩跳呢!畢竟換個村長,威信肯定沒有唐二民高,畢竟人家是世襲的,這樣一來,他這支書才有發揮的餘地。
他們這些目擊者也基本上屬于村裏所有的當家人了,于是下午就都到了村裏輩分最高的三叔公家,讨論這廢除村長職務,和推選新村長的事情。
這個唐糖倒是不知道,小說裏也沒說女主她爸是村長,她剛來還覺得奇怪呢!看來就是這次被廢了。
雖然誰當村長跟她也沒關系,但看朱明芳那興奮的表情就知道,跟他們朱家倒是關系不小的,想來也是,畢竟若是普通村民,就是老死不相往來,也是可以的,但村長可是有記載公分的權利的。
朱母聽到這裏,也是長出了一口氣。“本來還怕吳梅那女人在出工的時候使壞,這下可放心了。”
“那後來呢?誰當村長了?”朱明芳見她爹說了半晌,也沒說到結果,忙追問。
“後來由三叔公做主,大家也都同意,村長暫時先由唐大山當着”
“唐大山?他家可沒有兒子啊?”朱母有些吃驚。這村長向來是世襲的,唐大山家又沒有兒子,這不是之後還得再選嗎?
這唐大山唐糖也有些印象,是個退伍老兵,當初參加過抗美援朝的,從戰場下來,雖說沒有缺胳膊少腿的,但據說于子嗣上有些妨礙,到現在,四十多歲的人了,也沒有一兒半女的。
“胡說什麽呢?現在什麽年代了,以後還不定怎麽樣呢!”
朱父有些惱,唐大山為人不錯,況且現在可是村長了,這話說出去,讓人家怎麽想?
朱母張了張嘴,到底沒說什麽,什麽時代也不能沒有個兒子繼承家業啊!
這個話題到這,也就打住了。一家人洗洗刷刷,就準備回屋歇着了,畢竟明天還得早起幹活去呢!
唐糖自己進了屋,剛睡了一下午,也不想睡,就扒拉出箱子裏的課本出來翻了翻,看着嶄新的課本,無語了一會兒,果然如預料中的一樣簡單,對于她這個學霸來說,沒有一點兒難度,只要熟悉一下知識點和題型重點就行了。
不過她并沒有高興太久,當她看到一堆政治書的時候,立馬斯巴達了。什麽實踐論,矛盾論的這是政治嗎?不是哲學著作嗎?
況且現在不是君主立憲制嗎?為什麽還要考這些?
她是學理科的,不知道第一屆高考文科考什麽,但她記得自己看過一些七七屆高考的回憶錄中有說,理科考的是數學,語文,物理,化學和政治五科。
數理化倒是沒什麽問題,語文雖然充滿了時代特色,但多看幾本書,了解了出題思路,也沒什麽大問題,但這政治怎麽辦?被一本本的大部頭哲學著作嗎?這簡直比馬哲讨厭一百倍啊!
作者有話要說: 首點已經快150了,結果收藏才11是怎麽回事?哭暈?≧﹏≦
ps:什麽時間段看書的小天使們比較多?晚上發還是早上發?
晚上九點再來一章
☆、秋收
大學的時候覺得背毛概就夠讨厭了,現在竟然要被這麽多馬哲思想的著作,感覺好像屎一屎。
不過為了即将到來的高考,又不得不背,看來這三四個月的時間也并不寬裕啊!怪不得第一屆高考都說特別簡單,錄取率還是那麽低,這多少年不碰課本的人,數理化肯定不行,語文好歹能有點兒時代特色,勉強拿點兒分,這政治除了毛澤東語錄是必讀的,其他的大部頭有誰會看?簡直是要人命。
夏天的天黑的晚,看天色還早,看來還是先看一下的好,不過這政治還是落到最後再看吧!-_-||
把所有的課本都按科目放好,唐糖發現這會兒的書還真是少的可憐。
語文數學物理化學,都是除了課本一本資料都沒有的,而且課本也都特別薄,初中高中加起來都沒有現代初中的課本厚。
這麽看來還是可以期待一下的,未來是光明的,畢竟除了那些難記的政治就沒有什麽了。
先找出初中的數學課本看,發現還真是挺簡單的,看來這時候不光考試題目簡單,課本也挺簡單的,不過她還是認真的開始從第一頁開始看起來。
唐糖看的很快,等到天色暗下來的時候,她才發現初中的數學課本已經看完了兩本。
揉了揉酸澀的雙眼,找了煤油燈出來點上,剛準備拿第三本,想了想,又把燈吹息。
一來這煤油也是限量的,已經不多了,二來明天開始收秋,她肯定也是要下地的,畢竟這會兒可是不幹活就沒有糧食分的。
出去洗漱好,也沒見串門的人回來,唐糖也沒管他們,就自己上床睡覺了,本來想着天這麽早,她又睡了一下午,應該會睡不着的,誰知道胡思亂想的,也就不知道什麽時候睡着了。
由于睡得多了,第二天一早就醒來了,到堂屋看了下,也才不到六點鐘呢!屋子裏沒人,朱明芳聽到動靜,從廚屋裏探出頭來,招呼她趕緊洗臉幫忙做飯,畢竟她做的沒有唐糖做的好吃,既然已經醒了,還是交給嫂子的好。
唐糖邊洗臉,邊和她搭話,這才知道,朱父朱母不到五點就出去上早工了,畢竟早上上工還能拿到兩個公分呢!而且也涼快,等到七點下工,吃過早飯後,七點半才開始上午的活計。
一般家裏能上工的半大孩子,都是不上一天工的,唐糖作為新媳婦兒,偷懶一段時間,也是說的過去了,不過昨天晚上朱父朱母已經說過了,唐糖只要負責一日三餐就行了,上工時間倒是可以放緩一些,不過白天的公分還是要掙的。
早飯很快就做好了,依然是北方傳統的吃法,馍菜湯,黑面馍馍,沒油的菜,朱父朱母不到七點就回來了,一家人吃了飯,就一塊兒上工去了。但是男人和女人孩子上工的公分都是不一樣的,自然幹的活計也是不一樣的。
朱父去和隊裏其他壯勞力們一塊兒在地裏掰棒子,別看這個活計聽着挺輕松,其實最是勞累不過的。
大夏天的八月,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了,兩米多高的玉米杆子比成年男子還要高不少,人鑽進去,密不透風的,能給人熱一身的痱子,再說還要提着麻袋一一裝進去。
前面還好,後面可是越走越重,而且還有鋒利的玉米葉子時不時的在身上劃兩下,再有玉米杆頂上的玉米穗上會掉下來一層又一層的金色粉末,落在皮膚上,讓人奇癢難忍,反正是個又重又累,又折騰人的活計。相對來說,唐糖她們的活就要輕松多了。
隊裏的晾曬場地上已經堆了一堆堆已經掰好的玉米棒子,她們這些女人孩子就負責把棒子皮給剝了。
雖然聽起來挺輕松,剛開始剝的時候也确實挺輕松,小孩子都能輕松的剝開,但唐糖可是知道,這活計幹的時間長了,可是會把手指頭都磨爛的,就算不爛,那手指頭手指甲也是特別疼的,所以她早上的時候就已經把自己最薄的手套給翻出來了,就為了幹活的時候帶的,她雖然是農村孩子,可是也不想就把自己弄的皮糙肉厚的啊!
就在唐糖觀察場地的時候,不遠處已經提前過來的王二妹看見閨女來了,忙起身喊她們一塊兒,朱母聽了二話不說,就率先向王二妹那邊兒去了。
“弟妹來的這麽早?”朱母還沒走到王二妹跟前,就大聲開口。
早上的活也不輕松,上早工的多為男人,還有一些比較能幹的女人,王二妹一向柔弱,不是必要的上工時間,基本上是不來的,故而朱母早上就沒見到王二妹。
“這不是想着唐糖今天也該上工了,她爸就讓我早點兒來等着,想着中午去我們家呢!”
王二妹其實也挺想唐糖的,雖然不是她親生的,可自小是她帶大的,又是她親外甥女,還向來乖巧,這一出嫁,家裏猛的少了一個人,還真是不習慣。
唐糖見王二妹看向她的目光滿是慈愛,還真是有些心虛,畢竟原來的唐糖一直挺讨厭這個後娘的,還給她使了不少絆子。
“東西我昨天就準備好了,待會兒還得讓唐糖回去拿呢!”朱母聽了,倒沒什麽想法,畢竟唐家寵閨女也挺有名的。
唐糖倒沒想到朱母昨天就已經把今天的回門禮物給買了,她還想着朱愛黨不在家,這會兒又正農忙的時候,中午就自己随便在代銷點裏買點兒東西回去呢!再一次感嘆朱母真是個好婆婆啊!什麽婆媳問題在她這裏都不是問題。
幾人聊了幾句,就趕緊坐下來幹活了,畢竟集體活動中雖然有偷懶耍滑的,但這明晃晃的糧食放在這裏,不趕緊收拾幹淨,萬一碰到陰雨天污了糧食,誰家都得少分不少,故而這搶收糧食的時候,人人都很積極。
看着周圍幹活的大姑娘小媳婦兒們,一個個的,手上污七抹黑的還各個都粗糙不堪,再看看玉米棒中,時不時冒出來的壞胚子和大青蟲,唐糖再次為自己的手套點贊,反正她也不覺得熱,能夠隔絕那些東西,簡直是太棒了。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金手指在幫忙,反正唐糖幹的特別輕松,任何玉米,只要她輕輕一剝,就立馬四分五裂,她又是坐在那的,故而一點兒也不費力。
很快就到了快要中午的時候了,已經有人開始回家做飯了,大都是還沒出嫁的姑娘,或是懷孕了的媳婦兒,不過像王二妹這樣的家裏嫁了姑娘,又沒有兒媳婦兒幫忙的,就只能自己回去了,由于唐糖中午要回娘家,朱母就讓朱明芳回去做飯了。還告訴唐糖,昨天買的東西都在堂屋放着呢,讓她提了就回去,于是她就和朱明芳一塊兒奔家去了。
到了堂屋,見桌子上放着的白糖和紅糖各兩斤,還有兩盒蜜三刀和兩瓶橘子罐頭,另外還有一籃子雞蛋約有二十個,一邊感嘆這會兒的回門禮還真輕,一邊順手提了,和正在廚房忙活的朱明芳打了個招呼,就出門往娘家去了。
唐家和朱家離的挺遠,雖然是一個村子,但卻是一個村南,一個村北,雖然唐家村是東西方向的占地更大些,但南北距離也并不很近,唐糖走了足有五分鐘,才到了唐家。
作者有話要說: 小天使們請收藏……
☆、回門
唐家的格局和朱家差不多,都是三間正房兩間西屋,都是半磚半土的,還有瓦塊封頂。
一路走來,見了不少土胚房茅草房的唐糖,立馬就知道了,他們兩家的日子都過的不錯。
朱家的三間正房,中間的一間是堂屋,一般都是吃飯待客用的,左右兩間分別住着朱父朱母和朱明芳,西屋的兩間就是唐糖現在住着的地方了,現在住着,感覺還挺大的。
唐家的也和朱家差不多,唐糖和唐父王二妹住正屋,不同的是,唐家有唐糖的哥哥唐振國和弟弟唐軍兩個兒子,還都沒有成親,于是西屋兩間被隔開,是兄弟倆的屋子。
正當唐糖站在院門口,邊看邊整理記憶的時候,等不及的王二妹正好從東邊的廚屋出來,見她站着不動,忙讓她進堂屋歇着。唐糖也顧不得再看,進了堂屋把東西放在八仙桌上,就進了廚屋。
王二妹正在切菜,竈裏還燒着火,鍋子蓋着,有香味傳來,不知道炖着什麽。
“娘,你要做什麽菜?我來幫你吧!”唐糖見王二妹邊切菜,還用胳膊擦了把額頭的汗水,立馬開口道。
“不用不用,你沒幹過這些活,又累了一上午,趕緊去堂屋歇會兒吧!我這再做兩個涼菜就行了,馬上就好。”
王二妹見唐糖進了廚屋,立馬開口攆她,這閨女可是從小十指不沾陽春水的,一家子當小姐養大的,還是不要來添亂了,待會兒還要趕緊上工呢!
倒不是王二妹不滿意她,正相反,她是真的覺得唐糖就是應該坐着享福的,家裏任何活都不應該沾手,昨天想着她做人媳婦兒了,要跟着上工,就難受了一晚上了,今天又見她帶着手套忙了一上午,更是心疼,剛一回來,就翻出了兩個雞蛋來,在鍋裏煮了個西紅柿蛋花湯,,想着給她好好補補呢!
虧的唐糖不知道王二妹的想法,不然又要感嘆原身的好命了,這後娘簡直比親娘都親啊!不過就算她不知道,這會兒看着王二妹趕她時,那心疼的眼神和語氣,也是一肚子的感動,暗暗發誓以後一定要把這後娘當成親媽孝順,絕對不會向原主似的,不把人當回事兒了。
“娘,我現在可是當人媳婦兒了,怎麽能還和之前一個樣?就是你不讓我搭手,到了婆家,還是得幹啊!再說了,我還想給你們露一手呢!”
王二妹聽了,更是不好受了,閨女在家裏,甭管多麽嬌貴,出了門子,也是別人家的勞力了,什麽都得幹,看這樣子,唐糖定是在朱家幹活了,雖然知道是肯定的事情,但真的聽見了,還是心酸,她們家嬌養了十多年的寶貝閨女啊!這下子,她更不願意唐糖幫忙了。
“去去去,在婆家肯定沒少幹活,現在你沒嫂子沒弟媳的,也沒人說你,到了家就好好歇着吧!”
唐糖看後娘這架勢,是指定的不讓自己幫忙了,只得回了自己之前的屋子,想看看都有什麽東西。
不過這樣也好,省的她做飯太好吃,讓一家子懷疑,等過段時間再知道,也會以為是在婆家練出來的,不然人家閨女從沒幹過的東西,到她手裏,立馬完美的不像樣子,她自己都懷疑自己了。
原主之前的屋子,并沒有因為她的出嫁而被霸占,畢竟他們家人少,哥哥又不在家,屋子足夠住了,想想女主唐紅剛出門子,回門就沒了自己房間,也确實為她可憐了一把,不過誰讓她命好呢?呵呵,這算是幸災樂禍吧?
屋子裏收拾的很幹淨,雖然除了床和櫃子,只有一張單人桌,但床是實木大床,并不是那種一米多點兒的單人床,不用說,大床肯定比單人床睡着舒服,當然,價錢也貴上不少。
床單被罩都是青色的,這個可以理解,畢竟現在布料的顏色都比較單一,但看着卻很幹淨清爽,就原主那十指不沾陽春水的樣子,不用想,也知道是王二妹收拾打掃的。
再次感嘆一聲國民好後媽。打開櫃子,是那種上下分層的,下面放着兩床冬天用的厚被子,上邊放衣服的地方,剩下的幾件衣服,都是要麽破舊要麽小了的,看來原主還真是想要跟娘家老死不相往來啊!
屋裏一目了然,沒什麽東西可看的,唐糖只得又回了堂屋。剛到了門口,就聽到外邊傳來動靜,是唐父和唐小弟回來了。
“爹,小軍你們回來啦!”
“嗯,你歇着吧!我自己來。”唐父見唐糖拿着臉盆準備去打水,忙攔着她,接過臉盆自己往水缸處去了。
“嘿,這麽殷勤你不是又想讓爹給你幹什麽了吧?”唐軍見唐糖空手站着,幸災樂禍道。他可是知道,這個姐姐表面乖巧,其實心眼兒最多了。要不怎麽全家都寵着她?
“說什麽呢你臭小子,我不過是結婚後知道父母的辛苦了,幫他幹點活不行嗎?”唐糖有些無語,這個弟弟似乎對她不怎麽友好,想想原主的德行,看來還是有聰明人的啊!
唐軍撇撇嘴,明顯的不相信,不過并沒有再說什麽,轉身和唐父一塊兒洗臉去了。
“吃飯了,一會兒還要上工,姑爺又沒來,我們今天就湊合吃點兒吧!”沒等唐父和唐小弟洗完臉,王二妹就出了廚屋。于是唐糖忙幫忙擺桌子端飯。
由于物資貧乏,飯菜并不多,不過是三菜一湯,還有高粱米和少量大米做的二米飯,菜都是夏天常見的茄子豆角,比在朱家吃的還多加了點兒油,尤其是還有一個番茄蛋花湯,裏邊加了幾滴香油,老遠就聞到了。
一家人在唐糖婚後第一次圍坐在一起,就連朱父這個漢子都紅了眼眶,唐軍也像針紮了屁股似的,王二妹更是一個勁的讓唐糖夾菜。一頓飯就在安靜而詭異的氣氛中過去了,唐糖大呼感動之餘,又有些受不了這煽情的氣氛,大概出嫁的閨女在家裏都會享受這種待遇?
吃完了飯後,唐父和唐軍就先行去上工了,只留下王二妹在家收拾碗筷,唐糖陪着一起,準備和她一塊兒走,待王二妹刷完了鍋碗,唐糖也已經把桌子收拾好了,王二妹又是一陣難受,閨女剛結婚兩天,眼裏就有活了,之前哪裏能這麽勤快有眼力見?
唐糖正準備關門上工去,王二妹忙過去拿八仙桌上放着的籃子,準備帶回禮讓唐糖帶走。不過看剛到籃子裏的東西,她就愣住了。
“怎麽帶了這麽多雞蛋?你婆婆讓帶的?”
“就這麽幾個雞蛋,怎麽就多了?婆婆跟我說東西都在家裏八仙桌上放着呢!我就回去自己拿的。”唐糖有些奇怪,就這二十個不到的雞蛋,至于這麽驚訝嗎?
“你這傻丫頭,東西在八仙桌上放着,肯定沒跟雞蛋在一塊兒吧!誰家回門會讓媳婦兒帶這麽多雞蛋回去?這肯定是你婆婆存了挺長時間了,準備農忙的時候吃幾個改善夥食呢!你快些給帶回去吧!”王二妹有些好笑,這閨女确實被自家養的有些不知柴米油鹽,這二十個雞蛋,能換好幾斤糖了,誰家舍得一次給親家啊!邊想着,還又往裏邊放了一斤糖和一斤蜜三刀。
唐糖接過王二妹手裏的籃子,只覺得眼暈,就帶這麽點兒東西,還得往回拿,不得不說,這禮還真輕啊!她記得前世自家表姐回娘家,每次都是大箱小箱的十來箱,還時不時的給老人弟妹們買點兒衣服鞋子什麽的,這差別也太大了吧!
不過她知道時代如此,還是順從的接過了籃子,也不能和王二妹一塊兒上工了,先回家放東西吧!
作者有話要說: 沒有收藏沒有評論不開心?小天使們動動手指,踩個腳印吧^o^
☆、懷孕
等唐糖到了朱家,發現家裏已經沒有人了,不過這會兒農村裏幾乎都是不鎖門的,頂多就是把門闩拴上,她開了堂屋的門,把籃子放桌上,就也匆匆的上工去了。
下午的活計和上午一樣,都是剝玉米,還有些力氣大的婦女,也幹些托運玉米的活計,就是把已經剝好了皮的玉米,用籮筐裝着,運到專門晾曬糧食的場地上,這是個力氣活,一般都是長的比較壯實的婦人幹,當然,公分會比剝玉米的多一個公分,唐糖家沒有人幹這活,畢竟不管是王二妹還是朱母,長的都比較瘦弱。
一天的時間很快過去了,晚上他們回去吃了飯,也沒人去串門了,直接都累的倒被窩裏睡覺去了。唐糖倒是不累,她發現自己現在幹什麽活,都能一下子找到最省力的地方,更何況她還帶着手套,除了被太陽曬了一天外,沒什麽其他的不适了,不過奇怪的是,和昨天一樣,她并沒有感到熱,而且皮膚涼爽水潤,完全沒有被暴曬一天的影響,這讓她又偷樂了一回,看來連太陽也對她比較優待。
接下來的幾天,一直在重複着第一天的事情,直到第五天,才算把地裏的玉米都掰完,涼到了場地上,不過這會兒,大豆和水稻又到了成熟該收割的時候了。
村裏這時候大部分種的都是玉米,還有少量大豆,也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地方是水田,種的是水稻,不知道是因為這裏的氣候問題,還是稻子的品種問題,這時候的稻米都是一年一熟的,都在□□月間,今年可能是天氣好,還早熟了幾天。
大豆只有一小部分,由村裏的婦女孩子負責,盡管幹活速度不如壯年勞動力,但她們還是很快就割玩了。期間唐糖還和朱明芳一塊兒捉了不少蝈蝈,回到家裏在火山烤一烤,有唐糖的金手指加持,和記憶中油炸的也不差什麽了,一口咬下去,滿嘴的蝈蝈仔,別提多香了。朱明芳直呼從來沒有吃過這麽好吃的蝈蝈,明年一定要多逮幾只。
等她們終于把豆子都割完的時候,男人們也都把稻子割完了,剩下的任務,只要把稻子和豆子脫粒就行了。
這些天天氣好,早割的糧食已經都曬幹可以脫粒了,看着朱父到處都是坑坑巴巴,滿是血口的小腿,唐糖不禁有些慶幸,沒有輪到她去割稻子,不然光是地裏的螞蟥也能吓死她,那東西可是真的會喝人血啊,還一口一個窟窿的,想想都滲的慌。
雖然東西都從地裏弄出來了,但并不表示活已經完了,晾曬場上還一溜的糧食垛着呢!
玉米涼的慢,也不容易發黴,倒是不急,可大豆和稻子還都等着脫粒呢!要不然,一場大雨下來,或者連續幾天陰雨天,就能讓老百姓們少吃上不少糧食。
和收割相比,脫粒更不是一個輕省活。在這個沒有機械,全靠人力的年代,只能拉碾子脫粒,大隊裏又只有兩頭毛驢和一頭老黃牛,肯定是忙不過來的,那剩下的只能靠人力來拉。不說拉碾子的壯勞力們,光是翻場和揚場就能把一些壯實的婦女給累的半死。
所謂的翻場,就是把曬在場地上的糧食來回的翻一下,這樣能讓糧食更充分的接受到陽光的照射,從而更快的晾幹水分,才能用碾子脫粒,然後把已經脫好粒的糧食掃到一堆,這時候裏面包括稻粒稻殼,還有一些細碎的稻杆和土疙瘩粉塵,都是混在一起的,這時候必須用像鐵鏟一樣的木鏟,一鏟一鏟的揚到空中,好讓風把重量輕些的雜物給吹走,留下比較沉重的稻粒,這就叫揚場。
揚場的同時,還要用掃帚在落下的稻粒中不停的掃除沒有揚幹淨的東西,大豆也是一樣的過程,一天下來,真是累得胳膊都擡不起來,更何況還要被大太陽給曬上一整天,那可真是回到家裏就躺被窩的節奏,和其他人累的像死狗一樣的狀态不同,唐糖發現她是真的是幹什麽什麽都輕松,大半個月下來,完全沒有任何勞累的感覺,而且不僅沒有被曬黑,皮膚還越來越水嫩白皙起來,比剛來的時候,簡直是美了一大截,讓朱明芳羨慕不已。
唐糖也有些驚訝,她現在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麽了,這金手指到底應該叫什麽?怎麽感覺比女主的空間還要好用?唐紅的空間也不過是有個能美容洗髓的靈泉,外加能夠種田罷了,她這金手指簡直是讓她成為萬能的天才之外,還附加美貌啊!
不過驚訝過後,她就放下了,反正對她沒什麽壞處,不管是什麽金手指,都不重要,對她有用就行了。
農忙過後就是犁地種地了,這些活分給女人孩子的本身也不多,對于唐糖來說更是小意思,待到地裏的活都忙完了,已經一個月之後了。
時間進入九月,朱明芳已經上學去了,朱父随村裏的其他壯勞力去鎮上修路去了,那可是個苦差事,大概要忙到臘月底,等快過年才能放工了。家裏于是只剩下唐糖和朱母,兩人時不時的去大隊聽一下思想課,然後就到場地上給玉米棒子脫粒,因為是純手工脫粒,這個活計差不多能幹大半個冬天。
這天她們正圍着籮筐在一塊兒剝玉米粒,不知道誰家的孩子調皮,到河裏撈了些小魚,帶着渾身的腥氣就跑過來了,一陣風吹來,唐糖只感到一陣反胃,忙扭過頭,吐在了身後的玉米芯子上,但除了酸水,什麽都沒有吐出來。身旁的朱母和王二妹見了,眼睛同時亮了。
“我去喊老高去,唐糖你快別幹了,就在這等着啊!”朱母唰的一聲就站了起來,不等唐糖反應過來,人已經沒影了。
唐糖疑惑的擡頭,看看遠去的朱母,再看看旁邊激動的王二妹,有些不明所以。她不過是胃不舒服一點兒,怎麽朱母這個婆婆這麽着急?比旁邊這位娘家媽還上心,公分都不掙了,立馬給她請醫生去?
王二妹見閨女越來越嫩的臉上,滿是疑惑不解,眼見着是還沒開竅呢,撲哧一聲笑出聲來。
“你這個月月事來了沒有?”王二妹湊到她耳邊,輕聲問道。
月事?唐糖頓了兩秒,才反應過來,王二妹是問她例假來了沒有吧?自從她來了之後,已經一個多月了,她确實沒有注意到自己例假沒來,不過這跟朱母的反應有什麽關系嗎?
王二妹見她還是不懂,只得無奈的搖了搖頭,這個傻閨女喲!倒是她旁邊的一位婦人忍不住了。
“我說唐糖,這你和朱家小子都結婚一個多月了,不是有了吧?”
唐糖看着說話的婦人,瞬間呆滞,懷孕?怎麽可能,一次中獎,這是小說中才會出現的情節。
“大媽你說什麽呢?我才剛結婚呢!怎麽可能這麽快?”再說她如果懷孕了,女主回來後怎麽辦?小說中可沒有說她懷孕了,再說就朱愛黨那樣的人,原主如果有了孩子,他肯定是不會再和唐紅攪和在一塊兒的。
“怎麽不可能?這進門喜雖然不容易,但也有不少呢!”這次搭話的是唐糖旁邊的另一位大媽,看着周圍一群嬸子大娘起哄的笑聲,唐糖雖然知道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