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賞月

從顧夫人生辰回來,孟雲卿就覺京中的日子過得更快了些。

顧夫人生辰回來的第三日上頭,衛同瑞就離開了京城。

臨行前,還托沈修頤給她帶了一個貝殼做的風鈴,說是給她的生日禮物。

她的生日在九月初,只是那個時候衛同瑞還在邊關,禮物便提前送了。

聽說選了許久,也沒遇到合适的。這串貝殼風鈴還是當時在逛南市北坊的時,衛同瑞見她喜歡的,也就記了下來,想着當做生日禮物送她。

又怕她不肯收,才托沈修頤轉送。

孟雲卿就讓音歌挂起來。

這串貝殼風鈴很是特別,是一串罕見的字母風鈴。

可以分兩處挂。

離得不遠,便可聽到風鈴相互呼應的聲音。

尤其是風吹過貝殼的聲音,很好聽。

娉婷和音歌都喜歡得不得了,也都道是三公子送給姑娘打發時間的小玩意兒。

孟雲卿也就不多談,權當默認。

只是偶爾經過,風鈴想起的時候,便會想起衛同瑞來,也不知道他在邊關如何了?

天下太平便是家宅安寧。

他的話,她記憶猶新。

Advertisement

希望他同衛将軍能旗開得勝,年關前平安歸來,同将軍夫人一道過個熱鬧年。

……

再往後幾日,定安侯又尋了一位魏老先生來侯府給她上課。

聽說魏老先生過往也是翰林院的學士,後來年事高了,就告老了,還是留在京中,被京中各家邀到家中給子女教書。

魏老先生是定安侯特意請來的。

孟雲卿待他很恭敬。

還是每日未時在聽雪苑上課,安東日日去府中接魏老先生。魏老先生講起課來雖然有些無聊,但不用日日見到宋景城,孟雲卿心中就輕松很多,便也聽得認真。

重回一世,她又非十三四歲的小丫頭還在浮躁的年紀,孟雲卿靜得下心來。

和同齡人相比,便多了幾分沉穩。

老先生就誇她好學,還時常在定遠侯面前稱贊。

孟雲卿受寵若驚。

後遺症卻是定安侯每隔一段時日就會讓她去書院那端,問她近況,字裏行間不時在考她學得如何。

她是有些怕定安侯的,也不敢糊弄。

起初時候,便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再後來,學得越來越多,定安侯又不會真心為難她,她便應得行雲流水。

也或許是時常走動,日日碰面的緣故,她同舅舅和舅母的關系就比早前要親近了許多。

她還時常留在西院裏,同舅舅和舅母一道用飯,不時說些打趣的話。慢慢的,也不覺得舅舅和舅母是很嚴肅的人,反倒覺得他們如天下絕大多數的父母一般,其實只是表面嚴肅,實則護犢子得很。

孟雲卿就漸漸習慣同他們相處。

她對父母的印象,其實在前一世經歷過種種波折後,都有些淡了。

但同舅舅舅母一道用飯,檢查功課,就仿佛忽然想起小時候來。

她做錯了事,父母會苛責,但每日都有人噓寒問暖,不慎其煩。

這侯府中的親人,就遠遠不止外祖母一人。

舅母總嫌她太瘦,就時常留她在西院吃飯,親自盯着廚房的食譜,讓廚房做些食補的飯菜。

到了七月的尾巴上頭,她簡直圓潤了整整一圈都不止。

舅母終于滿意點頭,她日日盯着還是頗有些效果的。

孟雲卿如今倒像是個十三四的姑娘了。

音歌和娉婷就更高興。

姑娘的身子原本就單薄得很,顯得弱不禁風,更讓人捉急的是,明明十三四歲了,卻總像長不大似的,同府裏其他的姑娘小姐相比,缺了些少女應有的韻致。

這段時間被侯夫人這麽特殊照顧着,姑娘得個頭似是竄了起來,身材也慢慢有了些玲珑有致的雛形,最重要的是,眉眼間似乎是長開了,越發的惹人注目。

早前總覺得同府裏的其他姑娘比,顯得并不起眼,漸漸的,就連沈修頤都道,雲卿似乎是……

長變了?

變得……好看了……許多……

音歌替她梳頭,就不時偷偷打量她,姑娘分明還是從前那個姑娘,她也記不得從什麽時候起,姑娘氣色越漸紅潤,本就明眸青睐,天生的柳葉眉都無需特意修飾,垂眸莞爾時,笑意就像夏日裏的初荷,倒叫人……

有些移不開目了。

都說女大十八變,果真不假。

音歌莞爾,姑娘是越變越好看了。

娉婷就拼命點頭。

……

到了八月初,京中的調令下來了。

沈修武留京了。

原本侯府還都奇怪得很,照說沈修武五月戍邊回來,不久就當回營中去。但沈修武一直在京中呆到了八月,也不知道是不是在軍中犯了事兒,樹大好乘涼,就回來定安侯府躲避一陣子?

沒想到,一紙調令,留京了不說,還成了陸都統手下的副手。

倒叫侯府內吃驚不小。

這陸都統掌管着京中的數萬禁軍呢!

陸都統的副手,就是禁軍的副統領。

同一個侯府庶子相比,地位簡直一日千裏,二房老爺的顏面頓覺有光得很!

沈修文的世子之位,是靠世襲來的,是祖上蒙蔭。

這沈修武的副統領,就是靠本事掙來的!

二老爺說話都有底氣多了!

連帶着沈妍和趙姨娘在二房的日子都好過了許多。

從前沈妍只是侯府二房的庶女,沈修武也只是侯府二房的庶子,在京中名不經傳,眼下,沈修武年紀輕輕就坐上了禁軍副都統的位置,未來前途不可限量呢!

偏偏還單身着,是京中炙手可熱的香饽饽!

沈妍又是沈修武的妹妹,巴結她就是巴結了定安侯府和禁軍副都統。

雖是庶女,但上門提親的人也多了起來。

趙姨娘便又喜又憂!

喜的是修武有了出路,這雙兒女的婚事,她總算可以放下心來。

憂的是二夫人那端。

雖然近來憑借修武的緣故,對他們收斂了許多。

但眼下沈琳的婚事還沒定下來,卻有不少有人來向沈妍提親,她就擔心得很。

倒不是沈琳的婚事會比沈妍差。

只是沈琳畢竟是二房的嫡女,二夫人的眼光高,要挑稱心如意的。

但沈妍,她希望挑一個登對的就行,家室不用太好,嫁過去反倒讓她操心。

她平日裏在二房謹小慎微,處處要看旁人臉色過活,她希望沈妍活得自在些。

再有便是,她也不想同二夫人沖突。

關于沈妍的婚事,二夫人詢問她的意思,她就應道,但憑夫人做主就是。

只是沈琳的婚事都未定下,沈妍的婚事也只能等。

白白浪費了好些合适的姻緣。

……

日子轉眼到了八月十五,中秋佳節。

孟雲卿就想起,是許久沒有同家人一道過中秋節了。

月圓人圓,侯府的各房晚上就都聚在一處,吃一頓長長久久的團圓飯。

每每這個時候,老夫人就是歡喜得很。

加上今年還有孟雲卿在侯府,圓了老夫人心中的一樁憾事。

老夫人就比往年要高興得多。

八月裏,日頭還未轉涼,團圓飯就設在苑中。

能吃飯,飲酒,還能賞月,一舉多得。

酒足飯飽過後,飯菜悉數撤去。

丫鬟們溫了些酒水,才又上了月餅和點心。

府裏的姑娘們是照舊厭惡五仁月餅,還是蛋黃蓮蓉的好吃。

府裏的男丁就不覺得,反正五仁月餅都留給了他們,他們也多是飲酒,聊起國事家事天下事,再有閑情逸致就舉杯邀明月。

晚些時候,就連孟雲卿都多飲了幾杯。

晃晃悠悠間,只覺這些年來,就今日見到的月亮是最圓的,最是好看。

伸手比劃,好似想将月亮裝進手心裏帶走,卻又徒勞。

“姑娘喝多了。”娉婷頭都大了。

孟雲卿就搖頭,她怎麽可能喝大呢?

喝大的人……應是……應是……遂又想起入江的商船上,有人扯着她的銀票大喊“好詩!好詩!”

那般才叫喝大了。

但她舌頭都锊不過來,哪能講那麽多字。

就濃縮成了“段旻軒那樣的”幾個字。

音歌和娉婷都怔住,這一路從養心苑回西暖閣,就唠唠叨叨說了一路“段旻軒”,“段旻軒那樣的”,不說一百次,幾十次倒是有了。音歌和娉婷就唏噓,幸好沒有旁人聽見。

到翌日,她就統統都不記得了。

娉婷和音歌早早将她扯起來了,今日有宮中舉辦的賞月會。

白日裏游園,夜裏賞月。

聽說是王皇後的主意。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昨日在家中和家人團聚了,賞月會就當同樂。

她早前便答應了沈琳,陪她一道去的。

因為沈琳和許鏡塵的婚期定下來,見面的時間就更少了,婚期又在二月去了。難得宮中組織了這樣的賞月會,倒是可以見上一面,明明訂婚了,心情卻比早前還要忐忑。

沈琳就拉了她一道。

她應得好好的,翌日便打着呵欠同沈琳一道去了。

賞月會在南郊的皇家院落,平日裏就是供皇室避暑用的,苑裏綠樹成蔭,湖水又泛着清風,根本不覺熱。

漫步湖畔,就悠閑自在。

若是再晚些時候,在湖畔賞月,就要比在侯府好上更多。

皇家院落很大,她同沈琳便沿着湖畔走着,也不知道何時能遇到許鏡塵。

但一日還長得很,他應當也是在尋她。

沈琳反倒不着急了,許是在何處偶遇,才更有期盼些。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