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路上

也由得驚訝,商君和嘴一張,嘴裏叼的稻草就不覺掉落了下來。

手裏還拿着那封信,一臉茫然。

旁邊的丫鬟就使勁兒嘟嘴使眼色,她才反應過來。對方已經福身行禮了許久,“見過王妃,王妃萬福。”

商君和輕咳兩聲,故作端莊問道,“孟姑娘?”

孟雲卿才擡眸。

這便是孟雲卿了!

似是……比信上說的……胖了“些”呀……

還是好大一個“些”……

斂了訝異,細下看,又覺這五官倒是有些好看,耐看,讓人賞心悅目……就是圓潤得有些水嫩了。

商君和就想起段旻軒平日裏那幅倨傲的模樣來,難怪稍有些顏色的姑娘都入不了他的眼,原來是他口味奇特。

喜歡這類圓潤水嫩,白白胖胖的……

商君和就腦補了他二人在一處的場景,繼而一個寒顫,便連信帶着剛才那根稻草通通收了起來。

“坐吧。”商君和吩咐一聲。

孟雲卿就上前。

“聽世傑說你會煮茶?”商君和問。

喚的是平陽王的名字,而非平陽王。

兩人關系應當很親密。

孟雲卿點頭,“會一些。”

言罷,娉婷和音歌兩人就上前,将茶具逐一擺放上來。

擺放好後,才又退了回去。

孟雲卿就生活洗手,煮水,洗茶具。

纖纖素手,行雲流水,眉目之間,凝目會神,倒叫人如沐春風。

商君和不禁打量了她幾眼,随意道:“我家也有個附庸風雅的老爺子,就好茶藝得很,尤其愛喝煮茶。”

孟雲卿就看了她一眼。

附庸風雅的老爺子?

這樣的形容,她似是在段旻軒那裏也聽到過。

就莞爾,輕聲道,“老人家,歡喜就好。”

這句話便入了商君和的心。

想起老爺子前陣子犯病,她提心吊膽,也唯獨在收到段旻軒的平安信後,才真正松了口氣。

若不是被留在燕韓京中,她早就趕回蒼月,好好照顧老爺子。

陪他說話也好,煮他附庸風雅的茶也好,只要老爺子歡喜便好。

她就凝眸看了看孟雲卿。

修長的羽睫傾覆,明眸青睐,好似冬日裏,一抹驕陽的清晖,初看起來并不惹眼,卻讓人不忍移目。

她便順勢問起,“老夫人近來可好?”

孟雲卿颔首,“外祖母身體安康,勞王妃挂記。”

她也點頭,目光還是未從她手上離開。

這雙手,胖是胖了些,肉嘟嘟的,倒也靈巧。

不多片刻,第一抹隽永已成。

孟雲卿雙手遞與她。

她輕輕嗅了嗅,茶香盈袖,便忍不住淺淺嘗了一口。

眼中便若清水潋滟,果真同在老爺子那裏飲過得不同。

連她這樣不好茶的人,都覺茶香四溢。

再配着方才的一襲行雲流水,只覺煮茶其實是件讓人賞心悅目的風雅之事。

“這是汾茶?”她問。

孟雲卿點頭,“加了些薄荷。”

怪不得,商君和感嘆。

過往老爺子也煮過汾茶,也加了薄荷,味道有幾分相似,口感卻全然不同。

汾茶薄荷,原來真能這麽煮。

過往她還以為盡是老爺子胡謅的,并不怎麽好喝,他還樂在其中。

原來真正的薄荷汾茶是這個口味。

商君和又問,“那雲州紫方怎麽煮?”

雲州紫方?

孟雲卿微怔,她第一次見段旻軒時,段旻軒也問起過雲州紫方的煮法。

平陽王妃方才也說起過家中有位老爺子,她就道,“若是年長者飲用,适量加入桔皮,可化痰止咳,清肺利呼吸。”

商君和果然問道,“府裏有雲州紫方嗎?”

婢女怔了怔,随即想了想,府中确實沒有,便搖了搖頭。

雲州紫方一年的産量不多,即便現在出府去買,茶行裏當季也不一定買得到。

商君和就道,“那下次再請孟姑娘過來時,你記得準備些雲州紫方。”

婢女就應聲。

再往後,便繼續喝方才的薄荷汾茶,商君和很喜歡這個口味,一連三波都喝了,意猶未盡。孟雲卿還帶了其他幾種茶葉,便通通煮了一遍,她一一嘗了嘗,到最後還是喜歡這薄荷汾茶。就問她火候和手法,很想學一學。

但煮茶也是熟練活,商君和就邀她常來王府,教她煮茶。

孟雲卿從善如流。

晚些時候,就到了晌午。

平陽王不府中,孟雲卿就在王府同商君和一道用飯。

商君和不像京中的世家貴女,行事也少條條款款,孟雲卿料想她出身将門,應是将門之後。

商君和就笑,“孟姑娘猜得準,我家裏人去世得早,是老爺子帶大的。”

老爺子?

這是第三次聽到她口中的老爺子,孟雲卿自然好奇。

“我爺爺同老爺子是袍澤摯友,爺爺去世後,就把我托給老爺子照顧了。老爺子一生戎馬,征戰沙場,其實驕傲得很,後來告老了,就閑在家中,坐立不安,才學起了別人好茶,其實是葉公好龍。”

孟雲卿也跟着笑起來。

只覺平陽王妃口中的老爺子,同段旻軒口中的老爺子有些不謀而合。

許是,大凡這樣的老爺子,都能帶出像段旻軒,商君和這樣的孫子孫女,活脫脫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又到年關了,還真有些想念他。”這一句便是感嘆,“明年一定抽空去看他。”

孟雲卿莞爾。

商君和也問起她家裏的情況,她也挑了些簡單的說,才到京中幾月,外祖母,舅舅和舅母都很照顧。

商君和才曉她也是失了父母,才來投奔外祖母的。

只是她不問,她也不刻意提起。

商君和便有些理解段旻軒為何在意她了,段旻軒也是老爺子的外孫,和老爺子相依為命。

末了,商君和親自送她到門口,還邀她隔些日子再來。

孟雲卿卻之不恭。

回侯府的馬車上,音歌就道,“平陽王妃在京中的訊息好少,沒想到是這麽好相處的人。”像這樣不常在京中走動的,旁人心中先想到的恐怕都是不好相與。平陽王妃沒有腔調,反是性子随意大氣,和平日裏見過的姑娘都不同,音歌有些喜歡她。

“姑娘,你說平陽王妃真的能上戰場嗎?”她總是不信的。

娉婷也瞪圓了眼睛。

雖說今日見到,她也覺得平陽王妃性子大氣,卻對女子上戰場的事心存疑慮。

孟雲卿就笑,“我哪裏知道,只是聽王妃喚得是平陽王的名字,吃飯提及時,也說得自然,應是緊密無間的。許是,真的同平陽王一道上過戰場罷。”

音歌和聘婷就唏噓。

過往只聽過顧尚書家的千金英姿飒爽,騎馬射箭樣樣在行。

今日見到平陽王妃,才覺是決然不同的氣勢。

就像,一個是刻意學來的,一個是自然而然。

孟雲卿就想起剛進苑落時,見她口中叼得一根稻草,手裏拿着一封信,那幅吃驚模樣,全然沒有平陽王妃的架子。

再往後,端莊果然也是耐着性子裝出來的。

不多時就原形畢露,卻并不招人讨厭。

平陽王妃讓她多來平陽王府,是想學煮茶,又讓婢女去買雲州紫方,當是家中的老爺子很是喜歡雲州紫方。

孟雲卿就道,“告訴安東一聲,我們先去趟北坊再回侯府。”

魏老先生未時才來,從北坊趕回去也來得及。

南市北坊?姑娘是要買東西嗎?音歌就問。

孟雲卿點頭,“我記得上次去北坊的時候,見過一間手工作坊,是做茶具的,在北坊的南端。平陽王妃要學煮茶,我去挑一套茶具給她。”

音歌和娉婷也跟着點頭。

茶具不貴重,但心意卻恰到好處,姑娘想的周道。

娉婷就同安東講。

北坊就在京中,同平陽王府離得又不遠,孟雲卿很快便挑了茶具回來。

“要給平陽王妃送去嗎?”娉婷問。

孟雲卿搖頭,“先不了,初次拿回來的茶具要洗過,先拿回侯府,弄好之後,再挑一日給平陽王府送去。”

娉婷就道好。

回了定安侯府,孟雲卿先去了趟西院回侯夫人的話。

平陽王妃是差人先問的舅母的話,舅母才讓她去平陽王府的,她理應回舅母一聲。

定安侯府同平陽王府平日裏私交不深,孟雲卿沒有隐瞞,事無巨細。

侯夫人點頭,“既是王妃想學煮茶,邀你去時便去吧,不必來同我說聲了。”

孟雲卿應好。

侯夫人又道,“近來去看過将軍夫人嗎?”

孟雲卿愣了愣,搖頭,“還是八月去過一次。”

侯夫人颔首,快到未時了,她還要回聽雪苑上課,侯夫人就沒有多留她。

只是見到她背影,輕輕攏了攏眉頭,韻來就上前遞茶給她,“夫人想什麽,看着表姑娘嘆氣?”

侯夫人就道,“你不覺雲卿變得太胖了些?”

有些止不住的勢頭。

韻來輕咳兩聲,是個人都怕能看得出來。

侯夫人就有些愁,兩家的婚事還未定下來,等年關,衛将軍和衛同瑞戍邊回來……侯夫人有些頭疼。

韻來就道,“老祖宗說圓潤些,才有福氣,表姑娘早前是太瘦弱了些。”

可如今的孟雲卿,胖嘟嘟的,像個白面馍馍似的。

……

另一頭,平陽王才回平陽王府,就見商君和托腮看着手中的信,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平陽王便笑,“怎麽了?老爺子又做什麽匪夷所思的事情了?”

商君和就搖頭,一面把信遞給他,一面念道:“不是老爺子,是段旻軒。”

“哦?”平陽王不以為然,“你今日見過孟雲卿了?”

這封信他讀過了,就只是瞄了一眼。

商君和點頭,“段旻軒的性子随老爺子,我看,十有八九在路上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