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3.panic room-04

富商和影後唯一的獨生子遭遇綁架的消息,以爆發式的速度,在網絡上、紙媒上迅速發酵,鋪天蓋地占領了幾乎所有媒體頻道的頭條,更成了人人争相談論的熱點話題。

一時之間,富商和影後在城郊的花園豪宅外頭蹲滿了記者。

雖然懾于警方清場,不敢靠近,但街區附近總遠遠盤桓着一衆□□短炮,甚至還有幾臺無人機,簡直如同旱季裏徘徊不去的禿鹫群,守着一只快要饑渴而死的羚羊一般。

案件的社會關注度如此之高,警方頓時只覺得壓力山大。

不斷有相關領導親自上門或者打電話來向沈遵沈隊長了解案情,還要應付媒體沒完沒了的騷擾,以及分神去調查線人提供的線索還有熱心群衆的爆料。

一時之間,整個刑偵一隊人人都忙成了一只只瘋轉的陀螺,不得已只能申請了支援。

但案件千頭萬緒,偏偏每一條線索看起來都如此急迫,耽擱不得,警官們來回奔波,在不得不将寶貴的時間浪費在路上的時候,他們都只恨自己背上沒長出一對翅膀,能直接飛到目的地去。

“醫院來電話說,受襲的保姆因為傷勢太重,已經轉進ICU去了!”

一個負責聯絡的女警小跑着奔進臨時騰給他們辦綁架案用的大會議室,吐字清晰而語速飛快地高聲說道:“那邊的意思是,不知什麽時候才能脫離危險期,一時半會大概無法找她問話了。”

“既然如此,保姆那邊先放一放!”

沈遵想也不想就一秒回答,“老鄧和小張抓緊時間去找那個左腿骨折的保镖問話,司機那頭也要仔細審審,注意排除內部人員夥同共犯作案的嫌疑!”

他一雙大手在厚實的胡桃木色桌子上拍得“碰碰”直響。

“面包車的來歷趕緊查起來!再來一隊人帶着技術組去交警大隊了解車禍原因!沿路的監控,甭管是私人的還是公共的,只要有可能拍到路面情況的,全都給我仔細地搜,盡快掌握面包車逃逸的行動軌跡!還有劉陽家裏所有通訊工具的監控和錄音都裝好了,技術人員也都到位了沒有?!”

沈遵盯着自己攤開在桌上的筆記本,一項一項交代落實下去,以免遺漏。

筆記本旁邊放着一個煙灰缸,裏面抽盡的煙頭已經快要滿到溢出來了,不過誰也沒空去關心這個。而沈大隊長的手裏還夾着一支燒到一半的煙,每說一句話,就狠狠地抽上一大口,那吞吐而出的袅袅白煙,直接将他的臉給糊上了一層高斯濾鏡。

半小時後,趕到交警大隊的兩個警員傳回了調查結果。

Advertisement

“車子的剎車被人動了手腳。”

一個警員站在一輛事故車前,盯着那被撞癟了的車頭,一邊眼看着技術組和交警大隊的技師拆開剎車系統,檢查裏面的剎車盤和制動線路,一邊複述他們目前檢查到的結果。

“剎盤裏裝了個簡單的測速裝置和彈出式鎖扣,車子行駛的速度達到一定數值的時候,鎖扣就會彈出然後卡住剎車片,使得腳剎不能一踩到底,也就無法完全制動了。”

警員說道:“至于這個彈出鎖扣的具體速度是多少,他們還需要另外調出測速器的芯片數據才能知道。”

電話那頭的沈遵立刻碾滅手中的香煙,抓起筆,在筆記本上快速地記下關鍵信息。

“根據司機的說法,他們開的那輛事故車,是專門用來接送被綁架的小少爺的。劉淩霄的學校距離他們一家現在住的城郊別墅有點兒遠,每天七點剛過就要出門……”

沈遵飛快地翻着筆記本,翻到司機證言的一頁。

“前兩天是周末和周日,小公子不需要上學。而司機說他周五下午接劉淩霄回家以後,曾經将車子送到別墅附近的4S店做過清洗和打蠟……”

沈遵挂斷警員的電話,給負責向司機問話的警官老鄧打了電話。

電話很快接通,他張口就問道:“問問司機,他在錦繡路一段,是不是把車子開得特別快?”

一分鐘後,老鄧傳來了司機的回答:“他說錦繡路一段很僻靜,早上七點左右的時間點兒,路上幾乎沒有多少車,他一般開到七八十公裏吧。”

同時,背景音裏模模糊糊地傳來一個男人慌慌張張的自我辯護:“我可沒有超速啊,真的沒有超速啊!”

“這就對了!”

沈遵挂斷電話,沖着屋裏僅剩的人大吼道:“馬上找人到那家4S店去,将店裏的人一個不落控制起來,仔細排查一遍,找出那個在車裏動手腳的人!”

…… ……

……

下午四點三十七分。

“頭兒!劉陽的私人郵箱收到一封匿名郵件,技術組初步鑒定過,發件地址用了至少兩重國際代理,很可能是綁匪發給他的!”

沈遵騰一下從坐了一下午的椅子上站起來,快步奔到負責聯絡的女警的身邊:“郵件裏寫了什麽?!”

女警點開轉發到她電腦裏的郵件截圖,大聲将上面的內容念了出來,“到山頂公園的望鄉臺瞧瞧,我們給你們送了件禮物。”

看到郵件上的“禮物”二字,沈遵的雙眼瞳孔,在急劇飙升的腎上腺素刺激下驟然擴大——一種源于老資歷的刑警特有的直覺告訴他,這所謂的“禮物”,絕對不是什麽令人喜聞樂見的東西!

鑫海市地處南方沿海,屬于丘陵地勢,除了附屬的幾個海島,與大陸架相連的主城區裏,只有幾座低矮的小山。

其中最高的一座名叫望月山,政府在山頂修了個公園,全名就叫“望月山山頂公園”,而望鄉臺就坐落在山頂公園的一角,游人站在上面,能眺望到鑫海市有名的地标——臨港燈塔,故名為“望鄉”。

沈遵不敢遲疑,立刻讓望月山屬區的片兒警封鎖山頂公園,然後命令安平東帶着戚山雨和其他幾個年輕刑警,飙車趕往據聞綁匪放了“禮物”的望鄉臺。

戚山雨和搭檔一路小跑着上了望月山,趕到山頂公園的時候,那兒已經讓片警們拉了封鎖線。

這非年非節的日子,公園裏的游人本來就很少,只零星幾個散步健身的中老年大叔大媽,也被請去問話,看看能不能問出什麽線索了。

“你們有發現什麽特別的東西嗎!?”

安平東疾步穿過封鎖線,逮着片警裏面一個肩章上杠兒最多的領頭人,省略去一切開場白,張口就直接問道。

那片兒警搖了搖頭。

“行,那咱們動手吧!”

安平東回頭朝戚山雨和幾個夥計招了招手,示意大家開始幹活。

所謂的“望鄉臺”,是山崖上一塊鷹嘴型朝海岸線方向凸出的平臺,上面修築了一個精致的涼亭和四折回廊,可供游人休憩、拍照和觀景之用。

因為不知道他們要找的到底是什麽東西,而那東西又有多大,未免遺漏任何細節,安平東、戚山雨幾個刑警,連同法研所的法醫官們,一寸一寸地在望鄉臺上仔仔細細地搜索了起來。

戚山雨掀開回廊盡頭的一個垃圾桶,将裏面的內膽拖了出來。

大約是最近來山頂公園游玩的客人很少,所以保潔人員也懶怠每日清理的緣故,垃圾桶裏的垃圾囤積得有些多,而且很顯然放在裏面有段時間了,桶裏散發着一股食物腐敗後的酸腐味兒,聞着就有點兒惡心。

戚山雨将法醫用的無紡塑料墊鋪在垃圾桶前,将桶裏面的垃圾全都倒了出來,然後用戴着手套的雙手,一樣樣翻檢過去。

這是他翻找的第二個垃圾桶了。

有了前不久那樁碎屍案的經驗,他自嘲地想:自己這翻檢垃圾都翻出經驗來了。

吃剩個皮兒的金拱門漢堡、喝完的可樂杯子、搓成團的傳單和撕碎的票據……

忽然,他看到一疊胡亂團城團的紙巾。

那團紙巾團得極厚實,表面沾了一小塊垃圾桶內壁的油污,除此之外,倒是挺幹淨的,層層疊疊地裹成了一個球形,最外面的一張被他倒出來的颠動弄得微微松開,露出裏面同樣團成球狀的另一個包裹來。

戚山雨心頭驀然一跳,只覺得一種不祥的預感驟然襲上心頭。

他伸出手,小心翼翼地,用指尖輕輕捏着紙團的一小個角落,慢慢地剝開。

那個紙團一共包了四層,每一層都裹得很是精細。

終于,等他剝到最後一層的時候,戚山雨看到,雪白的紙巾表面,已經不再是幹幹淨淨的,而是浸透出了好幾處星星點點的暗紅血跡來。

“我好像找到了!”

戚山雨高聲喊了一嗓子。

四散的警察和法醫聞言,立刻聚攏過來,将他團團圍住。

“來,讓我看看。”

一個女法醫快步上前,擠開戚山雨,她正是柳弈外出度假的這段日子裏,頂替他管理病理鑒定科的馮鈴。

馮鈴用鑷子,慢慢地揭開了這暈染着血跡的最後一層紙巾,露出了裏面包裹着的東西。

那是一只人類的右耳。

從它的尺寸看來,毫無疑問,它應該是屬于一個小孩兒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