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在廣場上的這家露天甜品店吃完午飯後,淩珊拿出手機搜索了一下附近,發現原來這裏離布達佩斯著名的城堡山已經很近了。
擡頭看了看天空,與早上出門時的一派陽光明媚相比,此刻似乎陰沉了不少,有點烏雲漸起的感覺。
……要下雨了嗎?
看了看手機屏幕左上角顯示的那個“小太陽”,淩珊還是選擇了相信天氣預報。
打定主意,便起身按着導航出發,決定下午去城堡山游覽。
……
路過一條商業街時,才終于感覺這座最安靜的首都稍稍熱鬧了些,多了幾分煙火氣息。
獨自穿行在其中,周圍擦肩而過的行人,或匆匆或悠閑的腳步伴着傳入她耳中的她所聽不懂的語言,此時倒也讓她覺得別有一番情趣。
但是,偶爾這樣可以當做是漫步異國街頭的情調,如果長久這麽下去的話,可就演變成孤獨了。
用她在大學裏在跨文化交際課上學到的理論來說,一個人在進入非本民族文化環境中生活後,會經過蜜月期、挫折期、調整期、适應期這四個階段。剛來沒多久,她顯然是還在蜜月期,但休克、震蕩階段恐怕不久就該到來了吧。
随意地打量着街道兩側的店鋪,偶爾看到櫥窗布置得比較別致的小店時,也會停下腳步,止不住多看兩眼,再拍張照片。
經過一家阿迪達斯的專賣店,淩珊突然駐足于這家專賣店外挂着的廣告牌前。
……好吧,她承認,她是第一眼被廣告牌裏的那個高顏值帥哥給吸引住了。
她對匈牙利的體育并不是很了解,但她也知道,像阿迪、耐克這樣的國際知名運動品牌,都會簽約各國體壇比較有影響力的運動員,讓他們作為代言人以便開辟各國的體育用品市場。
這個廣告牌裏的帥哥是位網球運動員。一身網球服,手持網球拍正在揮拍。金棕色的短發,額頭上綁着吸汗頭帶,更顯出充滿活力的運動氣息。
仔細看看的話……突然覺得這個廣告牌裏的小哥長得有點像今天中午在廣場上幫了她的那個男生啊?
Advertisement
不過,應該不會這麽巧了……淩珊在心裏兀自地笑了笑,并将這歸為東方人對西方面孔的臉盲症,就像歐美人對亞洲人的臉分不清一樣。
如此想着,随手拍下了這個廣告牌,然後繼續按照導航顯示的路線向前走。
……
城堡山是布達佩斯最古老的舊城,建在多瑙河畔一座海拔并不算高的山崗上。
公元九世紀時,來自東方的游牧民族馬劄爾人歷經遷徙終于定居在匈牙利這片土地上。到了十三世紀,當時的國王貝拉四世開始在城堡山上修建城堡,這就是最初的布達佩斯。
馬加什教堂、漁人堡、布達皇宮……這裏留下了太多屬于這個城市的故事。
一個人漫步于期間,沒有旅行團的催促、沒有到景點就要比的剪刀手、也沒有拍照加定位發送的朋友圈。如果把這看作是一個人的旅行的話,淩珊第一次覺得自己似乎感覺到了些別的什麽。
沉下心、慢下步子,以一種欣賞的眼光和感悟的情懷來與這片古跡對話。有一種穿越時空的恍惚,一轉頭,卻又發現仍是現世,這裏彌漫着的光陰仿佛也只是彈指一揮間。
也許幾百年前,腳下此刻走的這條道上,古老的馬車伴着銀鈴聲緩緩駛過、虔誠的教徒手持《聖經》走進神聖的教堂向着信仰禱告、穿着古典匈式長裙的貴族婦女在流光溢彩的皇宮裏衣袂翩跹。
今昔在此交錯,變了的是人事,不變的是綿延。
在這片古建築群中,最年輕的便是建于1905的漁人堡,這座将新哥特式與新羅曼風融合在一起的建築以秀美典雅著稱,是到布達佩斯必去的景點之一。
關于漁人堡還有一項比較有意思的調查——一起來這裏的男女進行初吻的比率相當高。
想起曾經看過的關于漁人堡的介紹,再看看不時在自己眼前閃現的甜蜜親吻的男女,淩珊只想呵呵兩聲。
……這是在故意給她撒狗糧嗎。
除了超高的初吻率,漁人堡比較有名的一點就是,站在這裏,可以鳥瞰這座城市,将這座古城的美麗盡收眼底。
站在觀景臺上,淩珊探着頭望向遠方。
多瑙河、鏈子橋、國會大廈……全部都看得到。
原本正在遠眺美景,卻突然感覺陰沉的天空中淅淅瀝瀝地有雨滴落下,剛想着該不會是要下雨了吧……結果雨瞬間就變得越來越急,豆大的雨點噼裏啪啦地就砸了下來。
靠!真下了啊!她手機裏的天氣預報軟件也太不靠譜了吧!
……
漁人堡的出口處,往外走的其他游客基本上都帶着傘,一些情侶們更是浪漫地共撐着一把傘在雨中漫步。
幹巴巴地吞着一把把狗糧的淩珊只得站在出口處附近一個能避雨的石拱門下無奈地看着這場俨然有越下越大的趨勢的傾盆雨,不死心地拿出手機再看向屏幕左上角顯示的那個意為晴天的“小太陽”。
點開一看後……淩珊頓時直想用手機糊自己一熊臉!
她個馬大哈,來布達佩斯都好幾天了,她居然一直忘記把天氣顯示切換成這裏的!左上角那個小太陽顯示得還是她老家的天氣!
“什麽事兒啊……這叫‘你在中華的豔陽裏,揮灑汗水;我在歐洲的山崗上,暴雨傾盆’?呵呵……”
無奈地嘆了口氣後,淩珊随口用中文改變了句歌詞來應景,自我調侃,苦中作樂。
“這是什麽詩嗎?聽起來挺順溜的。”
還沒來得及因為這場雨而陷入惆悵中,一天內第二次聽到了中文,而且還是那熟悉的東北腔……
猛地轉過頭,看向說話人……果然是他!
幾步遠的石壁前,中午在廣場上那個幫了她的男生,那個東北話十級的匈牙利帥哥!
男生依舊是中午時穿的那身阿迪運動服,只是現在沒有戴上那件連帽運動衫的帽子,露出了那頭漂亮的金棕色短發。
此刻他正倚着石壁,似笑非笑地看着她,臉頰上隐隐露出淺淺的酒窩。
手頭并沒有任何雨具,看來是個和她一樣的倒黴蛋,也是在這裏躲雨等雨停的。
“嗨,你好,又見面了。”淩珊走近了兩步,朝着那男生打招呼。
男生向她禮貌地點了點頭,表示他也認出她了,還記得她。
“你來參觀漁人堡嗎,大多外國人來布達佩斯都會參觀這兒。”
“嗯,是的,已經參觀完了,剛剛還去看了馬加什教堂。”說完後,淩珊想了想覺得還是誇誇人家的名勝古跡會顯得比較友善:“這些建築都很漂亮,我很喜歡。”
生硬的一句客套話,她并不是一個非常擅長交際的人,一時間也想不出別的什麽詞兒。
不過看到這個匈牙利男生原本和中午見到時一樣的那有些陰郁的神情此刻似乎好了不少,帶着些因為祖國名勝被外人誇贊了的民族自豪感,淩珊心情也舒暢了不少。
雖然孔老夫子幾千年前就曰過“巧言令色,鮮矣仁”,但嘴甜一點總沒壞處,在哪個國家都适用。
而且,她也是真的對這座山上的建築抱以一種欣賞的态度的。
只是誇完剛剛參觀完的名勝後,就沒什麽然後了,有一種完成了從“nice to meet you”到“I am fine too,thank you”這一經典英文對話的即視感。
偏偏現在沒有帶雨具而在這兒躲雨的只有他們兩個人……卧槽,有一種好尴尬的感覺,說點什麽吧。
“那個,你的東……漢語說的很好啊,是專門學習過嗎?”
她一張嘴差點就說成了“你的東北話說的很好”,雖然是想一起躲雨時瞎扯點什麽緩解一下這種迷之尴尬,但她對此還真的挺好奇的。
不過,說起來,這是除了剛到匈牙利時那位幫她打點各種手續和安排的校方人員外,她第一次和一個匈牙利人聊天,還是一個萍水相逢的路人甲……而且用的是中文。
“也沒特意上過中文課,我小時候在中國的沈陽住過三年,所以就學會說漢語了。不過我只能聽和說,讓我看中文書或者寫漢字我就抓瞎了。”
大概是因為童年時的中國情緣,男生也健談了不少,一直顯得有些陰郁的臉也柔和了不少,帶着淺淺的笑意。
心裏的困惑被解開,淩珊卻是止不住左手輕輕掩唇,以遮蓋住自己快要憋不住的大笑……尼瑪啊,這東北話實在太溜了吧,尤其那句“抓瞎”剛剛差點讓她笑場。
完全不知道自己戳到了淩珊笑點,只是看到淩珊似乎因為自己的話而挺開心的樣子,男生那雙漂亮的琥珀色眼眸也亮了不少。
“那你長大後又去過中國嗎?”話匣子打開了,淩珊也覺得自在了不少。
反正看這場雨的架勢,一時半會兒是停不了了。
“我最近這些年,基本上每年都會去中國的北京和上海,中國的變化很大。不過,說真的,北京的空氣确實讓我挺不得勁的。”男生邊說着邊聳了聳肩。
外國人說話向來直接,淩珊也只得幹笑了兩聲……畢竟中國北方的确是飽受霧霾問題困擾,年年喊整改,卻至今未緩解,大帝都更是重災區之一。
不過,這人年年都要去北京和上海,做什麽工作的啊……中匈合資企業的員工?
作者有話要說: 男主屬于一張口就毀所有的類型,不張口的話,他還是個安靜如畫的美男子。
PS.現實網壇中就有因為在中國居住過所以會中文的網球運動員。比如美國的麥克哈爾,她因為小時候在香港生活過五年所以中文說得還不錯,中國球迷也因此給她起了個外號叫“港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