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十二篇日記
經過十幾個小時的長途飛行,飛機準時降落在蘇黎世機場。
不知道是心裏作用還是什麽,一下飛機,小暖感覺空氣都不太一樣了。
現在是夏天,中國和蘇黎世有六個小時的時差。算起來,蘇黎世現在已經是深夜了。
好在他們提早就訂好了酒店,又有公司在瑞士的人來接,一切都進行的有條不紊。
一出機場,就見一個戴眼鏡的、瘦瘦的男生穿着西裝站在一輛車前,一眼就能望見。這個時間點兒,一準是來接人的,錯不了。
四人徑直走向那人。
他也迎了上來。
互相握了握手,簡單認識了一下。
“陳主編,你好。我就是小闫,來接你們的。我長期在瑞士工作,對這裏比較熟悉。這幾天有什麽事,都可以找我。”他說着,打開駕駛座的車門,“上車吧。”
陳冬寒進了副駕駛座。孟姿琪拉着其餘兩人坐在後面。
“是蘇黎世酒店吧?”
“對。”
長途奔波,幾人都有些疲憊,一路無話,車上靜得吓人。小暖的肚子卻在這時不争氣得叫了幾聲。
小闫不知道是誰發出的聲音,轉身看了眼後排,“飛機餐沒吃好吧?不過沒事,蘇黎世酒店的餐廳不錯,餐品很多,你們可以去試試。”
“嗯,好。”
天大地大,吃飯最大。
Advertisement
小暖本打算一到酒店就去吃飯的,可這一路太遠,幾人在路上就迷迷糊糊的快要睡着。雖然在飛機上也有休息,但終究是沒有休息好。
三人漸漸睡去,唯有陳冬寒還看着窗外。不是他不困,也不是他有多懷念這裏。而是他比其他人多了幾分危機意識。
他猶記得他十三歲初來蘇黎世時被人騙的經歷,那時候他孤零零一個人,被人騙了也不肯告訴父親,為此餓了好幾天的肚子。
其實他不想來國外的,只是迫于父親的壓力才選了蘇黎世。他的父親是個很強勢的人,從小到大,很多決定都由不得他自己做主。或許企業家都是這樣的吧,亦或許他母親就是因為他父親這樣才離開的吧。
大學選專業的時候,他沒有再聽父親的話,不選管理選新聞,應該是他目前做過最叛逆的事了。為此他也付出了代價,父親斷了他的經濟來源,直到畢業回國。
至于他母親,在他四歲的時候就走了,只知道去了國外,不知所蹤。這麽多年來也沒有回來看過他,應該是又結婚了吧。
記得他們離婚之後,父親依然忙事業,經常出差在外,也沒工夫管他,可以說,他是自己一個人長大的。
麗川地震以後,他就那樣孤零零的來到了蘇黎世,沒想到一呆就是九年。這個地方,對他來說,跟麗川一樣熟悉。
外面不知何時下起了小雨,同那年初來時一樣。陳冬寒望着窗外閃爍的霓虹燈,怔怔出神……
“到了,陳主編。”
“陳主編?”小闫推了推他的肩膀。
陳冬寒方才反應過來。他叫醒後面三人,便出去提行李。
“拿行李。”
陳冬寒把行李推到紀裁眼前。
“我知道。”
紀裁望了望四周,多少有些懷念。他見陳冬寒只顧得搬行李,便問:“你還真是沒點兒人情味兒,離開這麽久,就半點不懷念這裏?”
“對我來說,哪裏都一樣。”
陳冬寒沒有說出後半句:對他來說,哪裏都一樣,一樣是孤零零的一個人。
所以在身在何處,風景如何,都無關緊要了。
直到遇見小暖,生活似乎從他們之間的鬥嘴開始,漸漸有了顏色。
蘇黎世酒店是當地最大、最有名的酒店。能住起這個酒店的人,非富即貴。要不怎麽說大公司好處多呢,若不是工作,小暖恐怕這輩子都不會住這樣的酒店。
酒店一共二十二層,陳冬寒和紀裁住在十二樓,小暖和孟姿琪住在十三樓。
說來也巧,小暖的房間正對着樓下的陳冬寒,陳冬寒和紀裁又是住着對門。
也不知道這房間的隔音效果好不好?小暖這樣想着,萬一她在房間發個瘋、有個什麽大動靜的,被自己上司聽到了多不好。
很快到了自己的房間,小暖的眼皮都快耷拉到地上了。她打開房門,連四周看都沒看就撲倒在床上,她現在的眼裏只有床。
一覺睡到天明,小暖洗漱完,換了身衣服,感覺整個人都精神起來。
她“嘩啦”一聲拉開窗簾,陽光正好照亮整個房間。
她這才發現,原來窗戶後面還有個露天陽臺。窗子正對着蘇黎世湖,遠遠地,能看到有大鳥在湖上自由飛翔。這裏真是絕佳的觀景地點。
陽光明媚,微風和煦,小暖在陽臺邊站了很久。直到手機鈴聲響起,她才想起來這裏的主要任務。
這次是來采訪一個有名的作家,作為下期雜志的封面推薦。這位作家的書在中國一直很受歡迎,尤其是最近新出的那本《我一直在等你》更是火爆了朋友圈。連小暖也是她的書迷之一。能親自采訪她,小暖覺得榮幸至極。
采訪時間定在下午三點,上午就留給他們準備。不過小暖也沒有太刻意的準備什麽,作為她的書迷,小暖對她多少都有些了解。而且主要采訪者是陳冬寒,拍攝者是孟姿琪,她主要負責記錄。
這樣想來,她還真沒有什麽工作壓力。倒有點像金橙說的,是來公款旅游的。
總算到了中午,小暖一想,昨天餓着就睡過去了,今天可要好好補充一□□力。
幾個人的午飯沒在一起吃,多少是有些怕尴尬。正好,小暖一個人吃更放得開些。小闫說得沒錯,這裏的餐品的确好吃,想吃什麽都有。吃飽喝足後,她就上樓休息去了。等着下午滿血複活就去工作。
下午兩點,陳冬寒就發消息來,叫她準備好出發。小暖自是不敢怠慢,飛速收拾好後就溜下樓去。
小闫的車這幾天就暫時借給他們了,鑰匙在陳冬寒手裏,他一早就坐在駕駛座裏等着了。
那位女作家想來也不見外,見面地點就約在她家。
四人湊齊,開往約定地點。陳冬寒開車很穩,雖然有點趕,但還是準時到達了。
這裏是片兒有名的富人別墅區,很多名流富翁都住在這裏。依山伴水,風景秀麗,建築和花園都是典型的歐式風格。能住在這裏,可以說是身份的象征了。
作家所住的是間三層小樓,剛到家門口,就有人來接應他們。在那人的引領下,幾人直奔頂樓天臺。
這位作家其實是個殘疾人,常年坐着輪椅。他們到時,她早已品着咖啡,等在天臺。這裏居高臨下,想必他們剛進來的時候,她就已經看到。
雙方簡單介紹了一下,就很快步入正題。
陳冬寒坐在離作家最近的位置上,方便交談。小暖坐在他對面認真記錄着,紀裁坐在她旁邊給她翻譯,孟姿琪一直在找角度拍攝。
那是小暖第一次聽陳冬寒講法語,很流利、很好聽,雖然聽不懂,但他嗓音的音色本就很有磁性,所以聽着很享受。
一看就是做過功課的,陳冬寒問了許多很有價值的問題,小暖一邊記錄,一邊學習着。
末了,小暖也想問個問題,“主編,我讀過她的書,能不能讓我也問她一個問題?”
陳冬寒擡頭望她一眼,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作為您的書迷,我也有一個問題想問您。”
紀裁剛要張口翻譯,卻聽陳冬寒搶先開了口。
作家聞言點了點頭,“當然可以。”
中文:“當然可以。”
陳冬寒和紀裁兩人像二重奏一樣翻譯給了小暖。
小暖沖兩人都點了下頭。
紀裁像被搶了生意一樣,有些不滿地看向陳冬寒,眼中帶着幾分威脅。
陳冬寒卻好像沒看到一樣,照樣搶着他的話。後來紀裁索性不說了,把話語權都給了他。
小暖顯然沒有發覺什麽,只沉浸在訪問中,“我特別喜歡您寫的《我一直在等你》想知道這個故事是有原型嗎?還是您根據什麽想像出來的?”
陳冬寒翻譯過去。
作家聽罷,笑着說:“你問的問題非常好。其實這個故事裏的男女主人公就是我和我的丈夫,這個故事有百分之九十都是真實的。”
小暖聞言有些激動,“真的嗎?那您和您丈夫之間真的好浪漫。不瞞您說,我一直以為那些浪漫曲折的事都只存在于書裏呢。”
作家露出幸福的笑臉,似是聊到興起,她又興致勃勃地給他們講起她和丈夫之間的事。
不知不覺的,從下午三點聊到了六點多。作家非要留他們在這裏吃飯,說是很喜歡小暖這個小丫頭。
盛情難卻,幾人終是吃過飯才離開的。
一路無話,開車回了酒店。直到小暖要上十三樓的時候,陳冬寒才抛出一句話來:“今天表現不錯。”
小暖愣了一下,自己也沒做什麽呀。他這樣嚴苛的人好像還沒表揚過編輯部的任何一個人。今天這是怎麽了?是他不正常了,還是自己耳朵幻聽了。
陳冬寒的房間就在樓梯口,他幹淨利索地打開房門,末了,又補上一句:“不許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