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第四十七章

鄧依依的感謝詞并未見得多麽新穎,一系列的感謝名單中自然少不了主辦方,粉絲,經紀公司,經紀人,最後鄧依依感謝了這具身體的父母,在內心深處,作為零一,對于原主是心存感激的,也感謝給予了原主生命的鄧爸爸和鄧媽媽。

而這一晚,群星閃耀,鄧依依卻捧走了兩座獎杯,一個是新人獎,一個則是年度話題人物獎,根據大數據,從網友的讨論度中,鄧依依脫穎而出,摘得這個獎項。而這些話題率,從各種摸黑,到翻身,從公關學角度來講,都是可以寫進案例,作為探讨主題來進行典型讨論的。

第二次登上頒獎臺,給鄧依依頒獎的正是去年度的話題王後沈冰燕,一個豔若桃李,以美貌橫行娛樂圈的頂尖花瓶,擅長炒作,是典型的有顏便可以任性的代表。

接過獎杯的時候,鄧依依對于這次拿獎還真得是事先沒有心理準備,上臺後,也不希望再說一遍剛才第一次領獎時的官方套話,對于這個以數據為傲的時代,話題率成為一個明星紅不紅的重要指标,也不知道這樣子的輿論風向是如何形成的,有個詞叫做黑紅,被黑到極致之後洗白了,便紅了。

鄧依依的情況其實是有些相似的,只不過那些栽贓陷害,捕風捉影的流言蜚語,并沒有把她打敗,相反還給她建造了向上爬升的臺階,讓她一步一步的登頂。

“我從教學樓上跳下來的時候,是真得覺得很絕望,親愛的爸爸媽媽離我而去,沒有了親人,又遭遇了校園欺淩,同學欺負我,老師不信任我,那樣子的絕境,讓我覺得生無可戀。可是,死活一回之後,才發現,其實那些挫折,那些流言蜚語,都是虛假的幹擾因素,我的人生,應該由我自己來決定。我的生命是爸爸媽媽給予的,我希望我離開人世的時候,是讓他們覺得驕傲的女兒,而不是被輿論逼迫走向絕路的逃避者。

也許,離死亡那麽近的距離,讓我學會了無所畏懼,所以,在張海記者的幫助下,我認識了現在的經紀人王昊,身邊也有了很多幫助過我的貴人,因為姜岩導演的推薦,我作為新人,參演了熱播劇《錦繡》,因為《褚秋紅》導演的指點,我對于演戲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和提升,後來第三部戲就幸運地以女一號的身份參演了李明生導演的《如妃傳》。

我學會感激,而不是抱怨,身為一個公衆人物,難免被捕風捉影,而只要我身正,自然不怕影子斜。”

《如妃傳》将于元旦期間播出,如今已經是十二月份了,宣傳已經上線,鄧依依趁着拿獎的機會,順便宣傳一下《如妃傳》,也算是借着這個群星荟萃,很多粉絲會看的平臺,宣傳一下自己的新劇。

這番感謝詞,被剪輯成小視頻,在微博上流傳很廣,有人整理了鄧依依還沒有出道之前就遭遇的校園冷暴力到出道後的一系列被黑事件,跟這段感謝詞組合在一起,寫了一篇很誠摯的長微博《化繭成蝶,浴火重生——致敬我的偶像,獻給跟我同齡的十七歲女孩兒鄧依依》。

“別人的十七歲,最大的煩惱便是做不完的作業,跟同學的小吵鬧,父母的念叨,而屬于依依的十七歲,卻是忙碌的行程和數不清的流言蜚語,跟死亡擦肩而過的經歷,讓這個年輕的花季少女,學會了堅強,學會了用盔甲武裝自己柔軟的內心,學會了在被潑髒水的時候淡然處之。

可是,堅強就代表着可以被随意欺淩嗎?在鍵盤俠聽風就是雨地欺負着這個十七歲的女孩兒的時候,有沒有想過,當你在十七歲的這一年,身邊沒有了父母的保護,要學會自己掙錢養家,學會平衡拍戲和學業,還要忙着練武、刺繡、畫畫。

這樣優秀的一個女孩兒,便是不是明星,也理應是別人家的女孩兒,為什麽當這些優點集中在她一人身上的時候,卻遭受到了質疑?難道失去摯愛的爸爸媽媽也是為了想紅而僞造的嗎?難道從教學樓上跳下來,也是想紅想瘋了嗎?

當這些質疑出現的時候,請先問問自己,你能否做到?如若不是上天眷顧,恰好有樹枝作為緩沖,留住了這個優秀又勤奮的女孩兒,那麽,我們到哪兒去看到這個浴火重生,鳳凰涅槃一般綻放着自己光彩的女孩兒?

依依,一生摯愛,唯一而已!”

Advertisement

微博的內容更長,而這一小段是最火的,甚至鄧依依也親自點贊評論,感謝了這位粉絲的長評,自此以後,鄧依依的粉絲自稱為“唯依”,以高強戰鬥力,高凝聚力而著稱。

在鄧依依忙着為《如妃傳》做宣傳,抽空還要參加頒獎典禮,新人獎拿到手軟的時候,“唯依”粉絲群的戰鬥力卻在慢慢發酵,其成果,更是大大地出乎了鄧依依的預料,猝不及防之下,給了她最棒的新年禮物。

鄧依依的粉絲群一直都是王昊在負責,而一些瑣碎的動向和有關鄧依依的活動通告則是偶爾會在王昊的授意下交由唐微微來跟粉絲負責人傳遞消息。年底工作太忙,鄧依依練武之人,在連軸轉,一天只能夠睡兩三個小時的情況下,也感到略微吃不消,也就無暇他顧,去分心粉絲群的動向。

直到各大媒體平臺報道出來,鄧依依才知道了自己的這些可愛的粉絲們竟然自動自發地按照地域組織了集體募捐活動,并且由各個地方的負責人明确物質款項的來源,如果是未成年人,必須是在大人的陪護下方可募捐,而且對于捐贈的資金金額也做了十元錢的上限,鼓勵大家捐贈一些不用的舊書舊衣服之類的。

各個地方的負責人基本上以大學生為主,也有在職的職業人士,這些人将募捐到的款項每一筆都記在本子上,列為賬單,每天清算,上傳到粉絲負責人的群中,由粉絲群的群主也就是鄧依依的粉絲頭頭一個網名為戀戀伊生的負責人來進行統籌。

籌集物資款項只用了一周時間,各地又動員了粉絲群中有擅長手工藝的,對一些破舊的舊衣物重新整合拆分設計,做了簡單地二次再創造,然後又用了一周的時間将衣物清洗,将書籍整理,用籌集到的資金購買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和小孩子喜歡的玩具糖果,送到了當地的孤兒院。

雖然鄧依依已經是個少女,可失去雙親有沒有親戚依靠,再加上大家也知道鄧依依的爸媽其實也是孤兒院出身,無依無靠的,便有了這個粉絲活動的創意。

其實,很早之前,粉絲群裏就有這個計劃了,只是,前期各地粉絲群的整合,再加上在資金監管,籌措到的物資存放等問題上的困難,直到最近戀戀伊生跟王昊取得了聯系,有王昊搭把手,專業的人士幫忙,才将這個善舉給落實了下來。

而如此大規模的粉絲活動,幾乎有鄧依依大批量粉絲聚集的城市,都有經過考察需要幫助的孤兒院收到了物資,從孩子們需要的文具圖書,到過冬的衣物,玩具、零食、水果,當各個城市的粉絲群體拍攝了當天的活動圖片,約定了在一月一日元旦這一天同時上傳到網絡時,更是給足了話題。也給同一天播出的《如妃傳》帶來了極大的宣傳噱頭。

大家都想要看一看,是怎樣的一個偶像,給了自己的粉絲這些正能量,為了自己的偶像,如此費進心思,甚至有人還注意到了這些對于孤兒院的關注愛心活動并不是一次性的,各地還設立了“唯依”物品捐贈箱,由粉絲群輪班值班整理,更是制定了粉絲群的規章制度,實行愛心志願者活動,每兩周去一次孤兒院□□心助教,鼓勵有才藝的粉絲們能夠到孤兒院做一日老師,教授這些孩子更多的知識。

“唯依”作為粉絲群體上了熱搜,緊随其後的便是“鄧依依《如妃傳》”,鄧依依的熱搜體質,讓她在新的一年的第一天就刷屏成功!

《如妃傳》因為高話題率,創下了開播首日的高收視率,比之過去一年裏的所有熱播電視劇的矚目都要高,而高關注度,自然也帶來了許多的評論,大家對于鄧依依一出場的漂亮武打動作,冷若冰霜的美人造型,都給了很高的評價,贊嘆《如妃傳》劇組在服裝造型、選景,演員表演上都讓人有繼續收看的*,随後節節走高的收視率,更是引爆了對《如妃傳》的話題熱度。

關注度帶來的是名氣的急劇提升,而鄧依依卻更多的還是在為粉絲們的善舉而感到了極大的觸動。

她一開始進入娛樂圈,起因是充滿了功利化的因素的,雖然一方面是喜歡演戲,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更好地給原主報仇,從來沒有想過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喜愛。

而現在,她突然發現,有些深愛,如此厚重!

“唯依”是這群可愛的喜歡自己的群體的稱呼,心口只要一想到這兩個字,便像是含了糖一樣,甜蜜而又歡快。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