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第四十八章
作為零一的她,無疑是冷血而又自私的,零一非常清楚,她每一次潛伏僞裝,帶來的情報,醞釀的殺戮與血腥,只是,彼時,作為一把刀,她只需要足夠鋒利,足夠有用,足夠為主上帶來足夠的利益,便可以一往無前,心中并無善惡之分,只有命令與服從。
成為鄧依依,于零一而言,是幸運,在這個新時空,重新煥發出鮮活的生機,甚至學會了善良,學會了感動,學會了感恩。曾經這些情緒作為軟弱的代名詞,是不被允許出現在零一的生命中的,但凡她對他人有一星半點的同情憐憫,那麽,死亡便是她的下場。雖然,最後,零一還是難逃鳥盡弓藏的命運。
零一需要學習的太多,譬如作為一個公衆人物,引領着時代的潮流風向,一舉一動對于喜愛自己的粉絲都是有着極大的目标導向作用的。而這也是國家社會加諸在公衆人物身上的社會責任感,為什麽明星會這麽熱衷于慈善,也許有些是身在這個圈子不得不為之,當公衆的目光聚焦在你身上時,你稍微的不情願和小氣都會被放大,相反,一個熱衷于慈善,心存善意愛心的人,總是比較能夠讓民衆所喜歡,而觀衆的喜愛,是明星立足的根本。
作為聚光燈下的明星,有的是靠作品立身,而更多的卻是在這個新媒體爆炸的時代,用炒作來維持自己的光鮮亮麗,而這當中,積極樹立良好的形象,參加公益活動,無疑是個很好的途徑和渠道。
在“唯依”粉絲群大規模的孤兒院物資援助計劃之前,鄧依依從來沒有想過要做善事,沒有任何慈善計劃,一個是她是新人發展期,最重要的是作品的積累和考上電影學院,王昊也沒有安排鄧依依參與慈善捐贈的計劃。
而這次粉絲的集體行動,卻是讓鄧依依意識到了很多,她現在已經能夠較為熟練地運用電腦,通過搜索引擎,搜集自己想要知道的一般常識信息,一番搜索後,才知道這個欣欣向榮,繁花似錦的現代化都市背後,還是存在着許多需要救援的地方,譬如孤兒院,譬如偏遠山村……而明星的慈善舉動大至環境保護,小到遠赴山區支教,涵蓋了方方面面,而通過這種明星效應,也呼籲更多的人投入到這樣的大愛的善舉中。
看着收集到的這些信息,第一次,鄧依依徹夜難眠。
如果,零一是活在現代,也許一切都不同了,沒有颠沛流離,沒有暗無天日的訓練,沒有主宰生死的主上,甚至還能夠接受教育,即使是孤兒,也能夠更好更自在地活着。
她到底還是一個自私的人,感動着粉絲的善舉,知道了很多人的慈善舉動,到頭來,第一個想到的始終還是自己。不過,鄧依依很快從這種情形中走出,不管如何,她始終是幸運的,畢竟,她現在站在這裏,不再是一串代號,而是有名有姓的鄧依依,甚至還有了這麽一幫喜愛推崇自己的粉絲。
粉絲為她這麽努力,她也要更加地努力才可以,在她上輩子的生命中,從來沒有人如此愛戴眷顧她,現在突然有種要溺斃在愛的海洋裏的幸福感。
渴望更加優秀,才能夠對得起自己的粉絲的鄧依依,接下來更加忙碌了,首先,已經進入到了一月份,今年過年比較早,一月底就過年了,轉過年,二月份就要開始藝考了,聲臺行表各方面的訓練,都已經漸入佳境,而文化課方面因為藝考項目的加入,時長縮短,可作業量卻沒有減少,再加上,鄧依依還要忙着給代言的vs服裝品牌拍攝新一季的服裝廣告,還有一些瑣碎的通告,就有些忙得腳不沾地。
偏偏鄧依依還想要回饋自己的粉絲,有時候一邊背單詞,一邊手上還拿着針線,眼睛盯着單詞表,雙手卻是靈巧地翻飛,都沒有看看繡棚,一個個刺繡荷包就這麽誕生了。趕在快遞還在運營期間,鄧依依讓王昊在微博上抽獎,送出了一百個親手繡制的紅包作為新年禮物,贈送給粉絲。
除了這一百個之外,鄧依依還給之前慈善計劃中,一共參與的二十四個城市的粉絲負責人也寄去了自己的繡品,雖然因為時間關系,只是簡單的梅蘭竹菊的荷包,卻讓一幫收到禮物的粉絲們,感動得眼淚汪汪,于是,臨近新年前,微博上再次被“刺繡荷包”的熱搜給席卷了,帶動得網友再次搜集之前鄧依依送給一起合作過的藝人秀過的荷包,而這麽一搜集,大家驚訝地發現,前前後後加起來數百個荷包,花樣竟然沒有一個是重複的,便是同樣的梅花,也是各有風姿,各有傲骨,一長排圖片羅列下來,要是有人能夠将這些刺繡荷包都收集起來,都可以組建一個荷包展覽了。
而之前鄧依依在《錦繡》劇組拍攝時,就表示了希望能夠收購其繡品的應彩虹,作為國內頂尖刺繡大師,官博認證者,更是轉發了這組圖片,留言:鄧小姐的繡技可以成為頂尖刺繡大師,當演員,可惜了。願高價收購鄧小姐的刺繡荷包。
同樣的話,之前在《錦繡》劇組的時候,應彩虹就說過,也一直希望能夠說服鄧依依加入刺繡協會,成為最年輕的優秀會員,只可惜,鄧依依只是将刺繡當做一種生活技能,無意去當做一生的職業,拒絕了應彩虹,沒想到她到現在還是這麽想,還沒有任何修飾地就發表了這麽一番言論。
Advertisement
就連收購鄧依依繡品的想法也還是這麽直接。
應彩虹女士是個脾氣挺執拗的,如今四十五歲的她,已經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刺繡大師。之前她想要買鄧依依在《錦繡》中的作品,被王昊出面拒絕了,是因為王昊想要将這些鄧依依在《錦繡》期間繡制的繡品舉辦一個展覽,借此宣傳,提高鄧依依的身價,也為《錦繡》做宣傳,而當時,《錦繡》播放期間,被同樣命名為錦繡的刺繡展覽,也在各大城市舉行,觀衆既可以去一飽眼福,親眼看看電視劇中播放的繡品,又有些粉絲可以親眼看看偶像的作品,無形中擡高了繡品的價格,最終,這幾幅刺繡作品,還被王昊捐贈給了刺繡博物館,如今還挂在s市的展廳中。
而對鄧依依刺繡作品的如此熱捧,也是導致當初大家對鄧依依身世造假的懷疑的重要原因,時過境遷,現在的鄧依依,不但話題率居高不下,更是一步步地推出自己的作品,得到觀衆的進一步認可。
言歸正傳,應彩虹在微博上的回應,王昊這邊收到消息後,就想到了鄧依依之前繡制的一副擺放在書桌上的小屏風似的繡品,繡的是一副山水畫,高山流水的意境:“依依,當初,你的繡品能夠進入刺繡博物館展廳,應女士也幫了不少忙,她對你的作品很推崇,雖然當時幫應女士的工作室接了另一個劇組的大訂單作為回報,看來當初這個回禮,并沒有送到心坎上,不如把你書桌上的這個屏風送給應女士,你覺得如何?”
鄧依依看到這副山水畫的小屏風繡品,一時間,卻是有些晃神,當日繡好這副繡品的時候,才驚覺這副山水畫本是她于主上書房,伺候筆墨時,主上提筆揮就,彼時,心情大好的主上,還将這副山水畫贈送于她。
她将這繡品制作成屏風,擺放在書桌上,未曾多想,現在聽到王昊這麽提議,心中卻是産生了不願意的想法。在零一的生命中,屬于她的東西很少,這幅畫卻是其一。
“将我挂在客廳的百鳥朝鳳送給應女士吧,她會喜歡的。”
跟小屏風擺件不同,百鳥朝鳳足足有一點五米長一米寬,這樣一副繡品,王昊都舍不得,才會想到這小屏風擺件,可沒想到鄧依依會突然這麽提議。這副百鳥朝鳳同樣是鄧依依在拍攝《錦繡》期間繡的作品,只不過,當日并沒有送到刺繡博物館,而是作為私藏品,留在了家裏。
而這樣一副繡品送過去,應彩虹果然很滿意,投桃報李,應彩虹卻是給鄧依依接了個新工作。一部關于一個繡娘的傳記電影,原型人物正是應彩虹的奶奶方霞,出生于清朝末年的方霞,尚未開蒙,已然改天換日,成長于民國,接受東西方思想沖撞長大的方霞,卻癡迷于古老的刺繡工藝,去國外留學,學習西洋畫,又因為家學淵源,擅長國畫,融會貫通的繪畫技巧,被用到了刺繡工藝上,只是,彼時,戰火紛飛,這樣的手工藝,在國難面前,便不值一提,待新中國成立,文藝工作百家争鳴百花齊放,方霞的刺繡手藝首先是在戲服上發光發熱,一生致力于弘揚刺繡工藝的方霞,便是人到老年,人老眼花了,也依然在督促着孫女好好傳承這門手工藝。
有關劇本,還在草創階段,只是确定了導演乃是國內文藝片的開山鼻祖方清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