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釜底抽薪

一周後,臨時股東大會在DCG公司總部如期召開。

還是那幢外表華麗的綜合管理樓, 還是機器轟鳴的廠區工棚——經過提前精心準備, 這裏的荒蕪蕭條不再, 取而代之的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工人們身穿統一的工裝, 列隊整齊地去車間上班;主幹道兩旁擺放着各種鮮花, 沿途的電線杆挂滿歡迎橫幅;一輛輛卡車載滿原料和産品, 正有條不紊地進出廠區大門。

如果不是親眼見識過這裏的本來面目,周唯怡也會沉醉于管理層營造的假象, 以為DCG是一家質地優良的制造企業。

“我們進得去嗎?”張任依然有些擔心。

周唯怡很有把握:“像這種好面子的上市公司,只要擺出架勢鎮得住場子,一定能達到目的。”

為了順利進入廠區, 他們今天特意從車庫開挑出一輛黑色勞斯萊斯, 前臉方正、造型優雅, 行駛在道路上十分平穩, 就連發動機的聲音都聽不到。

專職司機身着制服、手戴白手套, 舉止儀态無可挑剔, 一看就是見過世面的公關人員。

在他們身後,還有瑞信資本的其他幾位投資經理,也都奉命開着自己最好的車亮相。一行人西裝革履、風度翩翩, 氣場強大得恨不能拿鼻孔看人,有着十足的機構投資者派頭。

随着股價的日益飙升,如今的DCG股票變成了市場上的搶手貨,各家投資公司都有買入,還積極報名參加此次的股東大會。

負責接待的工作人員站在會場大門外, 早已忙得暈頭轉向。

眼看一行人衣冠楚楚地從豪車上下來,他們只知道又有大股東到場,連忙條件反射似的鞠躬、問候、引路,哪裏還敢懷疑對方的身份。

但在具體的簽到處,還是需要另外核實股東證件,才能領取紙質的議案和選票。

按照事先的安排,張任被下屬簇擁着直接步入會場,由周唯怡負責殿後。他們人多勢衆,一來就将通道堵得水洩不通,會務組不得不違規放行,再對身份信息和持股證明進行檢查。

“周小姐,”對方面露難色,“您的授權範圍不包括出席股東大會。”

她假裝很意外:“是嗎?”

“羅氏建工的代表剛才已經提前入場了,他們沒有委托任何代表參會,瑞信的代理權不完整,又不是股東,恐怕……”

周唯怡撚起那張單薄的文件,低頭瞟了幾眼,沉吟道:“我們事先沒有接到任何通知,老總和經理們都親自過來了,總不能打道回府吧?”

DCG方面沒想到她會如此耍賴,明顯猶豫了一下,态度卻依然堅決:“臨時股東大會涉及重大議題,媒體記者都不讓入場,所有股東必須憑證出席。”

“只有股東才行?”

對方點點頭:“只有股東才行。”

周唯怡皺眉:“瑞信不是小機構,持有DCG股票也不是一條兩天了。”

工作人員鞠躬致歉,将證明文件退還過來,又轉身指示同事做好準備,看那架勢,是要強行将張任等人從會場裏請出來。

“等一等,”她像突然想起來一樣,慌忙掏出一份出資證明書,拍拍胸脯說,“除了作為羅氏建工的委托人,我們自己也持有DCG的股票,可以直接作為股東出席大會。”

那張粉紅色的出資證明書上,持有人是瑞信資本,出股數100股,價值不過2000元,比散戶還少,簡直就像個笑話。

眼看對方表情尴尬,周唯怡卻理直氣壯道:“你剛才說只有股東才能入場,這份證明足夠證明瑞信的股東身份了吧?”

“可是……”

“《公司法》第九十九條規定,股東大會由全體股東組成,我們作為股東有權參加股東大會。”

DCG的工作人員這才明白對方是有備而來,先前是故意挖了個坑給自己跳——可惜如今站在坑裏,想爬也爬不出去了。

100股對應的投票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在小數點後綴滿一大串“0”,又四舍五入地寫上一個“1”,屬于瑞信的選票這才交到周唯怡手中。

她得了好處賣乖:“給您添麻煩了。”

說完,女人踩着高跟鞋,頭也不回地走入大會會場。

會議即将召開,主席臺預留給公司管理層,場下已被股東坐滿七八成。趙思青和羅鑫作為第一、第二大股東,占據着前排最顯眼的位置,桌上分別擺放“華辰資本”和“羅氏建工”的銘牌。

張任坐在羅鑫身旁。

只見他四肢舒展,舉手投足非常自然,偶爾湊近胖子耳邊說兩句悄悄話,時不時地輕笑出聲,顯得十分熟絡。對方雖然有心避讓,卻因為身材胖碩、移動困難,不得不被動接受他的親近。

從旁人的角度看,這對老友似乎毫無間隙,不僅有合作關系,而且合作的還相當愉快。

趙思青顯然也有同樣的誤解,坐在長桌的另一端,眉頭緊緊擰成一團,投過來的眼神充滿厭惡,不确定是針對張任還是羅鑫,又或許兩者兼而有之。

會議正式召開,DCG的董事長作為主持人登臺,逐一介紹完管理層人員後,宣布此次參加會議的股東人數、代表股數。緊接着,他便邀請股東大會的發起人上臺,介紹提交審議的定向增發方案。

趙思青起身,以第一大股東、華辰資本代表的身份,宣讀了事先準備好的議案。

在這份方案中,排名靠前的十大流通股股東,将以超出發行價30%的價格,按比例增持DCG公司的股份。一旦該方案獲得通過,華辰手中的股票就會超過50%,從而繞開二級市場,直接擁有控股地位。

盡管多數股東都對如此霸道的定增方案不滿,無奈手中的投票權有限、人微言輕,根本無法對抗大股東的意志。一些散戶只好不顧會場紀律,大聲嚷嚷着表示反對,很快便被工作人員“請”出門外。

董事長強行推動表決:“還有股東發言嗎?沒有的話,請大家投票……”

會場前排的座位上,一只長手懶洋洋地舉起來,成功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第二大股東羅氏建工的席位上,氣質出衆的年輕男子撐着桌子,緩緩站起身來,順便拍拍旁邊人的肩膀,似是讓對方放心。

眼尖的股東認出他是瑞信資本的張任,那一旁坐着的,恰是羅氏建工的羅鑫。

會場很大,參加會議的股東也很多,隔着遙遠的距離,大家看不清胖子臉上的尴尬神情,更猜不到兩人曾爆發過怎樣激烈的沖突。他們只知道有人對定增方案持異議,第二大股東會為自己出頭,心中迅速燃起新的希望:事情或許還有轉機。

“大家好,我是張任,很榮幸能夠參加此次大會。”

站在主席臺上,他十分自然地介紹自己的身份,既不說謊,也沒有刻意撇清和羅氏建工的關系:“我雖然站在這裏代表瑞信資本,但是和羅氏建工一樣,我們關注的向來是一家公司的長期成長,而非短期利益。”

臺下響起零星掌聲,張任愈發胸有成竹道:“華辰希望進一步加大對DCG的投資,是對DCG的未來有信心,但卻攤薄了大家手中的股份,恐怕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案。”

環顧四周,看到靠門站着的那聘婷身影,他只覺得內心充滿力量,準備好的稿子脫口而出,就像現場發揮般充滿了說服力。

“因此,我們建議,即便增發也應該面向公司內部的管理層和員工,而非機構投資人。”

此言一出,不止是趙思青和羅鑫,包括臺上坐着的DCG高管都愣住了——他們只想通過華辰資本控股實現管理層回購,哪裏想到還會有人直接提出內部定增?

張任清清喉嚨,結合財務報告上的薪酬比例、人員配置、公司發展方向,逐一論證員工持股的可行性,推導出股權激勵比提高薪酬待遇更有效率的結論,以釜底抽薪的方式,全面否定了華辰資本的方案。

如果單獨提出內部定增方案,除了管理層,恐怕不會有人同意;但與華辰表現出的強勢态度相比,羅氏建工和張任的建議就有了明顯的合理性,不失為一個能讓多方滿意的替代性解決方案。

死貧道不如死道友——所謂“股東大會”,不過是大家坐下來讨論利益分配,方案的受益人越多,就越有可能獲得通過。

最終,廣大中小股東團結一致,以微弱多數的投票結果,否定了華辰資本的提議。

公司管理層随即表示,将就內部增發進行論證、形成具體安排,并在下一屆股東大會上正式提交讨論。

作者有話要說:  好了,商戰告一段落,下章考慮發個車?大家留言挑地方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