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采山貨
琴嬸子送了他們半袋子黃豆,是曬幹了的,玉秀倒出一小半,準備一會兒炒黃豆吃,另外的都收起來,等着冬至時再來磨糍粑粉。
別人家炒黃豆,最多放一點粗鹽,玉秀的炒法,是她娘教的。
鍋裏什麽也不放,只把幹的黃豆下鍋,竈下升小火,一刻不停地煸炒,另把鹽、花椒、茴香、幹香菇等調料磨成粉,一齊下鍋,直炒致黃豆表皮微微焦黃,又不至于發黑,每一顆豆子都沾上調味粉才算好。這樣炒出來的黃豆,香味能飄出半個村子遠。
将黃豆放涼,收入幹淨的陶罐子,吃上十天半個月也不會壞掉。
平日裏盛出一小碟放在桌上,嘴淡做零嘴,或者下酒,随意仍幾顆進嘴裏,既有滋味又有嚼頭。
未等黃豆涼透,玉秀用一個小布袋裝了一袋子,經過堂屋時,夏知荷見了,笑着問道:“那群小饞蟲又來啦?”
玉秀也抿嘴笑了。方才在廚房裏就聽見了,靠近廚房的牆院外邊,推推嚷嚷叽叽喳喳的,可不是那幾個小饞蟲嘛。
她穿過前院,将院門一打開,外面吵吵嚷嚷的聲音立刻就停了,只見院牆下,一溜煙排開,蹲着五六個小孩子,大的有六七歲,小的才三四歲,穿着開當褲,露着小啾啾。
見她出來,幾個小孩兒也不推擠了,一個個小鴨子似的乖乖蹲着,裂開嘴露出沒幾顆牙的牙床,齊聲道:“玉秀姐姐/姑姑好!”
這是按村裏的輩分叫的。
“哎。”玉秀應了一聲,掏出手絹,将臉上有鼻涕的都擦了,才說,“兩只手伸出來給我看看。”
小孩們早有經驗,知道來這裏讨吃的,第一要緊的是要把手洗幹淨,所以趕緊把兩只小手伸出來,湊成一個小小的捧。
玉秀一個個看過,見都是幹淨的,才滿意地點點頭,“今天洗得很幹淨。”這才開始分黃豆,從最小的孩子開始,每個人兩把,放在他們的手碗裏,手小的孩子,急急地把衣兜扯開,墊着腳尖直叫:“放這裏放這裏。”生怕因自己手小,分到的就比別人少。
玉秀分完了,将幾個孩子數了一遍,發現少了一個,問最大的那個小孩,“小豹子,你哥哥今天怎麽沒來?“
小豹子開沒開口,其他小孩就嚷起來了,“我知道我知道!“幾個人争着說,叽裏呱啦的反而一個都聽不清。
玉秀等他們說完了,才點了其中一個沒争着開口的,“三兒你說。“
Advertisement
三兒趕緊站起來,生怕又被別人搶先,“是李東他們幾個說的,說虎子哥那麽大了還跟別人讨吃的,丢死人了!他們還說我們丢臉!“
“好,我知道了。“玉秀額外給了三兒一小把黃豆作為獎勵,三兒得意地看看其他孩子,又蹲了回去。
另幾個小孩一臉羨慕,卻不敢再和玉秀要。
上一次玉秀多給了其中一個一點,另外幾個就哄鬧起來,都說還要,結果吃的反而被沒收了一半,從那以後他們再也不敢鬧了。
玉秀将他們一個個看過來,說:“之前我就說了,不要争不要搶,講話要一個一個來,又忘掉啦?“
她說這話時還是輕聲細語的,但剛才還活躍着的幾個小豆丁,這會兒都低着頭,不敢講話了。
玉秀問:“你們覺得,來我這裏要吃的丢臉嗎?“
幾個小孩面面相觑,半天才遲疑着說:“嗯……不丢臉?“
其實在他們心裏,什麽是丢臉都不太清楚,只是被別的孩子說了,覺得似乎不是什麽好事,但這比不上玉秀給他們的吃食重要,所以他們幾個一聞見玉秀這裏的香味,就又結伴過來了。而虎子,今年九歲了,自然懂得比他們多點,臉皮也随之薄了,就不好意思再來。
玉秀又問:“知道什麽叫丢臉嗎?“
幾個孩子齊齊甩頭。
玉秀被他們的模樣逗笑了,她一笑,孩子們也跟着傻笑起來。
笑了一會兒,玉秀才說:“如果我不想給你們吃的,你們非要,還賴在我家門口不走,那就是丢臉,你們會這樣嗎?“
孩子們又整齊劃一地搖頭。
“那就對了,我給你們吃的,是我願意給的,你們來了,我不但不生氣,還覺得很高興,而你們得到了吃的,你們也很高興,大家都高興的事情,怎麽會丢臉呢?“
“那……那李東他們為什麽說我們丢臉?“有個孩子問。
玉秀笑了笑,沒說話。
三兒眼珠子轱辘一轉,叫道:“我知道啦!他們是想讓我們不要來,這樣他們自己就可以來姑姑這裏吃東西了!“
別的孩子一聽,立刻嚷起來:“他們怎麽這樣!“
“他們太壞了,我以後都不跟他玩了!“
“幸好我們沒上當!“
玉秀笑着聽他們鬧完,才說:“小豹子,你把這些黃豆給你哥哥帶去,跟他說玉秀姐姐說了,下一次他如果還不來,我就再也不給他了。好啦,都回去吧。“
幾個小孩或捂着手,或按着兜,跑走了。
玉秀站在原地,看他們跑遠了,才關上門回了院裏。
屋裏夏知荷也聽見方才的動靜了,見玉秀進來,笑道:“我看你呀,都成了孩子王了。“
玉秀湊到她娘身邊,撒嬌道:“有娘在,我不就是個孩子麽?“
夏知荷點點她的額頭,“小孩子心性。“
母女兩個偎在一塊,過了一會兒,夏知荷輕聲說:“早上借着買谷子的事,我和你琴嬸子說了,那李海和你不合适。這也是你爹的意思,他家太窮,人口又多,怕以後牽扯不清。“
自然,和琴嬸子的原話,她只說李大柱想找個外村的女婿,別的沒多說。
玉秀輕輕點頭,“好,這事娘和爹做主就好。“
夏知荷應了一聲,又嘆了口氣。
玉秀自然知道她娘在嘆什麽,只是這種事情,到底急不得。
“娘,我早上看了,家裏香菇沒多少了,我打算等一下和月梅上山一趟。“
“好,那你收拾一下,早點出門,早點回來。“
玉秀去廚房裏将東西收拾了,又回到自己房中,換了一套粗布衣裳和長褲,從柴房裏拿了一只背簍,為了防止意外,又拿了一把鐮刀和幾根繩子。
剛出門,李月梅就來了,和她一起的還有她的堂妹、李海的親妹妹,李月萍。
李月梅的表情有點尴尬,她已經從她娘那裏知道了玉秀和李海的事,也知道玉秀家不同意這門親事,她擔心玉秀看見李月萍會有想法,但是她之前背着背簍給李月萍看見了,她要一起上山,又不能拒絕。
玉秀看見多了一個人,只是笑了笑,說:“月萍也要一起去嗎?“
李月萍今年十四,人長得嬌小,身材纖瘦,站在李月梅身邊,微微低着頭,有些羞澀,“是,我娘說這兩天山上板栗落了,讓我去撿一些。“
玉秀說:“正好大家一起,人多熱鬧一點。“
李月梅見玉秀表情與往常無異,心裏松了口氣。雖說她和李月萍才是堂姐妹,但她和她大伯兩家,從前因分家的事情鬧得不太愉快,這兩年關系才好了一些,她跟李月萍從小就處得一般,感情上,自然覺得她沒有玉秀重要。
李家溝就在小遙山山腳下,三人結伴,沒一會兒就到了。
這個季節,正是山裏物産豐盛的時候,板栗、山棗、野果、蘑菇、野菜,滿山滿野的。
一到山上,三人就散開了一些,山林裏随處可見采山貨的村民,喊一聲大夥兒都聽得見,也不怕出什麽事兒。
玉秀撿了一根棍子,邊走邊擊打草叢,防止有蛇蟲之類的野物突然竄出來,一雙眼睛專往落葉堆中、爛樹根下張望,這些地方,都是蘑菇愛生長的地。
她撿了半簍子蘑菇、木耳,半路看見一株板栗樹,樹頭上板栗不多,許是被人打過一遍了。
她繞過這棵樹往林子裏走,沒多遠又看見一株,這裏草木比山路邊繁盛一些,走進來的人少,樹上還挂着不少果子,她站在樹下,用巧勁輕輕打了幾杆子,毛刺刺的板栗球落了一地,她一人撿不完這麽多,忙喊李月梅和李月萍過來一起撿。
李月梅很快過來了,她簍子裏的東西比玉秀更豐富,野沙果、山裏紅、酸棗、生柿子,盡是些野果子,她背着這小半簍子小跑過來,也不嫌重。
李月荷背簍裏東西也不少,種類就不多了,都是板栗,夾雜着幾朵野蘑菇。
三人埋頭撿板栗,有一些落到厚厚的草叢裏了,玉秀不想浪費,一邊撥着半人高的野草,一邊四下張望。
她撥開一處野草,見底下厚厚的落葉上,長了一簇雞嘴菇,頓時驚喜地呀了一聲。
雞嘴菇,叫這個名,不是說它形狀像雞嘴,而是說它個頭小似雞嘴。黃黃的傘蓋,小小一朵不過拇指指甲蓋那麽大,煲湯味道十分鮮美。更妙的是将其曬幹,磨成粉,做菜時放上一小撮,味道鮮得能讓人把舌頭都吞下去。
只是雞嘴菇味道雖好,卻極難遇見,物以稀為貴。別看這一簇不過百來朵朵,全摘下來也就小半籃子,可若拿到鎮上酒樓去賣,要價二百文也有人要呢。
玉秀立刻放下簍子,快手快腳地把這些雞嘴菇都摘下來。
李月梅李月萍聽見她的聲響,也都跑過來,見是雞嘴菇,李月梅驚喜道:“呀!玉秀姐你真厲害!”
李月萍羨慕地看了看玉秀的簍子,又看看草叢裏剩餘的雞嘴菇,眼裏都是渴望,“有好多呢,玉秀姐運氣真好,我要是也能找到就好了。”
玉秀臉上帶着笑,“這有什麽,等我把這些曬幹了,送你們一些就是。“
李月梅趕緊說:“我不要,玉秀姐,你還是拿去買了吧,值不少錢呢。“
李月萍聽李月梅這樣說,咬着唇,輕聲道:“是啊,給了我們,夏嬸子會不會不高興?“
“不會的,我娘也不在乎這些零零碎碎的。“玉秀很快将那些蘑菇都采完,提着背簍站起來,“板栗都撿幹淨了嗎?天色也不早了,咱們準備回去吧。“
另外兩人看看天,确實不早了,趕緊将草叢裏的板栗都撿了,三人一起下山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