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遺物
“我只是學過吹奏陶埙, 并不會複原。”
“公儀娘子很重視這一對子母埙, 子埙損壞後, 幾乎茶飯不思,假母已對娘子十分不滿, 再這樣下去,假母一定會把她逐出平康裏的。”
“抱歉,我實在幫不上忙。不過我可以打聽一下有沒有能複原樂器的大家……”
“林郎君……您恐怕是看輕了娘子的身份,以為娘子是借此糾纏于您?郎君不知, 自那日你吹奏了娘子家鄉的小調,她便将您引為知己, 又因為是您所贈之物損壞,娘子心中不安, 才邀您過去一趟。”
“也罷。”
他終于被請了過來, 是啊,他不會複原樂器,可是我會啊……我裝作不懂,一點點誘他幫我修複子埙。
燈火搖曳, 煮好的酒散發着甘美醇厚的香氣,遠處傳來絲竹弦樂, 歡聲笑語融進了夜風之中, 像是從另一個世界裏傳來。
直到他修複好子埙,用白布擦拭幹淨, 放在嘴邊吹出第一個音。
那夢中的小調又回來了。
我手持燈盞,不自覺地越靠越近, 幾乎能嗅到他身上的氣息。
說不清道不明的氣味,嗅不出什麽,可又能從千百人中分辨出他,慢慢滲入骨髓。
他最後停了下來,垂眸看向我。
當我看到他的眼神,一瞬間冷汗都出來了。
我在他面前無所遁形,他什麽都知道,他看出來了!
我手裏的燈盞滑落,燈油落了滿地,火苗只閃爍了幾下,屋裏陷入一片黑暗,只有窗外殘月的些許光亮。
“妾還未謝過郎君贈埙之情。”
“不必了,樂器有靈,本該屬于有緣人。公儀娘子,子埙已經修複好,林某告辭了。”
“可是妾不想欠人情。”
他輕笑了一聲,“那麽,你想怎麽還我?”
“人生難得遇一知音,妾女流之輩,亦有赴湯蹈火之勇。”
“何苦?”
“不苦。”
很多人這一生都未曾真正動過心,動過情,我有過,知道這世間情為何物,因此而滿足。
他知道我心意,并未輕賤我,也沒有視如洪水猛獸……他是個堅定而強大的人。
很快他再次出征,一去兩載,我雖然不是他的女人,卻體驗到了與他女人相同的煎熬,若有軍中人來,我一定會親自作陪,只想聽到前線傳來的消息。
可惜,就算他凱旋而歸,也不會到我這裏來,只是偶爾遇到珍惜的樂器,會托人送給我,我勤勤練習,想着他也許有一天來,可以演奏給他聽。
他越來越忙,經常回到長安沒多久,又再次出征,我最後一次見到他,正是那一年,他東征百濟歸來,聽說林夫人誕下千金,他大肆慶賀,我也送上了賀禮。
就在第二天,他深夜來見,帶來了一樣東西。
“公儀娘子,可否為我保管一物?”
“好。”
“你不問問是什麽嗎?”
“就算是皇帝的人頭,我也會收下。”
“……此物十分要緊,長安城中我熟識的人中,只有你與我的關系不為人知,所以,我只有交到你手上。”
“需要我保管多久?”
他苦笑了一下,說道:“如果我再次出征,會将此物取回,如果我這一次沒能再離開長安城,就請你一直保管下去,直到林家子嗣裏,再出現一個有能力有擔當的兒郎,再将其轉交于他,等他打開盒子,一切都會明白的。若林家一直銷聲匿跡,便将此物埋葬也好。”
我心中隐隐不安,什麽“沒能再離開長安城”?什麽“林家的子嗣裏”?
這番話聽上去反倒像是在交代後事。@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我追問下去,他卻什麽都沒有說,只是當他走的時候……
“妾還欠郎君一支舞!”
“若下次有機會見面,林某定會欣賞公儀娘子的樂舞一絕。”
……
“騙子。”公儀娘子笑着閉上眼睛,“他再也沒回來,而是死在了皇宮裏,當天,連家都被人燒了,林家的人,除了嫁出去的小姑子和你們這一雙兄妹,都死在了 大火裏。我聽人說,那天夜裏,林家傳出來的不止是慘叫聲,還有兵刃的聲音,最詭異的是,居然一個人都沒能跑出來,說是意外,誰信吶?”
林菁低聲道:“他們在找一樣東西。”
“與林家相關的人都被徹查,到了最後,連曾經招待過林遠靖的我也沒能幸免,差役将我押進大理寺的牢獄裏,審我的人蒙着面,根本不是公審,而是私獄!他們 反複問我與林遠靖是什麽關系,他可有東西托付與我,幾次都沒有結果,便動了刑……”公儀夫人說着,似乎感覺到了冷,她緊緊環抱着自己的身體,“……整整一 夜,我竟然抗住了。”
林菁伸出手,輕輕握住了公儀夫人的雙手。
“後來,有人将我從大理寺撈了出去,我便不再出現在人前,将離之和非娘調/教出來,接了我的班,得知你以女子之身進軍營後,我便打聽你的事跡,終于等到你凱旋歸來,我想這件你父親的遺物,也該歸還與你了。”
公儀夫人打開放在旁邊的箱子,從裏面取出一個用黑布包裹的匣子。@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林菁知道了前因後果,對方将林遠靖周圍的關系查到連一個見過兩面的人都不放過,她作為林遠靖的後人,進了公儀夫人的屋子,若是帶出什麽東西,豈不是要引出一堆麻煩來。
她帶着親兵離開了平康裏,直到敲響了三更的梆子,她才翻出了自家的院子,一路像影子一樣貼着牆根而行,莫說是人,連野貓都沒驚動,又重新翻進公儀夫人的屋子,将那匣子取回了家。
這是能讓人不惜制造滅門慘案的東西,她誰都沒驚動,借着窗紙透出的月光,在自己的卧室裏拆開包裹。
這匣子四四方方,她敲了敲四壁,裏面是實的,四壁反而是空心的,看來是藏了不少機關,而匣子上的鎖則很熟悉了,正是鬼谷信物七寶鎖,只有鬼谷傳人才知道解開方法,當初她便是以此确認司奉齡的身份的。
七寶鎖沒有鑰匙,全憑機關拆卸,她用獨門秘法破了鎖,将匣子一打開……
耳邊“嗡”的一聲,血液刷刷刷直沖腦門,連心跳都停了一拍。
她又迅速合上匣子,雙手扣在上面,雙眸不敢置信地瞪圓。
她看見了什麽?
這匣子裏裝的——
竟然是傳國玉玺!
林遠靖這是想幹什麽?
傳國玉玺,由秦朝而起,以和氏璧镌刻,正面是李斯所書“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自起誕生之日起,便成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的信物,據說可通神靈,平災禍。
多少年動蕩,這塊傳國玉玺随着歷史的進程,不斷地更疊主人,直到隋朝滅亡,玉玺也不知所終。
是的,大昭建國的時候,根本沒能拿到傳國玉玺。
也正因為此,大昭初期十分不穩定,莫說是什麽劉武周的餘孽,就連許多世家都不承認大昭的統治,甚至指摘李氏“篡位”,皇位得的十分“名不正,言不順”。
李僢路子也很野,沒玉玺,那就幹脆自己刻,但也沒敢稱呼其為“傳國玉玺”,而是聊以□□地稱為“受命寶”,但一個“受命寶”仍然不能帶來安全感,後面緊 跟着還有“定命寶”、“天命寶”之類的……所以李氏從未斷過尋找傳國玉玺的念頭,玉玺一日不歸位,李氏的江山就一日不穩定,
想檢查玉玺的真僞也很簡單。
首先,和氏璧的材料是做不了假的,《史記》稱之為“天下所共傳寶也”,所謂“荊山之玉、靈蛇之珠”,與隋珠一同成為天下奇寶之首。表面光澤,從每一個角度都可以看到不同的光澤,如金紅、青白、藍綠、紫紅等等。
其次,傳國玉玺并非無瑕,在西漢末年,王莽欲篡位的時候,太後怒摔玉玺,導致其一角被摔碎,後王莽用黃金鑲補,從此傳國玉玺一角與其他三角不同。
晉朝的時候,玉玺的歸屬更是亂套,後趙石勒在得到玉玺的時候,驕狂自大,于玉玺一側刻上了“天命石氏”,等到了魏文帝手裏,又隸刻肩際曰“大魏受漢傳國之寶”……
林菁檢查了一下這塊玉玺,方圓四寸,五條雲龍雕刻得栩栩如生,奔騰扭交于上,幾處記號都對得上,而且這材質林菁前所未見,在月光下都能綻放出華彩,這也是她一下子便合上匣子的原因,怕異寶之光引人注目。
這個大概……真的是傳國玉玺了。
她輕輕咬唇,檢查了一下匣子的機關,淬毒的暗箭和旋镖是第一層,毒霧是第二層,拿起玉玺後,下面噴射的腐蝕水是第三層,若是強行破之,不止人會受到攻擊,玉玺也會被毀壞。
她将匣子複原,鎖好了七寶鎖,将匣子一蒙,把它踢到一邊,真不知如何是好。@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是想造反嗎?”
“應該不是,如果真的要造反,怎麽可能等到圖窮匕見的一天。”
“是想要挾李氏嗎?”
“也不是,寧死都不交出的東西,何談要挾?”
“那你藏這麽個東西,究竟是為了什麽?”
“父親……你把它留給我,是想要我怎麽做呢?”
林菁一夜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