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相識
因為偷瓜的原因,想讓爹給制作彈弓的事推遲了許久,而我又不敢在爹跟前再提出啥要求,就自己動手做了起來,爹看我笨手笨腳的樣子,幹脆把活兒搶了下來,“拿來!我給你整治吧,瞅你那個笨呀。”他看了看我,心想,将來要是學木匠,真擔心我是不是那塊料呢。
幾個月過去了,村裏來了一幫知青,還特意給他們蓋了幾間大瓦房,叫集體戶,說是來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這幫知青平時在地裏幹完活還幫助困難戶幹一些打掃院子、喂豬等雜活。晚飯後還經常組織幾個“文藝骨幹”表演節目,給村裏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
我和幾個夥伴沒事就往集體戶的院子裏跑,他們的笑聲、說話的語氣都讓我感覺特別新鮮、羨慕。
戶裏的小丁兒是個活躍分子。他不僅為人熱情,更擅長現代京劇。據說,過幾天還要到縣裏去演出。
這會兒,集體戶院子裏圍了好幾圈兒的人,中間的長櫈上坐着幾個手持京胡、鑼鼓還有竹板兒的伴奏人員。
今天聚集在這裏來的人比往常多,小丁兒顯得異常興奮。
他先是寒暄幾句,唱了一段“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唱得還真是那麽回事兒,真像“李玉和”,大夥報以熱烈的掌聲。
“真夠味兒,再來一個!”有人提議。
小丁兒又唱了一段“渾身是膽雄糾糾”,又是一陣的掌聲。
“有沒有李鐵梅的?”有人又提議。小丁兒看了看那幾個女知青,“鐵梅的調兒太高,怕拔不上去呀。難道咱們這裏有能唱的嗎?”小丁兒帶有挑戰的口氣四下裏尋問着……
這時,人們一下子都把目光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劉丫!
“我來!”
随着一聲清脆的聲音,只見劉丫一甩辮子站了出來,站在旁邊的英子先拍起了手。
看到劉丫的個頭兒和神态,小丁兒的眼睛一亮,“诶呀!這不就是鐵梅嗎。”他帶頭鼓起掌,大夥跟着“哇”的一下掌聲四起,有人還打着口哨,整個院子裏一下子沸騰起來……
見掌聲慢慢地平息下來,小丁兒問道:“唱段兒什麽呢?”
“都有一顆紅亮的心。”
Advertisement
劉丫自報了節目,然後頭一揚,一亮相唱了起來。
“奶奶,您聽我說,我家的表叔,數為清,沒有大事不登門……”劉丫的手一甩着辮子,真像那麽回事兒,那眼神裏充滿了青春活力。
掌聲一次又一次地響起,“看看我們家的鐵梅怎麽樣?”鐵蛋掄着大舌頭自豪地喊着,大夥哈哈又是一陣大笑。
劉丫唱完了,只見她深深地鞠了一躬。
小丁兒上前遞給劉丫一塊雪白的手帕。顯然,劉丫那潑辣的氣質再加上那字正腔圓的唱調已使他心悅誠服。
劉丫手裏擺弄着辮稍兒,目不轉睛地看着眼前這位長的濃眉大眼而又白白淨淨潇灑自如的帥氣小夥兒,內心油然而生了一種從未有過的羨慕和崇敬。剛才他那興奮的目光似電流一樣射入她的眸子,她的臉頰發紅,低下了頭。
劉丫看了看那手帕,然後又深情地把它又捂在了随着呼吸不斷起伏的胸口上,心裏憧憬着未來,她碰到了滾燙的目光,心裏一陣的翻騰,似乎遇到了知音。
“你看……還真像一對兒,都對上眼兒了。”人群裏,兩個婦女趴在耳根子上指着劉丫和小丁兒嘀咕着。
散場了。小丁兒看着劉丫主動伸過手來,劉丫只是對他開心地一笑,扭頭就走了。小丁兒站在那,久久地凝視着劉丫離去的背影。
劉丫哼着京劇的曲調興高采烈地往家走着,一進院,便和正要出去的媽媽碰了個滿懷。
“啊喲,瞅你這孩子。”媽媽看到閨女高興的樣子,“怎麽?啥事兒讓你這麽樂呀?”媽媽上下打量着閨女。
“嘻嘻,沒啥事。”劉丫頭一歪,扭身就要走進屋裏,可她又急忙轉回身來問着媽媽,“媽,你幫我把這長辮剪下吧。”
“啧啧,你這是又來哪一出?人家留都留不起來,你還剪下來多可惜呀。你可別瞎折騰了。”媽媽撅着嘴,用手捋着閨女的大辮子。
“啊呀,太土了,煩死人了,人家集體戶裏的女知青都留短發,看上去多精神啊。”劉丫拽着媽媽的胳膊,看樣子是非答應她的請求不可了。
她想,這城鄉差別太大,小丁兒會看着別扭的。
“嗨,好好好。”媽媽知道拗不過自己的閨女,只好答應下來。
後來,小丁兒進城上了大學,期間,他和劉丫一直通着信。
轉眼間,我和夥伴們快上初中了,上學得走好長的路。每當我們走到村裏時,日頭已經落了,見不到奔跑回來的豬群、馬群,鴨子、鵝也都進了院。
夥伴中王信卻掉了隊,王信得了一場大病,病好後,先前那股鬧勁兒沒了,體質也下降了,一到刮風下雨壞天氣就上不了學了,他一看到那小毛毛道兒就發愁,泥濘不堪的小道兒不是溝兒就是坎兒,一場大雨下來,那小道兒就得幾天不見道眼兒。大哥知道老弟的腦袋聰明,可這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怎麽行,他幹脆挽起褲管兒兩手拎鞋背着小弟上學,不論刮風下雨,還是冒煙兒的雪天,總能看到大哥背着他一路小跑着往學校裏趕。就這樣,大哥整整背着他念完了小學。
王信在家裏是最小的,家裏都叫他老疙瘩,他們子妹五個,名字的最後一個字分別是,仁、義、禮、芝、信。這也是父親為了信奉儒家的“五常”,以此來約束孩子們都能有個做人的起碼道德準則,但生到第四個時,是個女孩兒,就把那個“智”字改成了“芝”字了。當然,如果要不是趕上計劃生育,母親說不定還能生第六個或第七個,那麽第六個叫王什麽呢?還是計劃生育工作組的到來,才讓父親停止了冥思苦想。
王信看到小丁上了大學,進了城,心裏也憋着一股子勁兒,可不知道能不能有這個機會。而劉丫卻天天站在門口盼望着鄉郵員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