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二更)

胤礽這一話說出來,跟在身後面的宮女太監不禁有些偷笑。

胤礽身為太子、皇上最寵愛的兒子,平日裏錦衣華服、珍馐玉馔皆是應有盡有,要什麽美食沒有,竟是稀罕清芷姑娘做的炸知了成這樣。

不過平日裏太子就愛來承乾宮找這年清芷姑娘,就是不知曉如今究竟是為炸知了還是清芷姑娘。

年清芷抿唇直笑,胤礽在外面是耀武揚威太子,卻總是在她面前擺出小孩子的模樣。

她知曉胤礽倒也不單是為這炸知了,是在這兒耍小孩子的脾氣争寵吃醋呢。

兩人皆是她看着長大的,年清芷雖然嘴上不說,心裏頭卻是當他們是親弟弟照顧。

她指着角落裏的幾個籮筐,笑道:“太子殿下,您可錯怪奴才了。奴才這兒備了好多知了,正準備下午做了送過去呢,誰曾想這麽湊巧,您竟然這會兒過來。”

胤礽聽到年清芷心頭記着他,這才平衡了點兒嘟囔了一句“算你還有點良心”,又埋頭大快朵頤起來。

胤禛瞥了眼角落裏那些籮筐,裝得滿滿地皆是知了。

之前在回宮的路上他倒是見過幾個太監用粘杆捉知了,便好奇地停下來完了幾句。

這捉知了說起來簡單實際上很難,要眼疾手快、講究技巧地用粘杆黏住知了的翅膀。

那些宮人一個人一下午才捉了一小籮筐。

胤禛蹙了眉,“這麽多知了都是你一個人捉的?大夏天的可不要中了暑,太受累了,以後便不用去捉了。”

這麽多的知了,不知道清芷一個人傻乎乎地弄了多久,他想想又有些生氣,“年清芷——”

每當胤禛全名叫她時,就代表他生氣了。

“不是、不是。”年清芷忙擺了擺手否認着,胤禛年紀雖小平時話也不多,但有時候也唠叨地很。

胤禛的體質極為招蚊子,就是裝了蚊帳、點了蚊香也能被無孔不入的蚊子咬的滿身都是包,一晚上都睡不好,早上又是寅時起身自然是困倦至極。

不小心打了個瞌睡正好碰上康熙來查驗功課,被康熙好一頓的責罵,胤禛心裏委屈卻是一句話不說,下學後悶悶地回了屋連晚膳都沒吃。

此事還是年清芷去向胤礽打聽才聽來的,當晚上便坐在胤禛屋子裏趕了一夜的蚊子。

沒了蚊子的騷擾,胤禛睡得香甜,白天才又恢複了精神。

胤禛心裏頭奇怪但小孩子睡得沉,年清芷每次都是在他睡熟時進去,醒來前悄悄出去。

胤禛白天裏在上書房,這院子沒有什麽事年清芷便偷偷地白日補覺,于是有一段時間沒被他發現。

直到一日胤禛身子不舒服,告了假提前回來發現年清芷白天裏在睡覺,原先只當她貪睡沒當個回事便讓她繼續睡了。

後來想想卻是不對勁留了個心眼半夜裝作睡着,這才捉住了大半夜拿着扇子偷偷進來的年清芷。

胤禛發了好一通火,氣她這般不愛惜自己,又氣她悄默默地做好事不做聲。

這小孩平時不愛說話,一生氣就說起來沒完,直說得年清芷哈欠直打、到了他要去上書房的時候,胤禛才停了口,只叫她以後不許這般才放了她回去。

結果年清芷一日不趕蚊子,胤禛又是一夜沒了好覺,不喜歡其他奴才進他屋,又心疼年清芷大半夜不睡覺坐那邊扇一晚,只能一個人慢慢挨着。

還是年清芷天天看着胤禛頂着兩個黑眼圈去上學,沒了法子去找劉聲芳,在他的幫助下不停研制試驗,做出了更為有效的驅蚊香,才得以将此事解決。

年清芷一想到那次經歷,忙是偷偷沖劉義使了個眼色,“是奴才叫劉義他們抓的。”

劉義反應極快,收到年清芷的眼色忙是點頭哈腰地道:“四阿哥,清芷姑娘說的是真的,都是奴帶着李莊他們一起弄得,可沒讓清芷姑娘受累!”

年清芷把功勞往他身上攬,他當然是樂意之極,一張臉笑得差點開成了花。

“知道了。”胤禛的眉頭這才松了開來。

像是把胤禛糊弄過去的模樣,劉義悄悄地摸了把汗。

胤禛喝了口粥,又開口:“那改日多弄些來。”

劉義頓時僵在原地有些叫苦,這粘知了的活可不好做,白日裏熱夜間又看不清,最好是在淩晨捉最為方便,可那也是極難弄的。

何況主子這可偏心到了噶爾丹去,以為是清芷姑娘做的反應是——“大夏天的可不要中了暑,太受累了,以後便不用去捉了。”

到了他這邊卻是成了——“多弄些”。

胤禛、胤礽兩兄弟很快将一小鍋的清粥和兩碟炸知了給分吃得精光。

胤礽摸了摸微鼓的肚子,這才想起來剛進來時聽見的,擡頭詢問年清芷奇道:“清芷,你說蝗蟲也可食用,是真的還是說來說笑的?”

年清芷正在招呼秋蘭去切些水果來,聽見胤礽這般詢問忙是回了頭道:“回太子的話,自然是真的!奴才是聽額娘講,額娘又是聽那位走遍大江南北的大夫講的。聽說這炸蝗蟲滋味不比炸知了差呢!範仲淹就有說過,蝗蟲可曬幹當蝦米吃,美味至極。”

***

乾清宮西南,南書房內。

康熙坐在上首位置,納蘭明珠、索額圖、吏部尚書陳廷敬以及一群大學士在下方排的整整齊齊等着他發話。

康熙翻看着奏折眉頭緊皺,随手将奏折遞給梁九功吩咐道:“你拿去給他們瞧瞧。”

奏折是安徽巡撫緊急遞交上來的,上面用着整整齊齊的楷書、滿語和蒙語轉譯。

“泗州飛蝗蔽天,蔓延數日裏,野無遺草。”

蝗災通常便随着旱災而來,農作物在本來就不夠的情況下,大量的蝗蟲吞食農田使得百姓更加困苦不堪。

早在清朝的鐵騎入關前,蝗災便屢現不止,待入了關之後便更加層出不窮。

下面的衆臣子七嘴八舌的讨論起來,紛紛提出建議。

康熙對着梁九功問道:“早先就讓人傳太子來一道聽聽,他怎麽還未來。”

他極為看重胤礽,時常叫他一道參與政事,有意識地讓他提早為将來的繼位做準備。

然而此舉不僅是因為胤礽是他的繼承人,更因為胤礽聰慧好學,每次都能極快地領悟到太傅和康熙的諄諄教導,而且總能有自己的獨特見解。

梁九功悄聲說道:“回皇上的話,毓慶宮那邊回報太子不在毓慶宮內,想必是又到四阿哥那裏去了,奴才已經命人去尋太子,想必太子已經在趕來的路上了。”

康熙不知道的是他的寶貝太子與他另一個兒子正擠在一個小院中,就着香噴噴的炸知了喝着清粥吃得盡心呢。

待胤礽趕到南書房內,衆臣子們皆都已經将治理蝗災與安撫民心的方法讨論的差不多了。

康熙命人将安徽泗州的蝗災情況複述給胤礽聽,開口提問道:“太子,你認為該如何處理此事?”

胤礽四五歲時,康熙便開始親自教習他識字讀書,平日裏他也時常手不釋卷,關于此類治理蝗災的書籍也有所涉獵。

故而康熙提問後,胤礽未假思索便能提出一堆處理辦法。

“回皇阿瑪,首先消滅蝗災可用火。蝗蟲如飛蛾一般喜愛撲火**,故而可以在土地中多掘土坑,待到日頭落下在坑內放上篝火,蝗蟲群起向火光處飛去時便可一起剿滅。然而此舉只是治标不治本,應當早于歲冬之際,以犁土滅蝗卵,一旦蝗卵被消滅其餘的便也不成氣候。未能有效預防蝗災,想來這是泗州知府的失職。”

胤礽頓了頓又說道:“其次,蝗災使得地裏頭的糧食顆粒無收、谷價騰貴,民不聊生,普通百姓連溫飽都難以維持。此時應當由朝廷、富民救濟災民開倉煮粥以安撫民心。然而此舉也又弊端,勢必會讓災民無端生起懶惰之心、一心想靠着朝廷的救濟糧維持生計。故而這救濟糧自然該給,但也應每日限量,輔之以按災情不同進行減免錢糧,給予參與捕蟬者一定獎勵,方能鼓動民衆齊心協力一道防治蝗災。”

胤礽的聲音溫潤清雅,卻是透着與生自來的自信驕傲,必要的時候還會引申論證,将治理蝗災的措施說得是頭頭是道。

不光是下方站着的大臣們聽得紛紛贊許點頭,就連康熙也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見着他話畢康熙嘴唇微動剛想開口,胤礽卻是猶豫了下,興致勃勃地說道:“皇阿瑪,兒臣方才聽到了一個有趣的事,正好有關蝗蟲。”

康熙起了興趣,“怎麽個有趣的事?”

“有人告訴我,這蝗蟲煎炸皆可,若是曬幹了當蝦米吃,簡直美味至極。聽說要比炸知了還要好吃!也不知曉這事是真的還是假的。”胤礽說的眉飛色舞。

康熙敏銳地抓住了重點,“比炸知了還要好吃?你又是怎麽嘗過炸知了的?”

大清的鐵騎自從踏入中原後,他們就不斷與蝗災做抗争,他當然也知曉蝗蟲可食用,畢竟前有李世明親自吃蝗蟲給百姓做典範,後有範仲淹書中所寫“曝幹可代蝦米,盡力捕之既除害又佐食,何憚不為?”

胤礽被康熙傳喚地突然,年清芷尚且還沒來得及請他将“炸知了”的事保密,況且她便是想破了腦袋也不會想到她不過随口提了一嘴蝗蟲可吃,正好撞上泗州那頭鬧蝗災,又正好康熙将太子招去旁聽,又好巧不巧太子還真的把這事給說出去了。

胤礽點點頭,沒有半點猶豫,“兒臣方才從四弟那兒回來,去的時候他們正在院子裏用小銅鍋炸知了,兒臣原本不肯、卻是見四弟吃的開心,便嘗了嘗沒想到那滋味真當酥香,索性一道留在那用了膳才回來。”

康熙本來都已經将早上的事抛到了腦後,如今胤礽又是提四弟又是提知了的,倒是讓他無端想起樹下那纖細的淡綠色背影,風吹過時露出的隐約白嫩的肌膚和殷紅的唇,勾地心上像是螞蟻進過一般癢癢的。

康熙一時走了神就連胤礽講完都沒發現,直到胤礽喚了兩聲“皇阿瑪”,他才回過神來笑着稱贊道:“知了竟然能夠食用,倒也是新奇,沒想到皇貴妃竟有這般玲珑的心思。”

“這可不關皇貴妃的事,是四弟院裏一個宮女想出來的,就連蝗蟲可食用的事也是她跟兒臣提了,兒臣才知曉的。”

胤礽全然不知曉康熙的心思,将事情一股腦地全捅了出去,一個勁地想為年清芷多撈些功勞。

胤禛院裏頭的宮女?

康熙不由想起早上那個輕盈美妙的身影,他臉上的笑收斂,神色一瞬有些複雜。

那宮女粘蟬來竟是去做炸知了的。

原來人兒根本不是為了他去捕得蟬,合着是他承錯了情,自己在那兒自作多情了一早上。

在場的大臣各個都位極人臣、能坐到這般位置都是出了名的人精,康熙神情的轉變他們一瞬間就察覺到了,紛紛私底下琢磨着皇上的心思。

只是除了全程在場的梁九功,誰都猜不到康熙神色難堪竟只是為了一個小宮女。

很快治理泗州蝗災的措施全部讨論完,太子回到毓慶宮跟随太傅讀書,大臣們也皆都退了下去。

偌大的南書房只留康熙批閱奏折,梁九功和他的幹兒子魏珠。

梁九功趁為康熙斟茶的功夫試探道:“皇上,太子一向不重口腹之欲,不過奴才瞧着太子那般興致勃勃的模樣,想是那知了确實美味至極!不過奴才将那會做炸知了的宮女喚來給您做了嘗嘗?”

做炸知了不過是個由頭罷了,梁九功是想借着這由頭有心想為康熙引薦那位宮女。

若是康熙對那宮女有意,便可以順水推舟借着做小食由頭把人招了來。

倘若他無意,便可直接拒絕了便是。

作者有話要說:  推薦基友的文~~

《承歡》by遙舟無據

孟繡自十六歲來到舒王府上,十七歲時因舒王醉酒而**于舒王,過後二人皆未張揚,孟繡以為舒王不過是酒後亂性,總盼着能攢夠銀錢替自己贖身好出府嫁人。

誰料舒王是個霸道的,搶了她贖身的銀子還不許她同男人說話!

這一耽擱就是四五年,直到舒王入了大內登了龍座才捉着她的手腕一臉陰沉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底下有哪個不要命的敢搶朕的女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