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喬妍(二)

剛出生的孩子并不好看,紅彤彤的, 還都是褶兒。

但正如喬瀾所說的那樣, 到了第二日, 他皮膚上的紅痕褪去,臉蛋兒略微舒展開, 便是個很漂亮的小娃娃了。

這是喬妍第一個孩子, 躺在榻上瞧着他的時候, 心中既覺新奇,又覺忐忑,還有些初為人母的柔情。

他這麽小,這麽軟, 連她手臂長都沒有, 臉蛋軟軟的, 睫毛長長的,睜開眼看她的時候,喬妍心都要化了。

“小家夥, 你怎麽這麽可愛呀~”

她拉着兒子的小手親了又親, 覺得自己那一顆心都融成水了:“該給你取個什麽名字呢?我得好好想想——”

喬瀾坐在床邊, 笑吟吟的看着她們娘倆:“你昨天不是還叫人寫信過去,叫李泓給他取名字嗎?”

“我又後悔了, ”喬妍拉着寶貝兒子的小手,理直氣壯道:“從有孕到生産,他做什麽了?我懷孕初期惡心反胃,吃不下飯的時候他不在, 有孕後期腳腫腰疼、腿肚子抽筋兒,他也不在,最大的功勞,也就是跟我睡了半個月覺……”

“對,孩子都跟他姓了,名字當然得叫我取,”她越說越覺得自己有理,憤憤不平道:“就回來倆月,還是我吃嘛嘛香,沒什麽事兒的時候,憑什麽嘛。”

喬妍招呼白露和立夏進來:“去準備筆墨,我想個名字,直接寫信告訴他就是了,你們幫我執筆。”

取名這事兒說小也小,可說大也大,畢竟是李泓頭一個孩子,又是兒子,立夏與白露有些遲疑,下意識去看喬瀾。

“哪有這麽快就定下來的?”

喬瀾聞言失笑,道:“正經取個名字,都得找人算算八字,看缺什麽少什麽,再根據出生時辰來定的……”

“沒這麽多講究。”喬妍道:“我這個名字,還不是阿爹一拍腦袋定下來的?”

她側過臉去,看着自己身邊兒軟乎乎的兒子,似乎是感覺到母親的目光,那小人兒睜開眼睛,黑亮的眼珠看着她,眼睫輕輕的眨了一下。

喬妍的心又開始化了,鼻尖兒蹭了蹭他小手,忽然道:“叫李琰,怎麽樣?”

喬瀾聽得微怔:“哪個‘琰’字?”

“《莊子》中講:崇琬琰于懷抱之內,吐琳琅于毛墨之端,是個意蘊很好的字,”喬妍目光流轉,笑道:“再則,琰也有美玉之意,卻也不俗。”

“是出自《抱樸子·外篇》,不是《莊子》,”喬瀾頭疼道:“再則,你叫喬妍,他怎麽能叫李琰?避諱都來不及呢。”

“怎麽就不能這麽叫了?”喬妍郁郁道:“我自己都不說什麽,關別人什麽事。”

她堅持道:“我喜歡這個名字。就叫李琰。”

“李琰,李琰,”喬瀾見她如此執拗,也沒有再勸,沉思着念了兩遍,又道:“琰圭以易行以除慝,諸侯有為不義,使者征之,執以為瑞節也。倒也不壞。”

“那就這麽定了啊。”喬妍見她松口,忙叫白露動筆:“快給李泓寫信,今天發出去,快一點的話,應該還能追的上昨天那封,趁他還沒想好名字,我先定下!”

喬瀾忍俊不禁道:“你怎知他沒有想好?萬一他心裏早就有了成算呢?”

喬妍想了想,笑道:“那就先留着,給下一個兒子用。”

姐妹幾人說笑幾句,便聽外邊兒有人前來通禀,說是有幾位女客前來探望,其中有喬家的故交,也有李泓屬臣的妻室,還有些則是喬妍結義兄弟們的妻室。

“快請她們進來,”喬妍身體強健,生産之後倒不覺得有多疲憊,長長的睡了一覺,第二日便緩過勁兒來了,精神抖擻道:“外邊兒還有些冷,可別着涼。”

外邊兒女婢應了一聲,不多時,便引着七八位年輕女眷來了,先同喬瀾和喬妍說笑幾句,又去看新生的小娃娃。

“生的可真是俊,”蘇靖之妻薛氏看看喬妍,再看看襁褓中的小娃娃,笑道:“像秦國公,卻不像你。”

“秦國公英武不凡,沉穩端方,像父親也是好事,”常珪之妻郭氏揶揄道:“別跟大錘哥似的,爬牆上屋,得了空還出去掏鳥蛋,那才叫人發愁呢。”

喬妍惱羞成怒,掄起手邊兒的拂塵打她:“就你話多!”

衆人都哄笑成一團,氣氛随即熱切起來。

聶良弼之妻餘氏帶了一只有些舊的金鎖來,遞與喬妍,笑道:“夫君數着日子呢,說夫人快要生了,出征前将這只金鎖給了我,叫等孩子生下來,便送去當賀禮。他們老家有個風俗,說無病無災的孩子佩戴着長大的金鎖,能護佑小孩子,他沒別的長處,只是從小身體就好,這枚金鎖也一直留着,打算送出去賣個好人情。”

喬妍心下暖意融融,再三謝過她,數了數日子,又嘆道:“一走就是小半年,數了數日子,也該回來了。”

李泓此次出征,蘇靖與聶良弼都是随從将領,常珪也作為參謀随軍,在這兒的諸多女眷,大半兒丈夫都不在身邊,聽她這麽一說,不覺觸動了情腸,神情黯然。

常珪之妻郭氏性情爽利,出言嘆道:“你運道也好,這麽快便有了孩子,我呢,想生都沒人幫。”

蘇靖之妻薛氏斜她一眼,道:“難道你還打算找別人幫不成?”

衆人聽得齊齊發笑,郭氏臉上一熱,道:“我跟你又不一樣,你都有倆兒子了!”

喬妍聽到此處,不禁多問一句:“懷信呢?怎麽沒帶他來?都說小孩子能瞧出腹中孩子是男是女,上一次見面,我還問他了,他說是小弟弟,可是該謝過他呢。”

“去他外祖家了,”薛氏笑道:“我母親想他,接過去小住幾日,還沒回來呢。”

李泓出征在外,将士的家眷都留在太原,喬妍免不得要一一撫恤關懷,家中長者若有病痛,便要派遣醫者前去問候,又或者是贈送藥材補品,素日裏也多有禮敬,到了兒女上邊兒,也不時送些筆墨紙硯,以示關懷。

聶良弼剛剛娶妻,成婚不過一月,便匆匆出征,餘氏卻沒有喬妍運道這般好,肚子也沒有消息。

她是兖州人士,娘家離這兒遠,身邊也沒個親眷在,若是性情像喬妍這般剛強也就罷了,偏生人還婀娜纖細,花兒一樣嬌柔。

喬妍怕她在這兒孤單,不時便請來說話,現下見她頗為喜歡孩子,心中暗嘆,道:“你要不要抱抱他?”

餘氏秀婉的面龐上浮現出幾分驚喜:“可以嗎?我會小心些的……”

“這有什麽不可以的。”喬妍将兒子抱起來,笑着遞了過去:“等良弼回來,你很快也就能抱上兒子了。”

餘氏小心翼翼的将那小娃娃抱在懷裏,神情溫柔的瞧着他,還回去的時候,都有點兒舍不得了。

衆人留下說了會兒話,便起身告辭,出門時路過隔壁院落,便聽裏邊軍士的操練聲穿牆而來。

郭氏從門縫兒裏瞅了眼,啧啧稱奇道:“大錘哥還真是厲害,把這群府兵訓得跟狼一樣,真拉到戰場上去,或許會是一支奇兵。”

“可惜我不是男兒,”她由衷嘆道:“否則,也投軍去。”

“你當什麽兵?”薛氏毫不留情道:“夥夫嗎?”

“你可真讨厭!”郭氏哼了聲,忽的轉向餘氏;“月娘,你有沒有這麽想過?”

“我?”餘氏連連搖頭,緩聲道:“我都沒摸過棍棒,哪裏能投身軍伍?我還是更喜歡書畫琴棋。”

“好吧,”郭氏遺憾道:“看起來,我只能一個人去了……”

……

正如喬妍所說,薛舉兵敗被殺,隴西已定,李泓下令原地休整半月,穩定局勢之後,便啓程返回太原。

長久離家的人,一踏上那片土地,便覺得連空氣都是親切的,更不必說是人了。

李泓有大半年沒回來了,士卒往軍營去休整,他卻直奔李家而去。

前不久才下過一場雪,人踩在上邊兒嘎吱作響,侍從們見了他,臉上不覺盈出幾分歡喜,引着往裏邊兒進,又道:“小郎君這會兒醒着,正同夫人玩兒呢。”

女婢将毛皮垂簾掀起來,李泓大步走了進去,內室中暖意融融,如入春天。

喬妍正毫無形象的坐在厚重的絨毛地毯上,手裏邊兒拿着撥浪鼓,邊搖邊給兒子唱兒歌,聽到外邊兒有腳步聲傳來,扭頭去看,便見許久未見的李泓站在門邊,笑意柔和,正對着她們母子二人看。

大半年不見,他似乎黑了些,人也瘦了,臉頰略微有些凹陷,身上風霜之色沉沉,如同一把反複鍛造過的刀,鋒銳逼人。

“你回來啦。”怔楞只是一瞬間,喬妍回過神兒來,将咿咿呀呀的兒子抱起來,摟着他道:“阿琰你看,阿爹回來了。”

李琰出生之後,見得最多的便是母親,最親近的自然也是母親,至于從沒見過的父親,這會兒在他眼裏,怕連白露和立夏都趕不上。

他看了那個男人一眼,便不感興趣的打個哈欠,咿呀着動了動腿,想躺回自己的小床上。

喬妍沒想到兒子的反應這麽冷漠,既覺無奈,又有些好笑,見李泓跟個木頭人似的呆在原地,沒好氣道:“兒子都生氣了,不想理你,還不過來哄哄。”

大半年沒見,她好像徹底長開了,較之從前的明豔灼目,更添了幾分雍容大氣與女性特有的柔美。

無論在哪兒,她好像都能過得很好。

李泓緊緊地盯着她,目光近乎貪婪的在她臉上逡巡,忽然間走上前去,伸臂将她抱住了。

“阿妍,”他在她耳邊道:“辛苦你了。”

喬妍出嫁一年多了,丈夫在身邊的時候屈指可數,連臨盆他都不在。

做人媳婦又跟在家做姑娘不一樣,什麽事兒都得自己掌控分寸,遠沒有從前那般自在,說半分委屈都沒有,那肯定是騙人的。

但她最大的好處就是想得開,不會叫自己覺得憋屈,有些安慰的拍了拍丈夫的肩,道:“其實也還好。”

她說:“我知道,你也很難。”

李泓心緒溫暖,忍不住笑了,沒等再說句話,被忽視的小娃娃便咧開嘴,放聲大哭起來。

喬妍剛剛才給他喂過奶,摸一下尿布,也是幹的,便知道兒子純粹是因為看不見母親才哭的。

她也沒急着哄,向李泓道:“你抱抱阿琰。”

“我?”李泓眉頭一跳,看眼那個哇哇大哭的小人兒,略頓了頓,有些無措的伸手過去,試探着将兒子抱起來了。

李琰這是頭一次見父親,如果能親近的起來,那才叫奇怪呢。

他脾氣也大,蹬着腿一個勁兒的哭。

李泓一瞧見這小家夥,心就軟了,再想起他出生一個多月了,做父親的才第一次抱,心中既覺憐愛,又覺愧疚,動作輕柔的哄了會兒,奈何兒子完全不買賬。

李泓在外征戰,是有正經差事要辦,又不是抛妻棄子潛逃他鄉,喬妍能夠理解,所以也希望他能多跟兒子相處,培養感情,可這會兒見兒子哭的喘不上氣來,到底還是不忍心了,将那小家夥抱過去,摟着又哄又親。

李琰躺在母親懷裏,嗅到那熟悉的乳香氣息,終于慢慢緩和了下來,鼻子一抽一抽的,像是在傾訴自己的委屈。

“你得多陪陪他,他又不傻,也會認人了,”喬妍哄着兒子睡下,又道:“這回不急着走了吧?”

“放心吧,近來應當沒有大的戰事了。”李泓見兒子同自己這般疏離,心裏一陣酸楚,只是想着此後有的是時日相伴,倒也不憂,輕笑道:“再則,即便有,父親也不會再派我出戰了。”

段達與薛舉都是硬茬,李開濟怕增加不必要的損失,所以才捏着鼻子叫長子頂上去,但對于剩下的那些軟柿子,再叫他出征,便是殺雞牛刀了。

再則,伴随着幾次征讨大勝,李泓聲望漸增,甚至有些蓋住他這個父親了。

這是個很不好的征兆。

李開濟決定壓一壓長子,叫他在太原坐坐冷板凳。

李泓看出他這番心思了,倒是不甚在意,只借着這閑暇,同久別的妻兒相處。

最開始的時候,李琰還有些不待見父親,後來相處的多了,倒是慢慢親近起來,喬妍若是不在,也肯叫父親抱着四處轉轉了。

李泓在太原留了大半年,便被重新起複,先後打過幾場戰役,重新回到了不着家的狀态。

喬妍也不抱怨,替他料理好後方事宜,撫恤将士家眷,其餘時間便留在李家,專心顧看兒子。

第二年的秋天,李泓往荥陽去打蔣宏業,喬妍照舊留在太原,主持後方事宜,除此之外,卻還有另一個好消息。

她又有了身孕。

喬妍摸着自己隆起的肚子,自語道:“也不知是男是女。”

李琰快兩歲了,慢悠悠的走過去,摸了摸母親肚腹,肯定道:“是小弟弟!”

“好吧,是小弟弟,”喬妍愛憐的揉了揉他的小臉蛋兒:“等他出生,你帶他玩兒,好不好?”

李琰挺着小胸脯,保證道:“好!”

娘倆正在屋裏說話,其樂融融呢,卻聽外邊兒鼓聲忽然響了,鼓點緊促,有種催人心弦的緊迫感。

喬妍猛地站起身來,肅然望向城門方向:“是來襲警報。”

“太原防備森嚴,怎麽會有人打上門來?”

她心下狐疑,卻顧不得多想,喚了人來,道:“外邊兒怎麽回事?”

立夏幾人也是面色驚詫,吩咐仆從前去打探,不多時,便匆忙前來回禀:“許翎率領五萬大軍,繞過陽曲,直奔城門來了!”

“興州許翎?”喬妍心頭一跳,略微估量城中守軍,便知不好,匆忙間将李琰抱起,遞與立夏,沉聲道:“趁許翎未到,你與白露帶着阿琰,領五十軍士,抄近路離開此處,往沂州去!”

略頓了頓,又道:“去将章夫人等人叫上,一道離開吧。”

立夏心知事态緊急,并不推诿,只道:“那夫人呢?”

“我不能走,前方将士們的家眷還留在這兒,我怎麽能走?”

喬妍正色道:“許翎此人兇殘成性,屢有屠城之事,太原若被攻陷,後果不堪設想。再則,太原是李家的根基,若是被他拿下,對于前線軍心是多大的打擊!”

李琰年幼,尚且不知此時的分別意味着什麽,有些懵懂的看着母親,軟軟的叫了一聲娘親。

喬妍險些掉下眼淚來,摟着他親了又親,催促道:“走吧!”

立夏與白露眼眶發燙,卻也知此刻不容磨蹭,用披風将李琰裹了,剛走出門,卻聽有人前來回禀:“章夫人的院落空着,那兩位少夫人也不見了。”

喬妍聽得一聲冷嗤,卻也懶得再說什麽,向白露道:“快走!”

那二人應了一聲,快步離去,李琰回頭看着母親,忽然意識到了別離,小手從披風裏伸出去,哭着叫喊:“娘親!”

喬妍心頭一痛,卻也知此刻不容兒女情長,背過身去不看他,又吩咐關閉府門,嚴禁擅自外出,自己則率領府軍,視察城中軍備,往城樓上去勉勵軍士,親自督軍。

鎮守城門的将軍姓林,曾在喬家麾下效力,見喬妍前來,不禁面露驚色,神情倒是十分客氣。

事态緊急,喬妍顧不得寒暄,登高下望,便見遠處旌旗蔽空,浩浩蕩蕩,一眼望過去,只見黑壓壓一片,竟不知來敵有多少人。

“城中糧食還能吃三月有餘,用不了三日,周遭駐軍便會前來馳援,”喬妍說的都是己方長處,神情中卻沒有多少放松,肅然道:“許翎不傻,他敢來,必然是做好了速戰速決的準備。”

她目光鋒銳,徐徐道:“第一波進攻的勢頭會很猛,但只要将其打垮,就能松一口氣,一鼓作氣,再而竭,三而衰,他們堅持不了多久的。”

城中守卒只有一萬七千人,來敵卻有五萬之多,人數相差兩倍有餘,喬妍面上卻不見忐忑驚慌,環視一圈,道:“三個月之前,秦國公只率五千精銳,便能将許翎打垮,現在己方士卒接近兩萬,又是守勢,難道會怕這群烏合之衆嗎?!”

她震聲道:“等打垮許翎,我親自為諸位辦慶功酒!”

士卒們因攻守人數詫異所帶來的慌亂被安撫下去,刀槍上舉,齊聲高喝:“萬勝!萬勝!萬勝!”

這聲音響徹雲霄,遠道而來的許翎聽得冷笑。

午後的日光有些刺眼,他微微眯起眼來,目光在城樓上的女人臉上一掃,神情中閃過一抹情欲:“那是誰?”

他身邊兒将領眯起眼瞧了瞧,嘿嘿笑道:“仿佛是喬家的小女兒,我曾見過她幾次,故而識得……”

許翎目光陰鸷起來,他舔了舔嘴唇,道:“聽說喬家有個女兒,嫁給李泓了。”

“沒錯兒,”那将領哈哈大笑道:“就是她!”

許翎勒住馬,遠眺城樓上的戰旗,神情陰森:“這女人得給我留着才行!”

周遭将領附和幾句,嘴裏邊兒不幹不淨的說了幾句,又有人催馬出列,假意勸道:“興州都督舉仁義之師,今征讨太原,爾等若肯棄暗投明,開門獻降,或可網開一面……”

喬妍面冷如霜,自侍從手中接過弓弩,引弓而射,勢如雷霆,呼嘯聲中直取那人心窩。

來将應聲倒地,許翎面色有一瞬間的扭曲,勒馬後退幾步,擡頭上望。

他暴喝道:“攻城!”

……

這場仗注定打的艱難。

太原乃是李氏一族的根基,許翎打到此處,便只能進,不能退,否則太原守軍與周遭駐軍合圍,他便只有死路一條。

同樣,他若是進了太原,城中軍民也決計不會有好下場。

攻城戰從午後持續到了傍晚,直到夜色初起,方才偃旗息鼓,暫且回軍休整。

喬妍吩咐李家仆從宰雞殺豬,犒勞軍士,又同林将軍道:“許翎的時間有限,今晚應當還有一場硬仗要打,叫士卒們提起精神來。”

林将軍見她如同尋常士卒一般在城門守城,心生敬佩,道:“夫人有孕,原就不便,今夜便先回去休息吧……”

“你們都在這裏,我如何能走?”

喬妍既想與士卒同仇敵忾,又有為李泓樹恩之心,搖頭道:“我去看望受傷士卒,将軍也暫且歇一歇吧。”

一下午的猛攻,城中守軍雖占據地利,死傷卻也不少,一萬七千人銳減到了一萬三千人,有的是傷重,再不能上戰場了,有的卻是永遠的合上了眼。

喬妍剛進傷營,便聽壓低了的痛呼聲此起彼伏,心下感觸,先後去探望過重傷士卒,又施禮道:“諸君今日辛苦,且受我一拜。我也在此立誓,必叫死傷之人老有所養,幼有所依,不叫諸君平白犧牲流血。”

衆人聽她這般言說,如何不感激涕零,喬妍微笑着聽他們說完,離開營寨驟,面上笑意方才落下,隐約浮現出幾分疲憊來。

“夫人,你還好嗎?”谷雨在她身邊,擔憂道:“去歇一歇吧,您不累,小郎君還累呢。”

喬妍搖搖頭,嘆道:“這關頭,我哪裏走得開呢。”

說話間的功夫,她便聽城樓上鼓聲再度敲響,顧不得再說,匆忙間往那邊兒去了。

時間越晚,許翎的危機感便越深,各地的駐軍正在趕往太原,他脖子上的那把刀,也越來越近了。

他催促士卒,又一次開始攻城。

這一夜的守城戰,比午後還要艱難,敵軍懷抱着破釜沉舟的意念,誰也沒法子輕易擊退。

最開始的時候,喬妍還在城樓上調度士卒,到了最後,卻也持刀近前,填補守城士卒被殺後暴露出來的口子。

或許因為她的女眷,敵軍覺得好突破些,接連幾波人都朝她撲過去,被喬妍砍瓜切菜似的收拾了,終于偃旗息鼓,去別處尋求突破了。

攻城戰一直持續到後半夜,喬妍手中精鋼鍛造的長刀都有些卷刃,敵軍方才勉強退卻。

她衣襟都被血沾濕了,腰身酸軟,手扶刀柄,才能勉強站起身。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喬妍覺得下腹處墜墜的痛,剛想在城牆上靠一靠,卻見林将軍與幾個偏将過來,忙站起身來,勉強挂起笑容。

“快了,”她道:“這應該是許翎最後的反撲,他挺不住了。”

“是啊,”林将軍在臉上抹了一把,笑容中帶着些許釋然:“要結束了。”

距離天亮還有兩個時辰,衆人激戰一夜,着實辛苦,只是事态緊急,卻也無暇好生休息,就近尋個屋舍,倒頭便睡。

喬妍有孕七個月了,接連操勞一日,已經覺得難捱,悄悄叫谷雨去煎了一副藥吃下,人靠在床邊兒,卻沒有半分睡意。

阿琰怎麽樣了?現在好不好?

走的時候他還在哭,天氣也冷,可別受涼,感染風寒。

李泓不在這兒,阿爹阿娘不在這兒,哥哥姐姐們也不在這兒,天地之間,好像就只剩下她一個人了。

喬妍心下有些酸楚,幾不可聞的嘆了口氣,卻覺肚子鈍鈍的疼了起來,像是有把刀在裏邊兒,一下接一下的攪動。

她情不自禁的抽口涼氣,人伏在床柱,軟軟的倒了下去。

谷雨聽見這動靜,快步走了進來,就見她剛換上的中衣下擺被血染濕了,心髒猛地一顫,神情頓變。

喬妍拉住她手,有氣無力道:“我好像要生了……”

“才七個月呢,這,這可怎麽辦,”谷雨心思大亂,急的快要哭了:“也沒找産婆……”

“現在去找也來得及,”喬妍強撐着道:“別聲張出去,仔細擾亂軍心……”

谷雨勉強定下心來,應了一聲,叫人在這兒守着,自己領着人往城中,親自去尋穩婆。

喬妍這胎還不足月,生的着實艱難,最開始的時候還強忍着不做聲,最後卻忍不住痛呼起來。

外邊兒鼓聲又敲響了,一下接一下,像是直接砸在了她心頭。

喬妍想強撐着坐起身,剛起到一半兒,就無力的癱軟下去。

不多時,谷雨領着産婆前來,歡天喜地道:“夫人,是林夫人率軍來了!許翎已成困獸,太原無憂了!”

喬妍猝然松一口氣,明明還痛的厲害,卻仰面躺着,哈哈大笑起來。

這一笑牽動了身子,她忍不住抽一口氣,又揚聲吩咐道:“把許翎留下,我要親自殺他!”

“是是是,知道了,”谷雨幫她擦了擦額頭冷汗,無奈道:“先好好生孩子吧,好不好?”

孩子才七個多月,生産時卻并不比足月的李琰簡單,喬妍折騰了将近兩個時辰,終于在精疲力盡之前,掙紮着将他生下。

這孩子小小的,跟個貓似的,哭聲弱的可憐。

“夫人,”谷雨心中有些酸楚,卻強迫自己擠出個笑來,道:“是位小郎君呢。”說到最後,卻忍不住落下眼淚來。

正值旭日東升,晨光破曉,遠方天際朦胧的升起了一層魚肚白。

“哭什麽?我的孩子好着呢,會長大的。”

喬妍看了看新生的小兒子,道:“日以昱乎晝,月以昱乎夜,他是伴着晨曦出生的,就叫李昱吧。”

谷雨正含着淚呢,卻聽得笑了:“頭一位郎君便是夫人取的名字,這個還是嗎?”

“當然要我取!”喬妍怒道:“李泓個王八蛋,跟死了一樣,關鍵時候從來都靠不住,憑什麽給我兒子起名字!”

“好好好,”谷雨見她還白着臉,心疼道:“你取,你取。”

援軍既然到了,許翎便是甕中之鼈,就擒不過是早晚的事。

外邊兒有問安聲響起,門簾一掀,進來一個年約三十上下的婦人,身着盔甲,腰佩長刀,英氣逼人。

她身後的白露與立夏,後者懷裏還抱着一個小人兒,一瞧見喬妍便啞着嗓子喊:“娘親!”

喬妍又驚又喜,強撐着坐起身,接了兒子到懷裏去:“阿琰!”

“我們在半路上遇見了林夫人,便請她來援太原,”立夏已經知道喬妍生産之事,拭淚道:“好歹是趕上了。”

林夫人是李開濟的胞妹,意氣卻與喬妍相投,拍了拍她的肩,欣然道:“都結束了。阿妍,你做的很好。”

喬妍向她一笑,埋臉在兒子帶着奶香氣的衣襟上,深深嗅了一口,冷然道:“許翎呢?”

“給你留着呢,”林夫人看出她心思,勸道:“你先歇息,叫他多活一日也無妨。”

“不成,”喬妍坐起身,眼中鋒芒畢露:“我不想再叫他多活一刻。”

幾人見拗不過她,只得順從。

許翎兵敗被擒,便知自己唯有死路一條,想要舉劍自刎,卻又沒這個膽氣。

正在牢房裏惴惴不安之際,卻聽一陣腳步聲傳來,牢門被人打開,最先之人,正是昨日守城的喬氏。

許翎心頭一顫,再看她心情,便知自己在劫難逃,想着自己一世英名,竟敗在兩個婦人手中,極是不甘,怒罵道:“牝雞司晨,惟家之索!李家滅亡的日子就快到了!”

喬妍冷笑道:“反正你是看不到了。”

許翎牙齒咬得咯咯作響,目眦盡裂:“鳥盡弓藏,你們也長久不了!”

“是啊,用不了一百年,我們必死無疑。”

喬妍拔刀出鞘,刀身映出了許翎隐含絕望的神情。

“看看我的刀,”她徐徐道:“你沒有組織語言的機會了。”

刀光一閃,血色飛濺,喬妍歸刀入鞘,道:“走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