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不可否認, 公孫昊這一招從“群衆中來, 到群衆中去”的策略用的十分及時且高效。高源世家自持高人一等,自古“自上而下”的宣傳都沒有百姓“自下而上”的動員來的徹底, 親切。經過近兩年的歷練, 公孫昊傲骨不減, 但那份傲氣卻趨近平和, 一塊璞玉被亂世不斷打磨雕琢,終究成了一塊好玉。
只是那些行俠仗義的故事太接地氣了, 燕平自覺自己是個軍人,又不是街頭賣藝的說書人, 着實是演不出公孫昊要求的“大俠氣質”。
燕平決定甩鍋,推脫道:“将軍,我覺得景之更适合這個差事。”
薛景之頓時嚷道:“臨陣脫逃可不是我們越騎軍的作風啊!”又趕緊看向蕭慕延,“您說是吧。”
誰料蕭慕延竟然沒有第一時間反駁, 好整以暇問燕平:“理由呢?”
燕平顯然很有準備, 立刻道:“首先, 景之經驗就比我豐富……”
話未說完,就被薛景之匆匆打斷:“我怎麽就比你豐富了?”
燕平看了他一眼, 悠悠然道:“跟官兵打交道的經驗。”
薛景之:“……”這還真不好反駁,他獨自鎮守靖平,近要應付王泰,遠要應付魯王, 着實是經驗頗豐。
“其次, ”燕平咳了一聲, 果斷道:“景之長得也好看啊!”
薛景之:“……”卧槽,你還能更不要臉嗎?!
“難道不是?”燕平環顧了一周,薛景之硬是半句話也憋不出來,只能可憐兮兮的望向蕭慕延。
蕭慕延不愧是一軍主帥,此刻還能繃的住,只是燕平再扯個三四五六條來,他恐怕主帥的形象也要裂了,趕緊道:“臨陣換帥視為不詳。更何況,燕平你與公孫昊相處半月,早已有默契,這件事便交予你二人,務必要在威州揚我越騎軍威!”
薛景之頓時松口氣,而燕平則是心死如灰。蕭慕延将公孫昊在威州的做法告訴了柳淑淑,柳淑淑不由感嘆真是一點兒都不能小觑古人的智慧。
或許古人沒有明确的信息戰,輿論戰這樣的概念,但他們能夠在實踐中摸索出來到底怎樣做才會更有利。柳淑淑當即結合自己見過的輿論戰案例,給蕭慕延與公孫昊提供了好幾條思路,讓他們能夠形成更加完整的體系去宣傳。
自古官方支持最為致命
柳闊見他們他們這“從群衆中來到群衆中去”的宣傳搞得熱熱鬧鬧,終于在連威州主要城郡的百姓都開始傳送越騎軍的事跡後,柳闊提出要辦書院。
“百姓固然重要,但讀書人的筆和嘴自古也都是一把利刃。不少人對這些學子們是又愛又恨,學子們雖然天真,但一腔熱血不假。我北方的讀書學子萬萬不可被那些藩王拉攏,只不過如今靖平還沒有成立書院的本錢,沒有大儒,也沒有學子回來靖平。”柳闊思量道,“倒不如以靖平的名義在別處立一處書院,或者一開始挂個名兒也行。”
公孫昊道:“我公孫家的族學倒是可以一用。”似擔心蕭慕延等人誤解,又解釋道,“我公孫世家的族學不僅僅是招收本族子弟,族學內還招收威州各郡的寒苦學子。”
聽聞是這樣,柳闊倒是十分有興趣。柳淑淑卻敏銳的發現蕭慕延有些不對勁,不像是不喜,卻是一種很隐晦的抗拒。
但古代書院相當于輿論陣地,它的作用不僅僅是教書育人,更多的是培養一批政-治上的支持者。蕭慕延卻表現出一種抗拒,這倒是令柳淑淑十分不解。
柳闊與公孫昊讨論的越發熱烈,蕭慕延的臉色就越難看。突然,柳淑淑道:“現在什麽時辰了?”
柳闊一愣,下意識道:“差不多快午時了吧。”
柳淑淑:“這都說了快一上午了,不如先擺膳吧。”等衆人都起身去偏廳時,柳淑淑刻意落後一步,與蕭慕延墜在最後。低聲問道:“你……剛才怎麽了?”
蕭慕延不解的看着她。
柳淑淑嘆道:“剛才若是我兄長與公孫公子繼續說下去,你都快要吃人了。你不喜歡公孫公子家的族學嗎?”
蕭慕延搖頭:“他們說得很好。我……我是因為別的事罷了,與他們無關。”
見蕭慕延此刻沒有想說的意思,柳淑淑也不催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結,等什麽時候他願意說了,她自然也願意聽。
此後幾天,關于書院一事蕭慕延交給了柳闊去辦。如今靖平兵多,百姓也回流了不少,但高級将領和得用的官吏少的可憐。利用公孫家現有的族學辦書院到底不是長久之法,想要以最快的速度辦起書院,就是能請到當世大儒來當祭酒。
只不過當初許多大儒都随承平皇帝南遷了,留在北方的只有寥寥數人。要麽是不出山,要麽早早的被各地豪強們視作寶貝一樣留在領地,輕易是不會讓他們離開的。而且縱然有大儒來靖平,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收的。萬一此人與蕭慕延政見不合,豈不是自找麻煩麽。
時值六月,威州的輿論戰打的轟轟烈烈。公孫昊更是以本家身份要求公孫衡重新核定族學的入學标準以及編撰部分教材。此時此刻公孫衡是不敢再小看這個本家族侄,可他也有自己的考量。一旦公孫世家的政治傾向發生改變,勢必會引來威州各世家的注目。難道真的要擺在明面上支持蕭慕延了嗎?
公孫衡頗為猶豫。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公孫昊哪裏看不出這些老狐貍的想法,冷笑道,“七叔又想得到靖平兵力的庇佑,又想讨好劉昱瑾,這天下哪有這麽美的事。軍中做事最忌搖擺不定,如今七叔的兩個族孫可都是在靖平任職,蕭慕延對我們高源公孫家展現出了足夠的信任,禮尚往來,現在七叔就是這麽回報對方的嗎?”
公孫衡道:“族學茲事體大,并非我一人就能做主的。”
公孫昊早有準備,便道:“七叔請放心,我只是想要在靖平開一處族學并挑選幾位族中先生随我同去。”
公孫衡聽他這樣說,便知此事已無商量餘地。若公孫昊是普通小輩,他自然可以拿出長輩威儀來壓制一番,可公孫昊一是本家嫡出,二來因這兩年在北方名聲大振自己頗有分量,公孫衡思量再三,只得同意了。
直到公孫昊離開,公孫衡不得不嘆道:“這世間終究是他們年輕人啊。”
身邊的一位族中老人道:“您應該高興才是。我族若多幾位昊公子這樣的年輕人,何愁不能複起呢。”
靖平衆人聽聞城內要辦一處書院,皆是興奮不已。又聽說部分教書先生還有一些書本是從公孫家而來,更是顯得興奮。這可是世家族學,打上世家兩個字,那都是金字招牌,畢竟普通百姓除非有引薦,基本都沒法讀書。
柳淑淑也十分高興。她還沒有真正見識過古代的書院,十分好奇。倒是蕭慕延不鹹不淡的說道:“無非是祭酒領着一幫先生教書罷了,還能有什麽。”
“這可是開在靖平的書院呢。”柳淑淑道,“我兄長這幾日在為書院選址,他看中了好幾個地方,不過最終決斷還是要你來拿主意。你好歹打起精神來啊。”
蕭慕延依舊可有可無。
柳淑淑見他對書院有着天然的抵觸,不由腦洞大開,難不成……這貨以前是個逃學份子?被老師打過?
蕭慕延可是個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尤其是“怒”,很少見他有生氣的時候啊。但每次一提到書院,蕭慕延就仿佛控制不住自己一般。
柳淑淑還特地去找柳闊私下打聽了一番。是不是以前蕭慕延跟者老魯王的時候,在書院裏受過虐待?
“他受虐待?”柳闊一副“你是在逗我嗎”的表情,“你父王對他,跟對親兒子也差不多了。只有他去挑先生的,可沒有先生敢說他。”
“那就奇怪了。”柳淑淑托腮。
“他不喜歡書院是麽?”柳闊問道。
柳淑淑一愣:“你怎麽知道?”
柳闊翻了個白眼:“他那臉上都快寫出字兒了,我又不瞎。”
柳淑淑悶悶的嘆口氣,合着她緊張半天替蕭慕延保密,柳闊早就察言觀色猜到了。
“以前在王宮時……”柳闊想了想,“王上并未讓蕭慕延與我們一起去靖陽書院。蕭慕延都是先生單獨去王宮來教他的。哎,淑淑啊,你若是見着那個時候他,估計會恨得牙癢癢,那小子小時候整天黑着臉,對誰都沒什麽好臉色。除了請給王上王後請安,通常我也見不着他。”
“我記得你曾說過,他是八歲的時候被我父王接到了王宮。”柳淑淑道,“那之前呢?”
柳闊搖搖頭:“據說蕭慕延的父母兄弟都死在了賽罕人手裏,正巧王上大軍經過他住的地方,便将他帶回來了。”
“可北方因戰亂造成的孤兒那麽多,為什麽父王偏偏帶了蕭慕延呢?”柳淑淑不解問道。
這下,柳闊也回答不出來了。
兄妹二人均陷入了沉默。
而他們談論的主角則在黑着臉強迫自己去看書院的選址,仿佛他看的不是書院,而是這世上最惡心的東西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