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 山河搖

仍是舊日的雕梁畫棟,仍是舊日的亭臺樓榭,一別多時這座皇城還是這般金碧輝煌,只是皇城裏的人不再從容,憂愁與恐懼的氣息彌漫在宮牆裏,仿佛這皇宮已懸在了懸崖邊上,一不小心就會跌入萬丈深淵。

魏王叛軍勢如破竹,短短數數日已攻破多城,宮內宮外人人自危,都說這江山很快便要易主了。

阿妤在寝宮裏看罷海葵的信,斜倚在軟塌上揉着太陽穴休息。她迫不得已提前回宮,若是海葵也退了學難免惹人懷疑,讓她繼續留在書院也遂了她的心意,還能不時給自己寫信傳遞消息。

海葵在信上說,書院如今也是人心惶惶,男學子們無心向學,都說江山不保來年的科考大抵也是辦不成了,不如先退了學回鄉下避一避,待大局定下再返回京城,以免叛軍進京屠城枉死刀下。好在公子珩和公子勤站了出來,義正辭嚴曉以大義勸服學子以身報國共赴國難,現下不少人都決心投筆從戎。但不知為何,公子憑和莊磐卻相繼退了學,不知所蹤。

“什麽時辰了?”阿妤閉着眼問身旁的海星道。

“剛過午時呢。”

阿妤睜開雙眼看着蔚藍如洗的蒼穹,午時已過,那座被瘟疫侵襲的山村應該已在火海埋葬,幾百條性命付之一炬。而前線也不知有多少将士倒于血泊,同在一片蒼穹之下,皇城平靜得近乎死寂,而皇城之外卻有那麽多百姓失去性命,到底什麽時候天下才能再享安寧?

正傷悲時,門外傳來小太監的通報:“皇上駕到。”

乍見一身皇袍的公孫靖,阿妤有一剎以為自己看見了已故的父皇,淚水險些奪眶。公孫靖遣退了左右,坐在阿妤身旁長長嘆息。他知道即使他什麽也不說阿妤也會明白自己,兄妹間的心照是一種溶于骨血的親切,但不知為何他的二皇弟公孫轶卻不能明白。若不是阿轶鐵石心腸,父皇就不會把江山交到自己手裏,他也不必面臨如今這樣的難關。

“大皇兄,你怨父皇嗎?”阿妤忽地問道。

公孫靖搖了搖頭:“父皇是為了我們好,是朕辜負了父皇所托,沒管好江山。”公孫靖撫着阿妤的額頭,寵溺之語一如年少之時:“朕答應過父皇會護你周全,就算他日阿轶真的打到了宮城來,大皇兄也會護着你。”

“大皇兄,阿妤不怕死,阿妤要與大皇兄共進退。”

“阿妤!”公孫靖堅決道,“朕當不了一個好皇帝,只求能當一個好哥哥。”

“可是……”

“你聽話,什麽都別理,安安心心在宮裏待着,一切有大皇兄在。”公孫靖取了一旁的毯子為阿妤蓋上,“不要去理前線的事情,大皇兄會處理好的。”

太監小祿子在外通報,穆國公和杜珩入宮觐見,公孫靖又囑咐了阿妤幾句才動身離去。阿妤招了招手喚海星過來,吩咐她去打探穆國公爺孫為何事面聖。

Advertisement

約莫過了一個時辰,海星匆匆回來禀報。

“公主,打聽出來了,是穆國公舉薦了嫡長孫杜珩挂帥平叛。”

穆國公戎馬半生,如今已過古稀之年,世子杜興十餘年前出征西夏時失了一臂再難上陣殺敵,若說穆國公一脈還有誰能挂帥出征的話,也只有杜珩了。可是杜珩他明明是最讨厭戰争的。

“公子珩人呢?”

海星瞧了瞧天色,道:“這會兒應該還沒出宮門呢。”

“帶他來見我。”

“是。”海星得令提着裙角一路跑着,總算趕在宮門處截住了杜珩。

杜珩此前并不知阿妤身份,一心只當阿妤是蕭勤遠親,此番退學确是回鄉探親去了。當宮女海星告訴他儀和公主要見他時他還愣了許久,一路猜度了無數可能終究還是沒有猜中。

杜珩看見一身宮裝的阿妤訝了片刻,轉而微微一笑,難怪阿妤能請得動木國師,原來她便是傳聞中驕縱跋扈的儀和公主公孫妤。

“見過公主。”

杜珩規規矩矩行了禮,阿妤也端端正正道了句“免禮”,吩咐海星上茶。

見海星走遠四下無人,阿妤才朝着杜珩施了一禮:“阿妤欺瞞身份實屬無奈,公子珩視我為友我卻沒能以誠相待,這是阿妤的不是,望公子珩見諒。”

“公主這一禮杜珩如何受得。”杜珩道,“相識多日公主是否以誠相待杜珩心中明了。各有苦衷,哪裏談得上諒與不諒。”杜珩想起了同樣隐瞞身份的馨書有所感觸,若非隐藏了身份入讀女學,大家只是蒼茫天地間兩不相幹的人,又怎會相遇相知。

阿妤最敬慕公子珩的就是他的心懷寬廣,這樣的人物該自由自在翺翔于天地,而非與同為炎黃子孫的叛軍厮殺。

“聽聞穆國公舉薦你領軍抗敵,是真的嗎?”

杜珩點頭:“确有此事,皇上已經允了。”

“你若不願,我可以求大皇兄收回成命。”杜珩曾說過,他最仰慕的不是衛霍那般的名将,而是甘羅、孔明等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謀臣。兵不血刃、以和為貴,那才是他公子珩的追求。

“多謝公主好意。”杜珩知道阿妤身為公主理當希望有人幫着皇上守江山,不願他出征只因真心待他這個朋友,只是,“其實是我求祖父向皇上舉薦的。”

阿妤大惑不解,明明杜珩的每一絲表情都清楚說明着他不願上陣,為何還要讓穆國公舉薦自己。

“我們杜家的世襲爵位是靠祖父的軍功掙下的,父親的手殘廢多年不能襲爵,祖父仍肯放任我四處游歷,我又怎能為了一己之私看着白發蒼蒼的祖父上陣殺敵?”如若眼下是太平盛世,穆國公府當然可以安享富貴,但如今大敵當前,他們杜家既享了國公府這份榮耀,就要擔起保家衛國的職責。不論他心中多麽不願,這一切都是他擺脫不了的。

阿妤久久不語,她寧願現在是外族入侵也好過是她的二皇兄謀朝篡位。他們公孫家的家事連累了杜珩,連累了天下,她還能說些什麽。杜珩這趟出征也不知何日才是歸期,那些投筆從戎的書院同窗會不會馬革裹屍,無緣再見?

杜珩取了帕子遞給阿妤,阿妤擦着淚珠聽着杜珩說道:“我這一去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來,請公主念在同窗之誼的份上幫我多多照顧着祖父,若他又再起領兵之心,一定要勸皇上不要答應。”

“你放心,穆國公為了公孫家辛勞半生,大皇兄一定不會忍心要他去經受戰場風沙。”阿妤深深吐納,忍住眼眶裏的淚珠,“你一定要平安回來,我等着喝你的慶功酒。”

杜珩慘然一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是勝是敗都免不了血流成河,我真不知,昔日同窗戰場對陣該不該拼死相搏。”

阿妤聽不懂杜珩此語,茫然問道:“你是說書院裏有誰歸附叛軍了嗎?”阿妤心中隐隐騰着一絲不詳的預感。

杜珩詫問:“你難道不知雲憑是叛軍主帥?”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