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冬儲2
因為有栗子樹在前頭勾着,這會兒也不急着去打獵了,衆人忙取了些背簍,準備每人都背上一簍回來。都不用說啥平分什麽的,就看各自的力氣了,想來一背簍下來,百十來斤總是能背回來的,去了殼怎麽也能弄出一半的糧食,合上大米,怎麽也能讓人吃上好一陣子栗子飯了。
這還只是一背簍的,若是多來回幾次呢?即使這一背簍回來,被大家看見了說不得要分潤給旁人,可也絕對能有不少的收獲,有了馬芳說起的什麽山藥,什麽大棗,什麽竹筍,柯家老二也對着栗子樹到是也沒有了多大的占有欲,只覺得這山裏吃的東西不少,不用吃相太難看了。
山裏吃的确實是不少啊,就是這栗子樹,在柯家老二發現的地方就有足足二十一顆,憑着馬芳的眼神,嗅覺,在不遠處又找到了十五顆,如此一來,足足三十六顆樹的産量,真心不少,即使去除毛刺外殼後,每棵樹不過是七八斤的量,也足足有近三百斤,更不用說就在這栗子樹邊上,大家還發現了好些核桃樹,棗樹,零零總總的,幾乎讓每一個人的背簍都裝滿了,就這一趟,各家的糧食儲備就能直接多上一個月。
另外還有好些野蘋果,松子,大家夥兒也用布袋裝的滿滿的,一個個都歡天喜地,甚至還有人開始不住的往地上看,想看看能不能找到山藥之類的東西,好在多弄點回去。”這才走了多遠,不過是不到半座山的地方,咱們就弄了這麽多東西,果然我爹當初說的就是沒錯,這山裏人即使窮的厲害,也不用發愁餓死。“因為老齊開始康複,雖然不能外出,卻也能做起來,不用時不時換藥,所以大家很放心的讓他自己在家歇着,田二也終于能跟着出來,在山林裏為自家忙乎,他也着急啊,這兄弟們一個個家裏都置辦了不少東西了,就他還是靠着老爹從家裏帶來的東西過日子,實在是有些不好意思,自然是弄回去越多越好。從出來開始就沒有停歇,這會兒看着自己滿滿的背簍,大大的布袋裏的東西,終于能稍稍松口氣了。”昨天那野豬去了不能吃的,足足有五百多斤呢,淨肉也有三百多,村子裏每人分了兩斤,去了八十,你爹和安老爹幫着遮掩血跡的多分了五斤,咱們幾個哪家不是有五十斤上下?我瞧着要是能隔上幾日就來上這麽一下子,靠着打上一次野豬,咱們就不愁吃的,我娘昨兒連夜就開始做臘肉了,只給我們吃骨頭湯,就這骨頭也能吃上好幾日呢。日子比咱們以前不知道好多少。“馬六砸吧着嘴,似乎還在回味昨日的骨頭湯,轉頭又問馬芳,”我剛才看到你招呼那兩個留下的娃子中午炖骨頭湯了?這是給大家夥兒吃的?你不是把肉分給你大哥家了嗎?還養着老齊和兩個乞兒,怎麽還這麽大方?這樣折騰,你那肉可不夠吃的。“”不止是骨頭,我讓窦掌櫃幫忙把那些肚子,豬肝的都收拾了,今兒一并弄了,做個豬雜湯,給大家夥兒補補油水,我們能打獵,總不愁吃肉的機會,可那些娃子,那些老人呢?特別是那幾個家裏孩子多的,或是不會打獵的,可就不成了,好歹補補身子,多點力氣。大家夥兒既然讓我當個頭兒,我總不能太小氣了,反正等着他們都有了求生的本事,這東西說不得就不稀罕了呢,索性這會兒讓我當當好人吧。“這話說的,雖說是說笑的口氣,可也看出了馬芳的心思,大家心裏對他自然又多了幾分敬重。”成了,少說些話,趕緊的打點東西回去是正緊,這要是光吃糧食,咱們這些且不夠呢,糧不夠,肉來補吧。“說話間,一箭射出去,就見邊上不遠處灌木中一陣的響動,一只山羊倒在了一邊。”喝,這準頭,頭兒,可以啊!晚上我可要過去喝羊湯。“”成啊,你爹的本事學會沒有?學會了趕緊的去血腥味去。別讓那大蟒蛇尋到我們。“”好嘞,您瞧好吧。“
背着背簍,拎着布袋打獵畢竟不方便,衆人不過是匆匆的行過了一圈,順帶教導了幾下新人怎麽分辨山中植物獵物分布,就開始往回走,有馬芳的山羊墊底,旁人的收獲就有些不怎麽好看,野雞兔子都不是每人都有的,好在好些都是大家夥兒一起合作的,總能分到些東西,加上自己背簍裏的東西,收獲還算是不錯了。至于那些新手,即使今天啥都沒有獵到,總算跟着在幾處合适的地方做了陷阱,想來後幾日應該能好些。
當馬芳幾人回到山神廟的時候,好些人也已經陸陸續續的回來了,像是那些個在河岸邊上勞作的婦孺們,就一個個歡天喜地的正分着東西,果然,河邊上東西很是不少,或許也是常年沒有人煙,無人去搜刮的緣故,連着河蚌一個個都大的讓人驚異不已,很有幾個都有臉盆大小了。”乖乖,這都快成精了吧。“”成不成精的我不知道,我只是知道啊,今兒我就回去把這些東西養在水缸裏,養上幾日,妥妥就是一盤肉。連蚌殼我都安排好了,正好當盤子,一點不浪費。“窦掌櫃媳婦手叉腰,那個傲嬌啊,這幾個最大的就是她弄上來的,果然殺豬匠的媳婦就是彪悍,聽得邊上幾個姑娘大娘的都忍不住大笑。”呀,真有野鴨子蛋啊,居然有足足一籃子,你們每個能分上五六個了?你們不是就在這山邊嘛,怎麽着,這是找到野鴨子老窩了?“”好些都臭了,早知道有,咱們前幾天去拿,說不得還多些呢。“田二看着妹妹籃子裏那些鴨蛋也有些瞪目結舌,原以為最多不過是十幾個了不得了,不想竟然這麽多,這裏的野鴨子都成災了不成?若是這樣,光是捉野鴨子,估計也能得不少獵物了。不過人家田家小妹更絕,連着臭蛋都可惜上了,合着人家野鴨子就該你們的不成?”咦,這是菰米?這地方還有菰米?得了多少?“”足足有三籃子呢,散亂了些,不怎麽好摘,二哥,那裏估計還有茭白,我們都來不及弄,明兒再去,肯定還能的不少。“柯老二也忙着清點自家妹妹的收獲,見着如今已經不怎麽常見的菰米,很是詫異,要知道也就是在唐代以前,茭白才被當作糧食作物栽培,它的種子叫菰米或雕胡,是“六谷”(稌、黍、稷、粱、麥、菰)之一。只是後來人們發現,有些菰因感染上黑粉菌而不抽穗,且植株毫無病象,莖部不斷膨大,逐漸形成紡錘形的肉質莖,這才形成了現在食用的茭白。因為如今麥子,水稻已經占了糧食的主流,所以這菰米幾乎在沒人在意種植了,而茭白反而成為了這種植物的主打産品。當然了,這稀少不代表大家不知道,每年總有那麽些人飯不夠吃的時候,往河邊去尋這些菰米充饑,所以大家都還算是認識。
真是沒想到在這深山居然也能看到這東西,柯家老二自是高興的,好歹也是六谷之一,也是主糧啊。能當主糧的不止這個,還有邊上一筐筐的芋頭,那才是大頭啊。”二弟,聽了你的話,我們上去就尋了,果然有好多的芋頭,就在河邊那些濕地裏頭,今兒摸了半響,才過了兩畝大小的地方,明兒再去必定是還有的,你瞧瞧,足足有十五筐,我瞅着怎麽也有近二千斤了。要是全起出來,怎麽也有四千上下,不過那地方種旁的或許不成,空着也是浪費了,我瞅着,不成就留了種子,咱們開年就種芋頭你瞧着怎麽樣?“”這法子好,這東西産量高,做冬儲糧也合适。就是不想吃了,和種地的人家換糧食也合算。“”那成,你分地的時候,不成咱們家就分那裏好了,家裏四個,你一個,那就是五口人,那裏才四畝多點的樣子,咱們就這些種芋頭,旁的再開點合适的水澆地,種一畝水稻,加上打漁,打獵,挖野菜,家裏怎麽也能吃飽了。”
馬桂媳婦也是個能算計的,這才一會兒的功夫,連分地的事兒都算計出來了,若不是瞧不準自家小叔對那小乞丐兄妹是不是有什麽旁的安排,說不得連着他們的地都想一并由着她來安排呢。
那小乞丐兩兄妹才幾歲,能怎麽安排,想想自家大嫂對着娘家弟妹的情分,也知道是個重情義的,索性馬芳也不含糊了,直接對着大嫂說道:“多開幾畝,把小乞丐兄妹的,老齊的一并算上,他們都不會種地,到時候讓大哥一并料理了,到時候給租子就成。他們還小,我也不能不管,好在我這兒也就一個人,索性讓他們給我看廟,撿柴火啥的,也能幹不少活計。老齊也閑不着,也要跟着去打獵,有點租子出息多點糧食總是好的。”
馬芳剛安排完,聽見他說話的馬桂媳婦還沒說什麽呢,一邊的小乞丐立馬就拉着妹妹,在馬芳面前跪下磕了個頭,大聲喊了一聲:“爹。”
媽呀,驚天地泣鬼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