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書鬼(一)
都說劍乃兵中君子,無論是習武者、還是修行者,大多都喜歡選用劍來作為自己的武器,甚至還因此延伸出了劍修這條修行支線。
在這屋裏的兵器中,最常見的也是劍。
劍,在軍中亦是地位崇高者才可以佩戴,她的父親南宮老将軍雖然是以一杆槍打下來的功勳,但在封将後也有一柄佩劍。她的哥哥更是自小被寄予厚望,一開始便習了劍法。
但南宮靖至始至終都只有一杆長木倉。
她劫走公主立下生死狀強逼着上皇不得不接受戰的決定,在征戰之後理所當然地戰死,自然沒有用劍的機會。
不過更重要的是,她也不喜歡劍。
君子?她不需要,她只要擁有足夠強的力量,能讓她站在公主身邊的力量足矣。
所以,南宮靖幾乎是毫不猶豫地放棄了那些各色名劍,不管那是曾有赫赫威名的利刃,還是已然生了靈智的神兵。
不過一會兒,她站在了一杆長木倉前。
這是一杆褐紅色的長木倉,木倉身不知道是何種材質制成,呈現的是幹涸的鮮血一般的色彩。就連那木倉尖,都仿佛長滿了鏽斑,看上去透着滄桑,以及英雄遲暮的悲壯。
南宮靖伸手撫摸木倉身,入手是冰涼的觸感,竟沒有一點鏽跡的粗糙質感,光滑無比,她不自覺地握上,用力一提。
長木倉入手沉重,但對南宮靖來說卻不算什麽,她将它提起,把木倉尖湊近了,用另一只手摸了摸。
誰曾想,明明還沒徹底按實,食指上赫然出現了一道口子,漸漸滲出鮮紅的血液。
這木倉尖竟是異常鋒利。
南宮靖驚訝地仔細看了一眼木倉尖,發現它竟然逐漸發生了變化。
木倉尖上的鏽跡如潮水般退去,轉眼間煥然一新,閃爍着金屬的冰冷光澤。
Advertisement
就連木倉身原先那點冰涼都減少了許多,南宮靖隐隐覺得這杆長木倉正透過她的手在與她呼應。
“就是你了。”南宮靖再次伸手撫向木倉尖,這一次,沒有再受傷。
素文君這時候也走了過來,似是察覺到了什麽:“找到了?”
“是。”南宮靖立刻轉身,将長木倉展示給她看。
素文君看了一眼,颔首道:“是柄好木倉。”
南宮靖本就因找到合心意的武器感到高興,聽了這話,眼裏的又加了一分笑意,先前因為驚懼低落的情緒終于是恢複了常态。
“素文君,你找到了嗎?”她忍不住問了一句。
素文君本就不是以武力見長,手中更是有她自己制成的筆一直,能直接連通其溯世之能,自然不會再選個兵器。不過,這屋裏可選的東西非常多,按理也不會空手而回。
“找到了。”素文君微微點頭,卻沒有拿出來說明的意思,徑自走向門口,“既然都已選好,我們也該離開這兒了。”
重新推開屋門,外面的景象已經徹底變化,她們重新回到了當初剛進來時的懸崖旁,那塊“桃紅柳綠”的石碑就立在旁邊。
原本寫有“只取一瓢飲”的牌匾此刻卻是空空如也,聯想先前素文君所說的話,也不知道那些進去之後拿走了不止一件的人,在離開屋子後會看到什麽。
總之,兩人順利地離開了這個小幻境。
再次回到人世間,她們仍然在堇州郊外。
此刻依然是夜間,四周一片漆黑。但南宮靖擡頭看了眼天上的月亮,蹙眉道:“已經過去了七天。”
明明身處小幻境的她們在裏面感覺只過了不到十個時辰,卻沒想到外頭時間已逝。
素文君還沒來得及說話,旁邊又是一陣動靜,一個身穿地府官服、留着一把山羊胡子的人突兀地出現在面前。
他先是四周張望,在看到素文君後連忙整整身上的衣袍,走近了規規矩矩地行禮:“下官拜見素文君。”
在地府中,這麽自稱的,就只有判官。
判官在地府并非僅有一人,但他們和大部分鬼修不同,在地府中也将大部分時間都投入官職所在,管理和協調地府各項內容,他們當中有許多甚至在生前便是德行無虧的有為官吏,自主選擇放棄輪回成為任職判官。
也因為這特殊性,判官很少離開地府。
“地府可是出了事?”素文君很幹脆地問。
判官一愣,倒是搖搖頭:“沒有大礙,只是近日裏陸陸續續來了數百枉死之魂,都不記得死因,渾渾噩噩,如今地府很是一番忙亂,殿下便遣了下官過來。”
說完這話,他像是又想起什麽,連忙補上:“先前幾日都無法探得大人所在,不知大人現在可還好?”
那判官忍不住擦了擦額間滲出的汗,想到上來之前秦廣王殿下與他絮絮叨叨的話,他的臉色又白了一分,心中暗想:他可不敢拉着素文君仔仔細細詢問發生了什麽,為什麽會不見,連秦廣王殿下都找不到!
“無礙。只是進了個小幻境。”素文君心知判官可不是他一個人,多少還是提了一點,“秦廣王殿下有話說?”
“是。”判官連連點頭,“那些死因不明的枉死之魂都是來自杉州,殿下在地府這邊尋找線索。只是如今小鬼門不宜輕易打開,所以希望能請素文君前往杉州看是否能找到他們的死因,若是能順手解決就更好了。”
鬼差出入都是需要通過小鬼門的,這一點倒是不如判官方便,因此他被踢上來替秦廣王傳話。
南宮靖聞言瞥了那判官一眼,後面那句肯定是秦廣王的原話!
“好。”素文君略微一想,便應下了。
等那判官客客氣氣地回了地府,素文君很肯定地說:“杉州有大麻煩作怪。”
這就不是南宮靖能想明白的了,只能老老實實地詢問原因。
對南宮靖,素文君總是原因說明白的,兩人索性一邊走一邊說:“縱使那枉死之魂不記得死因,只要我回去,溯世之後便能探明緣由。”
“……所以秦廣王殿下只是為了讓你去解決這件事?!”南宮靖不可思議地說。她是知道秦廣王時不時愛找素文君替他辦點事,但這些好歹是當面來說的,她可真沒想到秦廣王還能這樣悄咪咪地辦事。
可惜,不管兩人怎麽樣腹诽秦廣王,她們還是需要去這一趟杉州。
杉州是個大地方,它的興盛是因為此地興文,天下聞名的五家書院,有兩家就在杉洲,占據一南一北,更別說其它大大小小的書院。
這樣好的讀書氛圍,自然引得不少外來書生學子也在此求學,文會、切磋時常舉辦,久而久之,就有了“杉州多學子”的印象。
判官在傳話的同時,沒有忘了提到一點。
那些枉死之魂,絕大多數都是書生。
于是,第二日下午,素文君與南宮靖來到了一家書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