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2)

間踢起簸箕自保。

所以當殺手将劍橫在曹丕脖子上的時候,在場的大部分大臣第一時間不是關心天子的安危,而是把驚駭的目光投向這位曹家的二公子。

曹丕沒有想到,殺手的真正目标,居然是自己。他的瞬時反應,是拔出腰間的匕首,向殺手身後狠狠刺去。這個小手段讓殺手微微錯愕了一下,他沒想到這個小孩子在利刃加身時,居然還企圖做出反擊。他左手輕輕一擋,曹丕手腕登時酸軟,匕首掉落在地。

“年輕人,要愛惜生命。”殺手說。

曹丕感覺到咽喉前一道森森的寒意。他知道,這不是兵器本身的溫度,而是因為浸染了太多人血而帶來的殺意。他用眼角看到遠處伏壽被天子攙在田壟上,有些狼狽地朝這邊望過來,不由得挺直了胸膛,大聲道:“我乃曹司空嫡子曹丕,不可無禮。”

“找的就是你。”殺手微微一笑,眼角的“淚痕”随肌肉扭動起來,好似兩條蛇在爬行。他右手握劍,左手按在曹丕的肩膀上,這才擡頭環顧四周。

以曹仁為首的曹營精銳已經聚攏過來了,無數雙軍靴粗暴地踏過皇帝親耕的田地,雪泥飛濺。西涼騎兵本來也要湊過來,但張繡悄悄做了一個手勢,于是他們都勒住缰繩,遠遠站開,把籍田外圍的幾處道路據住。

很快那殺手和曹丕四周就被士兵們圍了一個水洩不通,但沒人敢靠近十步之內。曹仁分開衛隊,走近五步,開口問道:“你是什麽人?你想要什麽?”

曹仁沒有暴怒如狂,他很冷靜地問了兩個關鍵問題。從剛才那快若流星的刺擊中,他看出這人是個絕對的游俠高手,而這種游俠,一般都不是尋常之道可以解決的。

“在下王越,欲為舍弟報仇。”殺手如實回答,既不傲慢也不興奮。

“是哪個王越?”

人群裏傳來幾聲驚呼。一些雒陽老臣都想起來了,當年在京都的時候,曾經有一名虎贲就叫王越,以劍法出名,號稱是王氏一族中最強悍的劍手。不過他早在靈帝時就已離開京城,游俠四方去了。想不到這麽多年以後,他會突然在許都出現。

“令弟莫非就是王服?”曹仁不傻,立刻聯想到了兩者的聯系。

“不錯。”

“哼,王服偕同董承謀叛,以國法誅戮,有何冤可伸?”

“我們游俠複仇,向來只問血親,不問法度。”王越掃視一眼周圍雪亮的刀叢,輕蔑地笑了笑:“我聽說曹公軍中有擊質的傳統。若有挾持之事,劫者與人質一并擊殺。不知今日之事,是否還會依循舊例?”

Advertisement

曹仁面色一僵,後退了一步。

曹丕忽然昂頭叫道:“今我雖死,尚有兩個弟弟在。你想斷絕曹氏血脈,只怕沒那麽容易!”王越按住曹丕微微顫抖的肩膀,把刀刃稍微挪開咽喉半寸,少年的喉結不由得蠕動了一下。

“你這孩子,明明害怕得緊,卻要逞強做勢。到底想做給誰看呢?”

曹丕表情輕微地抽搐了一下,趕緊閉上眼睛,生怕目光洩露自己的秘密。王越贊賞地把刀刃又挪回原位,在他耳邊說:“懷懼而自凜,你是個學武的好苗子。可惜你學不得王氏快劍,倒要死在其下。不過你可放心,快劍之下,無垂死之徒,不會有太多痛苦。”

“殺王服的是我!”

有兩個聲音同時從隊伍裏傳出來,兩個人走出來站在曹仁身前。第一個是鄧展,他天生怒相,現在看起來更加憤怒;在鄧展身後站出來的,是孫禮。王越眯起眼睛,兩道疤痕變得格外醒目。一個兇手,居然有兩個人出來認領,這倒有趣。

鄧展抱拳道:“在下汝南鄧展。董承謀叛之夜,我于宮城前與令弟對招。”

“勝負如何?”

“在下完敗。”鄧展說得一點也不羞愧,“但下令追殺令弟的人,是我。若閣下想報仇,在下願與曹大人相商,退開圍兵,與君公平一戰,勝者自處,如何?”

鄧展的武功不及王服,跟王越單挑只有死路一條。他開出這麽大的誘惑條件,擺明了就是要用自己的性命換回曹丕。

【文】孫禮連忙上前一步,距離王越只有五步:“追殺王将軍的人是我!看着他死的人也是我!”

【人】王越眉頭一挑:“你們一個是下令追殺的,一個是看着他死去的。那我倒要問問看,到底是誰殺了他?”

【書】兩人一心要贖回曹丕,卻不料王越問出這麽一個問題。兩人面面相觑,孫禮猶豫了一下,又湊近一步道:“王服為我追殺,身中數箭,逃至城南欲挾唐夫人為質,忙亂中為唐夫人手刃。”

【屋】孫禮說的句句是實,可他卻有些忐忑不安。那一天晚上,唐姬淩厲憤怒的眼神,如同一根刺楔入他心中。孫禮只是個普通隊官,對漢室仍有威畏之心,唐姬那一句“我要記住你,一個坐視皇妃死亡而無動于衷的人”,至今仍在他耳中萦繞。

剛才有人偷偷告訴他,只要當衆說出殺死王服的真兇,便可以救到司空嫡子。孫禮不得不照做,可內心不免有種出賣女人的屈辱感。這種屈辱感他在面對董妃時已經體驗過一次了。

聽到孫禮的話,王越的表情起了一絲變化:“莫非是唐瑛那個小丫頭……”手中的長劍略微向外偏了偏。

就在那一瞬間,距離他只有四步遠的孫禮和五步遠的鄧展同時出手。在這麽短的距離內,這兩個出身虎豹騎的人突發殺手,只要及時把挾持者一擊殺死,曹丕尚還有一線生機。

王越卻早就料中了他們的打算,他的左手倏然集指成拳,把孫禮硬撼回去,然後右手用劍刃在曹丕脖子上輕輕地一抹,随即高舉過頭,剛好擋住鄧展的斬擊。

曹丕瞪大了眼睛,歪歪斜斜地倒了下去,孫禮和鄧展被曹丕脖頸上飛出的血花驚呆了,動作俱是一滞。王越忽地哈哈大笑:“好,好,你來得正好!”轉身朝着曹兵重重包圍殺去。

只聽到“叮當”數聲兵器交錯,十來名士兵已然倒在地上,個個一劍封喉,他們身上披的重甲在王氏快劍面前毫無用處。只是霎時,王越的身影已闖破了重圍,飄到數十步之外。

張繡“唿哨”一聲,西涼騎兵從四面八方朝着王越追去。在這種開闊地上,任憑你武功多麽卓絕,也不可能與騎兵抗衡。可奇怪的是,那些馬匹走到一半,紛紛一聲嘶鳴,前蹄微屈,連人帶馬摔倒在地。王越趁這機會,刺死一名沖在最前面的騎兵,把戰馬奪過來,頭也不回地絕塵離去。

包括荀彧在內的所有人都被突如其來的慘劇驚呆了。曹司空的次子,居然在許都郊外被人刺殺,這實在是太荒謬了。不少人用不懷好意的眼神望着張繡,曹家的嫡長子已經在他面前死去了,這個人也許真的有什麽巫蠱在身。

孫禮懷抱着曹丕軟軟的身體,驚駭無極。少年的腦袋無力地枕在他手臂上,脖子歪斜,鮮紅的血染紅了他的半截衣袖。孫禮仿佛又看到了那一夜的董妃,他嘴唇無聲地張阖着,試圖喊醫者過來,卻發現自己的聲帶因為過于緊張而麻痹了,發不出任何聲音。

四周一片嘈雜,卻沒有一個人敢靠近。鄧展不敢,曹仁也不敢,他們實在不願意去證實,曹家最寶貴的一個兒子,在他們重重保護下被殺死,刺客居然還逃跑了。這件事會引發什麽嚴重的後果,誰都不敢去想象。

在場唯一沒有關注這個意外的,只有趙彥一個人。他眼中沒有其他任何事,只有天子。

剛才刺殺暴起的時候,他恰好站在一個絕佳的位置,看到了天子應對刺客的全過程。他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個董妃口中身體弱不禁風的天子,居然像一只猿猴般靈敏,還擋住了王越的一劍。

這種身手,真的是那位病怏怏的天子嗎?難道說,他在宮中一直偷偷練習着某種搏擊之術,這才導致性情大變?

無數種可能飛過趙彥的腦海,可無論哪一種他都覺得太過荒謬。

而現在他看到的事情,比他想的更加奇特。只見劉協松開了伏壽的腰,快步離開籍田,越過荀彧與趙溫,走到孫禮的身邊俯下身去,忽又擡頭急切地說了句話。原本站在一旁的曹仁立刻單腿跪地,以手拊胸,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恭敬。

天子到底做了什麽?趙彥愈發覺得難以索解,他縮在袖子裏的手捏成了拳頭。謎團是好事,有了謎團,才有破解的方向——他終于擺脫了無處着手的窘境。想到這裏,趙彥又有了些興奮。他深吸一口冰涼的野風,再度望向那一片混亂,無意中發覺除了他以外,至少還有一個人與這片混亂格格不入。

一個身影正站在距離孫禮幾十步開外的野地裏,幾匹西涼兵的馬匹還倒在地上,不住哀鳴。他從馬匹身旁撿起幾塊小石子,在手裏掂量了幾下,然後試着把它們用力向王越遁逃的方向擲遠,石子在半空劃過一條弧線,落在地上。

身影默默地點點頭,轉身踱着步子走回來,在王越剛才挾持曹丕所站立的地方又一次蹲下身子,十個指頭飛快地在土地上翻弄。

站在附近的張繡忍不住問道:“伯寧兄,你到底在找什麽?”

“公子的救命恩人。”滿寵趴在地上,頭也不擡地回答。

依循常理,曹丕的遇難對漢室來說是件快意之事,是對曹賊的一次沉重打擊。可不知為何,劉協眼中看到的,不是曹操之子曹丕和王服之兄王越,而是一個小小的孩子被一名游俠一刀斬殺。

那日楊修的話,猝然在他腦海裏響起:“把慈悲貫徹到底,也是一種堅強。”此時的劉協,決定遵從自己的本心行事。所以他放開伏壽,幾步沖到了孫禮跟前。

孫禮已經陷入精神恍惚的狀态,整個人如傀儡一般,任人擺布。劉協把他的手臂挪開,俯身去查探曹丕的身體。一旁的曹仁以為天子要對曹丕的屍身不利,不禁怒目圓睜緊捏鋼刀,做勢要劈向劉協的後背。

“滾開!他還未死呢!”

劉協猛一擡頭,厲聲喝道,眼神霎時如電驅雷湧。曹仁被劉協突然展現出來的龍威給震懾了,不由得手中一頓,先倒退了半步。然後才反應過來劉協說的話是“曹丕未死”。他二話不說,“咕咚”一聲單腿跪地,以手拊胸,低聲嗫嚅道:“陛下,請救救公子,救救公子……”

劉協在河內游獵時,經常受傷,因此對于跌打扭磕之類的傷勢,頗知止敷之道。他剛才一檢查,發現曹丕盡管脖頸被利刃所傷,但切口卻堪堪避開大脈,流血雖多,其實只是皮外傷,只要處置及時,傷不到性命。曹丕昏迷不醒,其實是被吓的。

劉協松了一口氣,他一面止血,一面對曹仁吩咐道:“用陶甕多取清水來,再取幾束幹淨布條,軍中的金創藥拿三份。”

漢家天子的權威,從來沒有被如此迅速地執行過。不過轉瞬工夫,這些東西就已經準備好了。劉協小心翼翼地開始處理傷口。他的手法熟練,卻未見得有多高明。但這時候,周圍誰也不敢靠近去越俎代庖,都沉默地注視天子為曹司空的兒子處理傷口。這可真是一番難以想象的奇特景象。

劉協此時腦子裏沒有別的雜念,只是希望這一條生命不要在自己面前流逝。自從那日祠堂深談之後,他第一次變得堅決而果斷,對自己的抉擇毫不猶豫。

曹仁久經沙場,這些流血其實早就見慣了,可這次被刺的是曹丕,讓他一時間方寸大亂,竟忘了先去檢查傷口。此刻他看到劉協全神貫注地為曹丕裹傷,眼神堅定,全不似作僞,不由得湧出一股感激之情。

這時候,一個冷漠沉着的聲音從他旁邊傳來:“曹将軍,在下有事相告。”

曹仁偏過頭去,發現是滿寵。滿寵這時候已經從地上爬了起來,衣衫上沾滿了雪泥,樣子有些狼狽。曹仁對這個冷冰冰的家夥沒什麽好感,把手臂一橫:“陛下在為公子療傷,不可驚擾。站開說話。”

他們兩個走開幾步,滿寵道:“公子如今安危如何?”

曹仁道:“脖頸雖傷,總算未至要害,看來是那王越留了一手。”

滿寵輕輕地搖了搖頭,平伸出手掌:“這是我剛才撿到的石子。”曹仁一看,這是一枚石子,表面呈現暗褐色,形狀明顯經過打磨,貌似鵝卵,大小恰可為兩枚指頭夾住。

“這是?”

“剛才王越那一劍,确實存了殺人之心。只不過被這一枚飛石擊中了劍背,緩了三分力道,公子方才得幸。”

曹仁臉色變得有些難看。一個王越也就罷了,這附近居然還藏着一位高手。能夠飛石打中王氏快劍,這份功力實在令人咋舌。曹仁下意識地四下環顧,可只看到一片片被大雪覆蓋的田畝與山丘上稀疏的枯林,除了王越藏身的雪包以外,完全看不出任何曾經有人潛伏的痕跡。

“我在那邊方向,也尋到了幾枚石子。說明剛才擊傷張繡西涼騎兵,掩護王越退卻的,也是這位高手,”滿寵還是那一副不陰不陽的表情,“也就是說,那位隐藏的高手即便不是王越同黨,兩人也絕非敵對。”

聽到滿寵的話,曹仁冷汗直冒。不知不覺讓這麽多人靠近籍田,他這個負責警戒的人,絕對難辭其咎。倘若剛才那兩名殺手存了心思,恐怕此時已經是血流成河。

“許都什麽時候冒出這麽多高手……”他咬緊嘴唇。這次許都肯定又得全城大索。不把這個刺客找出來,誰也別想安心睡覺。

滿寵把石子收入袖中,慢慢道:“王越來歷如何,在下不知。不過那擲石的高手,我倒是在董承之亂時見到過一次。那一次他也是自遠處發石,轉瞬即斃董承身邊的數名高手,腕力之強,不在勁弩之下。”

曹仁瞳孔陡然收縮,語氣裏隐然帶有不善:“是誰?”

“楊修。”

“竟然是他!楊老狗的狗崽子!”曹仁咬牙切齒。

“子孝,冷靜點。不要随便亂下結論,教旁人看了笑話。”

曹仁一回頭,看到荀彧鐵青着臉,一手按在他肩上,一手指向遠處那一群幸災樂禍的大臣。

那群幸災樂禍的人,此時正聚在一起,袖起凍得有些發疼的雙手,低聲聊着天。孔融得意揚揚地對趙溫說道:“看來老天爺都在幫我們。這次的許都聚儒之議,肯定能成了。”

趙溫有些不解:“曹丕遇刺,難道他們不會中止一切外人進入許都麽?”

“你錯了。你看看咱們那位陛下。”孔融指了指埋頭為曹丕療傷的劉協。“陛下當真驚才絕豔,居然當衆表演了一番吳起吸膿。天子如此關心臣下,降尊纾貴為曹操的兒子施術,賣了曹氏一個天大的人情。荀令君又怎麽好駁回這點小小的請求呢?”

趙溫覺得孔融說得很有道理,連連點頭,然後湊到孔融耳邊,用幾乎不可聞的聲音問道:“我說文舉啊,那個王越,是你找來的?”

孔融先是一愣,旋即意味深長地笑了笑,不置可否,只是用兩只大袖拂了拂前襟。趙溫暗暗挑起大拇指,眼神裏多了一絲敬畏。

“哎?那個人,是議郎趙彥吧?”趙溫忽然問道。循着他的手臂指向,孔融眯起眼睛,看到那個熟悉的身影在一個本不該出現的地方。孔融詫異地說道:“那小子,到底在幹什麽?”

趙彥距離伏壽的距離,只有十步之遙。

劉協奔向曹丕之後,伏壽就一直優雅而孤獨地站在田埂上,眺望着自己的“男人”在搶救敵人之子。她沒有像尋常女子遭遇刺殺時那樣吓得花容失色,眼神安詳而平靜,只在眼角處多挂了半滴晶瑩之物。誰也沒聽到,這位處變不驚的漢後剛剛輕啓朱唇,對皇帝的背影吐出兩個感情複雜的字來:“笨蛋。”

趙彥謹慎地邁入籍田,眼神一刻都不曾離開那個窈窕的背影。這是一個讓少君不開心的女人。董妃對伏後的敵意,多少影響到了趙彥對她的觀感。但趙彥絕不會讓情緒影響自己的判斷。他知道,如果說能有什麽突破口的話,那必然是從這個女人身上。劉協是趙彥要挖掘出來的終極真相,而伏壽,則是缭繞在這個真相四周的雲霧。

若擱在平時,臣子是絕無機會單獨靠近一位嫔妃的。但刺客在籍田的出現和皇帝的意外舉動,讓趙彥終于抓住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啓禀皇後陛下,刺客不明,此地不宜久留。臣請速還銮駕。”趙彥半跪在地,大聲說道。

伏壽聽到聲音,轉回頭來,看到一個青年官員殷切地望着自己。為了輔佐皇帝,她默默地記下了朝中幾乎每一個官員的名字和性格特點,她認出這個人似乎叫趙彥,是孔融舉薦來朝做議郎的,表現一直很安靜,大概又是個被孔融的高調忽悠來許都的愣頭青吧。

想到這裏,她心中略松,擡起右手,點向曹丕,順手不露痕跡地拭去眼角流晶:“你沒看到陛下正在忙碌麽?”趙彥強忍住胸腔內怦怦亂跳的激動,向董妃的敵人恭敬道:“陛下久染沉疴,臣一直夙夜憂嘆,恨不能替天子身受。如今見到陛下龍體已愈,踴逾無礙,臣實在欣喜無極。”

伏壽警惕地看了趙彥一眼,不太明白這個人是真心想溜須奉承,還是受人指使有什麽不明的企圖,她抿嘴笑道:“陛下在宮中一直修習強體養生之術,效果甚佳。”

“請皇後賜教,是何仙術,有如此神效?”趙彥大着膽子問道。什麽仙術,居然能把一個在床上奄奄一息的皇帝變成一個身手敏捷的高手,換了誰都會問出這句。

伏壽的眉毛輕微地蹙了一蹙,她只是随口一說,沒想到這人卻要打破砂鍋問到底。她有心不回答,又怕引起疑問。正在猶豫之間,第三個聲音自左近響起:“趙議郎,陛下修習的,乃是我師自創的導引之術。習得此術,可以免三災,去八難,身輕如燕,百病不侵。”

趙彥一看,原來是中黃門冷壽光。他是近侍,不能參與籍田之禮,剛才一直在外圍等候。看到裏圈出事才匆忙趕了過來。

“請教導引之術的名字是?”面對一個宦官,趙彥的聲音變得大了一些。

“此術師法自然,取自虎、熊、鹿、猿、鶴五種禽獸之态,故名‘五禽戲’。”冷壽光回答。

伏壽看着冷壽光一臉認真的表情,居然判斷不出他是順着自己的謊話繼續編下去的,還是真的有這麽一門神奇的導引術。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