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腥風血雨

蘇岚見東方瑾怒意全消,立刻把畫冊翻過去,将毒物推理的圖頁,推到他面前。

東方瑾三兩眼看完,問道:“疑問是下毒的位置、當年的調查結果,還有,我們倆的體症不符?”

“嗯。”蘇岚點點頭,“推測到這裏,就無法再進行。按裴師所說,知道了毒物,才能根治。”

東方瑾陷入沉思,一字一頓地回答:“這些要問殷太醫,當年他奉父皇之命,負責協理此事。”

蘇岚滿心期待地望着他,夢裏經常見到,現在看到這麽個胖紙,卻還覺得他很有魅力,尤其是他的眼睛,帶着魔魅般的誘惑力。

東方瑾吩咐道:“傳殷太醫、裴楓進花廳,另外把早點送進來。”

蘇岚一聽到“早點”兩個字,立刻覺得肚子餓了,強行壓下了肚子的抗議聲。

衛誠去聚賢居傳話的時候,殷太醫就知道沒事了,裴楓驚得差點跳起來。

殷太醫在前,裴楓在後,兩人自左邊進入花廳;與此同時,晨間吃食從右邊,魚貫進入,在廳內整齊擺放,有葷有素,粥湯面餅,樣樣都有,擺滿了四個矮幾。

蘇岚看到這些多早點,整個人都驚呆了,總共四個人,吃得了這麽多嗎?

東方瑾坐在上位,殷太醫其次,蘇岚和裴楓分列兩邊。

東方瑾最先拿筷子,殷太醫第二個,裴楓第三,蘇岚第四,各自取了自己中意的早點。

蘇岚左看看右看看,然後小心翼翼地問:“殿下,殷太醫,穆師和吳師娘的早點……”

殷太醫點了點頭:“他們的已經送去了。”

蘇岚不再言語,專注在精美的早點上了。

裴楓在意蘇岚的身體,殷太醫專心于東方瑾的身體,兩位細致的醫者出于職業習慣,研究起兩位病人的不同來。

Advertisement

蘇岚吃了一個水煮蛋、一塊紫薯糕和一碗菜粥,就停了碗筷,輕聲說道:“我吃完了,大家慢用。”

殷太醫吃得清淡,也很快吃完。

裴楓因為有傷在身,吃得不少,第三個吃完。

東方瑾與蘇岚久別重逢,聊得開懷,本來吃得就不少,這下吃得更多了。只是他吃得再多,又很文雅有禮,眉宇之間都是對食物的贊賞。讓在場的三人都覺得,和他在一起吃飯,自己也能多吃一點。

裴楓的視線一直在蘇岚和東方瑾之間徘徊,殷太醫也是一樣。

等到東方瑾終于停了碗筷,醫女們立刻将吃食餐具全都撤走,花廳只剩下四個人,圍坐在矮幾旁。

東方瑾将畫冊遞給殷太醫,吩咐道:“殷太醫,把你知道的都說說吧,別管是否記錄在案。”

殷太醫看完,盡管內心對畫此圖的人十分好奇,但還是忍着回答問題:“當時調查此事共有兩撥人,大理寺卿和羽林軍隐隊,我和另外三名太醫協助調查、并治療病患。可以肯定的是,殿下和蘇姑娘,種的是同一種毒。毒源不明,他倆九死一生。”

裴楓的神情肅然,問:“那下毒的位置到底是哪個?”

殷太醫輕輕嘆了一口氣:“當時調查最棘手的地方,正是這裏。禦膳房一幹人等為了證明清白,食毒明志,就着當時的餐具,将當日甜品和菜肴全部吃完,人人無恙。”

東方瑾慢條斯理地接了一句:“那為何還都被滅口?”

殷太醫暗嘆一聲,沒有回答,眼色深沉而哀傷。

東方瑾的黑眸深處,燃起了怒意,略略提高了音量:“殷太醫,事過境遷,有何不能說?”

殷太醫猶豫良久,反問道:“殿下,您的身體剛有好轉,不宜動怒。蘇小姐也在,我怕她受驚。”

東方瑾神情不變,只出聲一字:“說。”輕音細語,暗含不容拒絕的威嚴與氣勢。

六年了,殷太醫仍然心有餘悸:“中毒事發,陛下大怒,下令徹查此事。殿下和蘇家小姐昏迷不醒,穆妃娘娘就滴水不進,日日暈厥再清醒,醒來後繼續守在殿外,陛下的怒火就更盛幾分……”

“大理寺辦案歷來有分寸,還有殷太醫你的協助,怎麽會?”東方瑾觀人于微,父皇不是遷怒之人。

“……禦膳房當值的禦廚、二廚和雜役,當日在睿王府當值的侍婢,就連羽林軍當值的……悉數全滅,遣散驅逐的更是不計其數。”殷太醫講得字字艱難,句句沉重。

東方瑾神情凝重,半晌,才問道:“證據确鑿?”

殷太醫的眼中哀傷更甚,回答:“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老夫據理力争,卻無能為力。”

東方瑾半垂的眼簾,也擋不住暴走的怒火。

別人都羨慕他聰慧懂事早,只有他自己知道,懂事早的背後是血淋淋的教訓。宮闱表面平靜和睦,內裏明槍暗箭不計其數,像垛垛幹柴,哪怕一點火星,都能燃起一場大火。

生辰宴中毒,分明是一束火把,将宮闱最深的地方都燃起來,火海之中,哪能無恙?

他、母妃和父皇,都被算計了,被利用了。

龍顏震怒,餘威衡久,父皇辛苦聚集多年的“仁帝之名”,在這件事以後,蕩然無存。

寧可錯殺一千,只會積存一千份冤屈與怨憤,對成事沒有一點好處,敗事卻是成倍的效能。

“殿下,息怒。”殷太醫見東方瑾沉默得太久,怕他怒火控制不住,影響了病情。

“殷太醫,你還漏說了一個人,”東方瑾沉聲問道,“為我治蜂毒、治蟻毒、治蛇毒的那位呢?”

殷太醫瞬間變了臉色:“殿下……”

“說!”

“滿門抄斬,”殷太醫閉上眼睛,往事歷歷在目,心痛至今,“無憑無據,老夫無能為力。”

“砰”的聲響,東方瑾折斷了手中把玩的湖筆,擲在了地上。

花廳裏一片死寂。

蘇岚聽得肝膽俱寒,原來回憶中的血腥背後,竟然還有腥風血雨。一場中毒,折一損二,牽連了多少人的性命。

猛的,她想到了《毒物志》的那句話:“毒與不毒,在乎人心也。”好歹毒的人心。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