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趕車

江家好久沒什麽喜事了,一家人想一汪死水一樣,苗紅紅的這個孩子,給家裏帶來了幾分喜氣。

既然醫生已經囑咐讓苗紅紅好好養着,柴鳳芹也很重視這個孩子,二兒子膝下一兒半女都沒有,現在老天開了眼,終于懷上一個,一定要把這個孩子留住。

柴鳳芹和吳敏張茉莉商量,說苗紅紅生孩子前,他們老兩口就跟着老二家吃,她也能幫忙做個飯。

兩個兒媳婦都沒意見,和和美美的解決了這件事。

苗紅紅過上了舒舒服服的日子,每天一個煮雞蛋,紅皮的雞蛋殼一剝,白白嫩嫩的雞蛋白被掰開,金黃色的蛋黃散發着誘人的味道。

苗紅紅坐在門檻上吃雞蛋,張茉莉路過笑道:“二嫂,今天怎麽沒吃溏心蛋?”

苗紅紅吃完一整個煮雞蛋,心滿意足的說道:“還是煮雞蛋頂餓,溏心的吃兩口跟沒吃一樣,你早上做了啥?”

張茉莉回道:“菜團子,從外面采了點野菜回來。”

張茉莉一大早就出了門,這個季節外面還有野菜可摘,等到了冬天,真是荒涼的樹禿草淨。

野菜上還帶着晨起的露珠,她摘了半籃子往回走,正好看見幾個知青也在摘野菜。

知青們條件艱苦,背井離鄉到陌生的地方去,身邊連個親人都沒有,每個月供應的糧食根本不夠吃,指标就那麽多,一年比一年的糧食少,下地幹活也需要力氣,得多吃飯才行,他們也只能自己想辦法,上次魚潮那會兒,知青們打撈了很多魚,風幹之後挂了大半個院子,一整年的葷腥,都得靠這些魚了,沒什麽菜吃,幾個人出來挖野菜。

張茉莉沒在這些知青裏看到韓惠的身影,一想到這個,她本來有些恢複的心又低沉下去,按照現在的形勢,知青們且得留下呢,一點都沒有要返城的樣子。

城裏比農村好的多,知青們都惦記着回城,托關系找路子的,從剛來的時候就一直在折騰,可知識青年下鄉來是政策,誰也沒有辦法,除非啊,有改變的那一天,只是很多人都覺得,恐怕是難。

想到一輩子都要待在農村,知青們就覺得前路無望,現在年紀還小,等再過幾年,還能一直不結婚不成家?

有人看見張茉莉提着籃子走了,羨慕的說道:“人家茉莉命就挺好的,雖然生在農村,可嫁的不賴。”

有人翻白眼反駁:“你快點住嘴吧,江文恒人是長的英俊,可他犯大錯了,工作都沒了,現在連大隊的口糧都拿不到,家裏爹也不是大隊領導,有啥可羨慕的。”

Advertisement

“那我問你,讓你嫁給這樣的你願意不?”

三個女知青沒說話,農村裏他們能看得上眼的男同志太少了,不是她們眼高于頂,大部分男青年初中都沒畢業,有的只有小學學歷,一開口就是糧食幹活,一點精神世界都沒有,這怎麽溝通?

知青們經常去農場的知青辦開會,其他地方的知青,日子也是苦不堪言,誰能比誰好?有的女知青已經嫁給了當地人,和他們一起下鄉的一位女知青,眼睛眯成一條縫的蘭蘭,聽說嫁給了公社書記的兒子,可算是享福了,這樣的人家,在當地可是數一數二的,聽說還能常吃到白面馍馍呢,比他們強多了。

一位女知青說:“別想了,也輪不上你。”

“也對,還有韓惠呢。”

張茉莉趕的不湊巧,回來這邊就聽見了知青們的談話,她剛才摘野菜的時候,手絹落下了,走到一半才想起來,回來拿的時候,就聽見了這些話。

張茉莉撿起了白手絹,默默的從一邊繞走,知青們還在喋喋不休,都是一個大隊住着,想避開一個人還真是難。

張茉莉的野菜足夠吃兩頓,近期她也不想去采了,萬一碰到韓惠,她怕自己忍不住去問她。

野菜葉子張茉莉剁的邦邦響,苗紅紅在對門都聽見了,隔着過道問:“吃槍藥啦?”

吃槍藥!張茉莉感覺自己就是一捆炸/藥,她也沒接苗紅紅的茬,一邊剁菜一邊念叨:江文恒,大混蛋!!

菜團子吃的索然無味,一向能吃的張茉莉,只吃了兩個就撂下了筷子,吳敏送來了香菇和火腿,說是從娘家帶回來的,還感謝她這幾天照顧兩個孩子。

小米糊嚷嚷着在三嬸這裏玩,吳敏拿她沒辦法,滿臉歉意:“這孩子,還得打擾你。”

“沒事兒,我挺喜歡米糊的。”

“喜歡孩子,這還不簡單?等三弟回來了,你倆也生一個,不行,一個哪兒夠,要多生幾個才好,多子多福,孩子生下來就有口糧分。”

生孩子?張茉莉現在可沒心情想這些,這段婚姻能不能保得住還兩說……

說起來,張茉莉和江文恒也結婚一年了,兩個人也沒避過孕,計生大隊的門口就擺着避孕套,想用的可以去領,不花錢,是免費的,苗紅紅領回來抓了一把給張茉莉,張茉莉紅着臉扔進了櫃子裏,不過一個也沒用過,即便是這樣,也沒懷上。

結婚生孩子,到了歲數每個人都是這麽過的,開始張茉莉也很苦惱,以為自己有什麽問題,每次結束後都墊腰,還想了一點土法子,可愣是一點用沒有。

柴鳳芹是過來人,說一年懷不上孩子不算什麽,很正常,張茉莉後來就順其自然了,家裏有個苗紅紅的例子,她也沒什麽壓力,江文恒對孩子這件事也淡淡的。

現在回想一下,可能他根本就不想要孩子吧,不然怎麽一點都不着急?

張茉莉牽着米糊的手進了屋,小米糊乖乖的坐在炕邊,小腳翹着,張茉莉看見了她穿了一雙新鞋,米糊笑嘻嘻的問張茉莉:“三嬸,我的新鞋好看嗎?我姥姥給我做的。”

張茉莉忍不住感嘆,有親媽可真好,張茉莉也想她媽了,以前她媽活着的時候,張茉莉還有個依靠,像自己有什麽難言之隐,可以和親媽說,現在這些破爛事,連個傾訴的人都沒有。

柴鳳芹人再好也是婆婆,隔着一層肚皮,再者總不能和婆婆假說人家兒子的不是,大嫂二嫂更沒辦法說知心話了,尤其是苗紅紅那張嘴,可是什麽都不敢告訴她,無事還能掀起三層浪的人。

小米糊在她這裏睡着了,張茉莉輕手輕腳把孩子抱去正房,吳敏說道:“後天咱們大隊的牛車去城裏,說是要采買東西,還有兩個空位,我照顧孩子沒時間,你去不?”

“去城裏能随意逛嗎?”

“當然行了,約定好了時間和地點,等牛車就行。”

張茉莉上次進城,還是跟着江文恒一起,聽大嫂這麽說,她點點頭:“去吧,大嫂有什麽要捎的?”

“你幫我看看有沒有月事帶,要一個最便宜的。”

苗紅紅現在身子不方便,不然她也挺想去城裏逛的,哪怕什麽都不買也行呀,人家城裏的商場可比供銷社好多了。

苗紅紅托她帶一點紅糖回來,以前往供銷社賣雞蛋攢了幾兩紅糖票,紅糖是緊俏食品輕易買不到,如果城裏能買到自然是好。

張茉莉揣好了錢和票,跟着大隊裏的牛車去了城裏。

這幾天心情不好,去城裏逛逛也算是調整一下心态,張茉莉請了半天假,她肉都覺得疼,現在正是忙的時候,半天得有四五分的工分呢,也是因為忙,所以跟着牛車去的人不多,平時都得搶。

牛車晃晃悠悠走在土路上,雖然速度不快,可比自己走路強多了,最起碼累不到,有走路的這個力氣,還不如都用在田裏。

趕車的是村裏的趙老漢,這次進城是采購種子的,跟車的大概四五個人,跟牛車大隊一分錢也不收,反正一個人也是拉,幾個人也是跑,多幾個人牛也累不到哪兒去。

入秋了天氣有點微冷,張茉莉戴了頭巾和圍脖,整個人包的嚴嚴實實的,手揣到兜裏,上衣的口袋裏還裝了一個紅薯當幹糧,餓的時候路上吃。

趙老漢在前面趕車,偶爾和大家搭幾句話,張茉莉就窩在牛車的一角,也沒吱聲,聽大夥閑聊。

無非就是說說今年的收成,每天吃什麽,大隊裏有什麽新鮮事兒,誰家的雞丢了,誰家的鵝飛了,誰家的孩子不聽話家長繞着村子打。

提起丢雞,趙老漢說道:“還真是怪了,我們家的六只老母雞,前天就丢了一只,四處找遍了,雞窩敞開着,這雞真是太精了,自己跑了,幸虧其他幾只沒跑。”

一提起丢雞,趙老漢滿臉難過:“那只雞有時候一天能下兩顆蛋,我婆娘當寶貝似的寵着,誰知道就丢了。”

牛車上的其他人也說:“咋這麽巧,我家的雞也丢了,不過是半個月前。”

“難道是被人偷了?”有人問道。

張茉莉心裏一沉,不能真丢□□,大家七嘴八舌的議論,趙老漢見張茉莉沒吱聲,說道:“茉莉,你家的雞你可得好好守着,可別被偷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