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想買自行車
江文恒在門口等了有一會兒, 裏面不讓進, 門口值班室的人像防賊一樣盯着江文恒, 幸虧江文恒帶了工作證, 給對方看了一眼, 才同意他在門口等人。
張茉莉拉着江文恒的手, 和小方說再見:“小方, 我愛人來接我了,你不用送我啦!”
小方和江文恒寒暄了幾句:“江同志,今天真是多虧張同志了, 領導比平時多吃了不少!”
回家路上,張茉莉問江文恒:“文恒,你怎麽過來了?中午不午休, 你下午會困的。”
江文恒摸摸張茉莉的頭發:“我有點不放心, 過來看看你,不過裏面進不去, 就只好在外面等了。”
張茉莉抓過江文恒的手腕, 看了看手表上的時間, 已經一點四十了, 江文恒兩點要上班:“你一會兒上班要遲到了。”
“沒關系, 我和同事說了, 讓他幫忙盯着點,今天領導出差了,沒在。”
張茉莉摸摸肚子, 今天吃的很飽, 她和江文恒商量:“咱們家的熏肉還有呢,我想給李大爺拿一點,我……我吃了人家不少的東西。”
江文恒沒什麽意見:“都聽你的,看起來你今天吃的很飽。”
豈止是很飽,不僅僅是吃飽了,關鍵是吃的舒心,也不知道李大爺那的食堂為啥那麽好吃,肉都比普通的食堂要好吃不少,不過張茉莉想了想那個奶香窩窩頭,看起來普通的菜肴,人家背後不一定付出了什麽心血,放了多少調料,用上了什麽食材呢。
就像蔡師傅說的,做菜,食材是第一步,這就是窩窩頭和奶香窩窩頭的區別。
臨走前,李大爺真誠的邀請張茉莉,讓她明天過來吃飯,張茉莉有點猶豫:“文恒,我這樣白吃白喝,不太好。”
張茉莉不是一個占人家便宜的人,她去李大爺家吃的這頓飯,可不便宜呢。
她看得出來,李大爺條件好,人家每天吃的喝的,和張茉莉他們不一樣,每頓飯原價給他,張茉莉也付不起,江文恒一個月才多少錢的工資呀。
張茉莉決定,陪着李大爺再吃幾頓飯,等他的什麽厭食症變好了,她就不再去了,那個軍區大院,她每次進去也不自在,走路腿都軟,路上常有巡視的人,一排一排的。
江文恒和張茉莉步行回家,江文恒突然說道:“茉莉,咱們應該買輛自行車了。”
Advertisement
“錢還容易攢,可咱們沒有自行車票呀。”
這是一個難題,江文恒有穩定工作,他們部門也是偶爾會發一些緊俏的票據的,可自行車票,實在是太搶手了,很難分到手。
對于普通人,自行車是大件,而且和生活息息相關,如果有了一輛自行車,生活水平會提高很多,車鈴铛一撥拉,腳下一踩,城裏再遠的地方都能去,也不用在車站苦苦等着公交車了。
自行車票最受歡迎,不少人托關系想拿上一張,自行車雖然賣的貴,但每個月掙工資的人,牙縫裏擠擠,幾年也就攢出來了,尤其是沒生孩子的小年輕,攢錢更是容易了。
其實張茉莉也早想擁有一輛自行車了,以前在農村不覺得,畢竟地方小,去哪裏步行也不覺得遠,可是城裏不一樣,地方這麽大,如果光是靠走路一點也不實際,遠一點的地方就得坐公交車,可是公交車難等呀,等上半個多小時是常有的事情。
江文恒說道:“自行車票的事情交給我,我有同學可能有門路,咱們先攢錢。”
下午江文恒上班後,張茉莉去了一趟百貨商店,她打算看看自行車的價格。
以前都是走馬觀花,也瞧過幾眼自行車,不過具體價格,她早就忘記了。
章小青有一輛自行車,不過買了好幾年了,價格沒辦法進行參考,她也贊同張茉莉買自行車:“雖然你和文恒都在廠區,上班離得近,但還是有代步工具更方便,再者說了,你倆以後回大隊,騎着自行車多省心。”
張茉莉點點頭,自行車在樓上,平時顧客不多,章小青不忙,就帶着張茉莉一起上去了:“百貨商店的人啊,都有兩幅面孔,領導來了工作熱情積極,笑的像花一樣,可是大多數時候,都是垮着一張臉,我帶你去,她們多少也給我一點面子,你逛的能更自在一點。”
到了樓上,只有稀稀落落的幾個客人,百貨商店也沒多大,有人認出了章小青:“小青,你咋來了?”
售貨員之間,互相都是有利益關系的,樓上的還托章小青買過特價的肥皂呢。
章小青挽着張茉莉的胳膊:“我的好朋友想買自行車,我帶她來看看。”
“哎呦,都是自己人,來,我給你介紹介紹。”
百貨大樓的售貨員這麽熱情,都快趕上長江飯店了,張茉莉還真适應不了:“不用了,不用了,我自己随意看看。”
她今天都沒有買的打算,只是過來問問價格,哪好意思讓人家為自己服務呢。
自行車的價格全部在一百元以上,最便宜的也要一百三十多,相當于江文恒三個多月的工資了。
自行車有好幾種牌子,都是國內很知名的品牌,江文恒比較中意鳳凰牌的自行車,張茉莉掃了一眼價格,要一百五十多,這款據說是賣的最好的,質量好、款式新,比其他款要貴上一些。
自行車的售貨員和張茉莉介紹:“自行車分線閘和杖閘,杖閘的動力更好,維修也容易,這款鳳凰的自行車用的就是杖閘。”
太專業的術語張茉莉也不理解,一分錢一分貨,貴總有貴的道理,這次過來,繞了一圈所有的在售的自行車,她心裏大概有了數。
可惜了,暫時沒有自行車票,要不然自行車錢想辦法湊湊,以後慢慢再還,還是擠得出來的。
現在買輛自行車,可不像十年前那麽稀奇,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一點,年輕人比以往更注重享受了。
尤其到了結婚的旺季,百貨大樓的自行車櫃臺可不閑着,前來咨詢的絡繹不絕,還有因為買輛自行車親事黃了的,那段日子,給櫃臺的售貨員們增加了不少閑聊時候的談資。
售貨員說:“咱們這的自行車類型全,周邊的人都過來買,價格也公道,只要能搞到票,買一輛挺劃算的。”
“現在還沒票呢,我就是來看看。”張茉莉實話實話。
“自行車票确實難拿,不過你愛人在廠區上班,一定有辦法的,那種地方哪個月不發點自行車票?有了票再來買呗,又不是一錘子買賣。”
這人的态度可真好,張茉莉很受用,又拉着她幾句,什麽牌子賣的最好,那種性價比最高,因為是章小青介紹來的人,對方也沒瞞着,一股腦都告訴了她。
飛鴿自行車最受年輕人的歡迎,飛鴿的款式新、時髦,符合年輕人的審美,飛鴿自行車和其他品牌不同的地方,其中就是有一種轉鈴,轉鈴安到了中間,大手一揮,叮鈴的聲音響起,聲音洪亮動聽,适合張揚的年輕同志。
飛鴿的顏色選擇更多,女同志選一款紅色的自行車,就成了街上亮麗的風景線。
鳳凰自行車中規中矩,沒有突出的兩點,顏色也就是穩重的黑色,但是質量過硬,結實抗造,追求實用性的人,更願意選擇鳳凰牌的。
毫無疑問,江文恒更喜歡鳳凰這個牌子,只要能騎,什麽牌子的都行,張茉莉不挑。
張茉莉也會騎自行車,雖然家裏的條件不好,沒有條件買車,但是初中的時候在公社上學,她也用別人的自行車,學會了騎車。
現在回憶一下,她當初學騎自行車,還是江文恒教的呢,她哥和江文恒學自行車都沒費力氣,找了小坡,騎車往下一蹬,一下子就學會了,不像她,學了好幾天都把握不好竅門。
她哥嫌棄她笨不願意教她了,還是江文恒冷着一張臉,扶着後座,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帶着張茉莉學會了騎車。
二八自行車前面帶着一個大橫梁,跨上去可費勁了,學騎自行車哪裏容易
不是張茉莉學的慢,是他倆太聰明了。
學騎車的時候,有江文恒在她身邊,張茉莉一次沒摔過,反倒是學會之後自己騎車,有一次不小心撞到了村裏蓋房子人家的廢磚上,自行車前蓋直接癟了。
車是借的,張海洋把張茉莉狠狠罵了一頓,後來他和江文恒去換了車,好像還賠了一點錢。從那以後,張茉莉騎車的心思就淡了很多。
好久不騎車啦,張茉莉看着嶄新的自行車,有種陌生感,自行車可以試騎,這一層很寬敞,騎上幾下沒問題,章小青說道:“茉莉,你騎騎試試?感受一下,反正以後也買。”
張茉莉推過車,騎了幾下,還別說,鳳凰的這款車真的挺好騎的,一點也不覺得累,蹬起來流暢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