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爺爺奶奶搬來同住是一個值得慶祝的好日子,但家裏人并不知道這是唐嘉木改變了歷史的結果,吃過飯還是跟平時一樣忙活。

唐慶國夫婦要下地幹活,喂豬放牛放羊的事情就全交給了唐嘉木兄妹倆,爺爺奶奶則在家看家休養身體,順帶在院子裏做一些輕活計。

父母還沒出門,唐嘉木就把十來頭豬放出來喂食,用塑料桶把煮得濃稠的豬草從廚房拎出來,倒進院子一角的石槽裏,再把豬從圈裏放出來。

因為有一頭豬準備喂肥了當年豬,吃得要好一些,所以李秀英每天早上要煮兩大鐵鍋豬草,唐嘉木喂的時候也要分開喂兩次,費時又費力。

唐嘉木想改變這種低效率的飼養方式,他又跟唐慶國和李秀英說:“爹,媽,這樣養豬太麻煩了,并且很不科學。”

唐慶國不以為然:“不這麽喂怎麽喂呢?祖祖輩輩都是這麽喂,喂得好好的。”

唐嘉木發現有一頭豬吃食很不積極,看起來胃口很差,吃食像在磨洋工,愛吃不吃的,把食槽裏的食都拱到一邊,不知道在挑揀些什麽。身體長得也很不好,暗淡幹枯的毛發亂糟糟的立着,一節一節的脊梁骨清晰可見,兩側的肋骨一根根鼓起來。

他想拿這頭豬做突破口,于是他說:“爹,你看這頭豬,不愛吃食,明天開始這頭豬我單獨來喂,一個月就能比別的豬長得好,到時候你們就相信我了。”

唐慶國也知道這頭豬難養,很長時間都不長個,他也不是頑固不化的人,心想試試也無妨,興許兒子真有什麽好辦法呢,畢竟他是愛動腦筋的聰明孩子,便答應了唐嘉木拿這頭豬試水。

不多時,唐慶國和李秀英就扛着鋤頭出了門,唐嘉木和唐穎也趕着牲口出了村口。

村子還延續了吃大鍋飯時代的習慣,全村牲口都會聚集到一起放上山,方便看管。尤其寒暑假,每家每戶都是小孩子放牧,集體出動更容易分工合作。但這兩天因為唐嘉木比較忙,沒跟大家趕到一塊,就把牲口趕到了家背後的山坡上了。

今天是放暑假後第一天跟村裏的小夥伴們一同放牧,對于唐嘉木來說,這并不是一個學期,而是十幾年的久違,心裏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微妙感覺。

他思緒亂飛,“小時候”跟小夥伴們放牧玩耍搗蛋的場景歷歷在目,想着想着不禁有點熱淚盈眶,他連忙打斷思緒,輕嘆了一口氣。

唐穎見哥哥一路沉默不語還似乎有點傷感,便關心道:“哥你怎麽了?是不是還在想爺爺奶奶搬過來的事情?沒關系的,就像你說的一樣,總會有辦法的,說不定那些老茶樹以後真就值錢了呢。”

唐嘉木知道雖然妹妹在安慰自己,其實她對這些事情也是有些擔憂的,他這個妹妹從小就很懂事。

他笑了笑:“沒關系,哥有辦法,你就放心好了。”

Advertisement

說話間兄妹倆就趕着牲口來到了村子後山腰上的一片平緩草地上,草地大約五六個足球場大小,是山裏人常年放牧形成的一種“小驿站”,各家把牲口趕到這裏彙合,大家都到齊後再往更遠的目的地趕。

他們到來時,別家都已經到齊,唐雲第一個跑過來:“木頭!你終于來了!還以為你今天又不來了呢。”

說着就過來勾肩搭背起來,唐嘉木看他高興的樣子,心情也好了許多,他拍拍唐雲:“怎麽會不來?昨天只是家裏比較忙,出來晚了就沒追你們。”

唐穎知道他倆關系好,在一旁笑道:“阿雲哥,你跟我哥真是比親兄弟還親,你跟你哥都沒這麽親過吧。”

唐雲跟他哥哥唐嘉順确實好像八字不太合,經常吵吵鬧鬧的,不過畢竟是親兄弟,也沒壞到哪裏去,争完吵完還是要上同一張桌子吃飯在同一間屋子裏睡覺。

人都到齊了大家就繼續把牲口往山上趕,雖然整個村子有三十多戶人家,但住得比較分散,放牧按地理位置劃分成了四個組,唐嘉木他們這一片一共九戶人家一起。

平常都是各家老人和早早辍學的孩子來放牧,趕上寒暑假就基本都是小孩子了,所以也就很熱鬧歡騰,是唐嘉木他們小時候最快樂的時光,現在又要來重新體驗一遍,定會有更多不一樣的體會。

小屁孩們一路歡聲笑語,很快便到達了今天的目的地。

這是一個風景如畫的地方,森林、草地、高山湖泊依次相連。他們把羊群趕進森林裏,森林裏有各種小雜樹和低矮的箭竹叢,長滿了羊群喜歡吃的葉子,豬群有的在森林和草地邊拱草根,有的進入林子裏撿野生蘑菇和掉落的野果子吃,牛群則全部在草地上吃青草。

牛羊悠閑吃草,一群孩子便在草地上玩開了,男孩子們玩玻璃珠,下五子棋,打水飄等等,女孩子們則在另一邊繡花。

只有不合群的唐嘉康和唐嘉全兄弟倆沒參與其中,他倆坐在離大家有一百多米遠的地方無所事事。

這裏的草地比村子背後的“小驿站”要大得多,放眼望去綠油油的看不到邊,沿着湖邊一直往遠處延伸。湖泊呈長條形,這一面是草地,遠處的對面則與森林接壤,往兩側看去也是一望無際,湖水清澈泛藍,在陽光下波光粼粼,與頭上的藍天相互印襯,朵朵白雲倒映在湖中,跟着水波蕩漾。

這樣的高山湖泊他們這一帶有很多,但要數這裏最大最美,被當地人稱為海子湖。

唐嘉木坐在草地上,面朝湖水,眯起雙眼看着遠方,微風拂面,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當年再熟悉不過的地方,卻從來沒注意到過天這麽藍湖這麽美,這大概是因為當時沒踏出過大山一步,沒見識過外面的世界,走到哪裏都是大同小異的風景的緣故吧。

有了對比才能更好地發現美。

唐嘉木陶醉在美景中,忽然覺得餘光處好像有人在盯着他看,忙扭頭過去,是唐穎那張天真爛漫的笑臉:“哥你又在想什麽呢?你沉思的樣子真帥!我要是有照相機一定把你拍下來拿去給蘇小芹看。”

唐嘉木笑笑道:“你這丫頭什麽時候過來的?你不好好跟他們繡花,過來幹什麽?三心二意的!”

“他們都繡鞋子枕頭的,沒意思!這些都是以後嫁人要繡的。我可沒那麽着急嫁人,我以後也要考大學,去城裏。媽說讀了大學以後嫁人就不用繡花了,我不喜歡繡花。”唐穎嘟着個嘴說。

唐嘉木為她有這個想法感到高興:“那你可要努力學習哦。”

正說話間,就聽叮叮當當的一陣牛鈴聲從斜後方的山路傳來,還伴随着咩咩咩的羊叫和一群小孩的嘻哈聲。

唐穎立馬站起身:“是鄭家村的!”

随即朝唐嘉木眨了眨眼:“哥,蘇小芹來了喲~”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