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唐嘉木他們剛開學不久, 新學期忙東忙西的, 這才正式上課還不到一星期。
父親他們要參加展銷會的事情他也是最近才得知的。
展銷會一共舉行三天,從周五到周日。
今天是第一天,唐嘉木在課間休息時來到學校小賣鋪呼的唐慶國。課間休息只有十五分鐘, 他播完號就在原地等着。
本來還擔心父親在展銷會上太忙不能及時回電話, 沒想等了還不到兩分鐘,電話就響了。
這是學校裏唯一一個收費的座機,用的人多, 電話響了不一定是誰的,所以通常都得店老板先接起來,問一聲“你找誰啊?”, 然後再把話筒給要找的人。
現在是課間休息,只有唐嘉木來用電話,八成就是唐慶國打過來的。但店老板還是習慣性的自己接起了電話, “喂,你找誰?哦, 傳呼過去的啊,你等一下。”
話筒遞到唐嘉木面前, 他接起來道:“爹,是我。”
“課間休息啊?”唐慶國問,“正在開展銷會,就收到你的消息, 是不是有什麽事?”
時間緊, 唐嘉木開門見山:“想問問您, 展銷會怎麽樣?”
唐慶國輕嘆了口氣,把現場的情況原原本本給唐嘉木講了一遍。
唐嘉木有心理準備,不過也沒想到他們的展臺會如此冷清,他原以為再怎麽也會有人去看一看嘗一嘗他們的新茶的。
現在所面臨的關鍵問題就是兩個:生産工藝和品牌塑造。
還必須在短時間內解決。
唐嘉木想到了一個辦法,他建議道:“爹,市裏有幾個有名的老專家,對茶葉工藝很有話語權,要是能請到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來當顧問,也許就能解決問題。”
唐慶國道:“是個辦法,專家我也知道幾個,但算不上認識,都沒見過面。能不能把人請來還不一定,即使請來了,再重新開工生産也得一段時間。那明後天的展銷會就先不參加了,我先準備一下就去請人,看看能不能請來。阿木你回去上課吧。”
“爹您先別急着去請人,得想好方案才行,不然您請不來的。”一聽唐慶國準備挂電話,唐嘉木趕緊道。
“什麽方案?”
唐慶國雖然表現得很鎮定,但壓力之下大腦也有點空白,并且找專家這個方案他之前也沒想過,不知道唐嘉木還有什麽方案。
唐嘉木理了理思緒,道:“要請專家就得拿出自己的方案,得讓他們覺得您的方案可行,值得他們來幫着您做。”
“我覺得現在還可以再利用一下展銷會,您分兩步走:第一步是今天去請專家,說服他當您的顧問,明天展銷會再請他到現場,他只要能來到您的展臺上,就能吸引那些經銷商的眼球。至于現在的茶葉質量不夠好的問題,他既然同意來就會幫着說服經銷商的,畢竟合作是長遠的,有了專家壓陣經銷商也會相信您的廠子以後可以産出好茶葉來。”
“有了這個曝光度,讓別人知道了您的牌子,第二步才是在專家的指導下重新生産後面的茶葉。如果兩步都做成了,以後肯定能把茶葉賣出去。”
唐慶國認真聽着,連連表示認同,“哦…哦…有道理,這樣一來還真是一個專家就解決了兩個難題。關鍵是專家不好請,人家憑什麽給我當顧問。”
“這個就得靠您的談判能力了,”唐嘉木道:“總結一下您的優勢,您現在的茶葉都是古樹茶,古樹茶本來就比普通茶葉耐泡,并且喝起來回味更好,這是古樹茶的特色,只不過因為産量低的問題沒人重視。您現在有那麽多古樹茶供應,這就是您的優勢。”
“有了優勢還不夠,您還得跟他表達出你做古樹茶的遠大目标來,您就跟人說您要做出全國最好的古樹茶品牌,想找一個顧問,而這個顧問非他莫屬,別人是不行的。”
唐慶國一聽他說全國最好,覺得這牛皮吹大發了,他笑道:“這個太假了吧?還是得實事求是。”
唐嘉木接着認真道:“爹,這個一點都不誇張,我說全國最好還沒完呢,其實全國最好就意味着全世界最好了,因為我們國家的茶葉就是世界上最好的。”
“您聽我的,就這麽說,這個遠大的目标有一個名詞叫’願景’,您記住這個詞,到時候您說’我們廠的願景是做全國最好的古樹茶品牌’,專家會對您刮目相看的。”
唐慶國雖然着急解決問題,卻還是被兒子說逗笑,講大話都這麽認真。他說:“就說做全市最好的吧,全省的也行,說出口也沒那麽虛。你這全國全世界的,怕說出來讓人家笑覺得我是瘋子。”
唐嘉木有點着急,課間休息時間就快到了,還沒說服父親,而父親只有半天時間做準備然後去請市裏的專家。
他加重了語氣強調道:“爹,我沒說大話。您要有理想,做全國最好的是完全可能的,您別覺得遙不可及。您要是說做全市最好或者全省最好,那些專家才不會幫您呢,全市最好的他們早就做到過了,再幫您做一次對他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也沒什麽挑戰。他們也需要實現更高的目标。現在說起來是您去求人家幫忙,實際上也是您給人家提供好機會,讓他們有機會做出更好的産品來。”
唐慶國“嗯”了一聲,沉默了一會,他真正認真思考起唐嘉木說的道理來。
這邊唐嘉木沒聽到回應,問了一聲:“爹?您覺得怎麽樣?”
“好,那就按你說的辦,我看看先找誰後找誰合适。”唐慶國終于有點想通了,“我想了下你剛才說的,還是你想得長遠,人家畢竟是專家,請人家做事當然得是做大事才行。本來只想做個小廠,但這樣根本做不下去,那就做好的。”
唐嘉木終于松了一口氣,還好給父親講道理不算難,愛動腦筋的他一說就懂,“就是啊,要做就做最好的。并且您現在有這個條件,就差一個好專家了。廠子不在于大小,小廠也可以做出最好的東西來。”
唐慶國也從之前的迷茫變得充滿了希望,“好,阿木你去上課吧,我這就準備一下,下午去找專家。”
挂電話前,唐嘉木又強調了一下:“爹,您記住兩點,您的優勢和願景。這是您的法寶,成敗就在此一舉了。”
“我明白了。”唐慶國道,他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明天星期六,你要是有時間可以來展銷會看看。”
可能是覺得唐嘉木去了現場說不定還能有什麽新發現,雖然嘴上沒說,但他現在對兒子已經十分佩服。
“好的,我明天早上騎車過去。”唐嘉木道,“那我挂電話了,爹您辛苦了!”
挂了電話,唐嘉木立即趕回教室,上課鈴其實已經響了幾分鐘,他已經遲到了。
……
這邊唐慶國挂了電話,立即就要做準備,上午很快就要結束,他只有半天時間。
他叮囑手下人看着展臺,自己駕車回廠裏的辦公室。
取了一張紙,在上面寫寫畫畫,列出幾個專家的基本情況和他們的各自所長,按優先順序排列。
然後找人了解清楚幾個專家都在什麽地方,他要登門拜訪。
不打算提前打電話,電話裏說不清楚,很容易被拒絕,要打電話也是人已經到了再打。
最後去買禮物,總不能空着雙手去見人,得有誠意。
都準備好以後,他有點猶豫要不要把兩個技術員帶上,光杆司令去怕聊起有些技術上的問題時自己講不清楚。
但他轉念一想,還是不帶好。見了專家要說的核心問題是自己的優勢和願景,至于技術問題,人家是專家,應該不用深入聊太多。
帶了技術員去還存在風險,他現在這兩個技術員,做出了一點成績就有點飄飄然。
他覺得專家也是會看團隊的,萬一專家指出目前技術上的不足時,兩個技術員還不服,要跟專家争論。
這種可能性很大,因為兩個技術員的水平雖然在縣城的廠裏是頂尖的,但遠達不到專家級別。
他倆自打跟唐慶國一起幹以來,總是以專家自居,也沒怎麽增強自己的技術水平。
第一批茶葉生産出來時就大誇特誇自己的産品,拍着胸膛對唐慶國說到了展銷會上保準被人搶着簽訂單。
唐慶國對他們這種盲目自信是有些懷疑的,但由于建廠以來一直到投入生産都很順利,唐慶國也有點被蒙蔽,喝了自己廠生産的茶也覺得還不錯,所以唐慶國也就沒跟他們提出什麽疑慮。
現在事實證明他們的技術還是不到家,而對自己的認知卻偏差很大。為了防止節外生枝,唐慶國最終決定還是自己一個人去找專家為好。
……
唐嘉木坐在教室裏,努力想讓自己專心聽課,卻抑制不住地去想父親的事。
技術水平達不到,生産不出好茶葉,這一點當初他也有所預感。剛建好廠時,唐慶國他們去慶祝,兩個技術員的表現就有點志得意滿。
只是人家畢竟是唐慶國建廠創業的功勳,沒有他們的支持,唐慶國也不可能去建廠,所以唐嘉木也不好說什麽。
再說他也不能斷定,人家以後做出來的茶葉就一定不好,萬一過早提醒了父親,導致團隊分裂就更嚴重了。
不管怎麽說,事已至此,希望父親能夠順利說服專家,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