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留言

張家有個女娃六個多月就出生沒多久十裏八鄉都知道了,之所以事情傳的這麽快,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張婆子當天氣不過跑去長平村鬧了一場,還有一部分原因就出在親家薛家身上。

薛童生雖然是個童生卻自喻為讀書人,不屑和村婦計較,他媳婦薛王氏卻沒那麽大度。當初薛張兩家結親,一部分原因是張家三房的張長志是跟着薛童生啓蒙的,另一部分原因就是張家家底厚,兄弟多。

長平村不同于桃花村,桃花村除了張姓,就是王姓,蘇姓多點,張姓占了大頭,所以也有人叫桃花村為張村。

薛家的人口單薄,薛童生又自诩讀書人,家裏供他讀書這麽多年,加上後來又供兒子讀書,早已入不敷出,薛童生看重面子,哪怕家裏艱難也不許薛王氏外出做活計,艱難的将女兒養到可以嫁人的年紀。

薛王氏就動了腦筋,她不敢違逆薛童生的話,可家裏的幾畝田根本不夠嚼用,于是就盯上了女兒的婚事。

挑選了兩年之後定了張家,一方面是張家兄弟多,到時候有個幫襯,另一方面就是張家家底厚。

張家當初起房子的時候,因為想到家裏人口多,直接起了九間房,雖然都是泥胚房,比起其他人家也更厚實,到時候不至于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

薛童生的女兒薛清夢從小被父母嬌養,又因為薛父的原因,是個标準的以夫為天的女人,又沾了點薛父讀書人的傲氣,總覺得自己和鄉下這些泥腿子不同。

張婆子雖然為人潑辣了一些,處事也強勢,卻不是什麽惡婆婆,家中男人多,她也不會非逼着媳婦整天忙個沒完,加之有着三兒子和親家公這層關系在,對薛清夢還要更看重一些,結果這麽一弄,薛家人都自覺自家高張家一頭。

剛開始張婆子沒發現,後來發現之後,也沒說什麽,就是讓大媳婦拿出長嫂的威嚴來,做什麽事除了大媳婦能輕快些,其他三個媳婦都一樣。

二媳婦王春妮和四媳婦蘇春花都是老實人,什麽都沒說,只有薛清夢覺得這是因為自己沒兒子的原因,回了娘家薛王氏也是罵她沒本事,連個男娃都生不出來,薛清夢也不敢再擺什麽譜,老實了起來。

之後就是一連生了兩個閨女,越發怕被婆婆罵,被外人指指點點,一心想要生兒子,薛王氏和她的想法一樣,都覺得只要有個兒子就能在張家站穩腳跟了。

其實還有一點薛王氏沒說,女兒剛嫁過去的時候,張家待薛家親厚,別說逢年過節,就是平時有些什麽好東西,也要往薛家送一份。

當初她把女兒嫁到張家,圖的是什麽,就是女兒能夠拉拔一下自己家,有了張家的幫扶,即使家裏還是入不敷出,最起碼沒有再出現過餓肚子的情況。

薛王氏當時就得意自己想了個好辦法,解決家裏的情況,結果後來張家對薛家越來越冷淡,到了現在除了逢年過節的走禮,基本就沒再往薛家送過東西。

薛王氏的日子難過,就埋怨起女兒沒用,生不出兒子,所以這次女兒懷孕後,知道有很大的可能是女孩,她就開始四處問生子秘方,後來就從一個神婆那裏弄來了一種可以讓肚子裏的孩子變成男娃的藥。

她覺得只要女兒吃了這藥,生了男娃,張家人自然就得繼續捧着薛家,她也不用這麽艱難了。結果女兒沒用藥被發現不說,還提前讓那丫頭片子出來了,孩子都出來了,自然沒辦法再變成男的。

她心裏就難過自己還要過苦日子,結果張婆子這次不給面子了,直接罵到家門口,薛王氏心裏覺得自己沒錯,可她不敢說啊,尤其是看着張婆子一副要吃人的架勢,腿都是軟的。

等到後來張婆子走了,她也終于反應過來,反應過來之後就開始覺得委屈,她覺得自己一心為老張家考慮,怎麽老張家不領情不說,還罵到了家門口。

尤其是因為這件事丈夫也對她很不滿,薛王氏心裏委屈,在家裏不敢對丈夫說,就到村子裏說,娘家說。

這麽一來十裏八鄉都知道了這件事,除了在聽到女娃六個月就生下來問了句怎麽樣了之外,衆人都和看傻子似的聽薛王氏訴委屈。

做媳婦的回去看自己婆婆都覺得親切了不少,做婆婆的看着媳婦也順眼了許多,她們心中的想法大同小異,可以概括為幸好我沒有一個薛王氏那樣傻子似的媳婦(婆婆),一時之間十裏八鄉的婆媳關系竟然前所未有的好。

除了少數覺得女娃沒用就該溺死的人外,大部分人都覺得女兒都嫁到老張家了,人老張家還什麽都沒說,這娘家媽反而恨不得把女兒折騰死,這不是傻子是什麽。

張婆子家殷實這是衆所周知的,除了起了九間房子外,張婆子給兒子找媳婦那可都是用了心的,當然老三除外,不是張婆子偏心,主要是鄉下人對讀書人本就崇敬,再加上當時老三自己相中薛家女兒了。

自己兒子願意,又有薛父幫忙啓蒙這層關系,張婆子只得同意了,結果沒想到就這個媳婦喜歡鬧幺蛾子。

張家的四個媳婦說出來,在沒嫁之前那可都是出了名的勤快懂事,家裏條件也不算差。放在鄉下其他人家,家裏孩子多,都要張嘴吃飯,沒本事的人到娶媳婦的時候,沒錢就往山疙瘩,或者哪家窮的揭不開鍋的人家找,還有一種更窮的就是換親了。

張婆子給四個兒子娶媳婦的時候,那腰可是沒彎過,親家提出的要求,只要不過分人家都給辦了,四個兒子的婚事都辦的像模像樣,也是從那時候起,開始傳出張家底子厚實的話來。

放着好好的親家不做,非折騰人家家裏的事,以張婆子的性格怎麽可能會善罷甘休,別看她沒做什麽,只是上門鬧了一場,就這大家心裏都有數了。

人張家懶得再搭理薛家了,之前那些看着張家的面子,對薛王氏睜只眼閉只眼的人,可就不會再那麽好說話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