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張三(八)
顧家本就和宋家不分伯仲,如今又得了魔教援手——至少魔教在截取情報上很有一手,而且江湖門派總比朝堂中人要自在得多,顧青雲與宋金秋的交鋒中占盡上風,孟小安也得了不少好處,兩人便就起了長期合作的打算。
果真是“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顧青雲不禁感慨,若非是宋家想用武力解決事情,恐怕孟小安才懶得搭理這種事情。
張三聽完便松了口氣,他不知道顧青雲和孟小安私下的聯系,一門心思的以為滄州水患是自己造成的,如今這一份龐大的責任由這麽幾個人一起來分擔,他一下子輕松了不少,臉色也由陰轉晴。
孟小寧趁着他們說話的時候又給自己舀了兩碗湯,顧青雲不是奢侈浪費的人,加上如今水患還未完全治好,雖然上的菜色多,但分量都不大,東西也大多是極其普通的家常材料,只有那鍋烏雞湯裏頭有不少好料,孟小寧從小就對吃的很有一套,自然是嘗了嘗便嘗出來了,這一桌上沒人同他搶吃的,他幾乎是一個人喝完了那一整鍋湯。
孟小安視若無睹。
倒是張三先開得口:“你這個吃法,沒事吧?”
孟小寧嘴裏塞滿了東西,支支吾吾的說不出話來。
孟小安冷笑道:“他能有什麽事……豬不都是這麽吃的麽?”
張三便不再開口,孟小安是孟小寧的胞弟,雖然兩人如今的交集不多,但孟小安顯然是把孟小寧放在心上的,不然也不至于因為孟小寧的一句“挾持”就大打出手;也不會因為孟小寧對顧青雲擺這樣的臉色。
等到孟小寧也吃得差不多了,顧青雲便着人來撤了桌子收拾飯廳,他原本還在想該如何同孟小安談下去,卻是孟小安自己先開得口:“米糧如今正貴,魔教雖然不會發國難財,卻也不會和錢過不去,滄州境內的糧店如今是以往百倍的價格在出售米面,魔教不會去做這個冤大頭。”
顧青雲道:“可是魔教的存糧已經不多了,若是你不收,再過幾天就沒有米糧可以救濟了。”
顧青雲說得不差,米糧原本就不是魔教的主要産業,這只是收入的最低保障,卻不會是魔教最大的進項,設在滄州境內的兩處總壇兩百餘家商鋪,糧油鋪子加起來不過七家,就算勉強加上賣花生、小米、大豆等等的幹貨店,也一共只有十一家。
滄州水患,魔教靠的就是這十一家鋪子的存糧在調度救濟,滄州一共有一個州府、兩座城、十二個鎮、一百二十餘個村莊,村莊被淹了一百一十九個、鎮子也被沖毀了八個,導致滄州水患的并不是堤壩上的一個兩個缺口,而是整條在滄州境內的水壩整個崩塌,甚至連帶了滁州境內與滄州接壤的那一部分。
魔教在滄州州府城外設立赈災點六處,包括了官道上的那一處;另外的平城、永城,各設赈災點四處;十二個鎮子裏有九個設立了赈災點,每個鎮子設了一個。
加起來一共二十三個赈災點,每天發兩次粥。
平均下來每個鋪子要供兩個赈災點。
Advertisement
如今已經過了半個多月,魔教四處調度協調,滄州附近能夠調來的米糧已經全部沒有了。
再這樣下去,魔教在滄州的兩處分壇都要回撤了,因為他們幾乎沒有足夠的東西來供給自己人的需求。
顧青雲雖是滁州知州,滁州比滄州富庶不假,但顧青雲的身家有限,而赈災是一個無底洞,若非是魔教出手相助,他憑一己之力,就算顧家再伸以援手,也是絕對不夠的。
“是你要我赈災,又不是我自己想赈……你若是把錢給我,多少米面我都能給調來,但是現在要魔教去收購那些,絕無可能。”孟小安看着顧青雲,一臉平靜:“說到底,這些人的命,本來就和我沒有什麽關系……或者你也可以讓他們等朝廷的赈災糧,我之前接到消息,估計還有十來天就能到了。”
顧青雲苦笑,滄州如今能夠穩得住局面,就是因為有魔教的米糧支撐,百姓知道自己不會餓死,這才卯足了勁頭重建家園。一旦現在的赈災點撤走,場面就會又失去混亂,之前做的一切努力化為烏有。
“要多少錢?”張三開口。
孟小安掐指一算:“少說三萬兩白銀。”
重修水壩朝廷一共不過撥了白銀十萬兩,如今要赈災,不過是十來天,因着水漲船高的米價,大多比災前翻了好幾個倍,若光是這樣也就算了,有些米鋪根本不敢開門,即便是有糧食也不敢賣,魔教得到的價格大多是黑道上私下交易的消息,不然在滿目瘡痍的滄州,正大光明的開一家米店,最後只會被流民搶劫一空。
沒地方買糧食,這是其一。
糧食的價格貴,這是其二。
這就是現在滄州米糧的現狀,若非魔教插手迅速,按照滄州災情,就算是有流民造反也未可知。
“可以。”張三點了點頭:“你先買,買完我會把錢給魔教。”
孟小安看了一眼他。
他大大方方的就任孟小安看了。
孟小寧在一邊咳了一聲。
張三回過頭來。
孟小寧道:“在商言商,作為一個商人,我對于你現在的承諾持懷疑态度。”
張三好氣又好笑:“你覺得我說話不算話?”
孟小寧一本正經的點了點頭。
張三答:“可惜你不是魔教教主。”
孟小寧被他說得愣怔,猶豫了一會兒,十分沒有底氣的說道:“可我是魔教教主的弟弟。”
張三轉頭看向孟小安:“魔教教主的弟弟在魔教,說話算話嗎?”
出乎意料的,孟小安點了點頭:“算的。”
張三突然意識到了什麽,又轉過頭去看孟小寧,孟小寧的勺子在自己的小瓷碗裏攪着烏雞湯,把枸杞一粒一粒小心翼翼的挑了出來。
顧青雲又只能像是個和事佬一樣開口:“如今正是非常時期,大家需要一致對外才是。”
孟小安還沒開口,孟小寧又道:“那好吧,現在不算了。”
孟小安看了他一眼,但孟小寧的眼裏只有自己碗裏的烏雞湯。
“如果你有什麽要求,可以直說。”張三的态度算得上是非常真誠:“既然我們現在都在尋求合作,沒必要在互相心裏留下裂隙,還是衆志成城為好。”
孟小安想了想,答道:“我沒什麽要求……笨寧,你有沒有什麽要求?”
孟小寧看了看被自己喝的差不多的烏雞湯,答道:“每天要一碗雞湯,不要枸杞。”
顧青雲連忙答應:“可以可以,不過是雞湯罷了。”
烏雞雖然不多,但也不少,比起魔教現在出手買下三萬兩白銀的米糧來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張三有錢,可是卻沒有這個門路,能夠從黑道上買下這麽多糧食——就算他知道了地方,人家也未必願意賣給他。
孟小寧得了允諾,立刻開心的笑了起來,一副滿足的模樣。
孟小安皺了皺眉頭,最終什麽也沒說。
孟小寧又開口道:“還要利息。”
顧青雲原本也在笑,聽了這話只覺得笑容一僵,張三也遲疑了一下,最後還是開口:“不知道這位魔教教主的弟弟想要多少利息?”
孟小寧掐着手指頭算了半天:“一百五十八兩銀七十二銅外加三石白米。”
張三松了口氣,看向顧青雲:“我身上現下拿不出這麽多,不如請顧知州代為暫付?”
一百五十八兩幾乎算得上是顧青雲的大半年的俸祿了,不過像他們這種人,總不可能是靠着俸祿過活,于是顧青雲還是點了點頭:“可以,明日一早我讓管家送到孟兄那去。”
孟小安點了點頭。
“嗯……”孟小寧想了想,轉頭看向孟小安:“這次,在滄州州府的那家米店,叫什麽來着?”
孟小安知道孟小寧不會白有這一問,魔教的産業大多是普通産業在暗處——即別人都不知道這是魔教的鋪子;而在律法邊緣的在明處——人人都知道這是魔教的盤口;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正是反過來的,那普通的鋪子沒人知道是魔教的,所以正大光明的開在路上,可能店裏的夥計腳夫都不知道自己在為誰工作,誰都能進來買東西;但那些黑道的店面卻是隐藏在小巷子裏,除非是道上的人,不然很難有人知道到底在何處。
這滄州州府的米店就是前一種類,它就開在滄州州府朔陽城內,從城門道知州府的那條大道上,店面極為顯眼,朔陽城內的百姓大多都知道這裏有一家豐禾米糧,也知道他們價格公道、童叟無欺,這就是最為市井的店鋪,如果有人告訴他們,這是魔教的盤口,他們只會哈哈大笑,然後告訴你,怎麽可能呢?這米店在朔陽開了快三十年,我可是吃着他們家的米長大的,魔教?不可能。
孟小安對顧青雲留了一手,顧青雲只知道魔教在滄州和滁州境內大約有多少糧食的儲備,卻不知道具體的店鋪,他要查起來很方便,但如今他正和孟小安處于互相試探的初期,貿然出手只會讓魔教離心,得不償失。
顧青雲不知道。
但是孟小寧就這麽大喇喇的問了。
孟小安猶豫了一瞬,還是決定給孟小寧一個面子:“叫做豐禾。”
孟小寧又看向了張三:“豐禾米糧在滄州生死存亡之際,将糧食提供給了滄州百姓用于救急,是大義之舉,擔得起皇商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