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李四(一)

抵達都城的時候已經過了一個多月。

張思勉從馬車進城時就發現了都城的氣氛似乎很凝重,城門處的守衛各個表情肅穆,一副嚴陣以待的模樣,而且身上的武器都是嶄新的□□,腰間別了匕首。

張思勉在都城外三十裏的地方與自己的大部隊彙合,按理說像是他們這樣大的陣仗,又有張思勉這個皇子坐陣,根本不可能會受到城門的盤查。但實際上他們卻遇到了,守衛城門的将領似乎還與張思勉認識,兩人低聲交談了幾句,最終守衛還是把整個車隊摸索了一遍才肯罷休。

張思勉重新回到馬車上時,打扮成小厮模樣的孟小寧便忍不住開口:“是不是有什麽大事?”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孟小寧和張思勉一路,扮成是張思勉的小厮;孟小安和李四另走一路,帶着魔教的人馬,拿着顧家的信物,這樣既讓人知道了張思勉和魔教已經勾搭上了關系,但也不會讓別人覺得他們過于親近。

“嗯。”張思勉的臉色很不好看,雖說當時他從秦鳳嬌那裏知道了宋家要拖延他回都述職的時間就已經知道了都城肯定已經發生或者将要發生什麽大事,但是這一路上不斷的發現新的疑問,好不容易才勉強串聯到一起,他也不願意那麽簡單地就放棄。

“怎麽回事?”孟小寧見張思勉這樣緊張,不由得也提了一口氣。

張思勉搖了搖頭:“都城裏出了兩件大事,如今整個都城戒嚴,嚴進嚴出。”

孟小寧一愣,一般來說要戒嚴也不過是寬進嚴出,怎麽會到了嚴進嚴出的地步。

張思勉接着說道:“第一件事情就是……有人操練私兵被人舉報了。”

其實張思勉和孟小寧都知道是宋家和二皇子在做操練私兵的事情,但是如今在都城裏到底不比在外面,為了防止隔牆有耳,兩人說的很是隐晦。

“是誰舉報的?”孟小寧是真的有些錯愕,朝廷裏的渾水他不太清楚,但他知道什麽時候應該做什麽,如果不能一擊必中,肯定不會有人去舉報這樣大的事情,因為這只會打草驚蛇,很難達到舉報者的目的。

張思勉搖了搖頭:“不知道,似乎是夾在奏章裏的一頁紙,直接呈交到了父皇案頭,幾個接觸此物的太監、內閣、臨近奏章的幾位大臣都被一一找去談話,誰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父皇大怒,但是茲事體大,立刻派人去查看,那人似乎已經得了消息遣散了那邊的私兵,但是時間緊迫來不及收拾,聽說留下了大量操練的痕跡,少說有三四萬人,不僅有很多沒來得及帶走的鐵器,還有數量衆多的馬蹄留下的痕跡。”

孟小寧一愣:“騎兵?在都城附近?”

騎兵不僅耗資巨大,實際上也不适合漢人作戰,尤其是騎兵最有優勢的地域應該是一望無際的平原,而都城裏人口衆多,附近又有不少山頭,騎兵其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張思勉接着說道:“從練兵的山上下來便是西南小門,只需過兩條街便是朱雀大街,騎馬的話,從那處到宮中不過一炷香的時間。”

Advertisement

孟小寧沒有仔細研究過都城的地圖,不過也大概能從張思勉的話裏推測一二,對方是做好了一擊必殺的準備,所以才會冒這樣大的風險:“這是嚴進?”

張思勉點了點頭。

皇帝年紀已經不小了,他本就不是什麽膽識出衆的人,現在也變得更加膽小怕事,就怕對方突然發難,不僅召集了禁衛軍和都城南北兩處巡防營,連京兆府的捕快都充數做了巡查的人——三四萬人絕不可能憑空消失,他們如今沒有被找到只有兩種可能,一是還隐匿在附近的山脈中,二是已經混入了都城裏。

“那又為何嚴出?”

張思勉深吸了一口氣,用有些複雜的眼神看着孟小寧:“又出現了……”

孟小寧一愣,一時間還沒有反應過來他在說些什麽:“什麽?”

張思勉道:“又出現了和蔡重光死狀相同的人,這次是刑部尚書季承雲。”

孟小寧大概能夠明白了現在整個都城一副山雨欲來的模樣是為了什麽了,身邊有個殺人不眨眼的“剝皮殺人”,外面又有不知道在哪裏的私兵虎視眈眈,都城裏一塊板磚扔出去砸到十個人,有八個是朝廷命官宗室子弟,而這些人,大多都是最貪生怕死的。

“季承雲雖然任刑部尚書,但實際上為人卻很謙和,和蔡重光一樣是個長袖善舞的人,在朝中沒有什麽宿敵,也沒有明确的站隊,幾個派系都沒有必要殺了他,如今他突然死亡且死狀凄慘,和蔡重光的形狀一模一樣,如今朝堂裏亂成了一鍋粥。”

張思勉要上朝,孟小寧卻是不用的,他和孟小安還有李四在魔教的分壇碰了頭。

“怎麽樣,有消息了嗎?”孟小寧看着孟小安,神色裏難得有些緊張。

孟小安點了點頭:“我先前就尋了兩個魔教長老去山陰公主墓看過了,那邊的情形十分詭谲,先前住在那附近的南疆人已經全部搬走了,現在住在那附近的都是漢人,看上去全是一副死氣沉沉的模樣……他們怕打草驚蛇,現在在烏涼山下安營紮寨,準備找個機會摸進公主墓看一下。”

孟小寧皺着眉頭道:“如今就算是進了公主墓,恐怕也不一定能夠再找得到什麽東西了,畢竟離第一批人進去都已經過了三十年了,再怎麽樣也不可能還有什麽東西剩餘下來了。遑論這幾十年來不斷的有人進入墓穴中,不斷的去發掘其中的秘密。”

“話雖如此……”孟小安的臉色不是很好看,不知道是在顧及什麽最終還是沒有說出口:“不過那墓中應該還有別的東西,至少那邊還有人守着,如果那墓已經對他們沒有任何價值了也不會再費心遮掩。”

孟小寧應了一聲,良久又道:“這種陰毒的東西總歸不會是什麽好物,讓他們也都注意點,別沾染上什麽。”

孟小安點了點頭,又轉頭去看李四:“你有沒有什麽想法?”

李四沉吟了一會兒,有些不确定的開口道:“我的确曾經聽我娘說起過陰姆廟的事情,南疆的信仰……從中原人的角度來看,的确不太正常,裏面會涉及到很多有關活牲的內容,而且祭祀的東西也大多為陰私之物。”

“如果你娘在這裏就好了。”孟小寧嘆了口氣。

李四苦笑:“連我爹都不知道他去了哪裏,那我就更不知道了……陰姆廟其實不止一兩個,而是有十數個之多,不過所在地方都非常的偏僻,又不是普通風水旺盛的地方,不論是盜墓者還是後來的人都很少會在那裏動土,唯一能夠确定的是在陰姆廟周圍,一定會有南疆人居住的村莊……不過南疆人到了中原,和漢人通婚,又被中原文化同步,随着時間的推移,慢慢也就分不清南人和漢人了,後來的孩子也很少有能夠知道有關陰姆廟的東西,就好比是山陰公主墓,在早些年可能還會有那麽一兩個南疆的老人略知一二,随着時間過去了,老人都已經去世,新的孩子根本不會知道那種烏七八糟的祭祀。”

孟小安點了點頭,李四的母親也是南疆人,但最終也放棄了很多與南疆有關的東西。

孟小寧又道:“若是不止一處,那麽我們有沒有可能找到別的陰姆廟?即便是與普通風水無關,陰姆廟的選址總不會是随機的,只要我們仔細研究一下山陰公主墓所在的地方,總能夠找得到其中的特點,與其強行突破別人的封鎖,不如我們再找一個?”

李四又是苦笑,而後才小聲道:“陰姆廟當然是有特點的,特點就是,它所在的地方,至少死過十萬個人。”

孟小安一愣:“十萬人?”

李四點了點頭:“不錯,而且這十萬人必須都是枉死之人。”

如果說陰姆廟建在地下就已經足夠詭異,需要十萬枉死之人則讓人更加毛骨悚然。

孟小寧想了想,而後有些不确定的說道:“前朝兵敗,好像是有一支大軍被趕上了烏涼山,而後被放火燒山,據說的确死了不少的人。”

這樣暴戾的東西只會損壞王朝形象,這還是孟小寧以前聽幾個老人聊天時說到的,如今有所記載的內容不過是:“廢王困守烏涼山,被圍月餘,大敗于安國公,舊朝滅”。

“這就是山陰公主墓最為特殊的一點,”李四看着孟小寧:“也是它與別的陰姆廟最大的不同。廢王死于烏涼山,他雖被廢,但也曾經稱帝,可稱得上是真龍天子,這樣的戾氣和怨氣,絕非普通人可以比拟。”

“本朝承平一百餘年,這陰姆廟存在了也不過一百餘年,難道是一百年前的秘密?”孟小安只覺得一陣頭疼。

李四搖了搖頭:“我聽我娘說,因為山陰公主墓的位置特殊,南疆人特意把南疆聖物轉移到了山陰公主墓中,其中所存在的秘密遠不止一百年。”

孟小寧問道:“你娘有沒有說過,這個秘密有關于什麽?”

李四猶疑了半天才猶豫着開口:“關于長生。”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