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張存光(一)
“生氣了?”孟小寧見張思勉低着頭走路也不搭理自己,忍不住湊過去問他:“生什麽氣呀?”
張思勉自然是生氣的,孟小寧做事之前向來不會告訴他,一次兩次也就罷了,次數多了連佛都光火:“我有什麽好氣的,你就是同母妃說這個,也不會來同我說,是我自個兒不好,幫不到你什麽……我沒有生氣……”
孟小寧瞧他這副樣子便知道是氣極了,忍着笑去牽他的手:“告訴了你不是還要你擔心麽?莫生氣,一點也不像是你會做的事情。”
張思勉心裏存了個疙瘩,不過也沒再說什麽,只是轉過了臉不去看孟小寧。
恰好此時方勁松從拐角走出來,看到了張思勉和孟小寧,先是奇怪的“咦?”了一聲,看來是沒有想到會在皇宮中看到張思勉和孟小寧兩個人結伴而行。
方勁松的身邊也跟了個大太監,張思勉自小在宮中長大,一眼就看出來了那是原來的方貴妃,現在的方皇後身邊的太監。方皇後和普通的宮妃不一樣,大多數的宮妃都更願意用婢女,但方皇後的心腹都是太監。
“見過三殿下,孟大俠,好久不見了。”方勁松雖然被吓了一跳,但卻又很快反應過來,笑着對着張思勉和孟小寧行了個禮:“你們是來進宮見皇貴妃娘娘的麽?”
孟小寧雖然曾經對着他嚷嚷自己是張思勉的人,但是方勁松并沒有太過較真,畢竟對于張思勉來說,只要正房夫人是個大家閨秀,能有一個嫡子傍身,在外是不是有別的女人男人,對于他來說并不是什麽要緊的事情。
方勁松當然沒有小看孟小寧,孟小寧和後來出現的孟小安都讓他心懷戒備,但他對于孟小寧和張思勉之間的感情的确不太看好,也不覺得張思勉真的會和孟小寧相伴一輩子。
只是如今張思勉竟然是帶着孟小寧進宮了……若真是帶來給娴妃看的,那說明至少張思勉是認真的。
“是啊。”孟小寧和皇帝分開之後便收了那副惺惺作态,又變成了原來吊兒郎當又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了:“方大人來見皇後娘娘?”
方勁松被一噎,他是外男,除了能來見見自己的胞妹,還能見誰呢?
這樣一想他才後知後覺的反應過來,孟小寧這是在回敬他那句“來見娴妃”呢。
方勁松只得苦笑,他并沒有非要和張思勉還有孟小寧作對的樣子,但是孟小寧卻一直對他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也不知道這份敵意到底來源于何處。
張思勉拉扯了一下孟小寧的袖擺,顧家和方家雖然也沒有什麽交情,但因着兩家都與宋家之間的關系勢同水火,所以也沒有交過什麽惡,現在也沒有必要去和方家結怨。常言道:冤家宜解不宜結,宋家一倒,方家如日中天,顧家又不争這個第一,倒不如避其鋒芒。
“方大人。”張思勉笑道:“皇後娘娘近來可好?最近的政務繁忙,倒是很久不曾去請安了。”
Advertisement
中宮皇後算是皇帝的正妻,也就是所有皇子的嫡母,張思勉這麽說倒是一點都沒有錯。
方家與王蠱之間的關系只有兩處存疑,一是路既白的身邊有方勁松的人在監視;二是方勁松分明知道鬼蠶村卻只說自己不知道,但這只能說明方家在調查王蠱,很難說方家就是王蠱直接操縱人。
“皇後娘娘也是剛剛開始處理六宮事物,”方勁松知道張思勉是在給自己臺階下:“有很多還不太明白的地方,現在正是苦惱的時候,下官也沒什麽能幫得上忙的,只能進宮來陪她說說話,排遣一下她的苦惱。”
孟小寧卻在這個時候開口了:“皇後娘娘只有一個人,後宮之中卻有這麽多的宮殿妃嫔和婢女宮人,忙不過來也是一樣的,你去和娘說,沒事也可幫幫皇後娘娘啊。”
此話一出,不僅方勁松接不上話,張思勉也不知道該接什麽,一旁的那個大太監更是張大了嘴巴,直楞楞的看着孟小寧。
這話的語氣太過惡劣,內容也足夠挑釁,在謹言慎行的後宮裏幾乎是不可能出現的。
但是這挑釁卻又不是娴妃沖着皇後發的,君不見連三殿下都客客氣氣的嗎?再說三殿下的神色這樣驚訝,一看就知道不是兩人說好要□□白臉的。
方勁松知道孟小寧是個刺頭,但是沒有想到孟小寧能夠莽撞成這個樣子,“娘”這個字就更是微妙,一是向方勁松表達了自己的身份已經過了娴妃的面兒了,二也是結結實實的得罪了一大片人。
張思勉只得幹咳道:“小寧,不要胡言亂語。”
孟小寧“哦”了一聲,有些悻悻的閉上了嘴巴。
張思勉才又轉過頭去和方勁松賠罪:“方大人,實在對不住,小寧他是江湖中人,性子野慣了,今日是第一次進宮,宮裏的規矩多,把他給憋壞了,這才口不擇言,還請方大人勿怪。”
說完張思勉又看向了那大太監,俗話說“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皇後娘娘能不能聽到,聽到了什麽都是這太監說上去的,他從衣袖裏摸出來了兩個金锞子——進宮時他身上常帶着打賞的東西——給了那大太監:“公公也辛苦了,這些就拿去買點好茶喝。”
那大太監當然也明白張思勉的意思,笑着接過了金锞子——那金锞子成色好,看上去便知道是好東西,于是細聲細氣的說道:“謝過三殿下的賞,三殿下也辛苦了……只是日後還得常常帶着孟大俠入宮,還是得看顧着點。”
張思勉聽他的話便知道這一頁是翻過去了,暗自松了口氣。
娴妃還是從二品妃的時候就被方貴妃壓了一頭,只是那個時候方貴妃眼中只有宋皇後,自然不會挑娴妃的錯處,如今娴妃卻是升了皇貴妃,方皇後也時過境遷,只怕各種感覺早已和當初的不一樣了。
孟小寧又看向了方勁松:“聽說再過兩天便是陛下的壽辰?”
方勁松笑道:“不錯,這一次會宴請百官,你看看能不能讓三殿下把你也捎來?”
孟小寧問道:“可是有很多好吃的?”
方勁松點了點頭:“那是自然,宮中什麽珍馐美馔沒有?先前的幾次宴會大多是天上飛的、水裏游的、地上跑的,不一而足……這一次聽說西南、西北還有東海都運來了新鮮的好物,你若是來了,定能嘗得到。”
他頓了頓,又怕孟小寧瞎嚷嚷自己說這壽宴鋪張浪費,便又補充着開口:“當然了,陛下是最愛節儉的,早些時候的天子壽辰要擺滿一百零八種菜式,而且這菜式中的材料、技藝、做法各不相同……陛下覺得鋪張浪費,便縮減到了九十九種。”
孟小寧一臉無語,只覺得方勁松還不如不解釋,從一百零八種縮減到了九十九種,這根本沒有任何意義啊?減掉的那九種沒準正好是皇帝陛下不愛吃的呢?
方勁松又從孟小寧的表情上讀出來了他的想法,只好再補充說道:“當然了,這是禮部最後裁定的意思,陛下一開始是說要縮減到一十八種的,但禮部說這樣不合規矩,體現不出皇家威儀。”
孟小寧聽得更加無語,皇家自然是有威儀的,這種壽宴,通常來說是從上往下切半減少,避開有避諱的數字——比如說皇帝是一百零八種,太子和親王便是五十五種,侯爺及一品大員就是二十七種,正三品及以上的官員是一十三種,正五品及以上的是七種。
正五品以下的官員大多是不會被邀請的,偶有例外的也會按正五品來算,皇帝還會另外賜菜。
如果說皇帝要縮到一十八種,太子和親王就是九種,侯爺和一品大員就是五種,正三品以上的官員兩種,正三品以下的都是一種。
一個宴會,讓別人從頭到尾吃一道菜?
方勁松看着孟小寧越來越鄙夷的神色,最後選擇閉上了嘴巴。
張思勉也一臉的不忍直視,他不知道孟小寧對于方勁松的敵意來源于何處,但是孟小寧對皇帝恨之入骨是真事,連他都不敢提起皇帝的事情。方勁松不僅提起來了,還要喋喋不休的誇獎皇帝——方勁松倒未必有多喜歡皇帝,應該只是做官的本能。
張思勉斟酌了一下開口道:“小寧沒有官職,不過是一介布衣,可能是來不了的……”
他還未說完,便見孟小寧勾住了自己的手臂,放軟了聲音撒嬌道:“殿下,我想去麽~”
張思勉一臉驚恐:你誰?
他沉默了半晌,最後才道:“我會去問一問的。”
方勁松的嘴角也抽了抽,他看了看孟小寧,又看了看張思勉,幹咳了一聲道:“殿下,下官還有些事情,這就先走了……”
張思勉連忙開口:“那就不打擾方大人的正事了,方大人請……”孟小寧撒起潑來不分場地而且六親不認,在場的人當然是越少越好。
方勁松便一陣風似得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