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甄士隐正在與剛回衙門的林如海品鑒一幅南北朝的名家字帖。便聽到了後院傳來的消息。

當時幾不可信,拿着字帖愣愣地看着那傳話過來的丫頭。等到那丫頭反複說了三遍後, 甄士隐才傻乎乎地轉頭看林如海。

“大人可看到了一個丫頭站在那裏?”

林如海被甄士隐問的一怔, 即将脫口而出的恭喜道賀聲便被卡住了。看着甄士隐雙眼有些微微發紅, 連忙點頭。

“看到了。”

“那她剛剛說話了?”

林如海點頭, 聽到這話的那傳話丫頭也點頭。

“她,她說我們英蓮找到了,是嗎?我沒有聽錯, 對不對?”說這話的時候甄士隐的身體在發抖,聲音也在發顫, 雙眼含淚, 想要相信又不敢相信。

那小丫頭見甄士隐這樣, 當下就落了淚。然後便在一旁拼命的點頭。

林如海見此也不好受,為人父最是明白那種被腕了心頭肉的感覺。若是他的黛玉也,不,不, 不能這麽想,想一想他都受不了。

“甄兄沒有聽錯, 林某也聽到了。”

像是突然間就失去了身上所有的力氣, 甄士隐的眼淚伴随着脫力一起出現,一邊無力地攤坐在一旁的椅子上,一邊還喃喃自語, “找到了,找到了,終于找到了......”

甄士隐一遍一遍地說着, 仿佛以為只有這樣剛剛發生的事情便不是一場夢。

這樣的夢,他做的太多太多了,他已經不敢相信了。

“甄兄莫要遲疑,另媛真的找到了,此時就在後宅。甄兄且随我去。”

林如海輕輕地嘆了口氣,上前一把拉住甄士隐的胳膊,然後帶着人就要回後宅。

Advertisement

甄士隐的年紀和身份,到也沒有諸般忌諱。于是開始的時候是林如海拉着他,等到了後來,竟然是他拉着林如海跌跌撞撞地向前跑去。

林如海體恤他,也不多言,只加快的腳步跟着他一起往後走。

“老爺,外面有位姓賈的先生來找甄夫子。”

二管家好不容易在二門處攔下了兩個自以為迅速其實還是文弱書生的人,又連忙将門上報過來的事情禀報出去。

林如海二人都被二管家攔住了,可是甄士隐卻一句也聽不見旁人的話,雙眼發直地看着裏面的方向,一顆心恨不得身上長雙翅膀出來。

一會嫌自己走的慢,一會又嫌這府邸太大。

林如海知道甄士隐此時是無心待客了,直接讓甄士隐先行一步。甄士隐機械無知地抱拳謝過,然後又三步并兩步的往裏走。

林如海見他這般進去,嘆了口氣,這才回身問管家來者是什麽人?

那管家直接将拜帖遞了上去。林如海打開一看,眉頭就皺了起來。

怎麽會是他?

話說此時在巡鹽禦史府外的又是何人呢?

那便是宿命注定要來到揚州一游的賈雨村。

賈雨村當了沒多久的官就被人罷免了,不過命中注定的事還是發生了。

比如說,甄士隐與封氏離開時,将嬌杏留在了大如州,再比如說官至大如州的父母官後,便在街上看到了嬌杏。之後又從甄士隐的岳父手中将嬌杏買下。

再兜兜轉轉的被罷官,得子,喪妻,将妾扶正......

罷官之後,心有不甘,四處游歷,便想着如何都要再活動活動。不想一年前來到了揚州,又聽人談起了這揚州府的林家。

聽說林家請了一位舉人為家裏的小兒女啓蒙讀書,心中本不以為然。可是再往下聽,那被請來的舉人竟然還是舊相識。

心中大為驚訝以及...幾分竊喜。

若是可以再走一回捷徑,是不是還可以官袍加身呢?

帶着這麽一份期待,賈雨村投了拜帖。

說真心話,他從來沒有想過他與甄士隐的再一次見面的情景還一如當年。

當年他一貧如洗,借廟暫居,賣字畫為生。

如今他雖然不再貧困潦倒,可是仍然不如他。

賈雨村的心中難免生出許多難堪,只是終究是形勢比人強。

賈雨村本是在甄家坐管,只是甄家少爺過于頑劣,而甄家也并沒有幫扶自己起複的意思 ,這日才找到了林家。

其實真正的主要原因還是賈雨村在甄家幹夠了。

他哄了那甄寶玉那麽久,甄家的這幫瞎子也沒有看見他的努力和付出。他只能另謀出路了……

他希望甄士隐還能一如當年……那麽上道。

就算不能把他引薦給林如海也可以把坐館的機會讓給他。

……也許他應該把嬌杏一并帶過來。

林如海看着拜帖上的字頗具風骨,可是再想到甄士隐說過的此人諸般言論,倒也沒有興趣親自見上一見,嘆只嘆那賈雨村來的是真的不是時候,于是便對一旁的管家吩咐,讓他去打發了來人。

每年來府裏遞拜帖的人多着呢,這種人見不見也不足為慮。

更何況林如海做官多年,對于男人的心思還是有一些了解的。

甄家着難的時候,不見這賈雨村出現。他封官一方的時候也不見他來見一見甄士隐。怎麽這個時候落魄了,罷官了,這才想起在他府中做了将近三年夫子的甄士隐。

恐怕此時求的應該不是甄家的資助,而是想要借着甄家傍上林家吧。

賈雨村忐忑不安的等待着,可是卻沒有想到甄士隐壓根就沒有接到他的這份被他認為帶着一定屈辱和難堪的拜帖。

“先生請回吧,甄夫子這會兒不方便見客。”

賈雨村一聽林家的下人這般說,一股惱怒之意堪堪壓下,“這可是甄老爺親口說的。”

那管家倒還不錯,并沒有給甄士隐拉仇恨值。“甄夫子此時是真的不便見客,這拜帖稍後會為先生送到甄夫子的院子。先生若是有重事,不妨留下地址,稍後一起給先生送過去。”

賈雨村一聽不是甄士隐避而不見,心中的那股火倒是降了下來。不過心中卻認為這林家的下人好生的無理不知禮數。

人在屋檐下的道理,賈雨村懂。于是從門房借了紙筆将自己暫居的地址又重新寫在了拜帖下,這才一派風度的離開。

賈雨村如何,甄家不知道,林如海也不曾放在心上。吩咐了管家之後,便也進了內宅。

一到正房便看到甄家三口抱頭痛哭,自家老婆也抱着一對小兒女在那裏抹着眼淚。

林家小哥兒已經三歲了,早在一年多前就跟着自家姐姐去甄夫子那裏玩,噢,不,是讀書。

甄家沒有兒子,唯一的女兒還被人拐了。對于林家的哥兒看得眼熱,也疼在心裏。

就像是平時上午黛玉去讀書,林家小哥兒只要去了,便很少會坐在特意給他準備的小書桌那裏,他會被甄士隐抱到懷裏。

然後一天幾句三字經,弟子規的一字一字的教導。

所以不管怎麽說,無論是跟着甄士隐上了三年學的黛玉,還是被甄士隐抱着讀書的林家小哥兒,看到甄家夫婦一心一意盼着的閨女找回來了,都替他們感到高興。

賈敏見到林如海進來忙起身見禮,而被賈敏這一舉動驚醒過來的甄家三口也忙擦了眼淚,對着林如海和賈敏一番跪拜。

甄士隐是真的感激林家的,若不是林家,他們就算是能找到女兒,也要再等一兩年的。

讓他們一家早日團聚,他們家的女兒就可以少受一天的磨難。

再多的感激,便是千言萬語也無法表達。自此後,甄士隐一家三口對待黛玉姐弟更是用心。

少時,林如海與賈敏體諒甄家一家團聚,便讓他們全家回了他們自己的院子,至于其他的,就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

比如說那名被關在下處的拐子。

再比如說一直在等着甄士隐回信的賈雨村。

賈敏讓人給回家的甄英蓮送了一份實惠的見面禮後,賈敏又嚴令下人不得傳出此事後,這件事情就被封了口。

畢竟被拐賣過的女孩子,就算是找回來了,名聲上總是有了瑕疵。

也不知道将來這甄家小姑娘要如何做親呢。

除非找個上門女婿,只是那般又能是個什麽好人。

甄家夫妻可不就是想着找個上門女婿入贅呢。畢竟他們是再也不想跟這好不容易找到的閨女分開一天半日了。

唉,可憐天下父母心。

甄士隐和封氏一起帶着好不容易找回來的大閨女回了林家給安排的小院,然後封氏又讓人去收拾她一來到林家後,林家給他們這個小院時她提前給姑娘位置的房間。

林家算得上是厚道人家了。別看甄士隐只是林家請來的夫子,可是賈敏也給安排了個小院子,又安排了侍候的丫頭婆子。

那小院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別說多一個甄英蓮,就是再多兩個也能住的下。

一家三口團團坐了,兩個大人問,一個閨女說。一直将能問的都問了,能說的都說了,這才用了賈敏特意讓廚房送來的一桌席面。

之後封氏抛開甄士隐晚上便和閨女宿在一起。

不過一連好幾個晚上,這一家三口都沒睡好。

一個是半夜跑到院子裏聽妻女的呼吸聲,一個是半夜不睡覺,一會兒摸摸閨女的頭,一會兒抱着閨女小聲哭泣。

而最後一個,那就是甄英蓮了。

窗戶動不動就會有個黑影,然後母親在身邊一夜一夜的睜着眼睛看着她......

如此這般,她更感謝上蒼。

這幾年來的日子和這幾天真的可以用天上和地下來形容了。

她終于找到了爹和娘。

......

甄士隐休息了幾天後,又從林如海和賈敏那裏得到了英蓮附學的同意,便帶着閨女繼續給黛玉姐弟上課了。同樣的,封氏也是在教導黛玉女紅的時候,帶着自家閨女。

黛玉對于新來的姐姐熱情度很高。

因為她與弟弟都是受教于甄夫子,父親和母親都讓自己叫這位甄夫子家的姐姐師姐呢。

英蓮天生就有一股子憨氣,對于讀書也尤為的喜歡。

黛玉也是愛讀書之人,英蓮雖然因為被拐而耽誤了學業,可是黛玉卻并沒有嫌棄她。相反的,兩人在一起總是有說有笑,還會合起來抵制林家小少爺的‘迫害’。

林家小少爺非常的頑劣,看到姐姐們讀書認真了,就會悄悄地從‘禦坐’上下來,然後偷偷地跑過去,不是拉拉這個姐姐的裙子就是拽拽那個姐姐的頭發,看到姐姐們發怒了,又小跑着回到甄夫子的腿上坐着做鬼臉。

那頑劣的程度,甄士隐看着卻只覺得是小孩活潑可愛。賈敏知道了,也覺得那是兒子身體好的證明,林如海倒是覺得必須得管一管,不過想到兒子還小,等過了五歲再管也不遲。

于是每每遇到這樣的情況,黛玉除了跳腳以後再沒有別的辦法了。

誰讓這兩家都是子嗣艱難的呢。

如今英蓮來上學了,黛玉覺得有了盟友,林家小哥兒覺得有了‘玩伴’興致都不錯。

不過這樣安樂平和的日子卻在中秋到來前蒙上了陰影。

京城,榮國府。

“真沒有想到你也會半夜讀書?怎麽今天不遛狗了?”看的不會是什麽閨閣禁.書吧。

探春被這突然出現的聲音吓得一跳,擡頭看向斜坐在窗戶上的某個少年,皺着眉毛說道,“之前你還不承認你半夜三更跑到我們府裏圖謀不軌,現在又怎麽說?”

柳湘蓮:“......”是不是抓錯重點了?

不過話說回來,他為什麽偏偏要在今天晚上過來找她呢?

昨天和常拓說了他聽到的消息,今天一早常拓便寫了封信讓人送到他家裏。他明天就要去南邊送信,怎麽就想着今天來見一見她呢?

柳湘蓮也想不明白是為了什麽,等到他發現的時候他已經在這窗戶上坐了兩刻鐘了,看着那丫頭一邊看着書,還一邊在那裏寫寫畫畫的。

探春也沒看什麽,不過是讓人去書鋪買了兩本《山海經》,《搜神記》,她想着能不能照着這兩本書上面的描寫畫點神獸出來。

這會兒正按着書中的記載,畫一些與鳳凰差不多的青鳥、丹鳳什麽的。

然後那個有過一面之緣的少年就出現在了她的房間,看到這人的那一刻,她就想到了很多。

榮國府果然是個被上天眷顧的地方,這麽容易讓人鑽進來,竟然還能安然的挺到現在。

“做什麽不說話,難不成是讓我問到了點子上?你沒事跑到老太太的院子裏,是相中了這院子裏的誰?”

你。

聽到探春的話,柳湘蓮腦子中就只浮現了這個字。

瞬間柳湘蓮就被自己突然出現的認知,弄得有些不知所措。

他之前仿佛聽人說過,面前的丫頭比府中的那個寶玉小了一歲,今年好像才六歲。

自己都十三歲了,怎麽會看上這麽一個小不點?

難道他也得了那種富貴老爺才會有的毛病,專門喜歡小孩子?

被自己的想法雷出一定境界的柳湘蓮一時間不知道要怎麽回答探春的話,可是探春看着面前人的神色,突然想到了什麽,于是眼睛越睜越大,莫不是,莫不是,

“難道你喜歡的是我們老太太?”不然為啥半夜三更的跑老太太的院子裏來。

說完這話,探春還是難以至信地上下打量這面前的小少年。

十三四歲的年紀,愛好咋就這麽驚天地泣鬼神呢。

柳湘蓮還在為自己可能對面前的小丫頭片子動心而惋惜自己大好的一個人會這麽沒眼光,卻不曾想,更讓他眼瞎的事情在後面。

聽聽這是說的啥?

且不說他壓根就沒有見過榮國府的老太太,可是也知道面前的小丫頭片子是那老太太的親孫女,最小的孫女都長到這般年紀了,那,那老太太的年紀可想而知了。

柳湘蓮:“...你就不能把我往好處想想?”這都說的是什麽話,他剛剛想到自己可能戀童,這會就被人說成了可能戀老,這也太驚悚了。

他一定不會那麽沒眼光地看上面前的丫頭。

探春放到書和筆,然後雙手向上一攤,“那你也得給我機會往好處想呀。第一回 見你,你就三更半夜的在我們家後院溜達,诶,不對,你是在我們家後院迷路。第二回見你,你還是三更半夜出現在我們家後院,這一回總不能再是迷路吧。

孔夫子不是說過‘食色性也’的話嗎?可見你就是為這個來的。整個院子裏,今天除了我以外,就只有四妹妹,四妹妹的年紀太少,咱且不提。再鑒于我才這般年紀,就算是花容月色,可惜還沒有漲開。那麽剩下的只有我們老太太了,能生出我這般美貌的孫女,我們老太太年輕那會也是相當的漂亮地......”

話落還給了柳湘蓮一個‘你真有眼光’的眼色。

柳湘蓮:“...也許是這院裏的丫頭呢。”我一定不會喜歡這個麽臭丫頭的。

探春聽到這話瞬間睜大了眼睛。

作者有話要說: 昨天在評論那裏看到了一條留言,她說:“作者究竟有沒有看過紅樓夢啊……”

我想回她一句:“沒看過,因為作者不識字”。不過怕她看了生氣,就沒回。其實她說的話,我并沒有生氣,估計是笑點低的人,氣點高?

寫文嘛,要開開心心的。看文嘛,自然也要開開心心的,那麽較真多累呢。

本來同人就不可能和原著是一樣的。書上的時間點,都挺有意思的。比如說,

甄英蓮三歲的時候他老爹夢見了和尚,道士,還看了那塊兒寶玉,說是送寶玉去投胎。

賈雨村其實是在林黛玉四歲的時候在甄家給甄寶玉當家教。林黛玉五歲的時候,弟弟沒了,然後賈雨村跳槽去了林家給林黛玉當家教。

幹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老板娘死了,然後林黛玉病了。賈敏死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賈雨村在城外遇到的冷子興。

倆人一頓八卦後,在傍晚回城的時候,賈雨村碰到了一起下崗的前同事,告訴了他公家單位擴編的事。于是第二天賈雨村就去見林如海了。

林如海說行啊,我讓我二舅哥給你做擔保,你可以回單位裏上班了。

下個月初二你就跟我閨女一起去二舅哥家吧。

賈雨村進了京見了賈政,不過兩個多月就得到分公司在編崗位,然後屁颠屁颠的去了金陵。

黛玉這裏呢,進京的當天,賈母老太太說是殘冬。第二天給賈母請過安,去王夫人那裏,王家的兩個女人真好收到了薛家的來信。

……

不過這個時間線是人家曹大大的紅樓……而且時間啥的前後永遠對不上,比如說生完元春的次年寶玉出生。再比如說賈雨村上崗的時間前後對不上。還有好多好多好多的地方。

所以同人嘛,尤其是紅樓同人,不多說了,你們知道的。

對了,上次我送閨蜜的那個哄幹機,她試了,她說還可以,就是有的時候她想要硬的,出來的卻是軟的。有的時候她想要弄軟的,出來的卻是硬的。

我昨天下班的時候買了一根棍子那麽粗的山藥,然後老板就在一頭套了個塑料袋,讓我就那麽拎着走。還說小心點,不然就斷了。開始是以舉火炬的方式舉着走的,然後發現有些累,還有些二,便改成古惑仔出街的方式拎着了。

正好前方有個公交站臺,一臺男女在那裏摟摟抱抱做分別前的告別儀式,我就拎着根山藥直直的走了過去。

然後在衆目睽睽之下,就在衆人各自在心中歪歪的時候,我拎着個山藥棍走到了那兩人的面前,然後很雷人的事情發生了。山藥棍斷成了幾節。

我懷疑我買了假山藥。

都嚴肅點,不許笑,雖然我也覺得很囧。人家在摟抱,我蹲在一旁撿山藥。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