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方氏登門

“夫人氣度雍容華貴,一看就是出身不俗。倘若是別人,陶瑾斷然不敢冒然出手。但是不知為何,一見了夫人就覺得頗為投緣,因此才鬥膽出手相救的。”陶瑾不動聲色的誇贊道。

方夫人被誇獎的心中歡喜不已,拉着陶瑾左右瞧了又瞧,越看越覺得喜歡。

“沒想到這京城的女兒家裏,還有這般叫人喜歡的孩子,真是沒白走了這一趟。”許是氣場相合的緣故,這方夫人對陶瑾十分的對眼緣。

二姨娘被晾在一邊,心中感覺不自在,輕咳一聲提醒道:“夫人,我們老夫人還在候着您呢,咱們先進府去吧。”

方氏冷冷瞥了二姨娘一眼,冷冷的道:“野雞頭上插根羽毛,那也變不成鳳凰。貴府這規矩真是差,區區姨娘,竟然連點規矩都不懂。”

說罷也不理會容氏,徑直拉着陶瑾往門裏走。

戴氏同陶宛兩個正在花廳外站着,待方氏走到近前,戴氏便笑着迎上去道:“我們祖孫二人皆是腿腳不怎麽方便,因此就沒有出府迎接,還希望方夫人不要介懷。”

方夫人看都不曾看陶宛一眼,只笑着對戴氏道:“今日拜訪實在唐突,沒有叨擾到府中就好。也實在是前些日子承蒙陶瑾姑娘搭救,救命之恩大于天,因而才會走這一趟。”

一行人坐到廳中,方氏将來龍去脈講述了一番。言語之間大肆誇贊陶瑾,直将戴氏聽得心花怒放,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二姨娘和陶宛沒想到還會有這麽一出,立時都有些傻眼。

一番誇贊過後,方氏便拉着陶瑾的手道:“陶瑾這孩子懂事又會說話,我十分喜歡。來之時還想着要怎樣才能答謝,此番見了,倒又不想用那些庸俗之物做謝禮了。說起來我最近正在編纂一本古琴譜,不如叫她來我府中幫忙如何?”

陶瑾今日請這方夫人過來,也确實存着想要求她幫忙的心思。依照她對方夫人的了解,至多也只能請她在自己祖母面前求個人情。至于戴氏最後會不會允準,那還是得看天意。

豈知方氏為人很是通透,不僅能看透陶瑾的用意,而且還給出了一個極為高明的主意。編纂琴譜這種事根本無法衡量時間,短則幾個月,長則幾年的也有。倘若以此事為由請求陶瑾幫忙,那麽留在京城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因而當方氏這番話一說出口,二姨娘頓時就神色大變。連忙站出來阻止道: “陶瑾她自小就住在廟中,又哪裏會懂什麽編纂琴譜。說起來我府中的二小姐倒是精通音律,不僅容貌美麗,且性格也好。夫人若是需要,不如将宛兒帶過去幫忙如何?”

方氏不滿的瞪了二姨娘一眼,道:“本夫人府中可是正經八本的地方,你以為任什麽阿貓阿狗都能去的?我看中陶瑾,那不僅是因為她人品好,更是因為她嫡出的身份。至于你口中所說的那個陶宛,她又是誰?是嫡出的,還是庶出的?”

“這……陶宛雖然是庶出,但是樣貌才情卻是樣樣都頂好的。”二姨娘有些心虛的道。

方氏冷哼一聲,輕蔑的道:“那便罷了。我府中向來都有是有規矩的地方,并不是什麽人都能瞧得上的。即便今天在這裏答應你了,怕是我府中的門人也不會放你那位二小姐進去。還是別白費力氣了。”

這麽一番搶白,別說是二姨娘給怼的啞口無言,就連陶宛都是臉色煞白,暗暗的低頭絞着手指。

搶白完二姨娘,方氏就拉着陶瑾的手道:“孩子,你說呢?”

陶瑾無奈的嘆息道:“夫人如此器重,陶瑾自然願意得很。不過按規矩我明日就得離府去廟裏居住,便是我想答應,也怕是沒有這個機會了。”

“老夫人,您怎麽說呢?”方氏轉頭,笑眯眯看着戴氏。

“若是旁的事,老身定然一口允諾。但是此事非同小可,你得叫我仔細思量思量才好……”戴氏猶疑的道。

二姨娘猶不死心,添油加醋的道:“方夫人,妾身多個嘴,再奉勸你一句。陶瑾自小命格不好,八歲那邊差點克死我們老夫人。算卦的先生說她天生命硬,克夫克子克親人。您若是不想招惹是非,還是莫要與她走的太近。免得沾染了黴運,那可就晦氣了。”

“哦,竟然有這等事,我可是沒聽說過呢。”方夫人狐疑的看着陶瑾。

“這句話我已經聽了十幾年,不知道哪個叫我克死了?”陶瑾譏諷的看着二姨娘。

“那是因為你不在府裏,倘若在的話,這府裏的人早就死光了。”

“姨娘這麽說,未免偏頗了一些。那些個算命的都愛滿口胡言亂語,依我看,什麽命硬不硬的,全都是順口胡謅出來的。就是因為聽信一個算命的話,竟然叫自己親孫女在廟裏住了十來年。老夫人,這事傳出去可不怎麽好聽呢?”

方氏這句話不輕不重,正巧刺激在了戴氏的心尖上。這位老夫人一生之中除了惜命之外,其次就是最為愛護府中的名聲。此番被這麽一激将,立刻滿口答應下來:“好吧,既然方夫人如此喜愛瑾兒,那便叫她留下來幫你纂這套琴譜。過了鬼節,您派轎子來接人就是了。”

“老夫人,您可不能……”二姨娘氣的直跺腳。

“閉嘴,當着貴客的面,你這麽失禮成何體統!”戴氏臉色也不怎麽好看,狠狠的瞪了二姨娘一眼。陶瑾是她的孫女不假,但是這麽多年沒在身邊,根本就沒什麽感情。如今被一個外人要挾着将自己孫女強行留下,這種滋味可不是怎麽好受。

方氏也瞧出了一點端倪,未免給陶瑾帶來更多的麻煩,便同戴氏說道:“此番提出這麽貿然的要求,也确實唐突了一些。當然,陶府也有陶府的規矩,老夫人若實在不願意将人借給我,那便罷了,就當我從未來過。”

“哪裏,能幫得上夫人的忙,那可是瑾兒這孩子幾輩子修來的福氣。老身自然也是一百個願意的。”戴氏緩和了語氣,轉而叮囑陶瑾:“難得方夫人瞧得起你,以後跟着她不僅要勤快的做事,更好好好學習規矩。切不可丢了咱們府上的名聲。”

“孫兒謹記祖母教誨。”陶瑾感激的看了方夫人一眼,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氣。

随後又稍作了片刻,方氏便起身告辭。陶瑾陪着方夫人出門,親自将人送到了轎子上。

臨別之時,方夫人拉着陶瑾的手道:“你的情況,我原本也聽說過一些。料到你今日求我的原因,卻沒料到你處境會如此艱難。你母親如今被褫奪內權,想必你們母女的處境都不怎麽好過,倘若還有什麽需要幫忙的,你就盡管開口。”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夫人縱然好心,也插手不了府中太多的事。今日能幫忙叫我留下來,陶瑾已然萬分感激了。餘下的事,瑾兒自己處理就好。”

“你能這麽想很好,只是也不要強求,倘若有事,盡管跟我開口。”方夫人說罷,轉身坐着轎子離開。

陶瑾回到府中,半路上就遇見了等候自己多時的陶宛。

“費勁心機綢缪半月,姐姐到底還是如願留下來了。真是可喜可賀。”陶宛嘴角勾着笑容,目光卻透着冰冷。

看來今日之事對陶宛的刺激不小,陶瑾覺得有些可笑。她這個妹妹雖然是庶出,打小卻嬌生慣養起來的。雖然表面上性格寡淡,實則卻争嘴的很。這麽多年在府裏過活,怕也沒人說過一句重話。今日被方夫人夾槍帶棒的,也是夠她受的了。

陶瑾神色複雜的看着陶宛:“這陶府本就是我的家,我是這裏的大小姐。如今不過是留在府中,有什麽不應該的嗎?”

陶宛沒有反駁,只是輕笑着說了一句:“姐姐,你可是會後悔的。”

陶宛慣常都很懂得威脅人,不動聲色,如同戲谑。同樣的話,前世她也曾跟陶瑾說過幾次,只不過那時候她并沒有放在心上。後來吃到了苦頭,也才明白,這句話風輕雲淡之後的重量。

只是,她卻再也不是前世那個單純忍讓的陶瑾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