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流言生蜚語

第0036章流言生蜚語

卻說,陳宇墨讓王二狗,密切關注曹操動向。

在曹操到來前伏兵,并引對方進入陷阱,甕中捉鼈,一陣抽.插,呸,一陣沖殺。

曹操不知是計,遭到圍剿,只帶數十騎,從伏擊中突圍逃出。

朝長社方向去了……

長社城上。

大風吹得旗幟‘呼呼’作響。

得知長社援軍大敗,正朝長社方向趕來,陳宇墨便早早的在城頭上等着。

祈禱曹老大可別挂了。

要不來到三國,連對方的面都沒見上,實屬可惜。

不多時。

只見不遠處,一隊殘兵,縱馬狂奔而來。

為首一将,身長七尺,細眼長髯,衣服滿是血跡灰塵,顯得十分狼狽。

這就是曹操?

就是少年英雄,中年枭雄,晚年奸雄的曹孟德?

一個有文才,有将才,卓識遠見,胸懷廣闊,又會拉攏人心的,曹阿瞞?

Advertisement

陳宇墨不禁,多打量了他幾眼。

沒想到,這既枭雄,亦奸雄的曹孟德,差點就載自己手裏了。

不過想想也不奇怪。

如今曹操手底下,還沒什麽拿得出手的人。

文臣武将大多都是,後來在陳留招兵買馬,慢慢發展起來的……

望着長社城頭上,清一色的黃巾旗幟。

曹操大驚,直呼不可能。

想不到長社城,竟然淪陷了!

城頭上的陳宇墨,卻不理會曹操如何想法。

朝李麻子吩咐道:

“給我活捉了曹操!記住,要活的!”

“是!”

李麻子領命,帶着一衆人馬,殺出城外。

突見城門大開,喊殺聲随之而來。

曹操見事勢已急,暗道不好,拍馬欲走。

忽然喊聲大震,後面沖出一軍。

卻見後方。

原本伏擊他們的黃巾,竟都殺将回來。

西南方向,傳來陣陣馬蹄聲。

亦是波才領軍,凱旋而歸!

“我命休矣!”

三面被圍,曹操心急如麻。

自思此處不可久留,急忙全力朝着東北方向,飛殺一條血路,突圍而走。

他武力雖不如,關張趙馬黃等人;卻也算得上,準一流武将的實力。

所過之處,根本沒有一合之敵。

就連李麻子在他手上,都走不過數合。

李麻子大驚。

一時間,竟不知如何是好!

宣傳使言明,要活捉曹操,他不好下令放箭,只能不斷縮小包圍圈。

想要用人海戰術,消耗曹操的體力。

待其力竭,将其活捉。

可能是曹操命不該絕,最終還是被他,撕開一條縫隙,奪路而走。

他帶來的人馬死傷殆盡,只匹馬落荒望北而逃。

“不要追了!”

李麻子正欲帶人去追,陳宇墨卻阻止了。

或許曹操的離去,本是天意如此。

畢竟是亂世之枭雄,治世之能丞。

橫掃了北方的勢力,讓三國的百姓安居樂業,加快了時代的統一。

如果沒有他,日後真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雖然被他跑了有點可惜。

但是想到刺董讨董之事,還未完成,陳宇墨還是選擇安慰自己,天意如此,還要更重要的事情,等着曹操去做……

長社一戰,黃巾取得了,酣暢淋漓的大勝。

皇甫嵩在孫堅拼死救護下逃出,被波才一路追殺,軍士死傷近萬。

曹操帶軍前往救援,遭受伏擊,近乎全軍覆沒。

朱儁本就兵敗,支援不成,只好回退,卻也遭受了一些損失。

在朱儁大營裏。

三人陷入久久的,沉默之中,暗嘆都低估了黃巾的實力!

這回大敗,他們三人怕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果然,消息傳回洛陽,朝野震動,八方皆驚。

漢靈帝劉宏,更是龍顏大怒,大罵他們一群廢物。

損了朝廷威嚴、将士氣勢!

要押他們三人,回京治罪。

百官紛紛求情,劉宏這才在答應,再給他們一個,将功補過的機會。

如果再敗,到時候新賬舊賬一起算!

誰求情都不頂用了……

事後,長社一戰計謀,出自陳宇墨之手的消息,不胫而走。

陳宇墨聲名遠揚。

不僅在颍川出了名,甚至在整個大漢,都徹底出名了。

和之前直入瘟疫地區,為百姓治病;聚集荊、揚信徒數萬人于邺城;誓與罪惡不共戴天,大力剿匪……不同的是。

這一回,他是靠用計再次讓人,對他刮目相看!

衆人紛紛感慨惋惜。

卿本良才,奈何從賊!

真是大漢之不幸,天下之不幸也!

自此,陳宇墨用兵如神,頗有韓信韻味的說法,在世人嘴裏不斷流傳。

消息傳回長社城,陳宇墨啼笑皆非。

黃巾士兵為了,凸顯他的才智,将他吹噓的,越發離譜,就跟神話一般!

奈何還真就有人信了。

他不過是,因為知道這段歷史,僅此而已。

哪裏是料事如神,窮知天文地理。

果然是‘流言’生蜚語啊!

現在他都能感覺到,自己頭上戴着“韓信之光”的,榮譽稱號了……

再看各地黃巾。

長社之戰的勝利,讓各路黃巾感覺到了,勝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一時間,黃巾氣勢高漲,進攻越發猛烈,一路勢如破竹。

州郡失守、吏士逃亡,各州各郡,人人自危。

劉宏這回,吓得龍椅都坐不住了。

接連下令,命全國都加入到,抵抗黃巾的潮流中……

卻說,自從長社一戰,拿下長社之後。

黃巾上下,全力推崇陳宇墨,讓波才心有不甘,醋海翻波。

先前他帶領颍川黃巾,連戰連捷,立功無數,也不見得大家,如此推崇。

長社一戰,取得這麽大的勝利。

好歹也是自己帶軍,引開皇甫嵩,陳宇墨才機會乘機騙城,占領長社。

他在河邊,拼死拼活的。

如今攻占了長社,似乎所有的功勞,都成了陳宇墨的了。

這讓他心裏,沒有點想法,是不可能的。

甚至,他手下的一群将領士兵,都有些憤憤不平……

一日,陳宇墨與波才,兩人正在飲宴。

波才先敬了陳宇墨一番,接着說道:

“大師兄,如今颍川之地盡歸我有,此時不領軍攻打虎牢,更待何時?”

“不可!”

陳宇墨微微搖頭,一臉的嚴肅。

“為何不可?豈不知攻下虎牢,便可一舉拿下洛陽!”

“才弟!眼下看來,我軍看來勢大不假!但依愚兄之見,攻打虎牢無異于自掘墳墓。”

自掘墳墓?

波才十分不解,疑惑道:“大師兄何出此言?”

如今黃巾軍聲勢浩大,正是趁勢攻打虎牢的,最佳時機,自掘墳墓這種說法,從何而來?

不過,波才看到陳宇墨,一臉嚴肅的模樣,知道他肯定有着他的想法。

陳宇墨整理了一下思路,說道:

“大漢延續至今,已有四百餘年,根深蒂固,不是輕易就能撼動的。

我們能夠如此迅速的,占據州郡,全是趁着他們,沒有反應過來,打得他們個措手不及。

如今朝廷反應過來,命各世家大族,大力招募鄉勇,共同對抗我們。

以後的戰鬥,只會越來越難,我軍局勢,不容樂觀……”

後面的話,陳宇墨沒明說。

如果他真的說,要不了半年,你們都要死翹翹了,趕緊跑路吧!

那波才信他,才有鬼了!

果不其然,波才聞言,卻是十分不認同他的見解。

“就算他們聯合起來,我們有數十萬兵馬,何懼之有!”

“我軍雖有兵馬數十萬,卻皆各自為戰,相互間沒有配合。

且多是目不識丁之人,行軍布陣如何比得過,朝廷的衆多謀臣名将?”

“大師兄,殊不知擒賊先擒王?

只要我們攻占洛陽,文武百官但有不服者,盡皆殺之即可。

何愁他們不拱手稱臣!”

波才覺得陳宇墨,就是在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都到了這一步,還畏首畏尾,幹脆回家抱媳婦算了,造什麽反?

再者說,如今他手握十幾萬人馬,底氣十足。

而且看黃巾的勢頭,他根本就不相信,會那麽容易失敗!

哎!

看到波才鐵了心要造反,陳宇墨知道,不管他怎麽勸,都沒有用了。

他理解波才的心情。

從起義的那一刻起,他們就沒有退路了。

不成功便成仁,僅此而已!

只是陳宇墨心裏很清楚,對于這場舉國動員、全民參與的,人海戰争。

到最後,東漢政府與黃巾軍,都是輸家。

真正的贏家,是趁勢而起的世族,以及各地軍閥……

黃巾的勝敗,并不會因為波才的意志,而轉移。

在這天下動蕩的亂世,他的命運,只能屈從于大勢的安排。

逞匹夫之勇,只能兇于一時,依靠智慧,或許還有所出路。

陳宇墨只希望波才,能夠謹慎行事,不要得意忘形、忘乎所以。

于是開口提醒道:

“才弟,我知你心意已決,愚兄有一言,望請聽之!”

波才以為,陳宇墨還想勸自己放棄,急忙說道:

“大師兄,切莫再說喪氣話,你若不肯去,我自領軍攻打虎牢就是!”

“非也!”

陳宇墨無奈的笑了笑,說道:

“我觀弟軍每到一地,必定燒殺搶掠,不受軍紀約束。

弟若想成就大事,還望能夠約束軍隊!”

見陳宇墨終于沒有再說,令人喪氣的話。

他臉色方有所好轉,言不由心道:

“大師兄之言,弟定當聽之!”

看着波才敷衍的态度,陳宇墨心中頗為無奈,只道是,自己問心無愧了。

至于聽不聽,那就不是他的事了!

希望你到時候,別後悔就行。

至于你最終命運如何,那自己也管不上了。

兩人正說話間,只見李麻子,一臉慌亂的跑了進來。

“宣傳使!不好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