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制作魚露
時間流水,光陰似箭,須臾間小半個月又掀了一篇,新屋只差最後的吊頂以及冰窖、地下儲物室的建設。
“晨曦姐,我和小花她們先去了。”夏冬臨走前和蕭晨曦說了一聲,最近幾天,夏冬他們負責柳葉村建築師傅們的吃食,省了她不少的時間。
作坊現在并沒有正式開工,畢竟還沒有固定的銷路,雖然豆腐的味道鮮美滑嫩,可她并不能保證産銷量,她在等一個機會。
倉庫中半個月前制作完成的醬汁原料發酵至小成,醬油原料已經析出淡淡顏色的汁水,食醋剛發酵出酒水香味。
“看來可以醋酸發酵了。”舀起一點酒汁,微抿唇,淡淡的酒味充斥舌尖。
加入乳酸菌種,用透氣的紗布代替木蓋,裹上麻繩,一切準備就緒,蕭晨曦盤算着,距離食醋和醬油的釀制完成至多需要半個月,七月中旬她就可以自給自足,甚至還可以作為商品銷售。
在等些時間,錢總會再來的。
來到這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她的心境似乎改變了不少,原本想要賺取萬貫家財的雄心壯志,如今淡泊了不少。
因為有了小寶這白撿來的兒子、善良的婆婆王氏、夏冬、小花、白辰,這些都是她想要守護的人,她如今想要留下這抹來之不易的感情。
人生在世,總會有想要守護的人和物。
因為家中只有她一人,所以中午就簡單的解決了一餐,吃飽喝足開始調味料的制作。
今天好不容易找借口一個人留下來,她可得好好的把握,前些天她随手将一些河蝦河魚苗以及一點貝類投放到空間的靈泉水中,結果這不到十天的成長,驚到她了,她投放的小魚苗幾乎個個都長成了兩三斤的重量,她沒想到自己随意的一個小動作竟搞成這樣,哎,她是該哭還是笑呢,簡直哭笑不得,幸好魚苗不多,只有百尾左右。
為了防止肥魚在繼續長大以及過度的繁衍,她便将其中大部分的轉移了出去,打算制作魚露,一種味道鮮美的醬汁。
四五十條鮮活的魚兒,在水盆裏打晃,水珠子濺濕了一地,這其中有鯉魚、白鲢魚、草魚,還有幾種蕭晨曦并不認識的,不過看樣子味道應該也不錯。
反正是用來制作魚露,只要是魚就行,傳統的魚露使用的是廢棄的魚蝦邊角料,怎麽會奢侈到用整個兒活魚呢,這實在是浪費,不過這又算的了什麽呢。
鮮魚剔骨去內腑,同時也将魚皮給剝了下來,魚皮雖然口感彈韌可是卻不适合魚露的發酵,當然了這魚皮她可是有另外用處的。
Advertisement
雪白如凝脂的魚肉切成豆腐塊,撒上鹽巴與菌子密封在壇子裏,一個下午的時間蕭晨曦總算将這些魚給處理幹淨,一共制作了三十壇。
魚露的發酵時間較醬汁食醋來說比較長,大約需要三個月的時間,所以蕭晨曦将壇子收進空間,同之前的一批醬汁原料放在一起,這魚露的鮮味比普通醬油的味道鮮上三分,這可是她的秘密武器。
魚皮塗抹上鹽巴,切成小塊用針線穿起來放在後院陰涼地,魚皮幹制以後煲湯可是一絕。
當然了,除了魚皮以外,蕭晨曦還将魚鳔,魚子留了下來,這些東西可都是好貨,特別是魚鳔幹制以後就是著名的八珍之一,魚膠,口感彈糯,營養價值高。
太陽即将西落,白辰他們一行人也都回來了。
“娘親,我們回來啦,看看,我們帶來了什麽。”小寶手中的籮筐滿是活蹦亂跳的河蟹龍蝦。
“這麽多啊。”蕭晨曦微笑,這幾個吃貨。“來來,夏冬和小花來幫忙,今天的晚餐該準備了。”
“好嘞。”夏冬嬉笑,放下東西就要去幫忙。
何小花松了松肩胛骨也着手幫忙,這幾天的相處,使她倍感幸福,蕭家人的良善觸摸着她的心尖,自從失去自由她就沒有再真正的感受到人的存在,現在不同,她自由,潇灑,肆意,這一切都要感謝蕭晨曦,這個清麗地女人,她一定會衷心的追随她。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小龍蝦和河蟹,一個香辣一個清蒸,很快便烹制完成,下午蕭晨曦除了從空間中取了活魚以外,她還撈了兩盆田螺和螺蛳,好久沒有吃這些東西,都有些嘴饞。
“晨曦姐,你又要做什麽啊。”看着碩大的遍布褐色花紋的田螺,夏冬不解道,這足有孩童拳頭大小的田螺怎麽這麽眼熟啊。
蕭晨曦注意到夏冬奇怪的表情,解釋道,“這是大田螺,和你之前捉的泥螺是一個品種,這是生長了一年生的。”
空間霸氣的很,無論是什麽東西,只要是出産了,質量和品質都大幅度的提高,真是幸事。
也因為如此,在今後空間出産的某些東西,在燕城甚至是整個三元國都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田螺洗淨,去除腥腸雜質等污物,用刀将雪白如凝脂的螺肉切成薄片,蔥姜切末,調制酸辣汁,大火燒鍋,炒制田螺肉,遇熱螺肉蜷縮,加入食鹽料酒翻炒,鮮味彌漫整個廚房,加入調味汁,蓋上鍋蓋,小火煨焖。
螺蛳爆香,加入甜椒、泡椒以及曬好的幹制紅花椒,辣香撲鼻,真是過瘾的味道,這辣香螺蛳可是與夏天絕搭的涼菜,一杯冰鎮的雪花啤,一碟五香花生米,一盤螺蛳,呀,生活也就這樣了。
美味出鍋,一家老少聚在桌前,分享着今日的趣聞,常言寝不言食不語,可這在蕭晨曦這可不行,吃飯聊天可是樂事。
“寶兒娘,咱今天又又幾個村婦毛遂自薦,我看那幾個都是老實的,都收了下來。”最近幾天王氏除了置辦飯食以外,還招收作坊的工人,按照與王海富的約定優先選取柳葉村的村民。
蕭晨曦出手大方,建設那麽大的房屋,着實吸引了一部分精明人的眼光,聽說作坊招工,很多人抱着試一試的态度,前前後後一共招收了十五名。
這些人幾乎都是年輕的村姑,大部分都是待字閨中的黃花閨女,她們平日裏除了繡花、農忙也無其他事情可做,就想着賺取錢財好給自己的嫁妝添幾分。
柳葉村雖民風淳樸,但對于女性或多或少也有部分不公待遇,她們不比家中的男性兄弟,很多人家的女娃要靠自己的雙手攢取嫁妝。
嫁妝的多少可關乎着今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