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取代
更新時間2012-6-28 19:21:05 字數:2851
**,浣衣局。
正值冬季,雨雪連綿,難得碰上一個大晴天,忙壞了局裏的宮人們,将洗過的衣物,還有嫔妃們的被褥,紛紛拿出來曬。
綠珠初來乍到算是吃盡了苦頭,她從未幹過粗活,再加上她是被皇後貶至此處,從前得勢時盛氣淩人,所以衆人對她冷嘲熱諷不說,還格外苛刻。
綠珠是打落牙往肚裏吞,大家把最難清洗的衣服都丢給她,她端着木盆,一步步往外走。忽地前方閃過一個人影,定睛一看,卻是如今皇後身旁正當寵的婢女黃紫郡。
黃紫郡嫣然一笑:“姐姐請留步。”
綠珠沒好氣的說:“你來做什麽?”
黃紫郡繞着她上下打量一番,可惜的說:“姐姐受苦了,這兒的日子可不好過。”
“好了,我知你意思,讓你特地跑過來嘲笑我,看來我面子不小啊!”
“哈哈哈,”黃紫郡仰天長笑,而後收住笑容,厲聲道:“是又如何,當年我替姐姐辦事,說好了讓我從此跟着你,可你卻一人邀功,将我棄在儀仗隊,不過老天有眼,今日我取代了姐姐,也算是公平。”
綠珠放下木盆,憤怒道:“別得意的太早,世事浮沉,不是你我能定的。”
“別人我不清楚,可姐姐的前途我是瞧得明明白白,無病無痛便在此做苦工,等年老了恐怕得去淨樂堂了。”
聽到淨樂堂三個字,綠珠臉變得煞白,那是宮裏犯了重罪永不得出宮之人,葬身之地。淨樂堂中有一口眢井,專門貯放她們的骨灰。大家對那個地方一向都諱莫如深。
“不可能,”綠珠強忍着從口中吐出三個字。
“皇後娘娘在氣頭上,對我懲罰在所難免,等她氣消了,我再去求她,她不會丢下我的。”
“姐姐這樣聰明,不會連鳥盡弓藏都不知道吧,姐姐是娘娘的忠仆,這沒錯,可娘娘這幾年身體欠佳,所以潛心向佛。只是你的存在就像鏡子一樣,時不時的提醒她,再怎樣吃齋念佛也洗不清從前犯下的罪孽。讓你呆在她身邊侍候到老已是她對你最大的恩賜,姐姐卻不識時務,居然想着出宮,如娘娘這般精明之人,怎會讓你将這些醜事帶到宮外,姐姐就等着老死宮中吧。”
Advertisement
“我不相信,娘娘斷不會如此,”綠珠目光呆滞,信念雖已動搖,但仍不放棄。
“唉,姐姐是不見棺材不掉淚,我是好心來提醒你,若是不信,姐姐不妨一試。”
綠珠突然想起什麽,眼睛死死地盯着她,冷笑道:“你可別忘了,當年之事,你也有參與,你就不怕我把你告到皇後那兒,魚死網破。”
“去吧,去吧,”黃紫郡滿不在乎:“當初你一人攬下所有功勞,如今卻告訴皇後此事還有他人知曉,你說皇後會不會惱羞成怒,她不但會立馬摘了你的腦袋,而且你家鄉的親人也未必逃脫得掉,姐姐要拉我下馬,代價未免太大了吧?”
“你,”綠珠氣得說不出話來,事已至此,她悔不該當初助纣為虐,到最後報應全應在自己身上。她壓抑不住,眼淚奪眶而出,虛脫得都快立不住。
到後來她只覺得耳邊轟轟作響,隐約聽見黃紫郡說:“姐姐,這一生最失敗的地方就是總想當個好奴才,把自己的命運交由別人來操控,多傻呀,為什麽不把目光放遠一點,只要稍稍放遠一點點``````。”
她暈了過去。
仁壽宮,樂師隔着珠簾在演奏,只聽得瑤琴奉出歡樂的曲調。
太子正在向他的母後請安,皇後喝了一口騰騰冒煙的棗茶,示意他起身。
楊勇一擡頭,卻見到母後身旁換了一位侍女,腰肢柔媚,肌膚映雪,還對他盈盈含笑。
他正瞧得起勁,皇後看穿他心思斥道:“你看什麽,舉止輕浮,成何體統。”
楊勇收回目光,笑道:“再過幾日便是母後生辰,兒臣想着怎樣操辦才合您心意。”
“喔!”皇後道:“虧你還記挂着,母後喜清靜,千萬別大肆操辦。”
“這可不成,今年二皇弟都回京了,兒臣想借着母後生辰,一家人團聚,好好替母後慶賀一番。”
皇後笑了:“勇兒真是有心了,你二皇弟領兵伐陳,也算是替你解了圍。你可曾謝過人家。”
楊勇憨笑着撫撫頭說:“還不曾有機會。”
“你呀,要好好向廣兒學習,叫母後少操心,哦對了,還有一事,本宮聽聞太子妃身體抱恙,可有大礙?”
“回禀母後,太醫已瞧過,說是氣血兩虛,多加進補便可痊愈。”
“她并無過錯,你要多關心她才是。”
“兒臣知道了。”
楊勇臨別前又偷瞄幾眼,方才退下。
太子走後,黃紫郡邊替皇後捶背邊假裝無意提起:“娘娘,昨日奴婢碰巧遇上了綠珠姐姐,她對我心存怨念,還惡言相向。”
皇後聽了,板起臉說:“這個賤人,看來還不服氣,本宮要好好治治她才行。”
“奴婢不知姐姐究竟如何開罪了娘娘,奴婢挨兩聲罵倒沒什麽,只是姐姐口中念叨着什麽對娘娘行徑一清二楚,就真叫人不明白了。”
皇後仿佛被人打了一棍,陰沉着臉急問:“這個賤婢跟你說了什麽,你要如實相告。”
黃紫郡見她面露兇光,膽怯得淚光盈盈,怎麽也不敢再說。
皇後放軟聲音,并許諾此事與她無關,她只需如實相告便是。她這才戰戰兢兢地告訴皇後:“綠珠姐姐說自己為您做了許多事情,如果娘娘對她不仁,她就對娘娘不義,若您不讓她出宮,她便将事情全都抖出來。”
皇後心裏的火蹭的蹿上來,牙齒咬得格格作響。當下便對黃紫郡說:“你去替本宮傳話,讓浣衣局的王嬷嬷來觐見。”
王嬷嬷很快來拜見皇後,皇後屏退了所有人,兩人密談了許久。
沒過幾日,浣衣局裏傳來消息,仁壽宮前宮女綠珠失足掉入井中,溺水身亡。淨樂堂真的成了她最後的歸宿,這個自浒聰明的女子,至死都沒明白這游戲的規律。
晉王府,越國公楊素到訪。
楊廣令人奉上江南盛産的香茶,酥酪點心,平安果等。
楊素五十開外,精瘦有若枯骨,幹瘦的臉頰上有許多溝溝坎坎,微微駝背,當年隋文帝與北周勢力抗衡時,楊素鞍前馬後籌謀劃策,立下汗馬功勞,頗得文帝信任。
楊素性格陰險,做事不執手段。但他對楊玄感卻是摯愛無比,只因他納了多位妾侍,卻只生了一個兒子,所以在兒子的仕途上,他是煞費苦心。然而,這些年,太子一直與他唱反調。楊玄感在官場上屢遭不順,才促使他另投明主。
楊廣羽翼未滿,深知其中利弊,對楊素是恭敬異常,這讓在太子跟前時常碰壁的他十分滿意。
楊素幹咳了幾聲說:“過幾日,就是皇後娘娘的生辰,每一年諸皇子們都會絞盡腦汁,想着送何禮讨得娘娘歡心,這可是殿下表現的好機會。晉王可曾想過如何拔得頭籌?”
楊廣回答:“尚未有頭緒,不過大人放心,小王一定會竭盡全力,不落人後。”
“殿下前番立下大功,皇上表面贊賞,可內心對殿下還有介懷,一直未加重用。卻對那不學無術的太子寄托厚望,最近還籌謀着想把兵權交給太子,形勢極其嚴重,晉王可要加緊步伐才好啊。”
“小王明白,只是太過急功近利,反會失手,穩妥行事才能事半功倍。”
“殿下切記,要成大事就要心狠手辣,萬不可瞻前顧後,猶豫不決,老臣可是為了晉王公然挑釁太子,已将身家性命全壓在殿下身上,殿下斷不可讓老臣身首異處。”
楊廣信誓旦旦地說:“大人放心,大人對小王提攜有恩,他日小王成才,大人之恩,小王永記在心。”
楊素颔首呡茶。
正在此時,許绛塵進來添水,楊素不經間對她瞧了一眼,頓時被水嗆得連連咳嗽。
楊素狐疑地看着她,問楊廣:“殿下,這女子是誰?”
楊廣道:“她是小王府上的侍女,大人,有何不妥?”
許绛塵添完水,即刻退下。
楊素望着她的背影,皺眉不語。良久後喃喃道:“我看她長得真像從前宮裏的一個人。”
楊廣笑道:“人有相似,她只是一名普通的侍婢,不足挂齒。”
兩人相談甚久,臨別前楊廣将許多在陳叔寶宮中搜出的未上繳朝廷的寶物贈與楊素。
楊素滿意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