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撥開雲霧見青天
自己一開始并不明白,這兩者有什麽關系,直到望着一池子的殘敗蓮花,直到自己以金兒的身份站在元朗面前,自己才真正明白原來所謂的“愛”就是這樣的,你想去擁抱那個人,想無時無刻不陪伴在那個人身旁,同樣的,你也希望對方以同樣的方式給自己回應。
而元朗在一臉溫柔的對着自己的時候,眼睛裏面沒有自己,或者說內心深處自己的聲影只是渺小的一個。金兒一想到這裏,心裏總是莫名地苦澀。
嘗試過了飛翔的滋味,卻只能陷入冰冷的湖水裏。一面向往着天空的美好,又害怕奔向天空的時候,天空并不能夠容納得下自己。
原來這就是雀靈姐姐所說的愛,知道愛上一個人是最痛苦的,因為不知道這個人是否同你一樣愛。
秋日的殘陽裏,一池子的敗破蓮葉下浮上幾只小魚兒在水池子邊吐着泡泡,享受着一天裏最後的暖陽,金兒小心的蹲下身子,望着水中的魚兒們,心裏不免感嘆着:曾幾何時,自己也是這樣無憂無慮的小魚兒,可過去的東西,就如同這殘陽一樣,注定要落下的,就讓它落下吧,晚上還有一個天空的璀璨群星。
自己心中放不下的執念,就讓他別被放下好了。自己既然已經明白了是愛,那依着小魚兒的心思,自然是想好好和他共譜一個美好的結局。
夜幕緩緩拉開,金兒擦了擦臉頰的淚痕,笑着唱起姥姥曾教給自己的那首歌謠:“
一片春愁待酒澆
江上舟搖
樓上簾招
秋娘度與泰娘嬌
風又飄飄 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
銀字笙調
心字像燒
流光容易把人抛
Advertisement
紅了櫻桃 綠了芭蕉
……”
自己低聲唱着姥姥教給自己江南小調,望着頭頂璀璨的星光,好想也有個人願意在遠方的夜裏,為自己亮着一盞燈。就像雀靈姐姐那樣,即使知道自己最後的結局是一片絕境,但是為了那盞等待自己的燈,也是甘願赴死。
魚塘裏最疼愛自己的姥姥,在最後的日子,将自己的內丹交給自己,得以讓自己能在人世間徘徊兩年,得到可以陪伴在恩人身側的機會。
姥姥臨去的時候說:“我的傻魚兒,你即便現在不知道,那你将來也一定會知道的,笨蛋小魚兒啊,你心心念念的那個人影,只是想報答恩情嗎?等你明白的那一天,姥姥平日裏對你說的那些東西就沒有白費。”
那個冬日,自己失去了所有的退路,只是心心念念着那個人,憑着一個執念到了現如今。
望着群星,想着雀靈姐姐那個時候對自己說起“愛”的時候的模樣,一臉的幸福,小小的魚兒從那個時候開始就開始下定決心,要找到能讓自己露出這樣目光的人,如今的小魚兒已經成了金兒,心裏也裝上了一個人影,就在群星下許願,自己一定可以如願以償的。
而留在書房獨自一人飲茶潑墨的元朗,端望在書桌上望着一張張寫廢了的書稿,心中那一股莫名的心煩意亂還未消弭,而不知何時窗外的夜色就漸漸包圍了自己,在一股心煩意亂之中,元朗不知不覺的睡着了。
而再等到元朗醒過來的時候,手邊的燭燈已經點亮,而圓桌上的涼茶已經換成了熱騰騰的湯和飯食。元朗一個側頭,金兒的身影就出現在了自己一側。
原來金兒,正想回卧房,卻還想着在書房裏的元朗,于是推門一看,元朗早已支着頭在書桌上睡着了。
金兒小心翼翼的将元朗的手稿整理完好,又吩咐小廚房備好爺的吃食,正點燃了燭光,給元朗披上衣服,卻不想,元朗卻轉而蘇醒了。
只是,元朗好巧不巧一個轉頭,竟然正正好落在了金兒的額頭。
金兒紅着臉舉着漱口的托盤跪倒在地,咕哝着:“爺……漱口……”
而元朗望着金兒泛紅的耳根和雙頰上的緋色,心中一陣漣漪,只是一轉頭,想了想過幾日的萬壽節家宴 ,看來定要開個局試試這個丫頭了。
可元朗面上還是溫文爾雅的君子态度,轉而一笑,擡手扶起了跪在地上的金兒,笑着說:“随爺開飯吧。”
金兒紅着臉猛然擡頭,望着元朗似笑非笑的神情,和元朗坐着的位置,心中又是一陣波動:這是什麽?爺他……
而元朗一直都是在溫和的笑着,還拍了拍元朗自己右邊的位置,金兒站在一旁不知所措着:“爺,奴婢是爺的使喚丫頭,這樣和爺一個桌子上吃飯,于禮不合……”
還不等金兒說完,元朗就拽過了金兒的手,把金兒拽到了自己的右側坐下。金兒紅着臉拿起筷子,小心的吃着菜,而元朗一直笑着給金兒夾這個菜,盛那個飯,金兒偷偷瞄着元朗的神情,心中的充盈着一股難以掩飾的感覺。
金兒到最後已經記不清楚自己最後是怎麽回到的卧房。而平日裏和自己同住的海棠都破天荒的問自己:“金兒,今日你出去是尋到親人了,今日晚上回來,眉眼間都蕩漾着笑容呢。”
金兒對着鏡子看着自己眉眼之間的笑意,曾幾何時,自己十分羨慕雀靈姐姐說起書生時眉眼之間那種笑意,如今自己也終于擁有了自己一直期待的美好。
“是啊,我找到了自己一只惦記着那個人……”金兒笑着和海棠說,只是心裏又補上一句:這個人終于願意朝自己走來了。
隔天一大早,衆位皇子朝臣均在昭陽殿早朝,此時一個從三品官員率先站了出來,跪在朝堂上:“回禀陛下,臣有本要奏。”
而端坐在龍座上的禦天殷陰沉着臉,緩緩說了一個字:“宣”
“自古帝王繼天立極、撫禦寰區,必建立元儲、懋隆國本,以綿宗社無疆之休。
太子元浩,本應作為衆位皇子表率,奈何今日卻被貶入宗親府,還望陛下三思儲君人選。”
此人說着說着,又有一位從三品官員站了出來,跪在地上說:“啓禀皇上,老臣以為,縱然太子有錯,可罪不至此,還望陛下三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