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番外2
有出息的男人大多懼內。
這大概是句至理名言。
京城都知道只要嫁進我家的女子,不管婚前多麽的賢良淑德,婚後不出三年,必然又是河東一員。
我爺爺做了兩朝閣老,不得應酬,不得醉酒,不得收嬌妻美妾,;
我爹官至大學士,時任太子授業恩師,不得晚歸,不得藏私,不得欺瞞,不得拈花惹草。
看着相談甚歡的阿娘和奶奶,倒是有點人不可貌相的慨嘆。
這兩個講話都很少大聲的女子,是怎麽做到一個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老臣管得服服帖帖,一個把名冠天下的學士壓制得無處申冤的呢?
後來我入翰林院,跟在老師後面四處應酬,幾次看見父親爺爺他們如何推脫,才明白個中奧妙。
遇見不喜歡的酒席,“夫人不許我飲酒……”
遇見不喜歡的應酬,“夫人不許我晚歸……”
遇見抱大腿的美人,“夫人不許我納妾……”
總之,千言萬語,不是我不解風情,而是夫人在上。
明明昨天阿娘昨天還說我家子嗣單薄要不要買幾個妾回來……
由此看來,阿爹與爺爺大概一脈相承。
不過阿娘總說,阿爹若是有爺爺半分風情便好。
不得不說,相比起我的書呆子爹,爺爺年輕時的盛名大概不是沒有緣由的。
我家院子裏種滿了石榴花。
因為奶奶的故居,每到五月石榴花總是紅的耀眼。
爺爺總說奶奶一個人陪着他在北邊是極不容易的,所以他才要加倍加倍地對她好點。
後院有個秋千,藤條花穗,紮得頗為精致。
聽講是爺爺奶奶剛剛成婚時,爺爺親手紮得。後來爺爺處理事務常常留在宮中很晚,奶奶就坐在院子裏,數着星星,等他回來。
更多時候,聽奶奶身邊的老嬷嬷講,她那個時候還是個小丫頭,每到夏天,天涼無事的時候,爺爺就陪着奶奶坐在秋千上讀述異記講故事,甚至有的時候會動手給她演皮影。
無論什麽時候,只要爺爺下朝總要繞遠路繞道城北,因為那裏有家鶴鮮居,做得一手好糕點。奶奶年輕時聽講是極為愛吃的,哪怕年老了,現在有我和妹妹們了,有的時候爺爺總也記不住我們的口味,到頭來往往得要我們随奶奶的喜好。
爺爺說,他原先也不喜歡這些甜膩膩的東西,可是奶奶喜歡的東西總是喜歡給他分一份,老是一兩樣她也會膩,所以就讓他這個禦用閑人率先嘗嘗鮮咯。
我叔伯不多。父親只得一個兄弟。
有時候我會羨慕周邊玩伴家裏堂兄表姐一大片。
可是爺爺不納妾。
他說,女人生孩子大概是極為痛苦的,所以只我父親叔叔一個便是夠了。
今年爺爺致仕,朝廷念在爺爺的勞苦功高,想要授予他個一品的太師太傅的職位。聖旨來得突然,送到家門口,家裏人才開始急起來。
奶奶前兒個身子不爽,爺爺前兩日陪着奶奶回鄉小住,聽講下面要去杭州稍作逗留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