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友誼萬萬歲
“這一刻,大概只能想到一首‘友誼地久天長’”——溫曉日記
随着期末考試的結束,高一也要結束了,分科分班還是來了。班級裏處處可見的“同學錄”飄來飄去。溫曉特別不願意寫這種東西,因為她最怕的就是離別。盡管這種分別并沒有多少悲傷的成分,盡管大家還是見得到,大家不過是選擇了一條更加适合自己的路去拼搏。但突然離開熟悉的班級,熟悉的老師同學,去到全新陌生的環境,多少還是不舍的,尤其對于那些想要一起拼搏卻再也無法坐在一個教室的他們。
“你選科表填好了嗎?”
“嗯。”
“我們以後下課是不是就不能一起上廁所,吃零食,聊八卦了?”
“嗯。”
“你們會想我吧。”
“嗯”
“你真的不考慮選理科?”
“嗯。”
蘇子悅的每個問題,溫曉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其實大家都曾糾結過,矛盾過,溫曉亦是如此,父母一直是希望她念理科,從小到大,家裏對溫曉的期望絕對不會少于對一個男孩。溫曉很清楚自己物理化學的弱勢,理科對于溫曉簡直就是刀槍對于文弱書生,難!即使她相信她能克服,她也沒敢冒這個險。幸好父母足夠尊重她的決定。後來,溫曉也用行動證明了她的選擇沒有錯。
“大家的選科表都交了啊,那今天也就是我們最後一次班會了,”任老師咳了咳,“我知道大家會有舍不得,但是還是希望大家都能在新的班級好好學習,不管以後我帶哪個班,我都會記得我帶過你們,高一7班!今後大家有任何問題,都可以來找我啊,我還是大家的好朋友!”
那天,很多人都紅了眼眶,“高一一年,任老師永遠都是第一個到班級的,他很少發火,成績下降了,他會鼓勵大家,成績提高了,他會告誡大家,他說,你們就跟我的孩子一樣,也跟我的朋友一樣。他還會給大家唱歌,我們常常笑話他總是唱老歌,但我們還是很喜歡聽。”聚餐的時候,林仲景突然說了這麽大串煽情的話,好多女生都沒忍住流淚了,大家的不舍還有來自對那位無私奉獻的班主任,那個把他們看作自己孩子的任爸爸。
“我不想跟你們分開,特別不想。”積壓了很久的情緒還是爆發了,蘇子悅抱着溫曉邊哭邊說,“早知道我也去選文科了。這樣就不用分開了。”
“別瞎說!你理科那麽好,學文科多浪費是不是。那萬一,選文也沒分都一個班不是更虧。”溫曉安慰着。這何嘗不是安慰自己呢。
蘇子悅哭的像個淚人兒,“別哭了,多醜!”程樂語也有些忍不住了,眼眶紅紅的。“我們只是不同班,還是在一個學校的,怕什麽。”眼淚還在眼眶裏打轉卻依然擠出一個笑臉安慰她的小姐妹們。
“看看你們女生,哭哭啼啼做什麽,分個班嘛。”這種沒心沒肺講出來的話也只有宋均南了,“感情不散就好了嘛。”但不得不承認這句話戳中所有人的心聲了。“沒錯,大家以後還是好朋友。”最後一句是班長大人說的。“來,大家一起舉杯,為了我們高一7班永遠的友誼幹杯。說好的不可以忘記啊。”
那天大家是肩并肩,手挽手走回家的……走過一盞盞路燈,看着影子由長變短,再由短變長,卻還是久久沒有舍得分開。
其實分個班确實不算什麽大事。不過,之于這個年紀的他們,義氣大于天。好像一句話,就可以組隊把他人滅了。即便這連短暫的分別都算不上,但好像這種程度的分離,也足夠讓他們感傷。
那時的他們真的很純粹,每一個喜怒哀樂都很簡單。
但青春不就是這樣,簡單,純粹,從不遮遮掩掩,即使矯情,都像是理所當然。又有誰敢說他們是錯的呢。
溫曉看過很多小說,大都是描寫那些青春愛戀,可如果換成她,除了愛情,她更多的是想描述那些在青春中并肩前進,相互鼓勵的朋友之間的友情。那不是同愛情一樣美好麽。
“你們今天都沒有排擠我,我好不适應。”悲傷的思緒被宋均南的沒頭沒腦的一句話打破了。
“誰有空理你。反正今天沈溢哥不在,缺一個。”蘇子悅答道。
“感恩學長。”宋均南大概是想用這樣的幽默緩解此時的壓抑。
郝戈突然一臉奸笑,“我真是不明白了,你小子圖啥啊,死活懶着我們,非要跟我們待在一起。不會是看上誰了吧?”
宋均南擺了擺手,“錯了錯了,我不是看上誰,我是看上你們了!全部!all!”
“連英文都用上了,真是難為你了。”程樂語嫌棄。
最後還是林仲景發話,制止了他,“宋均南啊,我跟你說,你啊加入我們是不可能了,勉強做個小奴仆吧。”
宋均南呵呵了聲,“哪需要勉強啊,我都不知道做你們小跟班多久了。”其實他自己也不清楚七人幫到底有什麽地方吸引自己,但從那天天臺孔明燈之後,他就特別羨慕他們這種感情,或許是因為單親家庭的原因,他似乎比別人更缺愛,所以總是僞裝自己,平時都痞裏痞氣的,朋友雖然也挺多,但大多數他都沒走心。這樣溫暖的感情他很渴望很羨慕。
“這個可以啊,我表示贊同,曉曉?”蘇子悅附和,随即問了與宋均南結梁子的溫曉。大家好像沒什麽理由去拒絕他,紛紛表示同意,連溫曉也很是無奈的應允了,“大家沒意見,我也無所謂啊。至于我哥,他一向寬容。”
于是乎,七人幫多了一個新成員,那就是宋均南小跟班。
宋均南倒是對于這個稱呼樂在其中。
那一天,夜空很美,人也很美。以至于很多年以後,溫曉還會懷念起這個夜晚,是感動吧,那麽微小的分開對那時的他們竟已驚天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