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買人的計劃

村裏建房子,速度還是挺快的。平房麽,又不用打多深的地基,而且大家都是瞅着春忙前才來幫忙蓋房子,拖拖拖拉耽誤春忙誰受得了,伺候莊稼可比房子重要。

齊縣這邊,只能叫春忙不能叫春耕,因為這裏一年兩季産出,冬小麥和夏玉米。小麥每年芒種時節成熟,割完了養養地接着種玉米。秋天玉米成熟,掰了玉米整平地,養養接着種小麥。春天時節并不忙播種,只是澆水、施肥什麽的罷了。但除了侍候莊稼還得種菜、養雞、養豬之類的,說來三月也是很忙的。

大狗辦事也敞亮,和姜清意商量後,每天中午、晚上管兩頓飯,頓頓見肉,再一人一天三十文錢。哎喲,別以為錢不多,這可是個肥活,村裏人都搶着來幹。

農村別看養雞養豬的,可誰舍得自家吃,雞要下蛋,蛋要賣掉,雞老得下不了蛋了還是要賣了。豬要留着過年殺,殺了自家能留個十斤肉和豬下水就不錯了,其他還是賣掉。一般農家人就指望這些東西賣掉換錢呢。

這年頭,地裏産出極低,只有地主家才能從地裏攢下點産出換銀子呢。普通人家種莊稼,上交完公糧能夠吃的就謝天謝地了,拿糧食換錢幾乎不用想。何況,夠吃夠喝在農村就屬于富戶了,還有一些人口多、勞力少、地也少的,打下糧食來那也多賣掉換成粗糧,這才能勉強填飽肚子。

這幾年不止齊縣旱,齊縣旱的還不算嚴重,有的地方旱的早有逃荒的了。據說今上忙着煉丹制藥,甭說體諒老百姓減免賦稅,不年年借着點名目往上加就不錯了。

老百姓靠天吃飯,還要靠着今上和地方官吃飯,但凡有一個錯了眼,日子就很是難過。尤其到了春天,可真是青黃不接,多少人家別說吃肉,能吃糠咽菜活下去就是好的。

大狗這裏建房子給肉吃,雖然每人只分一塊寸方肉,那也讓好多人感激。多數人只就着鹹菜和菜湯吃窩頭,舍不得動那一塊肉,帶回家給孩子吃呢。

大狗真不是拿着姜清意的錢做好人,他也是把自家積蓄給填進去了。都是鄉裏鄉親,還都是姓丁的,何況小時候死了爹娘沒飯吃的時候,也是村裏人你家一個窩頭我家一碗菜的把他們兄弟二人養大的。眼看着自己日子好了,能回報一二也是個心安。

姜清意又不是吝啬人,也覺大狗仁義。不說別的,他們開的雜食店,兩個小工都是村裏找來的,用的面、菜和肉也是直接向村裏人買。這樣買東西比到集市上買便宜一點點不說,村裏人也賺得多。到縣裏集市上賣東西也要交稅的,不管賣不賣的出去,先把地頭稅給交了,還時不時要碰上亂收費的,黑的要死。

房子用了半個月就建得妥妥當當。大狗來和姜清意彙報,笑道,“姑娘,咱們那房子可真是漂亮,青磚紅瓦四合院,村裏人都說好。咱村在這十裏八鄉也算是富裕村了,可比咱房子好的真不多,也就是丁五爺和裏正家了。”他轉向丁嬷嬷,“姑姑可記得丁五爺,就是三十年前中過秀才的那個五爺,和咱家雖出了五服,倒也都是一家子。”

丁嬷嬷笑,“記得,咱村也就這一個大地主了,當年就好幾百畝地,也不知道現在咋樣。”

親們,不要以為好幾百畝地多了不起,多富裕,其實也不是,只能說吃穿不愁罷了,想奢侈富貴還差得遠呢,畢竟這年頭地裏産出少得可憐。人家真正的大地主和大官家裏,那地不是論畝,是論頃滴。

大狗一臉佩服的模樣答:“可說人家運道好呢,丁五爺自己是秀才,兒子也考中了秀才了,還要考舉人呢,一代比一代強。人家裏女人也都會過日子,地早都增了好幾百畝了又!”

這年頭,秀才真的很難考的,村裏能有一個秀才那就是風水旺。又不是像咱們現代,只要你想,就能上個大學,當然牌子有好有壞了。

前面還說呢,丁嬷嬷識得《三字經》、《千字文》那就是奴仆界的博士生了。男人中秀才,也差不離這水平了。更何況秀才人數可比博士人數少很多喲。再考中舉人、進士,那就是更了不得。親要不信,你親自去讀讀《三字經》、《千字文》,看好不好學。

Advertisement

姜清意看大狗那一臉羨慕樣,嘻嘻笑道:“大狗哥也別急,你好好賺錢買地,以後兒子個個讀書考秀才、中舉人、當大官。”

大狗嘴都咧到後腦勺了,口水都快樂出來,“哈哈哈,借姑娘吉言,一定一定。”

丁嬷嬷笑着拍了一下大狗腦袋,“傻小子喲,嘴都咧成瓢了,快去店裏做事吧,別傻樂了,媳婦還沒娶呢,想這些有的沒的。”

等大狗走了,姜清意和丁嬷嬷商議,“奶娘,剛剛大狗哥還說呢,今年天還是有些旱,而且前兩年一直這樣,田裏産出少了很多,許多人家都吃不飽飯不說,賣兒賣女的也多起來。奶娘,咱們如今也十分缺人手,雖然有丁香,可畢竟是徐哥哥買下的人。再者其他粗使婆子,也不能當貼身丫頭使喚。我是想着,雖然都是賣身為奴,可也分賣到誰家裏。咱們絕不會做出打罵奴仆的事兒來,要真是心思正的,能到咱家也比到別處好些。”

丁嬷嬷點點頭,“也是,姑娘年歲漸大了,很該買兩個丫頭來使喚,省得到時候抓了瞎。”

姜清意接過丁嬷嬷目光,知道兩人想到一處去了,“是呀,若是一直留着齊縣反倒是幸運。奶娘,若是真回到京城,我有些害怕。我也知道大夫人是親生母親,很該想念才是,可這麽多年沒見,心裏總是沒底。咱們先調/教好兩個人帶在身邊,以後也能有個自己人,行事便宜很多。”

丁嬷嬷摟過姜清意,心裏一嘆,她也一樣沒底。大夫人在閨中之時雖然嚴肅了些,卻也不是多刻薄的人,卻獨獨對這親生閨女這樣,也是讓她想不通。

住在徐哥哥這裏,要買人自然要跟他說清楚,不然再讓哥哥以為是哪個下人怠慢了她反是不妙。

徐馳第一反應确實是以為哪個下人膽大包天,等姜清意說完心中所想,他稍一思量也明白過來。

若說他,這輩子是絕無可能回到那個家,當時可是被當作死人送出來的。何況,即使不是當作死人,他也不會回去,男人麽,只要自身立的起來,走到哪裏都有活路。

可這世道女人最難做。一個女孩子想要自立門戶那是說笑話,必得依靠男人和家族才行。若真是孤女還能立個女戶,若是寡婦還能有個說法。可妹子不同,戶籍在京城,父母都還在,想自己說了算是絕無可能。

而且,女人總要嫁人,即使自己不想嫁人,只要家族想讓你嫁,那就算是死了,也能把牌位給嫁到別家。

徐馳也打聽過,姜家不是什麽清高人家,拿着閨女換前程的事情做過不是一件兩件。也不止姜家,這世上有的是拿閨女做交換的。也不能說那麽難聽,好一些的家人,還是盡量兩全,既換了好處,也會為女兒打算一二。可姜家麽,看對妹子的态度也知道了,做事是不可能為她考慮的。

“成啊,多買兩個也使得,最好是四個,省得想用的時候缺人手。錢不夠,哥有的是。”徐馳道。

哥,你真土豪。姜清意笑道:“可別,這兩年年頭不好,買個人好的也不過十兩八兩,小些的才五六兩,這些錢我還是夠用的。”說到這兒,姜清意突然慶幸自己命好,好歹沒穿到窮人家餓死,也好歹沒成為奴仆不是麽。感謝天,感謝地,感謝祖宗!

他們這裏商議買人,姜府也正在做同樣的事情。陳嬷嬷正在勸六夫人派人到江南雇個媽媽過來調/教人,想要調/教的對象正是姜清意。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