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喬氏的算計
陳嬷嬷将外面聽來的消息一一分說給六夫人喬氏,“夫人,按您的吩咐,奴婢那口子一直盯着這事兒呢。您說林家可真是走了大運,聽說不日林大人就要高升呢,說是從四品穩穩的,正四品也很有可能。而且,任職的地方不是湖廣就是江南,都是來錢的好地方。”
喬氏正依靠在榻上歇歇神,一聽這話,深覺不可信,“不能夠,從未聽說連升三四級的,這也就半年的功夫。四品官,那也是地方大員了,怎麽可能如此兒戲。”
陳嬷嬷剛聽說時也覺得是玩笑,可看林家那張狂樣子,這才有八/九分信了,“夫人,奴婢一開始也是不信。外人不知道這當官是怎麽回事,可咱們姜家多少人為官,那是清清楚楚,也覺得這樣短短半年就破格升遷很不可信。可奴婢弟妹的娘家外甥女就在林家二房五娘那裏當差呢,說是林家主子都知道這事了,而且林老太爺也正打算跟着一起走呢,說到那魚米之鄉見識見識。”
喬氏一皺眉,冷哼道:“怪不得前幾日劉家嫡孫周歲宴上,林家那位不像往日那般圍着我轉呢,還眉飛色舞很當自己是個人物,原來應在這裏了。沒聽說有什麽大靠山啊,不就是那個馬太監麽。”一個沒根的腌臜貨,就算能買官賣官,那也不能到地方大員這個地步吧。
“哎喲我的夫人哎,可不就是靠着那個馬三爺麽。聽說今上越發沉迷煉丹制藥,活的跟神仙似的,尋常俗世都不讓打擾,有事就這些太監們說了算了。咱們後宅女人向來不關心這些,奴婢也是聽着我家那口子打聽的,現在官場上上下下全都圍着這幫閹人打轉呢。這事老爺應該知道,您晚上和老爺商議商議。”陳嬷嬷那口子也是對這事上了心才打聽出來,現在林家管事都牛氣哄哄得很,全不似往日對姜家人那般讨好了。
喬氏一內宅夫人,對這些哪裏懂,而六老爺又只知道以文會友、風花雪月的。哎,男人不上進,還得靠女人來想辦法啊。“林家姑娘我印象不深,沒覺得多國色傾城的啊,怎麽就這麽厲害,哄得那個太監做這不靠譜的事。”
陳嬷嬷隐晦一笑,“夫人那,您想想,在一個無根之人眼裏,漂亮不漂亮是其次,關鍵是身段好,會伺候人不是。”要說快活的法子多得是,太監不是男人,卻更會折騰。
喬氏又不是清純小蓮花,自然懂裏邊的道道,點頭,“很是。只是咱們之前說的,行不行啊?那小賤人才十歲還是十一來着?”
陳嬷嬷笑,“十歲呢,正正好,也不小了。那個馬三爺就要嫩嫩的,再大三四歲他都不一定要。而且年前馮嬷嬷給送過年禮,說那位氣色很不錯,模樣更是嬌嫩可人,尤其一雙杏核大眼睛,看得人心慌慌的。只不過欠調/教,咱們從揚州雇個媽媽來調/教兩個月也足夠了。聽說林家請的是濟南府麗香坊的媽媽來的,咱們直接從揚州請,那可是最最有名的地方。弄好了,不比林家那強得多。”
喬氏抿嘴一笑,輕輕用食指點點陳嬷嬷的腦門,“你呀,從前就鬼點子多,現在都成了精了。”當年可不靠着這位指點,她才能順順當當嫁來姜家。
陳嬷嬷打一下自己嘴巴子,笑道:“這可不都是為了忠心夫人。”
姜清意看着眼前站着的十個小姑娘,深深覺得自己就是個人販子。這些姑娘最大的十六七歲,小的估計也就八/九歲的樣子,還真是下不去手。
她找的人牙子是齊縣在官方登記認可的人牙子,雖然價錢略貴,但放心。要是人來路不正,那可就糟心了。
姜清意道:“奶娘,你幫着挑人吧,我沒什麽經驗呢。”實在是下不去手,很有逼良為娼似的那種感覺。
丁嬷嬷點點頭,她也怕姑娘只看重相貌,或者覺得誰最可憐就買了誰。這買丫頭,最重要的還是能幹且忠心。忠心這玩意一時半會看不出來,只能盡量挑合眼緣的了。
“你們說一說自家情況,家裏幾口人,平時在家做什麽活計,為什麽賣身為奴婢。”丁嬷嬷聲音沒任何起伏,在她看來,這世道就是如此,誰讓命中注定如此。
Advertisement
各人自我介紹幾句,無非就是家裏人口多,或者重男輕女為了兒子賣女兒的。幹活也大差不差,都是農家孩子,做飯、種地、帶弟弟妹妹、養豬養雞什麽的。
丁嬷嬷心中有數,這個人牙子确實靠譜,按她們要求的,帶來的都是能幹活的人。
丁嬷嬷使個眼色給姜清意,二人到一旁小聲說話。“姑娘覺得如何,可有特別看中哪個?”丁嬷嬷想着,只要姑娘選的還可以,就按姑娘的來。這也是讓姑娘學着自己當家作主的意思。
姜清意笑道:“奶娘,我還真是不大懂,覺得都是會做活的人,差不到哪裏去。我說來奶娘聽聽行不行,不行就聽奶娘的。我想着,年紀太大的那兩個就算了,難不成過兩三年就得幫着她們找婆家不成。這給丫頭找婆家是應當的,可感情還沒處到份上就分開,不太好。年紀太小也不太中用,咱們正是用人的時候,這還得花個兩三年等着她們長大,忒費事。要我看,選個十一二歲的和我差不多大,再選個十四五的,既懂事又能幹事。兩個歲數差開,以後也好安排。”
丁嬷嬷笑,“姑娘說的很是。這也就剩下五個了,那還怎麽選?”
“選能幹的呗。種莊稼出色的就算了,咱們又不種地又不養花的,用不着。就選會做菜燒飯、縫縫補補的吧。尤其有兩個性子爽利,我覺得比那些個膽小的強。膽小的不敢做啥,可我也怕別人随便就能将她們吓唬住。買了以後奶娘多帶帶,至少讓她們會做飯菜,咱們走到哪裏都能有人管住進嘴的東西。繡花做衣服倒是其次,什麽人幹不是幹呢,奶娘說對不對?”
丁嬷嬷一直都知道自家小主子早熟,原來就愛心裏尋思事,可沒想到現在這麽懂事,色/色都想到了。
“哎,人還是得多讀書啊,看,姑娘不過讀了幾個月書,這不就做事比原來還周全。”丁嬷嬷很是欣慰。
姜清意:……難道這就是知識的力量麽=口=
最終選定的兩個人,姜清意幫她們取名字,大的那個叫蒼耳,小的叫三七,都是中藥啊,多顯示她的業務特長!(喂,你個二把刀,別瞎顯擺行不行?!)
給人改名字這事,真不是姜清蒼想顯示主子權威。實在是齊縣這地吧,莊戶人家給閨女起名字忒圖方便,好多都是大妮兒、二妮兒、小妮兒這麽叫,實在是那啥啊。
蒼耳十四歲,人挺瘦,畢竟吃不飽飯能胖才怪,骨架比較大,雖還不到壯的程度,但比起一般同齡女子要高大些是真的。樣貌平常,不醜不俊,沒啥特色,大衆臉吧。幾天看下來,做事确實麻利,話少但一句是一句,很是穩重妥帖。
三七不過十一歲,更是瘦骨伶仃的,長相雖中等,但難得皮膚特別白。這年頭,農村小妮連莊稼都要種,天天風吹日曬的,多是小麥色。用三七自己的話就是“曬白臉,越是曬越白,夏天在地裏拔草好些天,也絲毫不見黑。”就這一優點,真是羨慕嫉妒恨死多少愛美女士喲。何況三七還有一管好嗓子,如黃鹂清脆。她家裏也是互相友愛型,曾有媽媽想要買下她養幾年,但她家人當初賣她并不多要銀子,求的就是去個正經地方,別糟蹋了孩子。
姜清意看着她們,心裏也是感慨,都是能幹的好孩子,這要是擱好年景,以後都能好好嫁了人,何苦賣這十兩八兩的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