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論姊妹易嫁

六夫人喬氏近來一直在發愁怎麽和丈夫說姜清意的事情。她早有打算,可如果直接說把姜清意送給一個太監,估計丈夫是不同意的。

她最了解枕邊人,想得到好處,卻又極其要面子,其實這貌似也是姜家人的通病。只是,天下哪裏有這樣的好處,既當女表還立了牌坊,當別人瞎子傻子不成。

喬氏覺得,就算送出姜家一個奴婢給一個無根的太監,六老爺估計都覺得沒臉面,丢讀書人的氣節。更何況還是姜大老爺的嫡女,更是不可能。可氣節兩個字早就在姜家內部看不到了,還一個勁兒往臉上抹金面,真是可笑。

她想了好久,決定還是從自家女兒終身大事這裏做一個突破。一步一步來,哄着丈夫一步一步明着堕落,這以後就擋不住了,什麽事都好辦。

這日,喬氏親自下廚做了幾個小菜。想當年她剛進府那幾年,上有婆婆盯着,甚至下人也瞧不上她的出身。那樣艱難的時候,她時不時親自為丈夫下廚做湯羹,放軟身段伺候着,将丈夫的心把的牢牢的。後來,婆婆死了,家也成了她的,一個是地位穩固,另一個掌家也實在是忙,這才逐漸将這項本事給丢下。

“呵,今個兒還真是難得,夫人親自洗手做湯羹了。可別說,你這道青菜缽,任是吃過的館子就沒一個及上的,菜香米味混合在一起,味道濃郁又清新,實在回味。”六老爺看着桌子上幾道小菜,一道道誇過。

喬氏伺候着坐下,笑,“夫君可別狠誇。這幾年掌家忙得很,竟然沒好好伺候夫君,該自罰才是。”她有這個本事,只要想讨好一個人,就會弄得很是妥帖,讓人覺得溫馨滿滿。

飯畢,喬氏也并未急着說正事,而是和六老爺說些各家趣事,順道提起了林家,“上個月聽陳嬷嬷說了一嘴,說是林家老爺升了從四品還是正四品的官。我就覺得可笑,憑他是誰,再沒有短短半年就連升三四級的。這不,林家一直說要到外地赴任,還是什麽湖廣江南的,也一直沒走成啊。現在這人也忒會吹牛了,什麽都敢說。”

六老爺聽到這裏,一皺眉,很是不悅。這林老爺比他略大個幾歲,當年也是一事無成,全靠着老太爺的面子才能在齊縣占有一席之地,要不然早就變成一般的鄉紳富戶了。誰知道,一夜之間竟然抖起來了。先是補了一個六品虛職,後來又轉實職,這竟然要升成從四品知府,這可是地方一把手啊,還是油水特別足的那種。哼,不過賣了一個庶女,就得了這麽多好處,簡直沒有天理!

喬氏眼睛多尖那,看丈夫這樣就知道很可能是真的了,“怎麽,夫君,這事竟然是真的?”

六老爺嘆一口氣,“可不就是真的了。那個姓林的,簡直丢讀書人的臉,竟把女兒送給個無根之人,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

有辱斯文個頭啊,喬氏心道,看你那羨慕嫉妒恨的樣吧。又嫉妒人家得了好處,還又瞧不上人家所作所為。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像他這樣沒個正主意,真個草包。

喬氏別看嫁入姜家是妥妥的高嫁,一開始那是興奮得很。可後來時間長了,發現自家夫君是姜家嫡支裏最不成器的那個,難免就起了輕視之心。可她也從來不想想,但凡成器上進的,能娶了她這個地主家閨女?

“雖然是有點不好,可送的畢竟只是一個庶女,林家庶女都快成群論了,也就那樣了。舍一個庶女換一大家子前程,也還真不虧。就林家一上任,估計地皮都能刮下三層來,林家那就幾輩子吃穿不愁了。”喬氏用美人捶輕輕敲着丈夫的腿,一邊笑道。

“老爺就是心思太正啊,為着這,吃了多少虧呢。不說別的,就只說咱們家吧,明明咱們房才是正經族長這一房,可大老爺、二老爺那幾位兄長,和您也只不過是堂兄弟了,您卻向來拿他們當親兄弟。尤其是京城那邊,哪年您不是把族裏的銀子、産出的送給他們。他們在京城花您的錢打點成了大官,可好處卻沒分給您半點,真是虧心不虧心。”喬氏添油加醋道。

其實,明白人都知道,他們姜家若沒有大老爺步步高升,哪裏能在齊縣甚至州府排上號。戶部是管錢的部門,多少人巴結。大盛王朝是中央集權,財稅實行二次分撥,也就是地方財政統一上繳,然後中央再根據情況給下撥銀錢。地方官不傻,肯定要偷偷留夠給自己用的,可真正的大錢還是等着戶部撥銀子。就為着這,地方官才對姜家如此客氣啊,不然人家有病啊,非得讨好你。

Advertisement

且三老太爺,也就是六老爺的爹能當上族長,一個是歲數輩分擺着,另一個還不是姜大老爺這幾個親堂兄弟支持。不然,姜家繁衍上千年了,有的是人比三老太爺有能為的,憑啥不敢争一争啊。

喬氏說話向來溫溫柔柔的,可就是能像針一樣戳人心窩子,把六老爺給戳起了一陣火。他鼻孔狠狠吐了一口氣,道:“哎,誰說不是呢。咱們一年到頭辛辛苦苦,全為別人做了嫁衣,真是!”

喬氏放下美人錘,伺候六老爺躺下,她也歪在榻靠上,将六老爺腿放在身上,輕輕揉着,“可不,老爺這一年年的勞累,除了我和咱們寶貝兒女,誰還知道心疼您呢。老爺,我這裏有個主意,你要不要聽?”

六老爺笑,“什麽主意,說來聽聽。你呀,就會作怪,還要不要聽,哪次老爺我不是聽你的?”

喬氏抛了個媚眼,嬌滴滴道:“讨厭,說正經事呢。我前日聽了陳嬷嬷講古,說有個姐妹易嫁的故事。本來是大姐的親事,可突然發了惡疾,不好往外嫁。可那家又想着聯姻,便把二姐當大姐嫁了過去,反正只差一歲,也看不出多大差別來。”

六老爺嗤笑,“扯,當大家都是傻子呢,自己家不說,難道親家就不知道了?閨女再嬌貴,咱們大盛朝也沒有不讓出門的,家裏奴婢也總認得吧,這見過姐妹二人的多了去了,怎好易嫁呢。”

喬氏繼續道:“老爺您那是當咱們齊縣了,同一個地方自然不行。可那姑娘婆家離得可遠了,一個南,一個北,哪裏能知道那麽清楚。娶都娶了,誰還會為自己媳婦到底是不是真是想娶的媳婦打聽去?這不找事兒麽。”

六老爺一聽,對呀,也是這麽個理。

“是吧,老爺我說的對吧。聽陳嬷嬷說了這個故事,我當時沒怎麽着,後來見林家得了勢,想着林家兒女以後可就行了,肯定能好娶好嫁的,也就想到了咱們蓮兒。咱們強兒我是不擔心,他讀書好,将來總有出息。可蓮兒呢,最多也就在齊縣找戶人家嫁了。可哪家能比咱們家強啊,真是愁死個人。這不,我就想着,咱們也來個易嫁如何?”喬氏兩眼放光般瞧着六老爺,希冀道。

六老爺笑起來,“說你聽風就是雨,糊塗了吧,我們就算想易嫁,那蓮兒也沒個姐妹啊。你們女人還真是想一出是一出”

喬氏白了個眼,“老爺,您忘了京城三娘了?不就養在咱們手裏。她就算克父克母,又不是克婆家,難道大夫人就不想着把三娘給嫁了?她好歹是親娘,就算再不喜歡閨女,也得把閨女嫁人吧,不然還能進家廟修行不成?只要三娘嫁,依着大哥的官職,能低嫁到哪裏去?再怎麽也比咱們齊縣富戶們強吧。”

六老爺臉都變了色,“不行不行,大哥要是知道咱們換人,還不整死咱們。”

喬氏心道,一吓就漏了餡兒了,瞧你那點膽子,德行。

“哎喲我的老爺哎,京城裏誰見過三娘啊,連咱們蓮兒都沒人見過。蓮兒和三娘就差着一歲多,哪看得出來差別。咱們蓮兒到時候嫁到京城大戶人家,那是多大的福氣啊。知道的也就只剩一個丁嬷嬷了,只要咱們讓她消失,還不就成了。”

六老爺雖然害怕,但想着閨女能嫁入京城高門,确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以後閨女好了,自然也就提攜一番兒子,那他們這一支興起也指日可待了。

話說,六老爺哎,你太單蠢啦,你媳婦才不會讓你等那麽久,很快就能想法子讓你步步高升啦。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