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徐哥哥出洋
去時大夫人歡歡喜喜,姜清意和二娘怏怏不樂,回來卻完全掉了一個個兒。
二娘笑得十分開心,“三娘,今兒可真是好運氣,竟然看到那小壞蛋倒黴。哎,被欺負了那麽多年,今兒終于感覺揚眉吐氣一回。老天疼好人啊,竟然幫了我們大忙。要不然,我們還不知道最後被那壞蛋整成什麽樣呢。”
嗬嗬,姐,老天很忙的好伐,怎麽可能纡尊降貴管這點屁事,這是她們紫蘇丫頭的功勞啊。可惜,不能炫耀,只能自己悶着樂,寂寞如雪啊。
“是呀,看這意思,父親也惱了,估計咱們以後都不用去張府了,再不受這份罪喽。”姜清意也笑,開森沒商量。
等到了府裏,大老爺吩咐她們直接回去,“中午也沒吃成飯,你們先點補幾塊點心。一會爹讓他們給你們送好吃的去。”
二人行禮稱是,便開開心心回去了。嗯,父親都說是好吃的了,那鐵定差不了。別看父親是戶部尚書,按理家裏很是有錢,可事實上,吃穿只能算過得去,并沒有多好。
大家心裏都嘀咕,估計這夫人省下銀子都送去宮裏了。大娘要想站穩腳跟更上一層樓,沒有人脈是不行滴。可人脈不是平白無故就來的,需要花銀子收買啊。只可惜啊,大娘都快把家裏銀子給敗光了,今上卻死活不松口升她的職。
姜清意算是把仇當時就報了,現在又見了四涼四葷四素兩湯兩飯一桌子好吃,那心情都高興的飛起來了。
飯後,她便向丁嬷嬷說了今兒的事情,簡直堪比說書人的嘴,很是生動。
丁嬷嬷還是唬了一跳,“哎喲,你可沒事吧?那小壞蛋沒打着你吧?”看姜清意一再保證,恨不能讓她全身檢查一遍才放下心。
“其實,那女人出身也很是不錯,父親是地方大員,很有實權。剛嫁進張府的時候,也曾賢良淑德過。只是,張老夫人不是一個十分好相處的人,給媳婦立起規矩來更是一套一套的。再加上張大老爺也不是個規矩疼媳婦的,沒兩年就納了三四個小妾,哪個正室能受得了?聽說現在府裏都十來個小妾了,最小的不過十五六,造孽喲。就這樣,張夫人才越來越刻薄,比當年的婆婆還厲害個十分。”丁嬷嬷講起了張府的古,她可是從張府出來的,熟的很。
姜清意最看不起這種女人了,欺軟怕硬。有本事把婆婆給幹趴下,把丈夫管得服服帖帖不敢納妾。厲害的她不敢惹,對她們這些人就使勁踩。聽二姐回憶,那回回去張家,回回恨不能帶着傷回家。再說了,受傷是小,名節是大,衣服去一趟就破破爛爛的回來那是小事麽?這張家怎麽都是孬種壞蛋,包括大夫人。
此時,她心裏罵的大夫人正在和大老爺較勁呢。
大老爺忍着氣和張氏講理,“夫人,我也知道,你瞧見二娘他們就心裏別扭。可你也想想,她們好歹是我姜家的人,而且,當初也是你讓我納妾生下她們的。我當時心裏只有你,想着若真沒有子嗣,從族裏過繼一個也未嘗不可。是你非要一個自家孩子,說是同父異母的弟弟總比外八路的弟弟強,我的孩子好歹也是大娘的親弟弟。我不要求你如疼大娘般疼她們,可好歹也要顧及咱們姜家臉面吧。”
張氏心裏暗恨,當初有多親密,現在就有多冷漠。她不是傻子,大老爺說是心裏只有她,怎麽可能,他心裏除了權勢,沒有之二。過繼的話只是沒有辦法才那麽說,當時大老爺不過是礙于父親權勢罷了。
“知道了,老爺,以後我會注意的。”最後,只出口這一句。她懶得多說,反正該怎麽做她心裏有數。
Advertisement
夫妻多年互相都摸了個底透,誰還不明白誰。大老爺一看張氏這油鹽不進的樣子也不禁頭疼。她總覺得自己對她不夠好,是畏懼張家勢力才不得不只有她一人。可她也不想想,哪個老丈人會為了女婿納一兩個妾就翻臉的。
這二十多年來,張氏從親密,到懷疑,到試探,再到冷漠,大老爺也厭倦了。朝堂上就夠累的,每天回來還沒個知冷知熱的人,真是過夠了這種日子。
這就是怨偶了,其實誰都有錯,但卻往往把所有錯都推給對方。
正月十五上元節,也是姜清意姐弟的生辰了。只是,姜府向來低調,給亭哥兒過生日都只是一碗長壽面,裏邊放兩個荷包蛋就算完事,并沒有合家慶祝一番。其他,也就是幾個主子各人盡一點心意,給幾樣禮物算完。
今年多了姜清意,也延續舊歷。大老爺給了筆墨紙硯,望女兒成才呢這是。大夫人給了一只金釵,不知道從哪個犄角旮裏裏翻出來的。宋氏托二娘一并給了幾樣針線活,兩雙繡鞋、幾個荷包,手藝十分精致。亭哥兒這次沒再給銀包金首飾了,正正經經從銀樓裏買了一套十二支珠花,很襯她的小模樣。
姜雲亭過來薔薇院,姐弟二人親親熱熱湊在一起看禮物。大老爺一視同仁,一樣一樣的。
亭哥兒笑,“父親每年都是這個,從沒有變過。好在,諸葛筆、徽墨、澄心紙、端硯件件珍貴,才能讓人不嫌棄。宋姨娘和二姐每年都是針線活,不過年年不同,我屋裏凡是和針線搭邊的,基本都是宋姨娘親手做的,也是有心人。”
二人心裏皆嘆,姨娘能做到這份上,不惹事、不多話、不争搶,默默刷好感值,算是個第一明白人。
亭哥兒臉色微微暗了一瞬,“母親給我的禮物,比你這個強很多。姐,其實,母親雖然對我比對大姐差很多,可也沒有虧待我。若說起往事,這裏邊是有古怪,可誰都不知道怎麽回事。當年我唯一的願望就是把你接到京城,我們姐弟兩個好好的就好,其他的不想深究下去。”
姜清意其實知道,自己弟弟本來就是性子純良之人。俗話講,生養沒有養恩大。弟弟從小沒有見過親生母親,是大夫人帶在身邊長大。人都說血緣關系不可磨滅,可是,人都沒見過,真的很難說感情有多深。将心比心,她很能體諒弟弟。
她點頭道:“是這麽個理兒。連我都并不怎麽恨夫人,何況是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站在大夫人的立場上,她有做的不對的地方,但也并沒有做絕,所以,我并不恨她。這事就不再提了,又不是什麽生死攸關的大事。”
暗嘆一口氣,她笑起來,“哎喲,說起來好可惜,竟然不能出去看花燈,好郁悶啊。我自來京城,都還沒有好好逛逛,就指望今兒出去玩的,竟然還不行。”
想起去年,徐哥哥為她準備了一院子的花燈,那種日子,真的再也回不去了。
亭哥兒笑,“咱們京城是天子腳下,既然多蒙皇恩,當然也要付出比別的地方多些,守孝時間自然就長。明年就好了,明年帶姐姐逛遍京城,玩一整夜。”
其實,要說起先帝,那是屁皇恩,沒把京城人折騰死就是好的。如今還要為他守孝,好吃虧。她們這種官家守孝自然是理所應當,可人家小老百姓,尤其很多小商戶,就指望今天發財呢,卻還不行,真是晦氣。這就是天子腳下的好與不好,碰見好事,那就多沾,碰見壞的,也是首當其沖。
姜清意覺得日子過得飛快,每天在學習中就過去了。而且有個姐姐相伴,學起來也不算無聊。
這不,就進入了三月裏,正是春花爛漫好時候。姜清意正和幾個丫頭商量着要做些時新玩意兒裝點屋子,就聽到丫頭來報,說是有人自稱丁嬷嬷的侄子,正在東偏門等着見呢。
啊,不會是大狗、二狗吧?姜清意和丁嬷嬷對視一眼,“奶娘趕緊去看看吧,別是大狗哥來了。帶着蒼耳和三七,有事就回來說一聲。”
誰說不是呢,丁嬷嬷一看,可不就是自己兩個侄子。別說,幾個月不見,就很是人模狗樣的,穿的還挺體面。
丁嬷嬷笑着打趣,“還挺會打扮,這樣一看,還挺有幾幅富貴模樣。怎麽,生意做大了,發財了這是。”蒼耳、三七跟着樂。
大狗摸摸頭,憨笑道:“姑姑別笑話我們了。這不是來京城麽,怎麽也要捯饬捯饬,不然多丢姑娘和您的臉啊。這次來,還真是做大生意的。徐少爺讓我們到京城做生意呢,開個雜食鋪不說,主要是開個洋貨鋪子。徐少爺過了年就親自出海了,到南洋去了。”就捯饬的這麽體面,這看門的還不給個好臉呢,若是穿的一般,連通報都不給。
丁嬷嬷一驚,“啥,徐恩人出洋了?那幾時才能回來?姑娘還日日挂念着恩人,想着今年怎麽也能見一面呢,若知道這事,不定怎麽難過。”
丁嬷嬷猜的很對,姜清意聽到這消息雖然很為哥哥高興,男人出去闖蕩一下很是不錯。可是,她估計得有兩三年見不到哥哥,豈不是想死。為了這,好幾天都沒好好吃飯,差點把王婆子急死,可着勁兒做好吃的點心。
還好,在美食攻擊下,她淪陷了。不過兩三年不見,等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