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反複

保定侯突發高熱病倒的消息,是天亮之後、宮門開了,才傳到慶壽宮的。

當時劉琰剛吃過早飯,準備去學堂,聽說此事,忙去見太後:“孫兒替娘娘去瞧瞧吧?”

太後卻道:“不用,已經退熱了,你五叔也又帶了兩個太醫去了。你去也幫不上忙,白耽誤工夫,有什麽消息,他們自然會來報。”

“保定侯到底為何發熱?”

這次進宮回報的,是齊王身邊親信內侍崔铠,同劉琰也相熟,便主動答道:“還是因為宮宴上喝的那幾杯酒,沖撞藥性,發了疹子。昨日先找的那太醫雖然換了更溫和的方子,卻管不到疹子,他想讓疹子自己消下去,沒想到侯爺虛火旺,疹子不但沒消,夜裏還又在雙腿發起來,連帶着燒了起來。”

“那新請去的太醫怎麽說?”

“說得忌口,讓疹子自己消,再就是得退熱,侯爺吃了退熱的藥,不再燒了,清淡飲食,慢慢就好了。”

“那藥是不是也得停一停?”

“這個還沒定,小的進宮時,太醫們還在商議。”

劉琰皺眉,停了停,又問:“許姑娘怎麽樣?沒吓着吧?”

“姑娘開始是吓了一跳。不過很快就鎮定下來了,王爺去了以後,還安慰王爺呢,又叫小的們好好跟太後娘娘回禀,別讓娘娘擔憂。”

太後嘆氣:“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京華沒事,琰兒快去上課吧,別晚了。”

聽着是不太要緊,劉琰只得起身告退,如常去學堂上課,想着要不就等下午下課,再去探望許俊父女。

卻不料上午的課剛上完,皇上就把他和劉瑜叫去,讓他們帶些藥材,替皇上去探望保定侯。

劉琰心情一時很是微妙——探個病,要兄弟兩人同去麽?

但他再微妙,也得領命,帶着劉瑜一起去。

Advertisement

在家剛睡了個回籠覺起來的許京華,聽說兩位皇子奉命來探病,心情同樣很微妙——這怎麽還倆一起來的?皇上是顯擺他兒子多麽?這種小事,就不能和太後娘娘一樣,打發個內侍來看?

她又躺了回去——幸好齊王叔父還沒走。

“怎麽還驚動皇上了?”齊王瞧見兩個侄兒,先問了一句,又說,“沒什麽大事,退熱了,就是又有點腹瀉,好容易睡着,就別驚動他了。”

劉琰問:“不是說虛火旺嗎?怎麽還會腹瀉?”

“他原本腸胃就不好,昨日太醫沒讓忌口,他吃了幾口魚,後面又起疹子,可能也同這事有關。”

劉琰皺眉:“這太醫也太不像樣,忌口都不提醒麽?”

齊王點點頭:“誰不說是呢?我已把他換了。不過太醫院全是庸醫,換來換去,也就那麽回事。”

劉瑜道:“五叔辛苦半日了,要不您先回去歇着,讓侄兒兩個守着……”

齊王失笑,連連擺手:“那可使不得。你們學業要緊,早點回去跟皇上複命吧,我們這裏可不管飯。”

“京華呢?她怎麽樣?”劉琰穩穩坐着不動,問起始終沒露面的許京華。

“她沒事,就是後半夜被鬧起來,沒睡足,現在回去補覺了。對了,你回去也跟娘娘說一聲,讓她別惦記,等保定侯好了,就讓京華進宮去給娘娘問安。”

話說到這裏,劉琰再沒有理由多留,何況旁邊還有個礙事的劉瑜,只得起身告辭,回宮複命。

齊王送走兩個侄兒,回後院問侄女:“我那兩個侄兒怎麽惹你了,你連見都不想見?”

“沒惹我啊,就是我爹說,我也大了,得講男女大防。”許京華一本正經道。

齊王一點她腦門:“我信你才有鬼!快點傳膳,你叔父我餓了!”

叔侄倆吃過午飯,許俊醒來,果然精神好了很多,齊王看着他吃了飯,想着太後那邊可能還惦記呢,就說:“我先進宮同娘娘說一聲,叫她放心,晚點再過來。”

“不用不用。”許俊忙阻止,“我就沒什麽大事,你還來回跑什麽?看完娘娘就直接回去吧。”

許京華也說:“叔父放心回去吧,真有事,我再去找您。”

許俊瞪她一眼:“能有什麽事?”

齊王笑道:“沒事沒事,什麽事都沒有,大哥好好休養,我先回去,明日再來看你。”

許京華送了他出去,回來坐到老爹床邊,同他說:“這次可是我娘保佑你平安無事的。”

許俊一愣:“什麽?”

“我求我娘保佑你啊!”許京華笑嘻嘻道。

許俊沉默片刻,才問:“你還記得你娘臨去前,說了什麽嗎?”

“記得啊,讓我們好好活着,将來收複故都,要帶她回來。”

“記得就好。我再睡一覺,你也跟着折騰了半宿,回去歇着吧。”

許京華眨眨眼,覺得好像哪裏不對勁,但仔細想想,又沒有什麽不對,就給老爹掖掖被子,起身走了。

許俊卧床休養一天,沒再發熱,疹子也漸漸消了,就是還有些腹瀉。但他從小遭罪習慣了,并不把這種小毛病放在心上,第二天一早起來,自己出門溜達一圈,回來還說要在後院種樹。

“我看人家種的桑樹就挺好,桑葉能養蠶,結了桑葚還能吃,栽在後院,夏日也多片陰涼。”

許京華無所謂:“你想種就種呗。”

“別光我想,你那屋外頭,要不要種一片丁香?”

趙嬷嬷看侯爺挺有興致,就建議道:“丁香似乎招蟲兒,要不讓人找個花匠來問問,正好天也熱了,買些花草,一總把府裏妝點起來。”

許京華覺得這主意好,就交代給青梅,很快找了個花匠來,商量房前屋後種什麽花木,室內窗下擺什麽盆景。

這事定了,許俊又去買了兩大一小三條狗,大狗放前院看門,小狗給許京華養着玩。

于是不過七八日,府裏就花團錦簇、歡聲笑語地熱鬧起來,瞧着有幾分興旺之家的意思了。

不過春夏之交的天氣,總是多變,眼見又到休沐日,夜裏忽然刮起大風,早上起來,不但新栽的樹給吹倒了,人也凍得直哆嗦,不得不穿回夾衣。

這樣忽熱忽冷的,連許京華都流鼻涕,許俊更不用說,又裹着被子發起燒來。

有上次的經歷,府中上下都沒太當回事,如常請醫問藥,許俊吃了藥很快退熱,但總是一到晚間就又燒起來。

他腸胃又不好,退熱的藥吃下去,還會腹瀉,太醫也不敢多給他吃。

幾日過去,眼看着人都消瘦了,許京華難免着急,催問太醫:“病根找到了嗎?這麽反反複複發熱,總不可能還是風寒入體吧?”

太醫看一眼旁邊趙嬷嬷,似有些為難道:“侯爺原較常人體弱,病情反複也……”

“我問的是,你們找到病根沒有?”許京華不耐煩聽他那些套話,直接打斷問道。

“病根……”太醫沉吟,眼睛又看趙嬷嬷。

許京華上前一步,擋在中間,“不用看了,跟我只管實話實說。”

趙嬷嬷跟上前來,輕輕扶住許京華,勸道:“姑娘別急,病去如抽絲……”

“我可以不急,但我要聽一句實話,我爹的病,到底怎麽回事?”

趙嬷嬷聽她語氣堅決,不給個說法,今日是過不去了,就沉吟着說:“侯爺……”

許京華又加一句:“您不跟我說實話,我就進宮問娘娘去。”

趙嬷嬷嘆口氣,道:“其實我不說,姑娘心裏大概也有數,侯爺這些年勞累困苦,身體底子……,人一旦底子不成,難免百病纏身,到這樣逢季節變幻的時候,纏綿病榻,也是常事。先頭太醫還同我說,這次突然變天,京中不少老大人都病了,也是反反複複,不得痊愈。”

老大人,老爹的身體,難道已同一個真正的老人一樣,半點經不起風吹雨打了嗎?

“若只是這樣,你們為何又吞吞吐吐,不直接同我說?”許京華還有些狐疑。

“娘娘是擔心姑娘年紀小,存不住心事,讓侯爺看出來。這種病全靠放寬心調養,萬一侯爺也當回事,自己悶在心裏,郁郁不樂,于病情無益。”

“他才不會,他自己心裏清楚得很。”許京華想起那日老爹說的話,總覺不祥,又叮囑,“以後不管病情怎麽變化,是好還是不好,你們千萬同我說,我心裏有個準備,總比什麽都不知道強。”

趙嬷嬷連忙答應下來,剛要再哄許京華幾句,就有小丫頭慌慌張張跑來禀報:“姑娘,嬷嬷,侯爺剛吃下藥,就吐出來了!”

許京華、趙嬷嬷和太醫匆匆趕過去,趙嬷嬷先攔了許京華,沒讓她進屋,“姑娘且等等,讓太醫看過嘔吐物,奴婢們收拾好了,您再進去。”

許京華沒那些忌諱,但看下人忙忙碌碌,自己進去可能礙事,只得候在門口,等收拾完了才快步進房。

“爹,你覺着怎樣?”

許俊半坐着靠在床頭,臉色蠟黃,雙眼無神,聲音也十分虛弱,說的卻是:“沒事,吐了反而舒服。”

“是不是那藥太沖了?”許京華問太醫。

太醫道:“先給侯爺喝點清粥,別空着胃,下官得回一趟太醫院,和其他同仁讨教讨教。”

他說着就往外走,許京華走近老爹,想再問兩句,趙嬷嬷卻突然伸手拉住她:“姑娘,太醫還有話交代。”

許京華跟她出去,太醫果然在院子裏等着,“姑娘,下官聞過侯爺嘔吐過後的氣味——您沒出門,還不知道,京中近日流行時疫,患者多頭痛發熱,伴有嘔吐之症,先前下官還慶幸……”

“時疫?什麽意思?”

“就是能互相傳染的疫病,此病有輕有重,侯爺的藥方得重新斟酌。最要緊的是,姑娘不能再貼身服侍侯爺了,最好連那屋子也別進,這段時日,是誰服侍侯爺飲食,先單獨隔起來,看看有無發病之兆。還要嚴守門戶……”

終于聽懂的許京華,腦子嗡一聲,拉住太醫問:“你是說,我爹染了春瘟?”

作者有話要說: 我是看着這一更要寫完了,把上一章定時發出來的,沒想到修修改改,還是晚了20多分鐘

第三更得晚上了~

------------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初夏閑桔、六叔叔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