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4)

跟你說的?”

“這還用別人跟我說?”賈琦聳了聳肩,道:“姑爹,你也太小瞧我了。既然宮花為聘,那麽将來的前程自然也不弱。難道将來我平步青雲進了內閣,我的妻子卻連我說什麽都聽不懂嗎?別跟我說詩詞,那種玩意兒只是消遣。姑爹宦海沉浮多年,在巡鹽禦史這個位置上都能游刃有餘,自然很清楚官場是什麽怎麽一回事情。如果姑爹在外面累死累活,姑媽卻連邸報都看不懂,姑爹會跟姑媽相得?我卻是不信的。”

賈敏是個才女?

看看賈赦是什麽玩意兒,看看賈政考了半輩子才都沒考上秀才開始靠賈代善臨終一本得了個官位,再看看賈珠拿着榮國府裏的名額進了國子監,就可以知道,其實賈家的人都沒有什麽本事,也都不是什麽讀書的料子。

尤其是賈母,知道林黛玉才六歲就讀了四書竟然會不高興,隔三差五地說“我們這樣的人家哪裏需要科舉”這種話。這種環境能夠養出文采飛揚的女兒才有鬼!

什麽樣的環境養出什麽樣的人。

在賈琦的心目中,賈敏絕對不是一個什麽精通琴棋書畫的大才女。賈敏會跟林如海相得唯一的原因就是,賈敏的腦子不笨,在父親賈代善的熏陶之下即便看不懂邸報也知道某些消息對于他們這樣的人家的意義、跟林如海有話可說,雖然不能幫林如海的忙,最起碼也不會跟王夫人和原著裏的王熙鳳那樣給林如海招災!加上林如海正統的讀書人教養,對妻子多有包容和提點,賈敏也能夠虛心接受,這才有了夫妻和睦同心協力的婚姻生活。

任何一個有見識、想在官場上長長久久地混下去的人都不會娶原著裏的王熙鳳那樣不通律法連“告我們家謀反都是不妨的”這種話都能夠随便出口女人。

賈琦覺得,林黛玉本來就很好,如果能夠學一點林如海的本事那就更好,完全沒有必要跟原著裏那樣順着賈母的規矩做任何的改變,更沒有必要浪費自己的聰明才智學賈家的女人,把眼光局限在內宅的一畝三分地上。

聽見賈琦這麽說,林如海終于放下了茗碗,深深地看了賈琦一眼,轉頭吩咐管家:“去請姑娘來。”

如果說讓林黛玉繼續跟他們兄弟一起讀書只是讓林如海多注意了賈琦一點,那麽,接下來的稼穑之事就讓林如海将重點放在了賈琦身上了。

誠然,賈琮賈琦林黛玉年紀都小,尤其是賈琮根本就是一個資質中上的普通孩子,不是林黛玉這種六歲就學了四書的超級神童,也不是賈琦這種妖孽,可他們的年紀擺着,就是林如海有心,也不可能拔苗助長把他們當成官場新人那麽歷練。

多多少少,林如海還要控制一下進度的。

揚州又是這麽個要緊的地方,揚州巡鹽禦史又是這麽要緊的位置,因此,必要的資訊從來都不會少。

賈琦的課業絕對不輕松,可即便是這樣,賈琦還有這個閑心去搜集海外植物,包括幹花幹果和種子,也包括各種植株。

如果賈琦僅僅是個普通的孩子,哪怕他打着賈赦的名頭也不會有多少人理會他的,就是因為賈琦現在住在揚州巡鹽禦史府,他的背後站着林如海,所以,消息一傳出去,不止那些海商,就連鹽商們也出動了。

Advertisement

有的人是單純地送了海外作物來,有的則把這個當成了賄賂林如海的一個機會。

因此,送來的東西也是五花八門,有的說是送海外植物,結果那筐子籃子盒子裏面裝的其實是金銀珠寶,或者幹脆就是金票銀票;也有的人,珠寶送了,海外植物也送了;當然,也有人只送了海外植物,甚至只有幹花幹果和種子。

賈琦也不管,反正只送了珠寶的人,他根本就沒見。而送了海外植物的人,無論是有沒有夾帶珠寶,還是只送了幹花幹果,他都見了。

這下,那些商人們轟動了,就連那些大鹽商們,也都讓家中子侄親自送了東西來,雖然依舊只見到賈琦這個小鬼,雖然禮物中始終是金銀珠寶大部分,海外植物小部分,可對于這些鹽商們來說,能夠把東西送進揚州巡鹽禦史府,這就是一個大勝利。

鹽商們紛紛表示,來年他們會送更多的來。

就是通過這種狐假虎威的手段,賈琦很快就弄到了紅薯、西紅柿、南瓜、花菜、花生、辣椒等等作物的種子和植株。當然,這裏面也少不了幹辣椒。

冬日裏,外面冰天雪地,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頓美味的火鍋是一件再美妙不過的事情。

不止賈琦吃到了久違的火鍋,就連林如海也吃得汗流浃背直呼痛快,至于林黛玉,她的脾胃雖然弱,卻也吃了幾口,大多數時候,林黛玉還是吃她的高湯火鍋。

林如海是指老狐貍,吃火鍋的時候不客氣,吃完火鍋,他就問了:“琦哥兒,你弄這些東西弄得這麽聲勢浩大,甚至還借了我的名頭,想來是另有目的吧?”

賈琦道:“是啊。這個算作給林家的聘禮可夠?”

“嗯?你不是說了,宮花為聘嗎?”

“宮花那是給林姐姐的,這個是給林家的,作為對姑爹的補償。”賈琦笑得圓溜溜的眼睛就跟月牙兒一般。

林如海微微眯起眼睛,越發像一只老狐貍了:“哦?此話怎講?”

賈琦聳了聳肩:“百姓之家,開門不過七件事,油鹽柴米醬醋茶,而位于廟堂之上的宰相,除了要向萬歲推舉賢能之外,也無非操勞五件事,米鹽茶馬酒。糧者,米量也。如果糧食足夠,土地兼并也就不會成為懸在文武百官頭上的一柄劍!姑爹,不知道侄兒說的可對?君子之澤五世而斬。說的可不僅僅是臣子之家,還有天下。”

當今皇帝正好是大魏王朝第五任皇帝。

而這個時候,正是土地兼并的矛盾開始成為國家主要矛盾的時候。

原著裏賈家被抄家是因為失了聖心?錯,更深層的原因是,土地兼并已經成為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而賈家也只是皇帝殺雞儆猴的雞而已。

林如海放下了手裏的碗筷,看着賈琦道:“你可知,若是你大上十歲,就憑你今天的這些話,還有這些,”林如海指了指面前的各種海外果蔬,道:“足夠保你一世富貴。”

“可是天下不能等,百姓也不能等。”賈琦道,“有些事,宜早不宜遲,同樣,報效國家也不分年齡。至于我,有本事的人,只要有機會,什麽時候都能夠起來,也不差這一點半點。”

将這些東西壓在手裏等自己長大以後謀求富貴?

賈琦寧可将這些東西白送給林如海。

真等到他長大了,說不定賈家就被抄家了、他們兄弟也沒了科舉的機會,因為那個時候,他們兄弟很可能是罪人之後,而罪人之後,沒有大赦天下是沒有資格參加科舉的。相反,把東西交給林如海,緩解國家內部矛盾,最後也會給賈家争取到喘息的時間。

看似自己沒有得到好處,其實對他們家還是有好處的。

賈琦甚至無比慶幸,自家被寧國府那邊掃地出門了。現在,賈赦帶着兒女自開一宗,原本的賈家京師的一支變成的三支,化整為零,風險自然少了很多。加上的遠離的秦可卿那個女人,又跟賈政王夫人夫婦這對愚蠢還一個勁兒地招禍的夫妻分開了,賈赦又一貫不喜歡出門也不惹事兒,他們家的風險自然少了很多。

林如海終究是林如海,他最後上折子的時候,還是提了賈琦。

當然,身為揚州巡鹽禦史,林如海的身邊少不了皇家的探子,這些探子的描述就更加詳盡了。

11. 比嫁妝

三年時間,轉眼即過。

三年時間,足夠大魏王朝熟悉紅薯、南瓜、辣椒、花菜、花生等海外作物的習性了,林如海也因為這個功勞爬上了戶部尚書的位置。當然,皇帝也記住了賈琦這個小孩子。

賈琮賈琦就這些海外作物而寫的各種窗課雖然名義上交給林如海批改的,可後來,賈琦的窗課通過探子被送到了皇帝面前,禦書房裏有一個專門的架子,專門放置這些窗課。

帶着記憶投胎的賈琦能夠寫出來的玩意兒絕對不是真小孩賈琮能比的。

可惜的是,命就是命。

林如海在戶部尚書這個位置上呆了不到一年就因為風寒去世了,他的後事自然是賈家幫忙操辦的。

林如海的死訊傳來的時候,王夫人第一時間在賈母跟前自薦,賈母也很樂意王夫人過去幫忙。林家的家業,賈母和王夫人都很清楚。賈赦和賈政兩兄弟分家之後,賈政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賈母也樂意小兒子有筆外財。

因此,賈母只是遲疑了一下,就同意了。

可這種事情,賈母同意沒有用。林如海只是賈母的女婿,不是賈母的兒子。林如海又是朝廷命官,還是死在京裏的,皇帝自然要派人過問。在皇帝和那些朝臣的眼裏,賈赦才是賈敏的大哥,賈政只是二哥不說,之前王夫人連賈家的祭田都敢賣,誰會同意把林家的事兒交給賈政王夫人?

皇帝直接就通知賈赦,讓賈赦帶着妻子和兒媳婦過去幫忙。至于王夫人,傳口谕的小太監十分不客氣地道:“……林大人是朝廷的功臣,萬歲親賜的文正二字做谥號。林大人為朝廷兢兢業業一生,就留下一個女兒。萬歲可不想到最後,林家的錢財都被卷走了,讓林姑娘衣食無着。……”

那小太監的鄙視是何等的明晃晃,當着賈母和衆多丫頭仆婦的面,王夫人就跟被人扒了衣裳一樣,顏面掃地。

王夫人第二天就病了,而邢夫人則帶着王熙鳳去了林家。

王熙鳳原以為王家和賈家已經豪富了,卻沒有想到,林家竟然還勝過王家賈家一籌。

不說那些因為無嗣而必須上交國家的林家祖業,就說林黛玉能夠繼承到的也只是母親賈敏的全部嫁妝私房和父親林如海的私産的七成。

林家數代單傳,以致于林如海想過繼一個嗣子都不行。所以林家的祖業和祖産都要上交國家,林家的族産自然要交給林氏一族,這都是早就清理好的。

剩下的,就是林家歷代主母的嫁妝和林如海自己的私産。其實,林家歷代主母的陪嫁私房,除了賈敏的,其餘的早就由林如海繼承了。

誰讓林黛玉是個女娃子呢?

誰讓林如海的母親去世的時候,林黛玉還沒有出生呢?

賈敏嫁給林如海的時候,林家已經沒了爵位,林如海身上除了功名,就只有林家的人脈和一身才華。可林如海的母親、祖母嫁進來的時候,卻是林家如烈火烹油一般,最是風光的時候,就連林如海的父親,也是當時的皇帝的心腹。這也使得林家歷代主母的嫁妝和私房都是極為豐厚的,加上這麽多年的經營,其中的土地、莊子、房子、鋪子,數不勝數。林家又是數代單傳,跟賈赦一樣,林如海繼承自祖父和父親的私産就不知凡幾,更別說他在揚州巡鹽禦史這個位置上別人送給他的孝敬。

揚州巡鹽禦史這個位置從來都是來錢的行當。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是這個朝代的官場普遍現象。而揚州巡鹽禦史這個位置,更是來錢。說句不好聽的,揚州巡鹽禦史一年五十萬的收入是起碼的,心狠一點,一年七十萬都不稀奇。就是再膽小再謹慎的官員,在這個位置上一年也能拿個三十萬。

林如海在揚州巡鹽禦史這個位置上一呆就是五年,兩百萬輕輕松松,加上他繼承自先人的私人財産,他的個人財産更是一個天文數字。

對比之下,賈敏的三十萬嫁妝私房就跟一根羽毛一樣,完全沒有份量。

賈敏是賈母的親閨女,賈敏出嫁的時候,賈代善還在,賈家的情況比現在好很多。所以,賈敏的陪嫁之多,遠超王熙鳳。

因為喪事是在京中,也就是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料理的,皇帝還專門派了人盯着,所以沒有人敢動手腳,最後整理出來的、留給林黛玉的財物超過了四百萬,而不是原著裏王熙鳳跟賈琏偶爾提起的三二百萬。

那可是四百萬兩白銀!雖然很多都是古董字畫和房子土地鋪子等固定資産,可是對于古董字畫還有土地房子鋪子之類的都只能作估價,而這些東西就是有錢都不一定買得到。

林如海去世以前,王夫人一慣是看不上林黛玉的,覺得林黛玉這不好那不好,這是這不等于說在王夫人的心裏,林家就沒錢了。

事實上,王夫人明面上對林黛玉、對林家各種嫌棄,實際上她早就把林家的錢財當成自己的了。

所以,當她發現林家的錢財自己完全撈不到的時候,王夫人明面上是裝病,實際上卻是在自己的屋子裏大發脾氣。

王夫人的心腹周瑞一家連同周瑞的女婿和別的親眷全部被錦衣衛查抄發落了,現在提拔上來的這個吳有亮家的膽子要小很多,根本就不敢跟周瑞家的那樣在王夫人跟前說這個說那個甚至幫着王夫人數落林黛玉數落林家。

這個吳有亮家的只知道低着頭,不說話。

話出了口,王夫人這才想起來,自己粥官鬻爵、包攬訴訟、放高利貸,甚至連賈家的祭田的事兒都跟自己有關,皇上記得自己、記得自己犯下的種種,還特地讓小太監過來斥責自己,這才斷了自己的財路。

想到這四百萬的財貨,王夫人的心肝脾肺腎都疼了。

四百萬,随便動個手腳,就是一副嫁妝啊。

還有一個人被林黛玉繼承到的財産給驚呆了。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薛寶釵。

薛寶釵在賈家住了也快四年了,她比賈寶玉大三歲,今年十四歲,正是花朵兒一般的年紀。可跟她的外貌不符的是,薛寶釵是一個極為世故的人。

因為世故,所以對王夫人十分了解。

因為對王夫人的了解,薛寶釵才會清楚王夫人是何等的貪財。

王夫人貪財,林黛玉偏偏有四百萬兩銀子的陪嫁,薛寶釵如何不心焦?

別說是現在,就是當初薛寶釵的父親在的時候,讓他們薛家一口氣拿出四百萬兩銀子出來也是不可能的。不,應該說,哪怕是薛寶釵的父親還在,薛家長房的全部家當也不過這麽些而已。更別說,薛家的錢大頭都在鋪子上,是鋪子上的貨物,是那些流轉的銀錢。

可問題是,薛寶釵的父親已經去世了,薛蟠又是那個樣子,根本就撐不起來,薛家固然有幾個忠心又有能力的掌櫃夥計,可那不老實的掌櫃夥計也不少。這些人見薛蟠這等模樣,哪裏不搞鬼的?到如今,薛家的銀錢連薛寶釵之父剛去世的時候的一半都沒有了。

而且這個減少的速度讓薛寶釵心驚肉跳。

薛寶釵很清楚,自己的嫁妝就是再多,撐死了就是林黛玉的一個零頭,連林黛玉的十分之一都不可能。

薛寶釵也很清楚,王夫人也知道自己的嫁妝不可能有林黛玉的十分之一那麽多。

薛寶釵非常清楚哪怕她有三百萬的嫁妝,王夫人也會選擇擁有四百萬嫁妝的林黛玉。更別說,自己的嫁妝連林黛玉的十分之一都沒有。

薛寶釵很清楚,自己跟賈寶玉的婚事危險了。王夫人絕對不會放過林黛玉的四百萬。

可是薛寶釵一點辦法都沒有,除非她跟林黛玉一樣,拿出四百萬的陪嫁。

可現在的薛家哪裏去找四百萬?

薛寶釵心亂如麻。

沒等她理出個頭緒來,也沒等她想清楚是不是要放棄,賈元春封妃的事兒忽然傳了過來。

賈元春被封了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

消息傳來的時候,薛姨媽興奮地拉着女兒的手,道:“寶丫頭,我們的時運到了。你大姐姐成了皇妃,只要她生下皇子,只要你嫁給寶玉……”

薛寶釵低着頭,神情羞澀中還帶着幾分苦惱:“媽,寶玉還不一定會娶我呢。”

薛寶釵總覺得這金玉良緣上隐隐約約蒙了一層陰霾。

薛姨媽道:“說什麽傻話!你跟賈寶玉的事兒早就傳遍了整個賈家,你姨娘也默認了……”

“姨娘雖然沒有否認,卻也沒有當衆承認過。再說,有姨爹在,只要姨爹沒有點頭,姨娘就是說再多也不算數。”

薛姨媽這才反應過來:“你這個孩子,到底是怎麽了?盡說這種話。”

薛寶釵低着頭。

她心亂如麻,卻不知道該如何跟母親說明自己的擔憂。

反而是薛姨媽,對女兒的婚事充滿了信心。

薛姨媽拉着薛寶釵的手道:“我知道你在擔心什麽,不就是林丫頭嗎?是,老太太的确打着親上加親讓寶玉娶了林丫頭的主意。可是別忘記了,老太太都不敢明着直接跟林家提,就只能使用那等下作手段,還不是因為寶玉和林丫頭不相配?如今,林如海沒了,林丫頭除了銀錢,還有什麽?就是那銀錢,只要你姨娘弄點手段,還不是手到擒來?等林丫頭的錢用完了,看你姨娘還會不會捧着她!你就放心罷!”

見女兒還不安心,薛姨媽拍了拍女兒的手,道:“你放心。你姨娘要修省親別墅,木料、石料,這些都要靠外面運來,少不了我們家支持。乘着這個檔兒,我跟你姨娘好生提提,将你跟寶玉的事兒徹底定下來。”

12. 婚書定

看着這麽多的財物進了賈赦的宅子,王夫人的心都疼了。王夫人的貪財,原著裏曹雪芹可是用金錢蟒明晃晃地暗示就差直接告訴讀者了。

薛家雖然號稱豪富,可精明的王夫人怎麽會不知道?薛蟠薛寶釵的父親沒了以後,薛家的財産已經大幅縮水,加上薛蟠一味糟蹋,就是将來她能恁死薛蟠,就是将來薛姨媽把他們薛家的家底都給了薛寶釵,薛寶釵能夠帶進來的嫁妝頂天了也就一百萬,這還要祈求老天不要讓薛蟠把薛家的家底糟蹋得太厲害。

金錢蟒的本性讓王夫人對林黛玉态度丕變。

如果說原著裏王夫人對林黛玉是明着不敢反對賈母背地裏各種嫌棄作賤的話,等林黛玉扶靈回來,王夫人對林黛玉是各種巴結,就差明着告訴大家,林黛玉跟她的寶貝兒子有婚約了。

賈母也是樂呵呵的,仿佛已經看見了林黛玉嫁給了她的寶貝孫子賈寶玉。

這讓薛寶釵心似油煎,也讓林黛玉十分苦惱。

林黛玉是何等聰慧的姑娘,又經過父親的三年教導,又有賈琦的縱容和刻意培養,她如今的眼界哪裏是原著裏那個寄人籬下、誰都無法依靠的孤女能夠比得上的?更別說被困在賈家後宅、眼睛就只盯着財物的賈家女眷了。

跟原著裏不同,林黛玉這輩子跟賈寶玉幾乎沒見過幾次,反而是賈琦,一路扶持着她、保護着她,是她最堅實的後盾。更別說,林如海去世之前就把他們倆的事情定下來了,婚書也立了,還在官府裏備了案。

這次林黛玉扶靈回姑蘇,賈琦以半子之禮跟着林黛玉一起去姑蘇為林如海服喪、舉哀。

林黛玉跟賈琦有五年的情誼,也有堂堂正正的名分,如何願意跟賈寶玉這個至今還在內帷厮混沒有一點擔當、吃穿住行全靠先人還看不上先人的家夥混在一起?

怎奈賈母王夫人一頭熱,還不管不顧地放出許多流言,讓林黛玉苦惱不已。

邢夫人很快就知道了林黛玉的心事,親自來林黛玉的小院兒跟林黛玉說:“……你放心,這事兒原本就跟你不相幹。當別人不知道他們盯上了你的嫁妝一樣!你只管為你父親守孝,剩下的事情有我呢!就是我一個人勢單力孤,還有你舅舅呢!琦哥兒也在攻書,他說了,必定會給你掙一頂大大的鳳冠,讓人不敢小瞧了你……”

有了邢夫人的話,林黛玉這才稍稍安心。

邢夫人也跟她說的那樣,将林黛玉保護得嚴嚴實實的。就是賈母跟前,邢夫人也直接拒絕了:“老太太,娘娘這麽大的喜事兒我們也想沾沾光呢!怎奈我們是個沒福的,誰讓我們老爺左性兒,跟二老爺分家又分宗了呢!我們如今也只能看着二老爺二太太風光無限罷了。……您說林丫頭?不是我說,林丫頭不好過呢。也是,沒了親爹,這世上有誰不哭的?更別說姑太太去的早,這麽些年林丫頭跟她爹相依為命,這情分自然不同。……您說要接林丫頭過來?老太太,這不大好吧?林丫頭身上有孝呢!還是重孝!林丫頭自己也怕沖撞了老太太,更別提宮裏的娘娘了……”

賈母第一次知道,這個兒媳婦竟然也是這麽個伶牙俐齒的人物。

賈母很想反駁邢夫人,賈母也很想把林黛玉挪到自己的院子裏,可是當初賈敏死的時候,賈母就是用怕沖撞了,沒有為女兒穿過一天素服,還由着自己屋裏的丫頭穿紅着綠插金戴銀的。現在邢夫人這麽說,賈母一時半會兒還真的很難反駁。

更重要的是,邢夫人的話,王夫人聽進去了。

在王夫人的眼裏,賈元春進宮這麽多年,好容易用秦可卿換了一個妃子來,如果被沖撞了,那可怎麽成?她們哪裏找第二個秦可卿?賈元春又沒有兒子,如果這會兒掉下去了,那将來的機會那就十分渺茫了。

邢夫人的話讓王夫人心中一動,到了嘴邊的話也變成了:“可不是,大姑娘要守孝,這是正理。若是我們這會兒熱辣辣地把大姑娘接了來,知道的明白老太太是心疼大姑娘,刻意給大姑娘作臉,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們不知道禮數,連嫡嫡親的外孫女兒要守孝也容不下。說不定有人會因此輕視了宮裏的娘娘給娘娘找麻煩。老太太,您教養姑娘的本事是京裏數得上號的,就是娘娘在家的時候也多虧了您的指點。怎奈這時候這麽不巧呢,誰讓姑老爺偏偏在這個時候沒的?橫豎大姑娘還小,等她出孝了,再搬過來跟老太太作伴、接受老太太的教導也來得及……”

林黛玉的錢已經進了賈赦家,要把林黛玉的錢弄過來,先要經過賈赦,然後要經過邢夫人和王熙鳳,這裏面的難度,王夫人比任何人都清楚。

林黛玉的錢可以從長計議,可薛家這邊的錢就等着她伸手。

王夫人的算盤打得可精了。

見賈母還不高興,王夫人眼珠子一轉,就提出讓薛寶釵進賈母的院子,接受賈母的指點。

邢夫人當時就拍手笑道:“可不是,寶丫頭又文雅又會說話,比我們二丫頭好多了。日後二丫頭搬回我們那邊,有寶丫頭在老太太跟前奉承着,我們老爺也安心。”

當時薛姨媽也在,薛寶釵和史湘雲賈寶玉三春都在邊上坐着,王夫人一提薛寶釵,薛姨媽母女的耳朵就豎了起來。

在這母女倆的心裏,王夫人這是把薛寶釵當成了賈寶玉的未婚妻,這才會開這個口。如果薛寶釵進了賈母的院子,就等于是接受薛寶釵,承認薛寶釵是賈寶玉的未婚妻。

薛姨媽薛寶釵母女如何不上心?

王夫人這幾句話本來是想轉移賈母的注意力,卻沒有想到,這幾句話已經激怒了賈母。

在賈母的眼裏,自己一手養大的賈寶玉值得最好的,就是林家沒人了,也比有個惹禍頭子的哥哥的薛寶釵強。

賈母怎麽都想不明白,王夫人怎麽就認定了薛寶釵,還讓邢夫人幫她說話。

王夫人是賈元春的母親,賈元春又剛剛升了皇妃,賈母不好對王夫人發火,這滿肚子的火氣自然是沖着邢夫人去了:“你倒是個溫柔賢惠的!可別忘記了,林丫頭是我的外孫女兒!她父親沒了,我能做一半的主兒!”

邢夫人笑盈盈地道:“那當然,您不止是林丫頭的親外祖母,将來還是她的太婆婆呢!”

賈母一愣,繼而發現邢夫人的态度不對,立刻眯起了眼睛,就連王夫人也盯着邢夫人。

“大嫂子,您,您說什麽呢!”

雖然看上了林黛玉的錢,可王夫人還是不喜歡林黛玉。如果要她用兒子勾着林黛玉、從林黛玉那裏弄錢,王夫人願意,可要王夫人點頭讓賈寶玉娶了林黛玉,那根本就不可能。

王夫人還以為邢夫人說的是賈寶玉和林黛玉呢,當然不高興。

可賈母卻不這麽想。

賈母眯着眼睛道:“嗯?你跟老大做了什麽?”

邢夫人好像完全沒有發現賈母生氣了,依舊笑呵呵地道:“老太太,看您說的,放心,也是喜事兒。姑老爺走的時候,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大姑娘,我們老爺就把老三和老四拉到姑老爺跟前,姑老爺挑了老四,當着當朝左右宰相和京兆府少卿的面立了婚約。姑老爺可是看到婚書才走的。原說是給姑老爺沖喜,怎奈姑老爺還是沒有熬過這一關,大姑娘又要守孝,因此一直沒說罷了。”

邢夫人可不像王夫人,明明是親上加親的好親事,非要藏着掖着,也不去官府立婚書,倒把官鹽作了私鹽賣。哪怕是沖喜的名頭不大好聽,可邢夫人依舊巴不得所有的人都知道:林黛玉有主了,林黛玉是她兒子賈琦的未婚妻。至于賈寶玉,哪邊涼快哪邊呆着去。

賈母和王夫人都傻了:“什麽?林丫頭和琦哥兒?!”

邢夫人大大方方地道:“是啊。有婚書為憑呢。”

小門小戶結親,很多人都不懂律法,因此以為受了人家的聘、辦了喜事就完了。實際上,這個時代有一個專門的文件,叫做婚書。戶部有專門的兩本冊子,一本是魚鱗冊,管土地房産等固定資産登記,另外一本叫黃冊,管人口戶籍登記。只是舊時交通不便,跟嫁娶這種涉及到戶籍調動的事情,不可能這裏定了親事,那邊戶部黃冊就自動變更了,因此有一種專門的文件,叫做婚書。

就跟當初賈敏和林如海的婚事一樣,賈敏跟林如海定親了,官府就要把賈敏的戶籍從賈家這邊挪出來,登記到林家的戶籍上。可是從地方官府到戶部的黃冊,這裏面有個時間差,這個時間差裏面,賈敏的戶籍是沒有着落的,誰都說不準這個時間段賈敏的戶籍在哪裏。因此,官府會特地出具一份文件,表示,因為婚嫁賈敏的戶籍已經離開了賈家即将登記到林家去。

這個文件,就是婚書。

因此,在這個時代,有個說法就是受了人家的聘就是別人家的人。因為在這個時代,女孩子一旦定了親收了人家的聘禮,她的戶籍就不在娘家了,在法律上,她已經是婆家的人了。

林黛玉和賈琦的事兒已經過了明路了,連婚書都有了,官府也做了備案了,邢夫人何止不介意告訴賈母王夫人等人,邢夫人都恨不得敲鑼打鼓告知天下:林黛玉已經是她的兒媳婦了!就差辦婚禮了!

13. 不相幹

雖然賈元春封妃了,可賈赦和賈政已經分家分宗了,用自己的銀錢買賈元春那邊的虛熱鬧去?

如果他們兩家還跟原著裏那樣沒有分家,那麽王熙鳳還有可能被王夫人迷惑,可現在,他們兩家都不是一個族裏的,王熙鳳如何會被王夫人迷惑?

王熙鳳再愚蠢,不是同一宗就不是一家人,這麽簡單的道理,她還是知道的。

再者,林黛玉是賈琦的未婚妻,林黛玉的嫁妝就是賈琦的財産。雖然跟她王熙鳳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是,林黛玉的財産不受損失,邢夫人就不會盯着賈赦,賈赦這邊的財産就最後落到賈琏王熙鳳手裏的數額就越多。

反之,如果林黛玉的財産損失慘重,邢夫人一準會為了自己的兒子去争,而争奪的,自然就是賈赦的財産。

所以,就是為了自己,王熙鳳也不可能看着王夫人算計林黛玉、算計林黛玉的財産。

只是,王熙鳳和邢夫人就是再能幹,再配合,可是賈赦這邊有一個人捏在王夫人的手裏呢!

這個人就是迎春。

王熙鳳從來就不覺得迎春是個老實的。就拿請安這件事情來說吧,迎春長這麽大,給賈赦請安過幾回?小的時候就不說了,就是王熙鳳嫁進門來的這五六年裏,就沒有看見迎春有一回老老實實地去給父母請安的。

真要老實,會不知道什麽是孝道,會不知道請安這個規矩?

不然,她們這些太太奶奶們每天一大早地趕到賈母這裏做什麽?吃飽了撐的嗎?

可是迎春就是跟個木頭人一樣,一點表示都沒有。

賈赦抱怨過嗎?抱怨過。

邢夫人數落過嗎?數落過。

王熙鳳暗示過嗎?暗示過。

就連賈琦,也不止一次在迎春跟前提起過。

可是迎春就是什麽都沒有做。她不止不回應賈赦邢夫人對她搬回大房的要求,還從來不給賈赦邢夫人請安。

不說當初王熙鳳在榮國府裏做着管家奶奶,就是現在,如果迎春當着姐妹們的面,說她明天要去給父親請安,王熙鳳會不給她安排車子?

可迎春從來就沒有開過這個口。

或者說,某天邢夫人、王熙鳳或者賈琦過來了,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