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結交
第五十章·結交
雷寅雙跟宋欣誠打架時,雷爹和花姐已經商量定,訂親事宜一切從簡。因花姐身上有傷還不能下床,且男女雙方親友團又是同一批人,于是二人決定把兩邊的酒都放到一處辦了。雖然就經濟實力來說,花姐要比雷爹有錢,且客棧的地方也敞亮,可花姐認識雷鐵也不是一天兩天的,知道他是個講究“虎死不倒威”的,便沒跟他搶,聽着雷鐵的主意把酒席辦在了雷家小院裏。
這二人訂親的消息,別說驚着了雷寅雙,也叫板牙奶奶一家吃驚不小。倒是姚爺,因雷爹曾過來跟他打聽消息而猜到了可能會是這麽個結局。
席間,板牙奶奶聽說雷爹和花姐打算就以這麽兩桌酒“簡辦”了整個訂親儀式,老太太立時就蹦了起來,拿手指頭戳着雷爹的腦門道:“當年兵荒馬亂沒個條件,才把一切從簡了的,如今天下太平,哪還能這麽不講究,叫街坊鄰居聽着,不說你倆圖省事,倒說你倆沒把這親事當一回事!”——老太太,您真相了!。
板牙奶奶一向把自己當鴨腳巷的大家長來着,哪裏肯叫雷爹和花姐就這麽胡來,雖然訂親酒都喝過了,第二天一早,她仍是把準備去廟前街上擺攤開張的雷爹和姚爺全給攔了下來,又拖來板牙娘,非要籌劃着給雷爹和花姐補全了訂親的一應禮數。
就在雷鐵一臉了無生趣地聽着板牙奶奶婆媳兩個讨論着什麽聘禮回禮時,宋老太爺帶着禮物來了。
雷爹巴不得這一聲兒,立時就拔腳開溜了。
正托着下巴興致勃勃聽着大人們讨論的雷寅雙,一看來人是宋老太爺,不禁吓了一跳。她以為宋老太爺是上門告狀來了,又看到宋大和宋三姑娘都跟在宋老太爺身後,便是沒張嘴,心裏也早把人咒了個八百遍。
鴨腳巷三家向來不分個彼此,加上雷爹那敏感的過去,便是宋老太爺明言是來找雷爹的,姚爺仍是越俎代庖主動跟宋老太爺攀談了起來。
那宋老爺子置辦下江河鎮外的宋家別院,算來也已經有個三四年的時間了,但因老爺子自持是前朝名士,平常連他那個舉人兒子都看不上眼,又哪肯跟江河鎮上的“白丁”們來往,所以這竟是老爺子頭一次跟鎮上的人有所交集。偏姚爺就跟條變色龍似的,跟老農能談莊稼收成,跟宋老爺子也能談上風花雪月。他的博識,不禁叫宋老爺子驚了一驚,當下便有種相見恨晚之感。
要說宋老爺子這麽多年來一直覺得自己是曲高和寡,在這窮鄉僻壤裏沒個知音。如今跟姚爺一陣攀談,他才忽然驚覺到,自己竟做了個井底之蛙。不說別人,只對面這看着一身土腥味的游醫,許琴棋書畫等雅事上未必能及得上他的成就,可論起天下大事,這位姚老爺子的見解卻是往往比他要更高上一籌。
那姚爺其實骨子裏也是文人禀性,如今蟄伏在這小鎮上,心裏多少也跟宋老爺子一樣,有種曲高和寡之感。如今終于遇到一個能一起談古論今的,老爺子立時就興奮了起來,竟忘了一直以來的謹慎,倆老頭兒從前朝說到今朝,差點就說得那宋老爺子忘了此來的目的。
他此來,原是想要收了小兔的。來之前宋老爺子就已經打聽得極清楚,知道小兔并不是雷家的孩子,也知道雷家過得并不富裕。所以老爺子想着,給些錢財,雷家應該就肯放小兔來他家做個書僮了。至于小兔自己,只要跟他講明白他到宋家能有的好處,再答應給他一個未來,想來那麽聰明的一個孩子應該知道什麽對他最好。和姚爺一陣攀談後他才知道,原來不只他一個有眼光,人家姚爺早看出那孩子的潛力,如今那孩子正跟着他讀書呢。
都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人相遇,哪怕傾蓋如故,心裏總抱着幾份不服氣的,于是宋老太爺便把小兔捉過去,考了他幾點。見這孩子果然靈秀,心裏仍不服氣的老爺子覺得這是這孩子好,未必是姚爺教得好,便把站在一旁看熱鬧的李健也叫過去問了幾句。要說也是老爺子運氣差,他若叫過去的是板牙或雷寅雙,他的想法許就不一樣了,偏他叫過去的,是靈性一點兒都不比小兔差的李健。對比着這兩個良材美玉,再看看自家那個只知道跟雷寅雙在一邊讨論着拳腳步伐的大孫子,老頭兒立時就洩了氣。
雖然“拐人”的事是不成了,老爺子的好勝心卻是被勾了起來。又聽着小孫女跟鴨腳巷裏的幾個女孩子說着自己日常那詩書琴棋的功課,老頭兒忽然醒悟過來,他這是以己之短克彼之長。老爺子心裏立時舒服了些許,便約着姚爺和鴨腳巷的孩子們第二天去別莊裏作客。
因板牙奶奶早說好次日要給雷爹和花姐補個正式的訂親禮,姚爺便把拜訪的日子又往後推了一天。雙方約定後,便各自告辭了。
Advertisement
被宋大纏着講解了半天拳法的雷寅雙這才跑過去問着她爹:“宋家爺爺來幹嘛的?”——她原還以為老頭兒是上門告狀的,可從頭到尾她都沒聽到那老爺子提過一句昨天的事。
宋老爺子心裏的盤算一直沒有告訴過人,所以竟是除了他自己,再沒一個知道的。
姚爺也奇怪着,便仔細問了一遍他們跟宋家兄妹相識的經過。然後,曾有個“鬼師”外號的姚爺,便帶着種古怪的神情看了看小兔——他多少有點猜到那宋老太爺的心思了。
對于花姐和雷爹這兒戲似的訂親,板牙奶奶有意見,其實板牙娘也很不滿意。若只板牙奶奶一個人想要操辦,許還不一定操辦得起來,板牙娘卻是個雷厲風行的。果然于第二天,這婆媳倆不僅把雷家這邊的聘禮打點得妥妥當當,因花姐還不能下床,竟是把花姐那邊該有的回禮也一并給順手包了圓。
第二天,鞭炮響起時,雷寅雙拉着小兔,和鎮上看熱鬧的人擠在一處。看着被板牙奶奶請來幫忙的青山哥、陳大伯等人擡着布匹酒水往客棧過去,又看着同樣的人擡着差不多的回禮回到鴨腳巷內,她湊到小兔耳旁大聲笑道:“這搬來搬去的,瞎折騰。”
青松嫂子卻忽然拍了雷寅雙的肩頭一下,一臉悲憫地看着她道:“以後你那脾氣可要收一收了,你那後娘……”說着,嘆息着搖了搖頭,仿佛已經看到雷寅雙變身為苦命的小白菜了一般。
她這話,若早兩三個月說,雷寅雙不定就能跳出去攪黃了這門親事,如今再聽着同樣的論調,她卻是沖着青松嫂子一瞪眼兒,道:“我爹不訂親你有話說,如今他們訂親了,怎麽你還有話說?!到底哪樣做才能叫你滿意?”
青松嫂子被她說得一噎,半晌才撇着嘴道:“不識好人心。”
雷寅雙懶得搭理她,随手拽過小兔,擡着手臂往小兔肩上一架,直接把小兔當了她的拐杖。
入了夏後,她的個子又長了一點,偏小兔竟一點兒都沒長。如今兩人的高度差,正好叫她把小兔當了根拐杖。
雷爹和花姨訂親的次日,一早,姚爺便領着雷寅雙等人一起去了宋家別院。
那宋家別院,聽說裏面修得極為精致,但江河鎮的人誰都不曾進去過。對于雷寅雙等人來說,這更是他們頭一次進這樣的高門大戶。雖說這幾個孩子經歷的事比一般孩子都要豐富些,可到底算來不過是草莽出身,突然置身一片錦繡中,除了打小就在富貴窩裏打滾的小兔外,連最大咧咧的雷寅雙都不禁有些畏手縮腳,生怕一個不小心碰壞了什麽賣了自家都賠不起的寶貝……
兩個老爺子去品茗論道時,孩子們便自己玩到了一處。
宋老爺子膝下共有兩個孫子四個孫女,除了智力不足的二孫子和年紀尚幼的四姑娘跟着其母宋大太太留在後院裏沒有出來外,其他幾個孩子全都被老爺子帶出來見客了。和鎮子上未成年的男孩女孩都可以混作一堆玩耍不同,宋家人講究的是城裏人的規矩,所以李健和小兔叫宋大給領到外院去了,內院就只剩下了雷寅雙等和宋家的三位姑娘。
經宋欣悅介紹,雷寅雙才知道,另兩個宋家女孩,一個是大姑娘宋欣雅,大老爺家的長女;另一個便是三姑娘的庶姐,那“大名鼎鼎”的二姑娘宋欣瑜了。
要說這宋欣瑜的“大名鼎鼎”,卻不是因為她本人有什麽事跡,而是因為她那個“庶出”的身份。
江河鎮小,卻有着小的好處,便是鎮上從來不曾有過納妾的人家。甚至在鎮民們保守的認知裏,那納妾之人都被歸類到好色一列,納妾人家也被人在背後評說家風不正。雖如此,這卻跟那句“刑不上大夫”差不多的意思,鎮上知根知底的人若真納了妾,那便是好色;而外面的人若納妾,倒叫人有種不一樣的……羨慕嫉妒恨。何況這納妾之人還是鎮上的舉人老爺……
宋家是城裏的名士,當初在江河鎮的邊上置辦産業時,便是他們自己家裏不往外宣揚,自有那好事之人把宋家的人口關系傳得人人皆知,故而江河鎮上人人都知道,宋家兩個老爺房裏都是有妾的,且二老爺還有個庶出的女兒,便是這位二姑娘了。
對于小鎮百姓來說,“妾”是個稀罕生物,“妾生子”更是個稀罕生物,因此雷寅雙等人便免不了偷偷往宋二姑娘身上多瞅了兩眼。
她們卻是不知道,這宋二跟宋三的好脾氣可不一樣,因着出身的關系而更加敏感。感覺到雷寅雙等人其實并無惡意的眼瞅過來,她立時在心裏把她們幾個全給記上了小黑本兒。
一開始時,幾個姑娘間還都有些拘謹,不過別看宋三年紀小,卻是個鬼靈精,最是擅長調節氣氛了,加上雷寅雙又是個灑脫不羁的,不一會兒,這二人便帶動得那氣氛活躍了起來。相互一序齒,卻原來大姑娘竟跟三姐、小靜同齡,二姑娘則跟雷寅雙同齡。
同齡人總是更好說話些,且別看三姐人前牙尖嘴利,那卻是在熟人面前,在陌生人面前,她比小兔還要“腼腆”。小靜從來都是八面玲珑的,跟什麽人都能玩到一處;大姑娘也是個禀性溫柔的,且二人相互一交談,發現竟愛好極像,都愛一些雅人雅物,大姑娘立時便帶着幾個新朋友去看她收藏的那些寶貝了。回頭幾個姑娘在大姑娘的院子裏看到大姑娘畫的畫、寫的字,還有那些琴啊棋的,喜歡字畫的三姐跟大姑娘也聊到了一處,愛玩的雷寅雙對書畫無感,對琴棋這種玩具倒是挺好奇的,便拉着三姑娘去玩琴了……
等那邊兩個老爺子指點江山激昂文字過後,終于想起幾個小輩時,外院的小兔和李健早聯手把不愛文的大少爺給打壓得擡不起頭了。內院裏,三姐的繪畫和一手漂亮的梅花小楷也收伏了大姑娘的心,但鴨腳巷的幾個姑娘也叫宋家幾個姑娘的琴技棋藝給收伏了,雙方都互相約定要拜師學藝。
那宋家老爺子想要把小兔招徕過來,原就是想叫小兔刺激着自家兒孫上進的,這會兒見不用把人招來也起到了同樣的作用,老爺子甚是欣慰的同時,更是一時技癢,自個兒也露了一手。要說姚爺懂得各種計謀策略,這些雅事上他到底屬草莽出身,并不怎麽通的,于是宋老爺子這一手,立時叫鴨腳巷的孩子們全都開了眼。打那以後,兩邊便常來常往,三姐跟着宋老爺子學畫,小靜跟着學書法,雷寅雙對那個玩具似的琴最感興趣,便學了琴,小兔和李健則什麽都跟着學了一點……而這也不是單向的,鴨腳巷的孩子們跟着宋老爺子學東西的時候,姚爺也不曾藏私,給幾個孩子布置功課時,順帶着也把宋家幾個孩子拉扯上了。至于喜歡武藝的宋大,雷爹是不可能露了身份教他的,小老虎給他充一充老師也足夠了。
于是兩邊的情誼便這麽越結越是深厚。便是夏天過去,中秋來臨,城裏的兩個宋老爺親自過來接了老太爺回城團圓,兩邊也一直是書信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