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忠肅親王親自帶人去羁押甄應嘉等甄家人,另外,根據甄家賬本記錄,這甄家至少有兩千萬兩銀子,可是,其中五百萬兩不知所蹤。
嚴刑拷打,甄家人一概不認,只說是花掉了,沒有入冊,直到聽說,本來皇上是打算給甄家留下一點兒血脈,過繼給太上皇奶兄做後人的。
但是,這甄家既然還想留下大筆銀錢,那就是還有反心,這就要斬草除根,免得春風吹又生了。
甄應嘉這才說出實話,但是,這話也實在是駭人,只能說,比賈家還狠的,那就是甄家,因為他們不僅對別人狠,對自己人也狠!
甄家男人都是妻妾成群的,甄應嘉自己就有四十多位還活着的侍妾,但是,甄家卻歷來只有嫡妻生出來的是兒子,其他侍妾傳出來的幾乎都是女兒。
而且,各個都是如花似玉的大美人,相比之下,有的時候嫡妻所出的嫡女,在容貌上卻要稍差一些。
有人就說,這甄家的女孩兒真會挑爹媽的優點長,個保個的如花似玉。而且,這些女孩兒都是出生就交給嫡妻撫養,那些妾室,甚至不知道自己生的男孩女孩,不知道孩子是否活着。
換句話來說,這些侍妾,在甄家男人眼裏,就是個生育的機器。
但是,因為甄家的嫡妻是在老宅生活,妾室是在莊子裏有專人照顧,嫡妻甚至不知道哪個是丈夫的小妾,所以也是不可能将手伸進後院的。
再說,也沒那個必要。這樣自然懷孕的,生男生女就并非是人力就能控制住的,生出來的自然也是有庶子或者沒挑爹媽優點長的。
甄家的庶子出生,就會直接被抱到隐秘處訓練,日後送到暗處執行一些不好明面處理的事情,或者負責監督訓練死士。
這些庶子,從小就被訓練洗腦,只有對家族有了大的貢獻,才可以有資格姓甄或者成為大管事,活的滋潤。
不僅如此,做為甄家的庶子,甄家做的事情,一旦被發現,這株連九族的事情,他們自己也是跑不了的,所以,用這些庶子是最安全放心的。
而那些庶女,則是統一養至五歲,然後有一個很有經驗的老嬷嬷摸骨,這就決定你日後的生活環境了。
這老嬷嬷能基本上模拟出女孩兒長大以後的大概模樣,身材,達标的,就送到主宅,由宮裏出來的嬷嬷還有女先生教導,以後出來,就是最好的聯姻工具。
嫡女自然也逃不掉聯姻的命運,只是,她們則是為宮裏或者達官貴人準備的。
Advertisement
那些不達标的庶女,則要去被訓練成調教的嬷嬷,日後去調教那些拐來的漂亮女孩兒。
她們一面知道自己曾經的姐妹過着錦衣玉食的書香小姐的生活,一面接受非人的折磨調教,最主要,自己曾經也過過那樣美好的生活。
得到又失去比從沒得到過更容易讓人心理扭曲,她們知道,自己就是因為容貌身段不達标,才會淪落這般田地的,所以,她們都是從心裏厭恨那些漂亮姑娘的。
輪到她們去調教那些女孩兒的時候,手段也就會更加可怕。
可以說,這甄家是從上到下,沒有一個值得赦免的,又多是受害者。
另外,這些庶女、庶子們又被喂了一種從苗疆得到的配方秘制的藥丸,每年若是不能得到解藥,或者是解藥的比例不對,那就只能活活把自己疼死。
這個藥的比例,只有每代的家主自己知道,再有就是繼承人知道,這是口口相傳的秘密,其他人不知道。
而解藥則又是下一次的毒藥,所以,每代家主制作的毒藥和解藥比例都是不同的。
之前,龍德帝派去的探子,之所以從沒報回有用的東西,只是說這甄家搜刮民脂民膏後,過着鋪張奢靡的生活。
就是,他們被甄家控制了,這樣的密折是他們允許報上去的。
他們很清楚,龍德帝的底線,也知道,若是說他們自己是多清白,多安分守己,龍德帝是絕對不會相信的。
這也是,甄家在失去揚州大半的控制權之後,仍然有着自己的底氣的原因。
這次甄家得到信號,知道要壞事兒的時候,就是讓被控制的心腹,也是從沒露過面的這些庶子庶女中的幾人,連夜帶着大筆的銀兩和珠寶等,去暫存在幾個世交家裏。
讓這些人收好憑據之後,暫時隐秘起來,等主子能活着出來的時候,再偷偷的取回這些銀子,以待東山再起。
而甄應嘉之所以有底氣,覺得皇上一定會給甄家留條後路的底氣,就是他們知道南安郡王和茜香國的秘密交易,打算以此來換取自己子嗣的生命。
但是,他也知道,就算是現在給甄寶玉換取了生機,也必是不能再留在大慶生活了,所以,他讓人準備好船只,準備悄悄地帶甄寶玉離開大慶。
但是,故土難離,有機會可以讓自己的子嗣好好地留在大慶生活,他當然還是願意甄寶玉能留在大慶的。
更何況,狡兔三窟,他自然是有些誰都不知道的錢財,甄家可沒有賣過祭田,只要甄家有一人赦免活着,這些祭田,就足以讓他活到老。
再加上那些銀錢,也會讓甄寶玉活的好好地,只是,以後再沒有長輩去護着他了。
甄應嘉咬牙将自家銀錢的去處招了。
豐亨帝看了調查确定的名單後,只覺得這些人實在是膽大包天!
竟然連抄家銀子都敢幫着藏匿,只是,這些人家竟然都是給出的借據,時間往前寫了一年,這樣的銀子,是不在抄家之列的。
皇上這個氣啊!罵了一聲蛀蟲之後,将忠肅親王叫了過來。
哥倆如此這般,這般如此的一頓商量之後,商量出了對策,這首先要先把這些人家祖上的欠款追讨回來。
其次就是弄一出省親鬧劇,再将這些人家沉積的罪狀弄出來,抄沒家産,然後将這些宅子收到國庫,日後或是用來賞人,或是用來做皇子分家時的府邸。
正好,如今天下大定,皇室成員不斷增加,在京城的好地方可是很難再得到地段好、面積大的地方建宅院了,這樣被裝修好的,那就更難以花錢買到了。
商量好之後,忠肅回到戶部開始整理賬本,說實話,這些年戶部的庫房早就被金銀給堆得滿滿的,那些陳年的欠條和賬本,都堆在了角落,想要翻出來着實費了一番功夫。
這些欠賬裏,有的早就抄家問斬,這賬單自然也就黃了。另外還有一些清水衙門的,每月過得拆東牆補西牆的,全靠每個月的那點兒俸祿活着,自然是不能逼着要的。
大慶給官員的俸祿不低,尤其是戶部不缺銀子之後,兩皇幾次給官員提高俸祿,但是,架不住三節兩壽還有冰敬、碳敬這些官場潛規則用銀多。
很多不會摟錢,本身沒有底子,又是在清水衙門生活的官員,那日子說是水深火熱也不為過,每到節日,那都是咬牙往上邊送禮。
畢竟,別人送,你不送,那不是等着給你穿小鞋嗎?再來兩場人情往來,那點兒俸祿真是屁用沒有。
最後,很多官員,幹脆走門路外放,做個地方官。
這樣,山高皇帝遠的,雖然仕途受了影響,但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也是真來錢兒啊。
忠肅親王就是要調查出來,到底誰是真沒錢,無力償還,誰又是裝窮,查出來你的産業之後,你是還錢換回産業,還是拿産業頂錢?
這調查自然是不能大張旗鼓的,只能讓信得過的人,悄悄地進行。正好,賈赦和忠順,天天在家,除了喝茶下棋,就是哄孫子。
悠閑地生活讓皇上和忠肅親王看的眼紅,幹脆就把這調查王家和賈家的事情,交給了賈赦二人。
賈赦和忠順,只能無奈的開始幹活。
兩人假借放風透氣兒的名頭,帶着幾個下人,騎馬出去查看,行至一處叫王家莊的地方的時候,天色陰沉了下來。
未免一會兒挨澆,兩人決定找一戶人家暫時歇歇腳兒,等大雨過了,再上路,實在不行,就借住一宿。
他們一行五六個人,自然得選個差不多的人家,放眼過去,一片低矮茅草房中,一座用磚瓦砌的三間房的小院,就很引人注目了,于是,幾人決定到這裏來問問可不可以借宿。
幾人倒了院牆外,就聽到裏面人的對話。
一年老人婦人說道:“嗐,你說說,不讓你給那家人做擔保,你就非不聽,現在,那家人跑了,這債務你怎麽還?”
一男子悶聲道:“別說了,我是村長,哪能看着人去死?再說,都是一個族裏的,誰能想到他們這麽不仗義啊?”
老婦人冷笑道:“不跑?不跑等着高利貸要他們命啊?”
男子道:“也是這些放高利貸的太陰損了,說好的三分利,轉頭就變卦,年初借了十兩銀子,到現在卻要給三十五兩。”
老婦人道:“那你說,現在怎麽辦吧?今年又一直大雨,莊稼基本顆粒無收,你說,你拿什麽給堵這窟窿?他們家扔下的兩畝地,能賣上十五兩就是高價了,剩下的二十兩,你去哪裏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