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難得主動請人家一起吃肉, 人家竟然不聲不響的就拒絕了。

崔向北端着飯盒都有些沒胃口了。

不過好歹是人家小主任給帶回來的, 不吃不大好。他就端着飯盒放到磚瓦窯那邊去加溫。

等肉溫熱了之後, 他吃了一口,頓時眼睛都亮了。

這小主任買的肉還挺好吃的!

他吃了一部分, 還有一部分留了下來。準備晚上帶回家給牛嬸兒吃。住在人家老太太家裏。有點兒吃的也不能吃獨食了。

放好了飯盒之後,他就精神十足的和磚瓦窯的工人宣布,為了趕任務, 磚瓦窯不能停。以後輪流安排人值班守着。争取多燒磚。

磚瓦窯的工人聽到之後,又是一片哀嚎,然後又興奮的叫了兩聲。

哀嚎是因為辛苦。不過也正是因為辛苦, 這才說明磚瓦窯會長久的開下去。要是工人閑着,那才讓人擔心呢。

因為磚瓦窯加班加點的燒磚, 倒是讓公社下面生産大隊那邊建房子的速度也加快了一些。

畢竟只要有了充足的磚塊, 在不缺少人力的情況下, 建設起來還是很快的。

而且建的也不是高層,就是單間平方而已。

只要磚瓦充足, 三四天的功夫就能建起來一間屋了。

看到這樣的速度, 李春花也挺高興的。自從隊裏開始建房子之後,她就每天都在自家門口看着那些建設房子的家裏人, 每次看的都滿臉羨慕嫉妒, 最後都要忍不住拍自己的把掌心, 暗罵自己當初也實在是太沒用了。怎麽就抽不到好的號碼呢。

現在磚瓦窯那邊加快速度,讓自家建房子的日期越來越靠前了,這讓她心裏美滋滋的。然後指揮着兒子們挖地基。這些地基都是找隊裏申請下來的。就在自家旁邊, 原本老蘇家前面是圍了籬笆院子的。現在院子也要拆掉了。準備就把這兩間屋子蓋在兩邊,前面再圍起來,有些像是四合院那種造型。

她都想好了,等房子建好了,新房就給兩個閨女一人住一間,讓老三去住舊的那一間。

Advertisement

她偏心偏的這麽明顯,家裏人也沒人敢有意見。

老蘇家這邊地地基愣是挖了十來天,才挖好。

地基剛挖好,就輪到他們家這邊拉磚塊了。

不用老蘇家人去喊,大夥兒就熱情的來幫忙了。這次蓋房子的事兒,好些人都知道是蘇曼提出搞的磚瓦窯,都念着她的好呢。這會兒自然也是投桃報李。

不止大隊這邊蓋房子熱熱鬧鬧的,縣裏服裝廠這邊也開始熱熱鬧鬧的準備蓋房子了。

自從蘇曼幫着出了主意之後,朱廠長和那些廠裏的領導開了會,定下了建房子的這個決定之後,就開始調查廠裏住房情況,統計住房人數。

完成這些工作之後,又按照蘇曼計劃書上提議的做了一個民意調查。

結果發現,民意調查裏面百分之百的人都希望廠裏能夠分配住房。

有了這麽一個依據了,朱廠長就把廠裏的基層領導叫過來開了大會,将廠裏的決定通知給他們。

告訴他們,廠裏很關心工人的住房問題。但是工人多,住房少。廠裏也供應不起這麽多住房。但是廠裏可以為工人同志拿一塊土地出來。工人同志自己出錢蓋房子。蓋好了之後,這房子就不屬于廠裏了,屬于工人個人的,以後不管工人在不在廠裏工作,這房子都屬于工人自己。廠裏不會讓工人搬出來。相當于,這一套房能夠住幾代人了。

這種房子的好處就是房子面積比單位分配的小單間要大,而且想怎麽住都成,不住還可以租出去。比起廠裏分配的房屋要更有保障。

畢竟廠裏分配的房子,那是說收回去就能收回去的。

當然,這個建房子完全是基于工人的自願原則。自願建的,就交錢,然後馬上去拉磚。廠裏幫忙找工程隊來建房子。等建好了之後直接直接入住。不願意建的,廠裏也不會強求。畢竟這完全是為了幫助工人解決住房問題。

把種種好處一說,廠裏就給了這些工人一個星期的時間來考慮和報名。

從散會之後,整個服裝廠都腦騰騰的。

有人舍不得錢,不想拿出來建房子。但是大部分卻舍得拿出來。因為廠裏沒有自己的職工大院,分的房子都是公家分配的,房子小,而且還少。每次有一兩間空出來了,都要争來争去的。每次都被那些有關系的人争走了。比起存款,他們更看重房子。

特別是那些結了婚的年輕男女,以及适齡年齡的年輕人,更是立馬回家和家裏人商量。能借就借,趕緊湊錢把名報了。畢竟廠裏的土地可不多,萬一落後了,沒地方建了,等下次還不知道要等多久呢。

最後這些年輕人還真沒白擔心,廠裏之前批的地真的不夠大,他們建設的房子最多也只能建兩層樓。所以最多只能建八十戶人家。

等報名道八十戶的時候,再有人來報名,都沒法登記了。

還是朱廠長保證,還有第二批,那些工人才沒鬧起來。

名單确定之後,朱廠長就趕緊去找建築隊的人過來挖地基,然後打電話通知蘇曼他們,要開始拉磚了。

變挖地基邊拉磚,等地基挖完了,就可以開始建設了。

接到電話之後,蘇曼趕緊和程書記報告了這個好消息,程書記聽完,高興的不得了, “我算了這一筆賬,可不少啊。”

做房子,那不就主要在磚頭上花錢嗎?那麽多的收入啊。

程書記都沒想到有一天公社磚瓦窯能夠賺這麽多的錢的。

“人夠不夠,要不要公社的同志過去幫忙。”

“磚瓦窯得加人,”

程書記二話不說,“那就加,不要耽誤工作就行啦。”

“不止勞動力,還要知識分子。需要加會計,文員方面的。現在業務量太大,每天都要統計。之前是咱自己公社的還能湊合着,現在縣裏來了這麽大的單子,我就怕忙中出錯。”

“那就加,你去挑人,有合适的先用着。”

又程書記這話,蘇曼就放心了。她就想把那些知青給弄過來幫忙。

讓通訊員去通知各個生産隊的知青來公社面試,蘇曼又去磚瓦窯那邊通知崔向北,大單子來了。

一聽蘇曼說的需求量,崔向北還有些忙的頭暈的腦袋頓時驚醒了,“這麽多?!”

這需求量比生産隊蓋房還用的多啊。

看看現在生産隊的這批貨還沒交完呢。

蘇曼鼓勵道,“我知道,我已經申請加人了,崔向北同志,你先堅持住。”

崔向北:“……我又沒說不能堅持,這也不是啥難事,我就是驚訝你竟然真的把這單子給弄過來了。縣城那磚廠都很少有這麽大的單子。”

蘇曼也沒露出得意的表情,這種時候,下屬需要的是她的鼓勵,安撫。這樣才能勤勤懇懇繼續賣力加班。

她面露感激道,“也是多虧了你們這些強有力的後盾,我才敢去談這樣的單子啊。”

“咳咳,放心吧,這單子我能搞下來。他們建房子也沒那麽快。每天需求量計算出來之後,我這邊就能做計劃了。”

這也多虧了之前給公社社員建房子總結出的經驗,每天只要趕得上這些人建設的速度就行啦。

有了崔向北這話,蘇曼當然是放心了。反正只要磚瓦窯這邊能盡量多燒出磚塊就行啦。要人她給人,要鼓勵給鼓勵。就不信這活還幹不出來。

等蘇曼走了之後,崔向北就拿着大喇叭給工人們喊話。

“同志們,告訴你們一個天大的好消息!蘇主任為我們找來了縣裏服裝廠建設職工房的大單子,這說明我們的燒磚技術,也得到了對方的認可。以後,我們的磚塊,都要運到縣裏去了,咱們磚瓦窯,規模會越來越大!”

聽到這個消息,工人們一片驚的一片歡呼。縣裏蓋房子竟然也要用他們燒出來的磚塊。他們燒出來的磚塊是有多好啊。

想着人家工人們以後住的房子都是他們磚塊蓋的,心裏就覺得驕傲極了。

崔向北看着大夥兒這麽激動,又喊道,“同志們,為了給那些工人同志證明我們磚瓦窯有這個能力,這次咱們要全力以赴,不要拖後腿。一定要足量生産,你們行不行?”

“行!”

下面的工人喊了一聲。

“從今天開始,兩班倒!”

下午的時候,蘇曼這邊就将給磚瓦窯安排的新工人給安排進來了。

安排了一個統計的文員,以及一個會計。都是高中學歷的女知青。也是前兩年來的,來的也挺早。

有了這次機會,女知青高興的不得了。覺得這才是來農村搞建設了。

……

服裝廠建職工房畢竟是大事兒,而且還是那麽大規模的建設,很快就引起其他單位的注意了。

其他單位就來找服裝廠這邊打聽,怎麽突然要建房子了。

打聽之後,才知道這次建房子和以往不大一樣。但是工人同志說的也說不清楚。

所以其他廠裏的領導就來找服裝廠這邊打聽情況。

連縣裏的燒磚廠也過來了。

同類推薦